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教师评价体系让教师'在造就人才中成就自我'(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善教师评价体系让教师'在造就人才中成就自我'(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完善教师评价体系 让教师“在造就人才中成就自我”黄埔区文冲小学 梁汉其根据马斯洛的“人的动机理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等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最高等级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是指一个人需要做他适宜的工作,发挥他最大的潜在能力,表现个人的情感、思想、愿望、兴趣、能力、意志和特性,实现自己的理想,并能不断地自我创造和发展。 传统的观念中,教师是“蜡烛”的角色,教师就应该是默默无闻地工作,只要尽到了教书育人的职责,培养出了有成就的学生,就是事业的终极目的,却从来没有考虑到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实现自我发展的目标,没有想到自己该成就什么。表面上这似乎
2、是一种奉献精神,是一种舍身利人的行为。然而这却压抑了教师在教育生涯中建功立业、成就自我的热情。完善教师评价体系,让教师“在造就人才中成就自我。只有这样,教师才会从“教书匠”向“教育研究者”转型,才会把教书视为一个终身为之奋斗的事业而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一、 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英国教育部开始推行新型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目的是有助于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该评价制度主张评价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帮助教师改进自己的专业生涯。强调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和民主参与,重视教师的个体差异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等,使到评价者、被评教师、学生、学校都会从中受益。发展性教师
3、评价是一种双向的教师评价过程,建立在双方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和谐的气氛贯穿评价过程的始终。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它不以奖惩为目的,而是在没有奖惩的条件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主要特征包括: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强调教师评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注重教师的个人价值、伦理价值和专业价值;实施同事之间的教师评价;由评价者和教师配对,促进教师的未来发展;发挥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全体教师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扩大交流渠道;制定评价者和教师认可的评价计划,由评价双方共同承担实现发展目标的职责;注重长期的目标。二、 构建多元的教师评价体系2002年,教育部在关于积极推
4、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的评价体系。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尽快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惟一标准的做法,建立起一套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新型多元的教师评价体系。1、 转变评价观念长期以来,对教师的评价是一种面向过去的终结性评价,评价的功能是管理与奖惩,评价的主体是领导者,评价的方法过分地追求量化,其目的是为了给教师下一个结论,便于进行比较与甄别。这种评价不利于教师积极性的发挥,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课程评价中又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
5、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因此,我们要转变评价观念,重视教师本人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关注教师的个性差异,实施多主体评价,强化评价的导向、激励、诊断、调控、反思、发展等多重功能,极大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2、 构建评价目标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对教师的评价,目标是建立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学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突出评价的激励和调控功能,激发教师内在发展的动力,使教师有明确的努力方
6、向,从而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3、 改进评价方法传统的教师评价主体比较单一,表现为自上而下的领导评价占主导地位,而教师本人及其同事、学生、家长的参与很少,教师处于被动的被评价地位。这样往往很容易造成教师对评价结果的抵触情绪,不利于评价结果的反馈与认同。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师评价主体单一和过分量化、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做法,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同事评价,关注教师专业成长进步的历程。尝试多主体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同事评价、领导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不同的主体评价更能全方位、多角度评价教师,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创建了教师成长记录袋,主要记录、收集教师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典型教学设计、教学案
7、例分析、教学反思、多主体评价记录、教学实绩、获奖证书、科研成果、发表论文等相关资料。这样可使教师比较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发展过程与发展状况,同时还可以通过定期的成长记录袋展示活动,让教师在回顾、交流与反思的过程中,感受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培养教师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激励教师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三、 建立灵活的个性化标准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制度属于专业性评价范畴,它鼓励评价对象参与评价方案的设计,并依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师发展阶段与课程目标,有区别地评价教师。因此,评价标准的制订,既要理解和尊重教师教学中的差异性,又要体现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既要参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教师评价标准指
8、导纲要和学校内部制定的教师岗位职责等文件,又要听取评价对象对自己工作职责范围的陈述和对制订评价标准的意见,以此保证量身定制的评价标准切合实际、科学、可行。评价标准,可以是对教师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工作的全面评价,也可以是就某一方面的重点评价。我校有一位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欠佳,课堂上难以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优秀教师,但是,他的动手指导能力超强,辅导学生科技比赛常取优异成绩,这位老师不仅重新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更重要的是他自己建立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自信,要以说这是他教师生命的重生。构建评价标准的个性化机制,对于张扬个性,鼓励创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满足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要,有着十
9、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新的课程理念呼唤建构新的学校管理体系,同时也迫切需要建构新的学校评价制度。现行的学校管理,基本上是以学生的成绩为唯一依据对教师进行奖惩。分数管理的最大问题是忽视了教师劳动的过程性、群体性,对教师进行的是一种终结性的评价,对教师评价的单一主体是学校领导。校本课程开发改变了以学生学业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唯一标准的方式,使学生及与学生紧密联系的家长和社会有代表性的机构或各界人士,也成为评价的主体。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选择的人数,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四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五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最后把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形成对教师的最终评价。这样做的结果是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价值主体,“学生参与度”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重视从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考查,并以“学习效果”指标取代“教学效果”指标,树立“以学论教”而不再是“以教论教”的评价观,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是否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为准则来评价教师的工作,这样才更能“让教师在造就人才中成就处我”。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