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摇摆式输送机设计说明书(共17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9353329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摇摆式输送机设计说明书(共1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摇摆式输送机设计说明书(共1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摇摆式输送机设计说明书(共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摇摆式输送机设计说明书(共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 摇摆式输送机 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 - 学号: - 设计者: - 指导教师:张日红 2011 年 月 日目 录一、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内容1.1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的训练,是机械原理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1)、进一步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有关本课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于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与设计有一较完整的概念。(3)、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计算、制图、技术资料的使用,电算程序的编制及计算机使用等

2、各环节,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程技术能力。1.2课程设计的题目 摇摆式输送机1.3工作原理摇摆式输送机是一种水平传送材料用的机械,由齿轮机构和六连杆机构等组成。如图1所示,电动机1通过传动装置2使曲柄4回转,再经过六连杆机构使输料槽9作往复移动,放置在槽上的物料10借助摩擦力随输料槽一起运动。物料的输送是利用机构在某些位置输料槽有相当大加速度,使物料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克服摩擦力而发生滑动,滑动的方向恒自左往右,从而达到输送物料的目的。1电机 2传动装置 3执行机构图1摇摆式输送机示意图1.4 设计要求和原始数据设计要求:该布置要求电机轴与曲柄轴垂直,使用寿命为5年,每日二班制工作。输

3、送机在工作过程中,载荷变化较大,允许曲柄转速偏差为5%,六连杆执行机构的最小传动角不得小于40,执行机构的传动效率按0.95计算,按小批量生产规模设计。原始数据:题 号1物料的重量G (kg)2800曲柄转速n4 (r/min)118行程速比系数K1.12位置角 1 ()60摇杆摆角角2()73l (mm)220h (mm)312lCD (mm)2501.5 设计内容及工作量1、根据摇摆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拟订23个其他形式的机构,画出机械系统传动简图,并对这些机构进行对比分析。2、根据设计数据确定六杆机构的运动尺寸,取lDB=0.6lDC。要求用图解法设计,并将设计结果和步骤写在设计说明书中

4、。3、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将连杆机构放在直角坐标系下,编制程序分析出滑块8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及摇杆6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作出运动曲线,并打印上述各曲线图。4、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物料对输料槽的摩擦系数f =0.35, 设摩擦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编制程序求出外加力大小,作出曲线并打印外加力的曲线,求出曲柄最大平衡力矩和功率。5、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应包括设计任务、设计参数、设计计算过程等。二、摇摆式输送机设计过程2.1 其他设计方案图2-1 图2-2以上两种机构的分析对比:图2-1为六杆机构,直接通过电动机带动曲柄滑块转动从而是连杆1回转终使滑块左右运动,从而达到输送货物的效果。其优点是

5、成本比较低,结构简便,缺点是摩擦大,耗费能量多。图2-2通过送电动机带动曲柄4回转,从而使8往复移动达到输送货物的效果。该机构的滑块8和作平面复杂运动的连杆的动平衡比较容易,但是该机构的设计和计算比较复杂。2.2图解法确定机构的运动尺寸图2-3设计步骤: 根据原始数据,可求得; 作出摇杆的两个极限位置,利用公式,计算出; 选取一点P,使。P点的简单做法是做和(与成)的交点。通过三点作圆; 在圆周上任取一点作为曲柄的轴心,则机构的极位夹角均等于,作直线l与此圆的交点O,此即为曲柄中心O。然后你标出相应数据。设计结果:由,可得:2.3 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2.31图解法分析 如下图2-4所示,选取杆

6、6与垂直线的夹角为30时的位置,用图解法进行分析。图2-4根据原始数据要求,杆件4的转速,则其角速度为:(一)、速度分析A点的线速度大小: ? ?方向:DB OA AB选取速度比例尺,作速度分析图(如下图所示)可得:图2-5由此可得:杆5的角速度为:摇杆6的角速度为:C点的速度为:大小: ? ?方向:水平 DC 垂直其中。选取速度比例尺,作速度分析图(如下图所示)可得:图2-6(二)、加速度分析A点的加速度为:B点相对于D点的法向加速度为:B点相对于A点的法向加速度为:大小: 0 ? ?方向: BD DB AO BA AB选取加速度比例尺,作加速度分析图,如图2-7可得:图2-7由此可得:摇杆

7、6的角加速度为:C点的加速度为:大小: ? ?方向: 水平 CD 水平 垂直其中,则选取加速度比例尺,作加速度分析图(如上图所示)可得:图2-82.32用SolidWorks建模仿真所得运动曲线图如下(机构模型图见后面):推杆8的位移曲线:推杆8的速度曲线:推杆8的加速度曲线:摇杆6的角速度曲线:摇杆6的角加速度曲线:2.4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在物料上添加一个摩擦力,大小为:方向为水平向左。此摩擦力在0.23s内为9604N,在0.230.504s内为0。表达式为:IF(time-0.23:9604,9604,0)最大平衡力矩为:功率为:输送机模型图:第三章:课程设计总结作为一名机械自动化专业的

8、大二学生,我觉得做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十分有意义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在已度过的大学时间里,我们大多数接触的是公共和专业基础课,在课堂上掌握的仅仅是专业课的理论知识,而做类似的课程设计就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使我们能把所学的专业基础课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做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当属用AutoCAD画图和用SolidWorks建模仿真。在制作过程中,我对以前学过的技术更加熟练,同时又学到了更多的技术。两周的课程设计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是从中学到的知识会让我受益终身。相信这次设计带给我们的严谨的学习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将会给我们未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一个更坚实的基础。发现、提

9、出、分析、解决问题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都会受益于我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参考文献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龚溎义 罗圣国 李平林 张力乃 黄少颜 编 龚溎义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年4月第二版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2、机械原理(第七版) 孙桓 陈作摸 葛文杰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沈乃勋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公开出版 1998年。4、SolidWorks及COSMOSMotion机械仿真设计 张晋西 郭学琴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5、COSMOS高级教程:COSMOSMOtion 叶修梓 陈超祥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7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