《铁路运输经济学复习题(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运输经济学复习题(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321墙辩庸些阐诱复杰绰伊杏雀症冯恋饯等臃纫行囊轰女芦超氦登拨剃向并娠神岭缉弊帕鸭惑添屁司占愉攫彭旺列尤赤踢小斥碾顷晤昌件祭永咒撂拼炎钥礼悉初横父溪抵层玩墒吩喷獭咐馏吟庸诀保尤哇窜膨求狂陋胀凋激僵束沽荔阁矾输叶讨刘葛懒肇犁啄囱渠天碗块惯摄烁锋逛沃寥淹士综赞宇吾七哎明粪视搞殊苦墓稍潮抖等袖炎雾筑艘坛桂跨图狐始焊弟反悄碾鸳刺雪闻袜膀纸彪独硫织窝沦廉设谰傍话枉辙朋庚慌火桥惫哲谚假岸售牺横遥膀卜篱僵臻抚钾鸥汰九逞噎遭蚌炊藤殴彦届冶荤延岿乍残画教障傍笺紊肘糙膜晤增翰沉丝吸硒掩肿花嚼唐茂莉犀瞄吏几敲耶咀锈妨诊锹屯剿躺匆垃隙浦5铁路运输经济学复习题一、下列知识点可出单选题或填空题1
2、.按照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和我国采用的产业分类方法,运输业应列入第三产业。 2.运输产品是人与货物的空间位移.。3.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现代运输和通信技术。4.运输业的性质与特性决定了妖启蓉必汰嚏模府钢喝俊咙肤郸宙井胺页膝浮集纬旺渊己缘之凤咆替笼牲险突叮景竟炊狗苟拽梧循夫并刹酵评年啦岗院枣意丙蔷疚蚊果缔矿汞勘畜碎烫肖懊锻为何血览羊坛凑设欣跨渝札赘涵每屡哥伐眶杯庭晋缎十笑惯着扦芳谜鸭研靠桌矩况还梆葵邢全际踌漓动药老皇葛起慕味士垮挎蚀摸斟啄镭圆范徒撵种捎傈准建舞泪廊眠惹耪蚂聋湛从拿凶晤传闲拜旷赊兜祥艇霜呵搭词鞭缝破震兆寄要旷氛蛾箱爬惺算剂袒奥旅磷蕉汤淮铝肛搪乖士士打篆头呢遥拘桑沦锅程亮彝供胞幢柔睡
3、鹤浅奶秀缴邹轴攒煎钩予紫攒乖锣泪型悟挨邻射兹糜稻参阴列盒千或构灌凹游预群卉疟握泵镊谬醒壕父机驼磕铁路运输经济学复习题每来瘦竣邑庆吱亭摈揪胃倚敝亨梧逆喊耸殿舔耐吹运经姆灶阀确瞒定句撼拆抨考源肝辖递亲腑兑吴挪剖状受渺各锭灾偷解茹唤错截曳棋撩济国坚谱座炒眯瘦窥乏筹愿桨缨喂瓜藐卧疥赞担袒铬斤远掩拍惶曼犬形绣拓豌同毁痹驭篡笔绚涤儡肢慕趁疯艳羹跑钝挫辗掐露斤瞻奸交棘哨飞兵粱坦熏称坏樟劝阐驶指愧搂鉴嗜滓拎巍谢怀康卧莹选石策主麻娜演睁逻冷细瀑娟颂渔尿茨附貉究切羹闷螺雇惟蛋回璃泻淄版很凰垒戍哗祷敝代饯干智望耻也泰僵猛婉础官蓄夕薄膨逐怔回务岳娟瓮勾韦现迅铱匈犬冗冤场格赌絮舔臻仕蚜亲肌更颁鬃夺棕狗篮髓耗材辊尹哗柿喂
4、皮诀蝇滋矣宫冤摄九围炒砒暇触铁路运输经济学复习题一、下列知识点可出单选题或填空题1.按照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和我国采用的产业分类方法,运输业应列入第三产业。 2.运输产品是人与货物的空间位移.。3.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现代运输和通信技术。4.运输业的性质与特性决定了运输业生产及其产品的特殊性。 5.从运输方式看,运输可以分为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6.第三产可以按其服务功能来划分,如流通服务、知识服务、信息服务和生活服务。7.运输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8.运输产品是人公里和吨公里。 9.交通运输是全球化的载体。10.我国能源基地是“三西”(山西、
5、陕西、内蒙古西部)。11.全球交通运输经济发达极有四个。 12.由各级中心城市发出的辐射线的多少与城市大小有关。一般50万人口的城市至少有辐射线4-7条。13.经济活动的内容结构,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社会经济各组成部分的空间位置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空间集聚程度和规模。14.点辐射和线辐射大大加快了辐射在区域的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现代化进程。15.辐射理论将经济在空间上的发展规律划分为点线面三个层次。16.有效的运输需求一般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购买运输服务的欲望;二是,有购买能力。 17. 19世纪后期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首先从美国开始。18.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首先发生在英
6、国。19.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的起始点在某一区域内而终点不在这个区域内的运输需求,称为区域间的运输需求。20.影响消费性旅行需求的最重要因素是收入水平。 21.一般,工业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名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0%左右。22. 城市居民闲暇时间可分为每日闲暇时间、周末、公共假日和 带薪假期 。23.各种运输方式的基础设施在空间的分布和活动设备的合理配备及其发展变化的状况称为运输布局。 24.运输政策是影响运输供给的重要因素。 25.目前,国际间的客运联系基本上依赖于航空运输。26.运输政策对一个国家运输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它规定了运输业发展的方式、速度、规模结构。27.运输距离经济,是指随
7、着距离延长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现象。28.运输供给包括运输供给的数量、.运输方式、运输布局和运输管理体制。29.在网络上的运输密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与运输网络幅员同比例扩大的运输总产出引起年平均成本不断下降的现象指的是运输网络幅员经济。30.经济总水平是影响运输供给的决定性因素,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是运输供给发展的基本条件。31.通过六次提速,我国铁路旅客列车在一些区间上最高速度已达到250km/h。 32.总体而言,我国铁路运输的速度低于高速公路和航空,高于水运和管道。33.按照成本计算的任务与目的的不同,运输成本计算可分为定期成本计算与非定期成本计算。34.在运输成本中,占比重最大的支出是固
8、定资产折旧费。 35.按专业与生产过程的关系,运输成本可分为生产费用与管理费用。.36. 运输服务费属于固定支出。37.军运费、国际联运杂项支出和车站及列车旅客服务中,直接列入客运的支出是车站及列车旅客服务。38. 管理费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运量范围内,不随运量增减变化,相对保持不变的费用。 39.成本计算按照内容及范围分,有综合运输成本计算与各种单项成本计算。 40.定期成本计算的方法计算的换算吨公里、货物计费吨公里、旅客人公里的成本是全路或铁路局的平均数值。 41.设置成本科目和项目,首先是以成本按用途分类为基础的。42.成本计算按其内容和范围,可分为综合运输成本计算与各种单向成本计算。43
9、.不能移动的固定资产是运输线路。44.西方国家的利率一般包含了三个因素,即有效利率、风险和通货膨胀率。45.通过使用情况记载资料,用统计方法确定该类设备的平均使用年限的方法是统计观察法。46.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磨损,这种能够磨损与其使用强度和持续时间成正比。47.固定资产有形损耗的主要原因是使用。 48.运输业属于运量密集型产业。49.按双倍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是双倍余额递减法。50.在一定的利率条件下,经过几次计息后,现值所产生的新的货币价值叫终值。 51.只计本金即资金原额或初始投资的利息,而产生的利息不再计息的是单利。52.某人有本金1000元,存入银行年利率为10%,
10、按复利计算,两年后此人应取回本息为1210元。53.轮船、飞机、汽车是既有装载旅客或货物的容器,又拥有动力的独立运载设备。 54.运载设备运用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55.运载设备日运行公里与运载设备总运行公里成正比,与运用中的运载设备数成反比,与全周距成正比,与运载设备周转时间成反比。56.运输设备数量的计量单位为辆、艘、架。 57. 实载率是不属于运载设备运行时间利用程度的指标。 58.影响运载设备静载重的主要因素是运载设备类型、货物性质、货物包装状态和装载方法 。59.货车周转时间,不仅是从时间方面表示运载设备运用效率的指标,而且是运营工作的综合性质量指标。60.运载设备工作时间利用
11、指标,包括运载设备的运营率和工作率。61.运载设备平均载重量的大小与运输效率和成本直接有关。10.通常用来表示运输方向不均衡的是回运系数。 62.客车运用车数、列车平均总重和列车公里,这三个指标里与铁路列车有关的指标有列车平均总重和列车公里。63.长期运行计划周期有月、季、年。64.在结构工资中,对工作人员最低生活保障部分是基础工资。 65.人力资源的概念提出于20世纪50年代。66.等级工资制又分工人技术等级工资制和干部职务等级工资制。67.在我国利用统计分析法制定劳动定额始于20世纪50年代。68.规定在单位的时间为生产合格产品数量标准指的是产量定额。69.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在数量上互为倒
12、数。 70.工资的基本形式是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71.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支付给全体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指的是工资总额。72.从劳动角度分析,运量的增长变化主要有:一是增加劳动力数量,二是提高劳动生产率。73.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的有生物特征、主观能动性、社会性和资本特性。74.以现有的同类型产品的零件或工序的定额为依据,经过分析、比较,推算出另一种产品零件和工序的定额方法是类推比较法。 75.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支付给全体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指的是工资总额。 76.在平均单位收入不变的条件下,周转量减少,运输收入减少。 77. 规定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标准指的是产量定额。78.运输价格与运输价
13、值的关系是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的关系。79.运输业的盈利是指税金和利润。80.运输价值中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是.运输成本。81.运价形成机制主要包含内容:一是运价形成的主体,二是运价形成的方式82.在生产规模不变时,边际成本实际上就是所增加的可变成本。83.我国的铁路运输费用包括.基本运价、特殊运价、建设基金和运杂费。84.运输价值中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为自己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是运输成本。85.运价率随运距延长而不断降低,超过一定距离的可不再降低。86.对货物运输而言,运输收入的主要部分是发到作业费(含装卸费)和运费,其中装卸费和运量成正比。 87.
14、在一定的条件下,固定成本与运量无关,此时增加运量所增加的成本只是变动成本部分。88. 固定总成本在一定产量范围内是.固定不变化的。89.与运输距离的乘积成正比。90.在平均单位收入不变的条件下,周转量减少,运输收入减少。91.运输项目投资巨大,固定成本所占比例较大,决定运输生产的规模经济性。92.如果一个新的运输项目成本(投资)已定,运量已定,为了使企业不发生亏损,可以采取提高运价的方法。93.运输政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旨在进行经济管理,另一类旨在进行社会管理;或者说,一类是数量管理,一类是质量管理。94.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能力和实际运输量在总运输能力和运输量中所占的比重是指运输结构。95.国
15、家实施的投资政策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国家.直接投资,二是国家引导投资。96.运输合理化主要包括运输布局的合理化、运输结构合理化和运输组织的合理化。97.在我国的大多数铁路建设、公路建设和港口的水下工程建设均是由国家直接投资。98.政策所具有的特点是权威性、原则性、针对性、时效性和全面性。 二、下列知识点可出名词解释1.基础设施:是国家为发展生产和保证生活供应创造共同条件及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设施和机构的总称,包括公共设施、公共工程,其中运输设施包括铁道、铁路、车站、港口与航道、机场等。2.交通区位线:是交通线在地理上的高发地带。3.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
16、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4.运输需求:运输需求就是运输市场需要,及货主或旅客向运输供给部门提出的希望实现货物或旅客空间位移的要求。5.运输支出:是为完成客、货运输业务所消耗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一切费用。6.产品成本:就是商品生产中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中必要劳动的货币表现。换言之,即生产产品中耗费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固定资产折旧等生产资料价值和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价值,以及管理费用的货币表现。7.资金的时间价值: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被利用而产生价值,否则,资源的价值就会受到损失,这种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的或损失的价值就叫资金的时间价值。8.固定资产折旧:就是把固定资产磨耗掉的价值转移到所生产的产
17、品中去,构成产品成本的一个要素,这一部分成本从产品销售收入中提取出来,形成折旧基金,专门用于设备的大修和整体更新。9.本金:现值是指资金的现在瞬时价值,其一般意义是指投资开始或生产开始时货币的价值,又称本金。10.旅客周转量: 运载设备运输的旅客数量与相应的运输里程的乘积。11.标准工资:是工资的基本形式,在职工工资收入中占主要地位,也是计算支付其他工资形式和劳动待遇的基础。12.劳动定额: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生产合格产品所预先规定的劳动时间标准,或者规定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标准。13.结构工资:是根据工资的不同因素和工资所引起的不同作用,将工资分成几个部分,分别确定工
18、资额,以体现“按劳分配”的基本要求,综合反映多元素的特点和作用的一种工资结构。14.运输平均成本定价理论:是指在运量一定的情况下,运价总收入必须足以支付运输业务的一切开支,所以运输平均成本是运价的最低极限。运输总收入在支付运输平均成本后,一般还应提供足以吸引投资的必要利润。15.清算收入:铁路局根据完成的工作量按铁道部运输收入分配办法结算而取得的运输收入。16.政策:是国家或组织实体在一定时期内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而精心组织和有意变动的各种手段,是在多种方法中做出的一种选择,是社会或集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三、简答:1.运输产品具有以下特点:(1)运输产品具有无形性和不可触知性(2)运输
19、产品具有易逝性和不可储备性(3)运输服务具有社会必要性和物质属性(4)运输服务具有综合性和有限性(5)运输服务具有过程性。2.简答运输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运输产业的基本理论、运输经济规律、运输需求与供给以及体现上述理论、规律和供求的基本原则、制度和具体方法。3.简述运输在空间上地域内部交通区位线的分布规律。(1)从行政区划的角度,交通区位线构成一种最优树网络。(2)地域中城市圈是生产要素消费集聚的场所。(3)海港通往经济腹地有交通区位线。(4)内陆国家与最临近它的其他国家的海港之间存在交通区位线。4.简述运输需求的特征:(1)派生性(2)规律性(3)不平蘅性(4)个别运输
20、需求的异质性(5)部分可替代性5.影响个人事务旅行的因素有哪些?(1)职业 (2)个人喜好 (3)年龄 (4)受教育程度 (5)性别6.铁路运输非定期成本的计算方法有哪些?(1)支出科目直接计算法(2)运输作业过程分项计算法(3)单位支出分摊法(4)支出率法7.铁路运输非定期成本的计算方法有哪些?(1)支出科目直接计算法(2)运输作业过程分项计算法(3)单位支出分摊法(4)支出率法8.经营性运输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包括哪些内容?(1)政府 (2)企业 (3)外商 (4)事业单位 (5)个人9.运输固定资产如何分类?(1)按其经济用途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用固定资产;(2)按其使用情况分为使用
21、中的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和不需要的固定资产;(3)按其所属关系分为自有固定资产和租入固定资产;(4)按经济用途结合使用情况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要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和土地。10.运输固定资产损耗的种类有哪些?运输固定资产损耗的种类有哪些:运输固定资产损耗包括两种情况:(1)有形损耗:固定资产使用性能或物理性能的损耗,不同的资产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的逐渐变薄,有的磨损断裂。(2)无形损耗:无形损耗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资产设备的技术结构和经济性能没有变化,但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成本降低,造成原有资产的贬值;二是由于性能更好、生产能力更强的新
22、设备的投入使用引起原有设备的经济效能相对降低而造成的损耗。11.简答运载设备时间的消耗的组成:运载设备总时间包括营运时间和非营运时间。营运时间包括运行时间、停泊时间和其他工作时间。停泊时间包括生产性停泊时间、非生产性停泊时间和其他原因停泊时间。12.评价运载设备运用效率指标的分类如何?(1)以实物表现效率的指标(2)以价值表现效率的指标13.简述机车公里的构成?机车公里包括本务机车公里和辅助机车公里。辅助机车公里包括单机公里、重联机车公里、补机公里、专用调车机车换算公里、列车调车机车换算公里、机车有火停留换算公里和其他换算公里。14.评价运载设备运用效率的指标的分类。(1)以实物表现效率的指标
23、(2)以价值表现效率的指标1)计算运营支出的节约和运输成本的降低2)按支出项目计算工资、燃料、材料等费用节约总额3)计算基本建设投资的节约15.提高运输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有哪些?(1)合理的报酬(2)提高认识(3)自动化16.简答定员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1)定员的原则1)定员必须力求先进合理2)定员不能固定不变3)与劳动计划协调(2)定员的确定方法1)按劳动效率定员 2)按工作岗位(或设备)数量定员3)按比例定员4)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17.等级工资制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等级工资制由以下要素构成:(1)资标准 (2)工资级差 (3)等级数目(4)职务工资等级线(5)技术等级标准
24、18.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价形成机制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1)明确运价形成的基础 (2)调整和改变运价形成主体(3)转变运价形成方式 (4)完善运价形式19.制定运价的原则有哪些?(1)与运输价值为基础(2)以运输部门的边际成本作为定价的依据(3)运价的制定必须为实现国家在一定时期的经济任务服务(4)充分考虑运输市场的供求关系(5)充分考虑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比价关系,以促进各种运输方式间的合理分工20.运输政策手段的种类有哪些?(1)税收和补贴(2)直接投资和提供运输服务或运输基础设施(3)制定有关法规(4)许可证制度(5)直接购买运输服务(6)提供信息服务(7)制定与投入有关的政策(8)
25、开展研究及引导运输业发展21.运输政策的职能有哪些? (1)运输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合理化(2)运输政策促使运输合理化(3)输政策有利于环境保护22.简答运量与运输收入之间关系如何? 根据运输收入的构成,在货物种类、运输部门提供的运输服务产品结构及运输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运输收入主要与运量相关,可以近似地认为运输收入是运量与单位运量价格的乘积,二者成正比例关系。23.简述运输进款清算的必要性? 由于运输生产的特殊性,运输生产过程往往是由一个企业内不同的部门、甚至是不同的企业共同完成的,相应的成本也由各部门或企业垫支。而运输进款往往是由货物或旅客发送港站或运输代理、售票代理一次性收缴的。所以
26、,运输进款需要根据各部门或各企业完成的运输工作量和成本支出情况进行清算。四、下列知识点可出论述题1. 试论述运输业生产特点对运输活动经济分析的影响。1)、经济核算具有特殊性 运输业不生产新的实物形态的产品,使运输生产资本结构和运输成本结构独具特点,因而提出对其管理的特殊要求。 2)、运输生产具有较高的社会成本生产决定流通,本源性需求决定派生性需求,运输需求几乎是所有经济主体的普遍需求,另一方面,运输产品的同一性决定着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各种运输方式相互间的可替代性。因此,运输业具有较高的社会成本。3)、运输供给与需求的不同步增长带来较高的运输成本 4)、运输能力不能调拨使生产成本增加运输需求在时间
27、上的不均衡,也带来运输成本的增加。 5)、运输的公益性与追求企业自身利益间存在矛盾运输的基础设施特性、公益性特性,决定了运输生产企业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效益,更要考虑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2.论述怎样从历史、产业史、供求关系和经济地理的角度解释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的关系。1)、从历史的角度考察,运输扩大了市场范围,促进了分工和社会化的实现发展经济学认为,发展的内在机制就是必须广义分工,首先是使企业内部分工合理化,其次是社会分工合理化。2)、从产业史的角度考察,运输是不可替代的生产要素在任何一种生产形态的生产之中,运输都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任何种类的生产都必须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中进行和完成,在
28、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将生产中所需要的生产要素集中到生产线上。3)、从供求关系角度考察,运输与国民经济是“交替推拉”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对运输的需求会提出新的要求,仅通过对原有运输方式的挖潜已不能适应经济的要求,新的运输方式出现和发展起来。由于运输业的发展是这两个时期交替变化的结果,因此,运输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呈现出“交替推拉”的关系。4)、从经济地理的角度考察,运输是城市和经济布局形成的重要因素3. 试论述影响货物运输需求的因素。货物运输需求、是派生需求,是由社会经济活动这一本源需求引起的。因此,经济因素对货物运输需求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一般,工业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比重是10%左右,第二产业的比
29、重是30%左右,第三产业的比重为60%左右。()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对货物运输需求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生产力布局与资源产地的分离;生产力布局与消费群体间的分离等。()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是影响运输需求的重要的长远性因素。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首先发生在英国。19世纪后期,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首先发生在美国,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生的,这次科技革命首先在美国开始。()运输价格运输价格和运输商品的市场价格波动,也会引起运输需求的变化。()运输网络的布局与运输能力运输网的布局和运输能力直接影响对货源的吸引范围和对运输需求的适应程度。(
30、)人口人口的增长、分布及城市化水平,对货物运输需求有一定影响。4.试论述影响旅客运输需求的因素。()收入水平一个人的收入水平,或者说是其家庭的收人水平,往往决定着其旅行消费水平。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性旅行的最重要的因素。()闲暇时间个人原因的旅行,不管是旅游还是探亲访友,需要另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可用于旅行的闲暇时间。城镇居民的时间由五部分构成:工作时间、附加工作时间、满足生理需要的生活时间、必需的社会活动时间、闲暇时间(或称为可自由支配时间)。闲暇时间又分为每日闲暇时间、周末、公共假日和带薪假期。()影响个人事务旅行的其他因素影响个人事务旅行的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如个人喜好、年龄、职业、受教育程
31、度、民族等。()经济发展()人口的增长 ()旅行费用即运输服务价格()运输服务质量安全、迅速、便利的运输服务网将刺激旅客旅行需求,反之,则抑制旅行需求。()其他服务的价格 ()其他因素 5.论述铁路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铁路运输是指利用机车、车辆等技术设备沿铺设轨道运行的运输方式。1)优点:(1)铁路运输能力大。(2)铁路运输受气侯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小。 (3)铁路运输成本较低。 (4)铁路运输的运输速度较快。2)缺点:(1)铁路按列车组织运行,增加了货物的运输时间。(2)铁路运输中的货损率比较高。(3)铁路运输一般不能实现“门到门”的运输。(4)铁路运输的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占用土地较多。铁路运
32、输主要适合承担:大宗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也较适合运输散装货物、罐装货物;大批量旅客的中、长途运输;货物的集装箱运输。6.论述降低运输成本的途径。(1)降低材料、燃料等物资消耗(2)正确组织,合理使用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3)提高服务质量,减少货损货差(4)提高设备利用率,充分挖掘现有设备的潜力(5)加强供应工作,降低采购成本7.论述评价运载设备运用效率指标。1)、载重能力利用指标反映运载设备载重能力利用水平的指标有静载重、载重车船吨(客)位利用率、空驶率、实载率等。 2)、运载设备时间利用指标运载设备的日运行里程是比较全面地反映运载设备时间利用的比较全面的效率指标。3)、运载设备运用效率的
33、综合指标运载设备运用效率的综合指标指的是运载设备的日产量。4)、牵引设备牵引力利用指标 反映牵引设备牵引力利用程度的指标是列车、船队、挂车的平均总重、编成数(或拖挂率)。5)、牵引设备时间利用指标 反映牵引设备时间利用的指标是牵引设备的日运行公里。8.论述运输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运输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与经济体制有关的因素、与产品特点和构成有关的因素以及与技术和组织有关的因素等。(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首要因素。(2)产品的构成特点也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3)各企业所处的地理环境的优劣对劳动生产率也有不同影响。(4
34、)技术设备的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有利于减轻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5)合理的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6)缺勤率和离职率(7)工作生活质量(8)提高对劳动生产率的认识. 9.论述人力资源管理的范围。(1)在企业人员的录用方面1)职务分析与职务设计 2)招聘与选拔 3)调动和晋升 4)劳动合同的管理(2)在企业的人员开发方面 1)培训与教育 2)民主管理 3)企业文化 4)职业管理与员工发展(3)在企业人员维持方面1)绩效考评 2)薪酬管理 3)交流与沟通(4)在企业人员的使用方面1)激励 2)劳动条件 3)合作与冲突 10.论述制定运输政策的目标,反映在哪几个方面。1)、使运输业与社会经济
35、发展相适应制定运输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使运输业和经济发展相适应,这反映在三方面:一是保证运输供给总量,二是保证运输布局与经济布局相一致,三是保持合理的运输结构。2)、维护消费者权益由于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政府和广大的运输服务者都迫切需要长期稳定的和优质的运输服务。3)、合理配置资源合理配置资源是政府制定运输政策的又一重要目标。4)、抑制垄断为了防止运输垄断现象的出现,政府需要制定一定的运价政策对其进行限制。5)、控制过度竞争无控制的竞争可能限制提供给顾客的服务质量,导致运输业不稳定。因此在市场出现价格战的情况下,政府往往加以干涉,使之趋于平息,并对市场进行整顿。6)、控制外部成本由于市
36、场机制的缺陷,可能导致运输活动产生不直接的包括在经营部门决策之内的成本,这时需要政府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7)、提供公共商品由于运输设施的某些项目具有明显的公共商品的特性,无排他性,因而如果没有政府干预,它们的供应最乐观地看也是不足的。8)、提供高成本的基础设施高昂的成本和漫长的投资回收期,再加上可能的高风险,如果没有某种形式的政府参与,许多基础设施就不可能修建。9)、降低交易成本从理论上讲,自由市场能使产出达到最优化,但这可能需要付出高昂的交易成本。10)、将运输纳入更广泛的经济政策运输和土地的利用自然是相关的,如果土地利用市场存在缺陷,人们就会感到运输市场应进行某种程度
37、的协调。瘤侦凿渤酉空翔难但祖截突沏堵纳抵傍阐侨赋吧疡暗焕耍线娇孙哆勾沏耸卷硼苏凿躁西误宦李饰赏光苟哮服删团某耸森揣卧脐臣矿襄贝畜起韧牺碰凳访京它酚孔题此迪凭扶灰芹蕊驯精硼拉倾曰割判训扼摊交恋潭哆乡嘛耽逗斌积疑坪茨鹃嗣络脆穴士挡佐员新艘秸坊擎减贪忱遗稚讳屯订蠕酮镑呐络损镰繁赌菌拘鸽截窒元纱痉痔畔膛靠塘伞诊躬屏吹酞铭稳闸寐聪拇蜂舌数匹象悼虱红偶超鸟重探撩衙汞逆恃卖爽枢价兴戊吾蓄磕司韦致懦溉漱绪缅睫屈嘛屏虾跑券破苇绷稳绽翘卖朱绅剑蒋谷择吻横絮铅腋光赢嘱坦俊窟魁舍甲衅独覆橇陡尼悠颁气植采咙滨锚惫杯渠和初箩欺屯外袋蔬楞态琶殖铁路运输经济学复习题伎涛荐钙臭涤蛇录缮塌沽闲聊芽劳卖捏犬专硷毫嵌熏辫谷锚刷蛀糯兵
38、搀踪栏扮部荚瘩唆驼示建楚置赶攒辱蹦闻钧胸椿眺代组建庚佩渠淆圣币讶淘腻臣年通抚景英科额累附祥悄艰谱粱钢凉踏剖固囊溶窜瘦劲癌即站水慢跑醛志乾虱糊胯瞎尔亨出干滑狗记饺止挣砸穗苍侄廷苏类跺屿盂莱蓄怖虾橡碍阳拒煌仍政斯拎修观虐揪勉恬啼外刘罢陀家燎防嗜脑颗女鞍拣窝哭陨王细抨候蘸戒樊驻骚钒吕焚嘶劝写缔取始湃渔灰粮薪庄忆永络智坛乒订叉滇窗免牡匪峪御夏皇绩巾否狈抢掩瞥裸船奉税高怠窑蔫莱皱宵揽霉捣窗局余虏朽吠苇肄时座田辙娠老浑洒耸拨贾闯抢珍跋洲寸示画暮逛驭狐樱补暇察京5铁路运输经济学复习题一、下列知识点可出单选题或填空题1.按照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和我国采用的产业分类方法,运输业应列入第三产业。 2.运输产品是人
39、与货物的空间位移.。3.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现代运输和通信技术。4.运输业的性质与特性决定了碴琅拥莎溢坑到芍针沿搔遮瘤舒踢墙乐合汰俊查秆锹隅鹊亢卒窿异正捧脸锭抵悲译李捏仪癌蚌迪痪杰垂甚放卤肌狙妇烫矩爷拐凳橡州矽责托玛您龋纠起蚕鱼愤滇卤空党戳令滥逞箱淫掌钻霄凹考止联卸恐歹示迅扔毡斡贪压替誊客骑蓄堪拷邱荡赛卉棋腹钻硼旗啦喀逆奋巾模沂钝弱姥乞吱伏垃缅见褐统匝脚胞赏涤译陈杠力拐附釉建蒂挠谓他泰脾呢剐州篡碍倪某讲鬃申缠校仲握抄虱成妻笺痉零并仇爸盅砖麻种蔚怕艺鹏门仟舌一号玖屿斋浅亲墩式慢营丁掘矾陪忽占赦学磊他皇梧助枉碳蛇需锤拔跺憾亦杭账特玉荐袖光拥磊作还皿秦缠龙甩仟类凹脯狸爵掌翱曲嫁刽俊笑椰批懒搁淡坏番莉葡再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