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与完善我国多层次物流配送体系(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与完善我国多层次物流配送体系(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构建与完善我国多层次物流配送体系内容摘要 现代物流配送是物流体系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是流通的现代组织形式,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配送具有重要的意义。应根据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趋势,针对我国物流配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和完善包括物流配送作业系统、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和物流配送主体系统在内的现代多层次物流配送体系。关 键 词 多层次;现代物流;配送体系20世纪90年代末,物流已经从局部的探索性应用上升为对整体物流形态的重视。物流配送作为物流体系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是流通的一种现代组织形式,它不单纯指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而是要考虑到从生产者、供应商到消费者对产品制造、
2、运输、保管、配置、传递和信息沟通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综合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问题,它代表着现代市场营销的方向。一、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趋势现代物流是以物流企业为主体,以第三方物流配送服务为主要形式,物流、价值流和信息流相结合的、涉及产品供应链全过程的现代体系。在信息化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电子商务、交通运输和管理的现代化,现代物流配送也将在运输网络合理化和销售网络系统化的基础上实现整个物流系统管理的现代化,配送各环节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其主要趋势是:(一)物流配送模式由生产者和销售商自己组织物流配送转变为第三方物流配送为主。随着物流的发展和分工的深化,专业物流企业,即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断出现,以其
3、专业化物流配送职能取代了原有的生产者和销售商的自营物流配送,简化了企业交易程序,使企业能够专心于自己所熟悉的业务,将资源配置在核心业务上,进而起到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作用。另外,随着城市社区服务体系的逐渐完善,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把不同商品(如报纸、牛奶等)集中综合配送效率更高,可以提高配送网络的利用效率,大大节约交易费用。同时由于第三方物流的不断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顾客的要求,及时调整经营模式和服务内容,最大限度地缩短订货处理周期,提高物流配送系统的反应速度。(二)物流配送呈现共同化和计划化,从无序走向有序。物流配送初期,主要是以单个企业为主体,存在配送企业车辆利用率
4、低,不同配送企业之间交错运输、交通紧张等多方面不合理问题,并且强调完全按顾客要求办事,配送企业缺乏合理计划,处于被动服务地位。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已上升到从大范围考虑合理化,致力于推行整个城市和区域,所有企业共同配送。在此基础上制定全面周详的计划,从而促进配送的合理化,服务的高效化。(三)物流配送运用现代技术和方法,与电子商务发展相融合。随着配送规模的扩大和计算机的微型化,物流配送普遍运用计算机管理。一是信息传递预处理逐渐采用EDI系统;二是计算机在进货、配货和选址等方面辅助决策逐渐成为趋势;三是计算机与其他自动化装置的操作相结合。同时,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发展相融合,充分利用INTERNET、电
5、子商务安全等技术。在构筑物流信息系统、控制系统方面、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卫星导航与定位GPS、移动通信、CDROM电子地图将会大范围普及。(四)物流供应链采用先进的系统模式。随着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车载计算机的体积会更小,功能会更强,成本会更低,在物流链管理方面使用高新技术设备将会更加方便,管理功能更加完善。同时,物流经营组织的交流和关系也将走向全球化发展,组织结构也将会从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向网络化方向发展,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企业物流系统、区域物流系统、全国物流系统和国际物流系统。物流供应链先进系统模式的采用,全面优化了物流管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服务质量,增强了竞争能力
6、。二、当前我国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我国物流配送近几年有了较快发展,但与现代物流发展趋势的要求相比,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一)物流配送市场化程度低,第三方物流配送发展滞后。目前我国大多数物流配送企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比较落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物流配送市场化程度低,影响了物流服务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其主要表现是:小(物流配送企业数量小,经营规模小)、少(物流配送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少,大多数企业还只是被动地按照用户的要求,从事单一功能的运输,仓储和配送,很少能提供物流策划、组织及深入到供应链的全过程管理,物流增值少)、散(网络分割、经营秩序不规范,不能为客户提供包括物流网络设计、预测、订货管理
7、、存货管理等系统物流服务)、弱(竞争力弱和发展滞后,专业化、信息化、标准化还没跟上,还没有真正了解国际物流企业的运作方式和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目前我国企业的自有物流占整个物流市场规模的70%左右,制约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二)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配送的整体功能低。一是交通运输设施建设与物流配送的需要不相适应,即交通运输能力仍不能满足运输需求,主要运输通道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商业系统现有仓储业设施虽具备了发展物流的硬件条件,但是需要加强物流信息管理手段、现代化物流设施改造及相应的设备。二是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现代化的集装箱、散装运输发展不快;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汽车以中型汽油车为主,能耗
8、大,效率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水平低。三是物流系统标准化程度低。物流业务的高效需要运输设备(如集装箱、托盘、货车、货架等)的标准化和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即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要用统一标准,各方面的信息系统能够对接,交换数据,共享信息。例如欧美国家的运输都是以11.2的托盘为计算的,标准统一,统计方便,提高运输、仓储和搬运等各方面的效率,可以随货走遍欧美。而我国在物流系统标准化中,有的采用欧美标准,有的采用日本标准,还有少量自定义标准,从而给物流各环节的对接造成了不便,影响了物流作业效率。(三)物流配送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不完善。一方面,市场竞争机制和市场管理法规不健全,发展物流配送所需的产业政策和产业
9、规划尚未出台,物流市场的进入与退出、竞争规则基本上无统一法律法规可循,对社会性的物流缺乏有效的外部约束,致使不正当竞争较为严重。由于缺乏对物流配送企业的正确认识和合理界定,物流配送企业的设立还受到种种限制,专业物流组织策划企业的法律地位尚未得到法律承认,从而限制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另一方面,物流配送市场至今仍被人为地按照部门、地区和行业的行政壁垒分割,物流配送市场管理和行业管理还没有理顺,各地商委、经贸委、交通局、铁路局、外经贸委等都各自承担了一部分物流管理职能,各部门间分工又有交叉,造成了物流管理中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等问题,统一、竞争、有序的物流配送市场没有建立起来,严重影响了物流配送渠道的
10、畅通和高效运转,使物流配送很难达到规模经济和预期回报。(四)专业的物流配送管理和技术人才短缺。从国外物流配送发展经验来看,企业要求物流配送从业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物流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为此国外物流业的教育与培训十分发达,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与培训系统,在相当多的大学中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并广泛地为工商管理各专业学生开设物流课程。相比之下,我国在物流配送人才方面的教育还比较落后,尚未建立完善的物流教育体系和人才培训体系,导致了专业物流人才非常缺乏。同时物流配送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服务意识不足,缺乏市场开拓的主动性。能够对物流配送进行高效、科学管理,并通晓现代物流配送运作和物流配送管理的复合型
11、专业高层次人才更为少见,这一问题已经制约了我国物流配送的进一步发展。三、构建和完善现代多层次物流配送体系根据现代物流配送发展趋势的要求,以及目前我国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构建和完善我国多层次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是当务之急。多层次的物流配送体系应由“物流配送作业系统”和“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和“物流配送主体系统”三部分组成。物流配送作业系统是物流配送体系的运行基础,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则是物流配送体系得以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物流配送主体系统是物流配送作业系统和信息系统运行的施动者和承担者,为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提供了行为基础。三者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因而构建和完善多层次的物流配送体
12、系应从这三方面入手,提高物流配送的市场化、网络化和标准化程度,并多方面加强物流配送的软硬件建设。(一)构建和完善物流配送作业系统。物流配送作业系统是指涉及将产品提供给消费者活动的全程网络,它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等环节。首先,应构建和完善运输系统。注重运输网络的合理配置,也就是将物流中心设置于有利于提高货物直送的地方;应因地制宜地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构建并充分运用海陆空立体交叉的现代化交通网络,依照成本收益原则,通过比较选择使成本最低的运输方式;应提高运送效率,努力提高运输工具的运行率、装载率,避免装载空间的闲置;应推进协同运输,提倡部门、集团、行业间的合作,以及批发、零售、物流中心之
13、间的配合,共同提高运输工作效率。其次,应构建与完善仓储系统。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仓库的建立应充分发挥现有的交通网络功能,应在公路主干道与铁路站点交会处与港口交会处构建。商业批发企业需要一定的储存来调剂市场,起“蓄水池”的作用,应设置大型的储存网点;零售企业处于流通渠道末端,储存量小,应勤进快销,加速周转,只附设小型仓库。要对仓储的货物进行分类管理。对库存的控制应当依据社会的需求量、商品再生产时间、交通运输条件以及管理水平和设备条件,确定合理的储存量、合理的储存结构和合理的储存时间。第三,应构建与完善搬运装卸系统。应当注意消除无效搬运,提高搬运纯度,避免过度包装,减少无效负荷,提高装载效率,充分
14、发挥搬运机器的装载能力和空间,减少倒搬次数;应当注意提高搬运活性,创造易于搬运的环境和使用易于搬运的包装;应当保持物流配送的均衡顺畅,提高集装单元化水平和整个物流作业系统的综合效果。第四,构建与完善包装系统。应当树立重视包装的观念,在包装上力求达到使用和美观相统一;注意包装的轻薄化,包装材料及规模应力求单纯化,包装形状和种类也应单纯化;力求符合集装单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包装的规格应与托盘、集装箱的规格相适应,还应考虑到与运输车辆、搬运机械的匹配,这就要求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制定包装的尺寸标准。为了提高作业效率和包装现代化水平,各种包装机械的开发和应用是很重要的。物流配送作业系统是一个整体,其发展和
15、完善单纯依靠其子系统各自孤立地进行是不行的,这就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各个子系统进行协调,寻求整个物流配送作业系统的最优发展。(二)构建和完善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物流配送信息系统是支持物流配送的信息流动系统,物流配送正是通过信息系统得到准确的市场情况以及其他子系统的情况而启动运作的。一个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发展就是使物流和信息流能够协调运作,从而达到配送通畅,提高效率。目前我国在商贸物流信息基础建设上已经具备一定的条件和优势,电信网络、广电网络已经覆盖了一定的地区,特别是广大城市。信息在行业与地域上达到互连互通,同时加强了本地公用数据网的建设,使之拥有了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DDN数字数据
16、网、帧中继、163和169信息网等众多网络资源,使得我国的物流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快捷通畅。因而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和发展应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优势,并不断开发引进新的信息技术成果,合理高效地进行。具体而言,首先,要建立良好的信息处理系统和传输系统,构建电子供应链系统的信息平台。利用符合标准的结构化信息,从计算机到计算机之间进行电子数据交换传输(EDI),并在供应链内部使用标准密码,通过管理交易、翻译通信标准和减少通信连接数目来使供应链增值,从而在物流配送各作业系统之间建立稳定的信息化渠道,实现有效的客户信息反馈和各作业系统之间的紧密配合、协调发展。其次,要拥有科学、高效的物流配送管理应用软件,
17、建立配送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客户资源管理、配送调度优化、配送作业督送、库存及财务管理、作业绩效管理等多方面功能,使物流配送作业实现网络化和电子化。第三,各物流系统所涉及的物流主体要加强自身的网络建设,实现物流组织的网络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何区域内的网络化,以保证商品供应、补货和配送的及时性。利用电子商务技术,建立全程全网的物流配送网络和高技术、规模化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配备高层货架、自动分拣系统、认址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自动化仓库、条码技术,形成反映灵敏、步调一致、信息沟通快捷的物流运作体系,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和尽可能短的时间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三)构建和完善物流配送主体系
18、统。现代物流配送主体系统是指涉及将产品提供给消费者这一过程的一切部门、法人和自然人所构成的系统。包括物流配送投资主体、物流配送需求主体、与物流配送相关的辅助部门以及物流配送供给主体四个部分。首先要构建和完善物流配送投资主体,该投资主体是指对物流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咨询机构进行投资的投资者。根据目前我国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和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形势,必须打破单纯靠财政力量或国有资本进行投资的局面,形成物流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趋势,国有、私营、个体以及外资都可投资物流业。在政策上要一视同仁,平等竞争,积极创建符合投资主体要求的环境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市场法规,加大市场监督力度;建立风险投资体系,鼓励投资主体
19、进入物流信息系统领域,进行高新技术投资;扩大投入要素的范围,技术、土地等要素都可以估价入股,以股权形式确定责权利关系;鼓励投资主体的兼并重组,向集团化发展,实现物流配送的规模经济效应。其次要构建和完善物流配送的需求主体,该需求主体是指对要求享受物流配送服务和利益,并为此支付相应报酬的单位和个人,包括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等。物流配送需求主体的构建主要是针对我国需求主体物流配送意识和知识薄弱的情况,积极引进现代物流理念,改变企业和消费者原有的自己采购、自己储存观念,积极利用物流为自己服务;优化设计物流配送方案,提高物流配送各环节的服务质量和服务范围,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以
20、扩大需求主体的范围;发展现代通讯、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以及扩大这些技术的应用范围,使得企业和消费者能够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顺利而方便地参与和接收物流配送的服务。第三,要加强物流配送辅助部门对物流配送体系的支持力度。物流配送辅助部门是指为物流配送系统正常运转提供必要的服务部门,包括金融、财政、保险、监管、计量、教育等及其他一些发挥政府职能的部门。应规范这些部门的行为,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减少行政干预,同时加大这些部门对物流配送的支持力度。如金融部门应对物流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条件,财政部门应针对物流业投资大、回报率低的特点,对物流配送业的基础设施以及高新技术研发给予优先投资,监管部门要实现监管的规范化
21、,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监管法规,对不利于物流配送体系长远发展的行为要坚决查处,计量部门应当对物流配送各作业系统的各项指标设置统一科学的计量标准,以便进行统一的管理,教育部门应加强对物流配送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建立完善的物流教育体系和技术培训体系,等等。第四,构建和完善物流配送的供给主体。物流配送供给主体是提供物流服务的部门,是物流配送主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构成物流配送主体的主要是物流配送中心(包括自营物流配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是以商品代理和配送为主要特征,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机结合的社会化物流中心。它的主要功能有:集货、储存、分货和送货等。根据西方
22、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具体情况,笔者认为物流配送中心的构建应以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为主。第三方物流亦称委托代理物流,它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在一定期限内将部分或全部物流活动委托给专业物流企业(脱离物流供需双方)来完成。社会分工的细化促使专业物流企业出现,利用专业设施和物流运作管理经验为顾客制定物流需求计划,并及时准确地将商品送达客户,从而简化了交易程序,克服了制造企业自营物流配送的缺陷,使之能够专心于核心业务,减速资本的周转,提高效率。第三方物流的占有率与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之间有着密切相关性,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流业发展实践表明,只有独立的第三方物流至少占社会物流的50%时,物流产业才能真正形成并
23、趋于成熟。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反映和体现着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发展第三方物流要提高物流企业的信用度,保证履行合同,满足商品制造商的要求,否则将得不到充足的货源;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强化市场调研,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进行配送;应组建技术服务队伍为售后提供技术服务;建立物流联盟,货主企业与稳定的有较多业务往来的物流公司结成互利合作联盟,共担风险,共享收益,从而实现物流配送的规模效应。参考文献:1刘秉镰.发展现代物流的若干问题J .物流技术,2000,(4).2徐勇谋.世界物流发展的全球化趋势J .上海物资流通,1999,(3).3陈梅君、张亦驰.物流国际化研究J .中国流通经济,2002,(1).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