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对策(共4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9353976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对策(共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对策(共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对策(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对策(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4章 中国碳金融发展的对策经过上述分析我们看到,我国碳金融产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由于各方面制约因素的存在,其发展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地。本章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从而推动我国碳金融产业的健康发展。 4.1争取碳交易定价权 4.1.1制定积极的国家扶持政策 一方面中国应考虑进行碳排放权交易资源的战略储备,国家出钱收购碳放权交易资源,同时成立有关部门进行碳排放权交易资源的战略投资,用资源来直接掌握一定的市场话语权。另一方面,由于市场风险的存在,政府必须推出一些激励措施。政府应该鼓励有能力的国内金融机构从事国际碳交易,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在;政府应该以国家担

2、保方式来鼓励商业银行发放节能减排贷款,促进国内投资机构对新能源技术开发;政府应该制定有效法律法规,制定灵活的价格调控政策,规避恶性竞争。 4.1.2加快碳金融建设的步伐一方面必须对我国的碳金融发展有着明确的认识,虽然我国是最大的碳资源国家,但是对碳金融建设方面却没有投注太多的关注,以至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目前仅仅限于节能环保技术的转让交易,距离金融性质的碳交易所还有比较漫长的路要走。碳金融与碳交易相辅相成、荣辱与共,缺乏碳金融强大的支撑能力,中国将不能掌握对碳交易的定价权,同时也会将得之不易的金融创新机会白白的错失。欧美发达国家长期垄断世界主要的碳交易市场,如果不加速对碳金融的建设,不抓住金融

3、创新的机会,不能行使碳交易的定价权,将极大的不利于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4.1.3积极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中国要想掌握碳交易的定价权,就必须使人民币作为碳交易的结算货币。人民币的国际化之路不能说是一帆风顺的,用充满荆棘我觉得才更加的贴切。人民币的国际化不得不面临欧元、英镑和日元的堵截,前途还是比较堪忧地。英镑和美元这两种关键货币成功的崛起之路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重要的借鉴,抓住机遇,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因此,我国必须立足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全方位的战略谋划,构建碳资本及其主导下的碳减排发展体系框架,使人民币成为碳交易计价的主要结算货币。这是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

4、必由之路,更是中国在新能源领域争取定价权需要迈出的关键一步。 4.2 提高对碳金融的认识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其神秘的一面,就像碳金融产业的出现给了金融机构一个全新的视觉。金融机构只有对其发展有着比较深的认识理解,才能更好的参与其中。 4.2.1 激励金融机构的广泛涉入由于我国碳金融起步较晚,一些金融机构对其接触时间较短,对其发展存在不确定性,因此,企业未能对其发展投入太多的注意。金融机构要善于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并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联系我国发展的实情,加强对碳金融的利润空间、运作模式、风险管理、操作方法、项目开发及交易规则等方面的熟悉程度,以便更好的参与其中。对于某些商业银行而言,在开展减排项

5、目的贷款融资业务方面现在不应该还投入较多的精力,应该要尝试接触碳现货、碳期货与相关衍生产品交易等更加广阔的领域。 4.2.2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与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相比,复合型人才才是开展碳金融业务的重要动力,然而现今商业银行在人才的储备方面有着明显的不足,这使得碳金融业务不能有效的的开展,因此,金融机构必须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讲,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掌握市场的动态,积极的融入到社会变化之中,吸收相关专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人才,同时投入资金培养适合市场变化的专业性人才,加大低碳经济高端人才的培养力度,人才才是一个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早做投资、准备

6、。另一方面,对于人才来讲,由于碳金融涉及了金融、环境、法律等诸多学科,应该要不断地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及其相关的知识,努力把自己培养成通晓多个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以便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3 有效规避风险 4.3.1 建立完善的法律体制俗话说的好,“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必须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碳金融规范有序地发展。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是开展碳金融业务时必须要面对的,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协调力度,通力合作,学习国外已经成熟的碳金融体系的法律,总结经验,并根据国内的情况,实事求是,摸索并制定出适合我国的碳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碳金融的操作办法和法律法规,用法律法规

7、来保障碳金融市场的规范化,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意图,确保我国碳金融的规范发展。 4.3.2加强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的管理和防范目前,国际市场碳金融发展的行情对我国碳金融业务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国际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碳交易市场,因此,我国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这样才有利于开展碳金融业务。一方面,对于政府来讲,可以与主要排放国家以及全球气候谈判的利益关联方加强双边交流与合作,了解不同国家的发展战略与政策动态,为本国企业争取一些政策上的优惠。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讲,要及时了解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关注碳基能源的价格变动,了解我国气候变化政策。 4.4政府制定碳金融发展促进政策政府是促进碳金融发展的钥

8、匙,在推动碳金融有效发展中发挥着全方位的作用,碳金融的良好发展必然离不开政府的引导。 4.4.1深化碳金融管理体制改革政府部门要深化碳金融发展管理体制改革,尽快落实具体的操作性政策,给金融机构更多的自由权,坚持“自发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推进模式,充分发挥市场手段推动资源配置。同时,政府要协调各个区域碳金融产业的发展,使得各区域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共同合作,这样就需要政府成立专门的机构,分区域有重点地进行产业规划,并切实负责执行实施,形成以市场为主导、政府为辅助的和谐局面。 4.4.2制定促进碳金融发展的相关激励政策作为一个新的领域,低碳金融产品服务的推广存在一些障碍,政府应建立一系列的激励机

9、制,鼓励金融机构发展低碳金融,尽快建立集低碳银行和保险、证券、基金为一体的低碳金融服务体系。我国碳金融交易基于CDM项目开展,以跨国项目为主。为此,政府应出台有利于CDM项目开展的政策,降低项目的有关税率、适当延长免税期以吸引更多的企业投入资金,对于开展碳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收入也提供税收优惠等措施以提高金融机构参与碳交易的积极性。对于CDM项目监管部门应加大项目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降低项目的贷款资本金要求。通过对于积极参与碳金融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制度,以及出台更多的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碳减排的优惠制度,为我国碳金融机制发展提供了强制性的政策。同时,政府要在投融资、税收等方面予以适当的优惠或政策扶持

10、,重点在设立碳金融发展基金、财政扶持、等方面制定符合碳金融产业发展规律、有利于碳金融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4.5 加强碳金融产品的创新我国必须要走积极推进金融创新,实现碳金融产品多样化的道路,就必须要增强创新理念、促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创新,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碳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品种类的多样性,才能满足不同企业和机构的需求,扭转我国在碳交易中的被动局面,使我国碳金融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4.5.1增强创新理念创新是一个国家永葆生机的不竭源泉,是一个国家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保障。创新体现在方方面面,包括碳金融产品的创新。目前,我国碳金融的发展必须把对碳金融发展的前沿性、重要性和未来发展事态理解

11、认识作为首要问题。在现代技术革命推动下,创新产品已经成为引领碳金融发展的核心和动力,产品创新的程度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碳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碳金融发展的理念与传统金融产品发展的理念、思维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我国碳金融的发展需要政府及企业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培养创新精神作为碳金融发展的重中之重,学习和掌握世界发达国家碳金融发展的理论、战略、方法、和经验,并结合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现实需求,开拓跨越式发展的新途径。 4.5.2促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目前,国际金融机构提供的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碳交易、基于碳排放额度的金融衍生产品、碳排放额度保管服务和碳基金,其中比较成熟的是碳金融产品和

12、金融服务,主要包括绿色贷款、互换合约、环保期货、环保基金、碳交易保险、巨灾债券、富碳产品与营业的债权和资产安排、基于减排信用设计的金融产品、天气衍生产品等。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已经拥有比较成熟的碳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品,然而这一方面正是如今我国碳金融发展面临的窘境,国内的期货交易所还未推出碳期货产品,而碳期货产品对于争夺国际碳市场定价权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因此,加强碳期货产品显得非常重要。在金融服务创新方面,商业银行可以利用信息优势,提供低碳项目顾问,金融租赁中心或挂靠租赁公司和专业人士提供金融租赁服务,凭借托管基金的经验参与托管碳基金业务,使用保险融资作为低碳项目融资的管理工具。同时,对于融资方面,应该鼓励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为新的环保科技项目提供资本投资。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