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小抄(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管理-小抄(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城市管理-名词解释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以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城市社区管理:城市社区管理是指在市及市辖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街道为主、居委会为协同,以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为依托,运用行政与法律、经济与教育、公德与情感等手段,合理调配合利用社区资源,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人协调,达到经济一体化和空间融合的系统最优的状态。城市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任务和社会发
2、展的要求,在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具有的作用。城市营销:即指把地区视为一个市场导向的企业,将地区的未来发展愿景作为一个吸引人的产品,通过强化地方经济基础及更高效地满足和吸引既有的和潜在的目标市场(主要包括产业、投资者、定居人口、观光游客和会议人士等),来主动营销地区的特色。经营城市:是指城市政府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城市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和人文资源等进行优化整合和市场化营运,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循环经济:是以循环资源为来源,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资源,保护环镜和发展发展经济并举,把人类生产活动纳入到自然过程中,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使生态负增长转变为正态增长,实现人
3、类与生态的良性循环。规制:是指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和政府管制者,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城市管理: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在不同行政关系影响下,以城市这一空间、经济、社会系统的运行为对象的治理活动。城市管理的根本目标在于根据公众需求,在不破坏城市生态友好程度的基础上,采用协调、规划、控制、建设、引导等管理方法,提升或维继城市在区域中的综合竞争能力,从而为城市公众营造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城市管理体制:是城市的行政组织结构、职能结构、行政管理方式和行政运行机制的总和。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人们从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和可能变化的趋势预测出发,做出关
4、系城市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全局的根本谋划和对策,城市发展战略是城市经济、社会、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城市基础设施:就是为城市生产和生活提供的一般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预算外资金:是地方财政或城市事业单位直接掌握的财政性资金,即根据国家财政管理制度的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由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自收自支,满足各自特殊需要的财政资金,是下放财权的一种管理形式。城市环境管理:指按照一定环境功能目标,运用行政、法律、教育、经济与科学技术等手段,协调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以防止环境污染、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一种措施。排污权交易: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
5、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下,内部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从而达到减少排放量、保护环境的目的。区域规划:是指在某个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和社会进行综合性、战略性和政策性的总体战略部署。公共紧急状态:指的是一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局势,影响全体公民,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危机管理:是指组织对所有危机发生因素的预测、分析、化解、防范等等而采取的行动。包括组织面临的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技术的、自然的、人为的、管理的、文化的、环境的和不可确定的等所有相关因素的管理。城市管理-简答题:1、 市民参政的内容及意义?(一)市民参政的意义是什么?内容:(1)政治参与
6、 (2)行政参与 (3)社会参与1、市民参政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切入点;2、市民参政是市民当家作主的集中体现;3、市民参政是廉政建设的推进器。(二)我国市民参政的内容是什么?内容:(1)政治参与 (2)行政参与 (3)社会参与1、市民的政治参与主要包括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政治权利和自由权利,履行公民和市民的政治义务,参与和支持城市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重大决策,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提出各种要求和建议,维护市民的合法权益,监督城市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政治行为,实现市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促进市政管理的法制化、民主化和公开化进程。2、市民的行政参与主要包括参与城市政府的行政决策,阻
7、止或促成某项政策的行为,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违法失职和渎职行为,行使监督政府及其公务员的权利;参与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活动,维护城市公共设施和公共财产的安全,改善城市公共服务;促进行政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和现代化。3、市民的社会参与主要包括参与城市社区、基层居民自治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从事社区服务、拥军优属、残疾人援助和义工活动,参与城市教育、文化、体育、科技、医疗卫生、福利保障等方面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2、 新公共管理对城市管理具有哪些启示?1、培育多元主体共治。2、对城市政府职能重新定位。3、管理手段上注重引入私营部门的先进理念和方法。3、 城市管理中存在的
8、哪些问题是囚徒博弈的结果和囚徒困境的表现?1、城市公共产品供给不足。2、城市公共组织效率缺失。3、城市、区域之间竞争恶化。4、城市发展战略包括哪些内容?1、战略依据,城市发展战略的依据就是城市制定发展战略时的基础和发展条件;2、战略愿景,城市的战略愿景即城市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最终将要达到的总体目标; 3、重点战略,重点战略是作用于对实现战略目标具有关键、主导意义而目前发展又比较薄弱,需要特别加强,且在发展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经济环节、产业部门或管理领域的战略举措。4、战略措施,战略措施是针对实现战略过程中的矛盾所采取的策略和具体措施;5、战略反馈,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
9、是一个多阶段的动态过程,前一个阶段的战略措施的结果以及外围环境的变化,将形成下一个阶段发展的基础状态。5、 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3、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6、 如何对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1、使基础设施建设从事业型转向企业型; 2、使基础设施从福利型转为营利型; 3、使城市基础设施由保险型转为竞争型; 4、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人治型转为法治型;5、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应当科学化。7、 我国城市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制定和实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2、不断改革和完善城
10、市经济管理体制。3、不断调整和优化城市经济结构。4、有效控制城市生产力发展规模。5、加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间接管理和服务。6、规划、建设和管理好市政公用设施。7、注重全市就业情况。8、 我国城市人口管理的特点是什么?1、城市户籍制度,户籍管理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政府对其所辖人力资源所进行的控制和规划。2、居民身份证管理,居民身份证制度是为了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一种管理制度。3、城市计划生育管理,计划生育是指为了贯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这一基本国策,宣传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基本政策。4、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流动人口管理,是一个复
11、杂的动态管理工程,它与公安机关原有户籍相对静止状态的管理有很大区别。因而必须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机制,才能有效地发挥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作用,克服流动人口所带来的负效应。9、 城市环境具有哪些特征?1、复合性。城市环境是一种高度人工化的自然人工复合环境。城市环境既不是单纯的自然环境,也不单纯是人工环境。2、人为性。城市环境是以人为主体和中心的环境。人是城市环境的主体,人不但创造了城市的人工环境,而且剧烈地改变了城市的自然环境,因此人是城市环境的创造者。3、开放性。城市环境是一个高度开放性的环境系统。每一个城市都在不断地与周边地区和其他城市进行着大量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输入原材料、能源,输出产品和
12、废弃物。4、脆弱性。由于城市环境是高度人工化的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自然调节能力弱,主要靠人工活动进行调节,而人类活动具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而且影响城市环境的因素众多,各因素间具有很强的联动性,一个因素的变动会引起其他因素的连锁反应,因此城市环境的结构和功能表现出相当的脆弱性。10、 传统的封闭式城市发展思路的不足有哪些? 1、未能突破行政区隔的束缚严重限制城市发展; 2未能全面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影响的相关利益主体; 3、强调城市自身发展的影响。11、 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益处有哪些?1、 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壁垒消除,加快要素自由流通,有利于降低运行成本,也有利于资源在更大地域空间的有效
13、配置;2、 市场一体化会带来市场规模的扩大,使各城市有更大的可能获得规模经济,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率;3、 一体化意味着城市内部竞争激化,迫使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开发利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这样又反过来会提升区域竞争力;4、 各城市在一体化的信息平台上更有利于研发和生产的结合,相互之间的学习交流机会增多,创新的成功率提高,产生分割状态下所不能得到的效果;5、 各城市以综合的力量,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来加强和扩大对外经贸合作关系,更有利于融入国际市场;6、 一体化使各城市对区域培养出归属感,进而凝成一种合力,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7、 一体化的区域把全球市场化为区域市场,有
14、效地降低了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搜寻成本,从而提升本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8、 协调发展能使区域在经济与社会、环境之间取得平衡,维持地区的持续竞争力和魅力。12、 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中的决策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制订突发事件处理预案,构建预案储备库;2、对突发事件的性质、程度、潜在范围和影响进行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调整细化对事件的判断;3、对事件的处理作出敏捷的、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的决策;4、根据决策执行调整或重新制订决策以及总结突发事件运作绩效等内容。13、 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如何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普遍来看,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主要从四个方面执行:1、宣传教育。2、准备预案
15、。根据既有的和潜在的事件设立多重备选预案,缩短反应时间;3、构建预警机制,推行公示措施。4、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使官、产、学、民、媒之间的信息传递通畅。14、 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如何做到快速反应?坚持快速反应,就必须把握“快、准、齐、实”四个要点。“快”就是信息完整,准确和快捷,在此基础上,迅速召集突发事件处理队伍进行快速反应,赶赴现场处理。“准”就是接到报告后,特别是到达现场后,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和事态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准确判断,拟定强有力的针对性措施。“齐”就是对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要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方案、统一发布信息。“实”就是调查处理方案确定之后,分工负责,狠抓落实,并且进行督
16、促检查,督办到位。15、 城市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对的原则是什么?1、建立科学的决策指挥体系和过硬的反应队伍。2、建立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包括预警和信息发布平台。3、提供城市空间规划建设保障,提供必要的应急避难场所并减少灾害损失。4、进行宣传教育,使市民在自然灾害面前临危不乱减少损失。城市管理-论述题1、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该原则有三层涵义,一是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结合。二是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三是全面规划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2、综合利用、化害为利,这是指全面和充分地利用各种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充分
17、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又减少环境污染。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城市环境一旦污染便很难恢复,因此保护环境应以预防为主,但预防不可能完全避免污染,对已经存在的污染必须治理,因此要防治结合。4、“三同时”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5、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体社会组织和市民的职责。6、污染者负担原则,指污染和破坏环境造成的损失,由排放污染物和造成破坏的组织或个人所承担。7、除了上述原则以外,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还应始终坚持一个总的原则,即可持续发展原则。2、我国政府职能具有哪些
18、特点?1、广泛性。由于城市公共事务复杂多样,分工细致,加之我国城市社会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尚在发育之中,所以,从邻里关系、社区卫生、居民福利、商业网点、公共设施到整个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事务,都要纳入政府的管辖范围,从而使城市政府职能比其他地方政府职能更加广泛多样。2、服务性。在乡村社会,农民是具有自主生活能力的人,农民的基本生活大都能够自给自足,农村的公共事务也大多是自助性的;而在城市社会则完全不同,市民的衣、食、住、行等,样样都离不开政府所提供的支持及援助,离不开政府或公营机构所提供的公共服务。3、规范性。法治政府起源于近代以来的城市,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政府管理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就是法制化
19、和科学化,而法制化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城市政府的职能范围、权责关系和政府职能实现方式纳入法制的轨道,调整和发展各项政府职能,从而确保城市政府职能的规范性和稳定性。4、自主性。在现代社会,城市是国家或区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中心,在国家行政体制中发挥着独到的作用,其职能的实现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城市社会自成一体,城市社会关系和城市事务也有其特殊性,无论从时间上、经济上,还是从效果上看,城市事务中的环境、能源、规划、建设、住宅、交通、福利、卫生、治安、消费等都自成体系,具有较大的独立性,适合由城市政府自主地实施管理。5、多样性。现代城市政府职能范围广、跨度大,城市公共事务结构复杂,功能多样,
20、加之行政环境的剧烈变动和行政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至政府在管理这些公共事务、实现其各项职能时,不得不采用多种手段、途径和方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保证城市政府的各项职能和管理决策得到顺利实施。3、引导城中村城市化的对策是什么?1、从发展决策入手,进一步集中城市决策权。2、从城中村内在要求入手,启发、鼓励其自身进步。3.从体制入手,改革土地、人口与城市管理体制。4、从经济入手,将城中村纳入城市经济体系。5、从文化入手,针砭城中村弊端,弘扬城乡融合与现代文明。6、从法律入手,严肃处理城中村所滋生的违法现象。7、从组织人事入手,培养高素质的村镇领导人。8、借鉴其他城市处理城乡矛盾的经验。4、当前我国
21、区域协调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产业的分工与合作。2、环境的治理与自然生态、人文资源保护。3、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和共享。4、共同的行为规则和标准的制定。5、区域整体形象塑造与创新网络构建。5、新条件下我国城市经济管理领域的核心要务。1、构建适应现代城市发展需要的经济管理体制。2、导引城市产业结构合理、有序升级。城市产业主要包含传统产业分类中的第二、第三产业,这些产业所能提供的产品类型非常丰富,不仅供城市本身消费使用,还为农业生产和生活提供相关的物质资料与服务。 3、筹谋解决结构性失业与总量过剩失业问题。融合城乡经济,提升就业岗位的质量,最大限度的减低结构性失业和总量过剩失业造成的潜在影响。6
22、、论述题试述我国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1、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和“平均化”。有人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要完全消灭城乡差别,最终达到城乡的绝对融合。城乡一体化强调城乡间各要素的融合、贯通,但并不排斥差别,相反,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将差别转化为各自的特色,这将有利于形成城乡系统的高层次协调发展。2、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两大系统发展的一种社会、经济、生态过程,农村的发展,不能单靠城市化的辐射,也不能盲目推行农村工业化,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两头启动,依靠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加以推进,这就是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所在。3、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是城乡
23、一体化的核心。市场是城乡经济联系的纽带,也是缩小城乡差距、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的有利渠道。城乡经济要素的流动,构建城乡统一市场。这将是一个市场类型齐全、功能完备的市场体系,它既包括产品市场,又包括要素市场。通过统一的市场体系使农村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剩余劳动力转化为生产要素,并得到优化组合,从而为实现城乡全面贯通、走向一体奠定坚实的基础。4、城乡一体化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即“以人为本”。从人本主义角度讲,人们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其自身各方面需要服务的,城乡发展从本质上来说是人与自然在协调基础上的自我发展。因此,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为人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和发展的环境,同时要有利于提高人的综
24、合素质,特别是广大农村人口的素质,使其享受现代城市文明,从而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7、试述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的潜在重点是什么?1、全面导入绿色GDP、人文GDP的目标绩效观。所谓“绿色GDP”,就是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绿色GDP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的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我们追求的发展,应该是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应将“经济GDP”、“人文GDP”和“绿色GDP”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多层面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健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基础之一。2、建敏捷城市,
25、提高城市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捷。反应能力当今世界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城市要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抓住有利的信息,结合自身条件,做出相应的对策,才能赢得发展机会。制度敏捷。必要时要及时调整修订现行政策制度,确保城市发展最终战略目标的实现。3、全面导入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以可循环资源为来源,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举,把人类生产活动纳入到自然循环过程中,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使生态负增长转变为生态正增长,实现人类与生态的良性循环。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低排放,甚至是污染零排放。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
26、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减少到尽可能小的程度。4、重视突发事件管理。应该认识到,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实施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国内外一些城市发生的一系列突发事件也提示我们必须在城市发展战略管理中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同时,当然,就我国来说,在制定危机管理计划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危机管理系统,这也是我们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必须考虑的问题。8、试述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哪些特点?1、综合性。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发展等各项要素,既互为依据,又相互制约,城市规划需要对城市的各项要素进行统筹安排,使之各得其所
27、、协调发展。综合性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特点,它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如城市的建设条件,涉及气象、水文、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范畴的问题;又必须统一解决各单项工程设计相互之间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种种矛盾,因而城市规划部门和各专业设计部门有较密切的联系。城市规划工作者应具有广泛的知识,具有综合工作的能力,在工作中主动和有关单位协作配合。2、法制性、政策性。城市规划既是城市各种建设的战略部署,又是组织合理的生产、生活环境的手段,涉及国家的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众多部门。特别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以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为依据。3、地方性。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是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能,
28、其目的是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要根据地方特点,因地制宜地编制;同时,规划的实施要依靠城市政府的筹划和广大城市居民的共同努力。4、长期性、经常性。城市规划既要解决当前建设问题,又要预计今后一定时期的发展和充分估计长远的发展要求;它既要有现实性,又要有预见性。但是,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城市发展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情况,出现新问题,提出新要求。5、实践性。城市规划的实践性,首先在于它的基本目的是为城市建设服务,规划方案要充分反映建设实践中的问题和要求,有很强的现实性。其次是按规划进行建设是实现规划的唯一途径,规划管理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当然,任何一个规划方案对实
29、施过程中问题的预计和解绝不可能十分周全,也不可能一成不变。这就需要在实践中进行丰富、补充和完善。城市建设实践也是检验规划是否符合客观要求的唯一标准。9、试述我国城市成长中存在的问题?1、城市用地数量增长过快。我们通常用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来衡量城市用地的相对数量。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与城市规模之间存在反相关,城市规模越大,用地越集约,反之则越粗放。近些年来小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扩张的速度较大城市相比更是有增无减。2、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在城市空间过度扩张的同时,由于没有足够经济内容的充实和支撑,使得城市成长方式不经济的问题表现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低下。据测算,1998年我国城市的总体平均容积率仅有0
30、.35,距离比较合理的总体平均容积率水平0.40.5还有较大的空间。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低下决定了我国城市成长的空间外拓倾向十分突出。3、城市新区开发的倾向严重。自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逐步推行以来,国内一些城市有一种大规模、成体系、与旧城不连续的新区开发的倾向,这种城市新区开发一般都以一些特定城市职能的外迁为主导力量,并吸引其他的城市功能随迁,达到城市空间的大规模、跳跃式成长。很有可能出现类似西方内城衰退的不良后果;而且,一旦新区开发的资金不能到位运转,后续的利用没有保障,也很可能造成土地的闲置和浪费。4、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在我国城市成长的过程中,城市空间结构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状况,某种程度上
31、,这些不合理的现象还在继续产生。城市成长中的空间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土地利用总体结构的失衡和空间利用方式违背地租规律,我国的城市成长过程却同这一模式有很大的距离。通常,居于我国城市中心的是行政中心,工业、仓储、机关等用地占据着城市内部很多区位优越的地段,一些原本应当位于城市中心的高级用地类型只能在偏位设立。10、试述在处理社区自治组织和城市政府各级相关机构的关系中,要遵循哪些原则?在推行社区自治,加快城市民主化建设的进程中,并不是要否定和弱化城市各级政府组织在城市社区工作中的领导,而是将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精神和意志通过社区自治组织的形式灌输下去,同时,提高社区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在处理社区自治
32、组织和城市政府各级相关机构的关系中,要注意遵循以下的原则:1、面向社区,重心下移的原则,社区工作的核心是管理与服务。各级组织都要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把贴近群众、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作为强化管理的着眼点,将工作重心下移,利用各自的职能指导和配合社区居委会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支持街道办事处履行综合管理和协调职能,积极为社区实现“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共住共建”创造条件,并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 2、事权下移,责、权、利配套的原则,要加快城市基层工作社区化、社区工作社会化的进程,各级组织要在事权下移、责任下移的同时,将财力和利益也随之下移,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33、属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若确需社区配合的,须与街道协商,经政府同意后,实行部门指导,“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运作方式。通过责、权、利的配套统一,加大社区工作力度,调动社区居委会工作的积极性。 3、以人为本,资源整合的原则,各级组织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改善社区人居环境、便利社区居民生活、丰富社区文化、提高社区居民素质、保障社区居民安居乐业为己任,把社区居民是否满意作为评价各级组织工作的根本标准。各级组织要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善于整合社区内的各类资源,与社区单位和社区居委会共同建好社区。4、有利于扩大民主,依法自治的原则,社区居委会是社区群众民主选举
34、、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自治性组织。各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及其他组织应尊重居委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法律地位,在支持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立法宗旨和立法原则的前提下,根据社区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支持、帮助社区居委会从实际出发,利用社区资源、环境和条件,避免社区居委会成为政府的一级准行政组织。11、试述我们城市污染治理的主要瓶颈?1、思想观念的转变相对滞后。在错误的发展观指导下,人类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的开发,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水平低,不考虑环境容量的承载能力任意排放污染物。其结果是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环境受到严重污染。2、污染治理机制尚不健全。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私人成本远低于社会成本,厂商和消费者具有向外排污的内在冲动,因而在单纯的市场条件下公共环境极易出现无人照管的“公地悲剧”。3、技术水平不高和经费不足仍是污染治理的强硬约束。中国现有垃圾处理技术仍十分低下,真正符合国家环境控制标准和建设标准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有25%左右。4、污染治理的公众参与度不高。科技发展在污染治理方面固然重要,并不能够“包治百病”。治污之重不在于“治”,而在于“防”。“治”是治标,“防”才是治本。这个“防”靠的正是城市公众(企业、居民)自觉自愿地维护公共环境,采用新技术减少污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