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毕业生就业调查分析(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毕业生就业调查分析(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学前教育毕业生就业调查分析一、问题提出对学前教育的重视首先应该是对师资力量的重视,对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和技能素养的重视。但是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存在就业区域不平衡、就业岗位不稳定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毕业生个人的职业发展,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本研究通过对成都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近三年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调查,找出突出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以期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特别是为学前教育专业进行有效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二、调查情况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法,随机抽取150名在四川省各地、市幼
2、儿园工作的成都师范学院2009至2011届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主要对他们就业地点、单位性质、劳动关系、劳动时间、工资、“五险一金”购买、职业认同感和职业稳定等进行了调查。发出问卷150份,收回134份,其中废卷13份,有效率为90%,任意选取了其中100份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男生0名,女生100名,入校前农村户口学生39人,城镇户口学生61人。(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从调查情况看,成都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从事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管理的学生比例达到83%,充分体现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服务社会的功能。但绝大部分都选择在城镇工作,下到乡镇的很少。并且月收入普遍在2000
3、元及以下,比例还较高,在现实中,四川地区绝大多数公办和民办幼儿园对刚就业的毕业生所开出的工资在10002000元之间,这与大多数学生的期望值相距甚远。同时每日工作时间长,“五险一金”购买不完全到位,“铁饭碗”的比例也不高,这些是造成当前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二)职业认同感和职业稳定情况总的来说,虽然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绝大多数愿意从事幼儿教师职业,喜欢这一职业并且愿意为之奋斗终身,同时又因为待遇、社会地位、管理制度和自己的工作能力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的职业稳定情况不好,跳槽情况时有发生。三、就业现状的原因从以上调查看出: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毕业生就业出现了区域不平衡(以城镇为主)、
4、就业单位和岗位不稳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有社会方面的原因、学校方面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一)社会方面的原因首先,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国长期以来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镇尤其是大城市的经济条件明显优于中小城市和乡镇,而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城市与乡镇比较,不管是地域环境、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就业机会,还是培训晋升、各种福利、保障措施等方面都肯定要完善得多。使得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毕业生即便是在大中城市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岗位也不愿意到乡镇或边远地区就业。第二,办园体制的差别。公办幼儿园和社会力量兴办的幼儿园比较,毕业生初次就业都愿意选择更有保障的公办幼儿园,即便是不得已工作之后,也会从条件差的
5、地区向条件好的地区流动,不断从民办幼儿园向公办幼儿园流动、从差幼儿园向优质的幼儿园流动,从而影响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问题。第三,幼儿教师待遇、地位不高。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低,工作量超负荷,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情况更甚,民办幼儿教师还存在公办编制不能确定等因素。1128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幼儿教师在人们的心目中处于较低的位置,1128导致一些学前专业毕业生不愿呆在行业内而选择转向其他行业,形成行业间的流动,因此幼儿教师福利待遇不高、社会地位低微的问题,势必会造成幼儿教师流动加剧的现象。这不利于稳定学前教育教师队伍,也不利于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第四,党和国家重视下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师资需求量过大。
6、2010年国务院国发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尤其是学前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各级政府大力兴办幼儿园,学前教育师资缺口大,需求比较旺盛,在当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却成为人才市场的“香饽饽”。即使他们频繁跳槽,也很容易找到工作甚至是比较好的工作。(二)学校方面的原因其一,课程设置有缺陷。高校学前教育课程设置普遍存在“四多”“四少”现象,在课时方面,理论课时多于实践课时;在课程方面:专业理论课程多于教师技能类课程,必修课程
7、多于选修课程;在学习时间方面,理论学习时间多于见习、实习时间。高校这样的课程设置,导致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不够,学生会因为实践能力不强、自信心不够而频繁跳槽,从而造成就业不稳定的现状。因此不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影响就业稳定性的因素之一。其二,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课程与专业紧密结合不够。学校虽然开设了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在结合专业方面不够紧密,许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教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如何实用,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思想特别明显,对学前教育的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的缺乏了解、对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及教师对幼儿一生发展的影响作用缺乏深刻的认识、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没有坚定的信念和执着追求的
8、精神,没有把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看成一份神圣和伟大的事业。1128(三)学生自身的原因首先,缺乏正确的就业观。计划经济时期的“干部意识”加上新经济时代的“白领情结”使得眼高手低、拈轻怕重成了许多大学生的通病。学生总是期望找到的工作单位性质和工作地点要好,薪酬福利要高,这就使得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时很少愿意去效益不太好的民办幼儿园,也不想去落后地区等等。这当然免不了在择业区域上的“扎堆”现象,造成了供求脱节。大学毕业生只有改变观念,树立“人职匹配”的“大众化”就业观,对自身的职业发展和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才有利无害。其次,自身能力素质和社会经验缺乏。现在幼儿园对新进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他们热爱幼
9、儿教育、学历较高、有一定教改科研能力、幼儿教育理念新、教学基本功扎实、技能全面、心态好、愿意长期在本园工作。学生如果自身的教育实践能力不强、社会经验不足,不能很好胜任教师角色。这也难免会成为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毕业生就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再次,缺乏认真、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只是把当幼儿教师当成谋生的手段,一旦有机会获得条件更好待遇更高的工作,就会毫不犹豫地跳槽。最后,独生子女情结的影响。由于现在的毕业生大都是90后,是家里的独苗苗,并且绝大部分学生都是来自城镇,自己从小没受过苦,不愿到条件差的地方就业,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留在身边或者到条件好的大城市,就是很多来自较落后地区的学生也因为受“念了大学
10、还回农村没出息”的传统思想影响不愿回家乡,这就导致了毕业生都希望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大中城市就业。就业扎堆现象和频繁跳槽现象的发生就难免。四、对策和建议(一)政府主导,进一步保障幼儿教师合法权益,提升幼儿教师社会地位。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出台,各省市进一步重视幼教事业的发展,不断加强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及性。但由于办园体制的多样化,幼儿教师待遇普遍偏低、不同性质幼儿园的教师间的收入差距大的现象仍然是造成教师跳槽的主要原因。因此,政府在解决“入园难”的问题的同时,更要承担起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合理规划、布局、投入和管理,促进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
11、从立法和行政规章上采取措施,确保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使幼儿教师得到应有的尊重,在工资待遇、社会保障、能力提升等方面提高幼儿教师的地位。另外,政府应加大对幼儿园的财政投入,尤其是在政策上扶持农村学前教育,并通过各种途径减少幼儿园支出成本,缓解因待遇问题而引发的学前教育毕业生就业区域不平衡和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现象。(二)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体系学前教育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设置课程时应符合社会的需求,始终把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放在核心地位,将就业的需求和课程的教学紧紧结合起来,按照学前教育人才市场的需求优化和调整该专业课程,逐渐摸索出一套基础厚、口径宽,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
12、有深厚理论基础和很强的应用能力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不断增强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1课程设置既要兼顾国家标准又要紧密结合不同幼儿园的需求。现在很多幼儿园都是紧跟着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进行课程改革,设置各种新课程,增设各式各样兴趣班,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既要遵循国家教育部下发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对“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的相关要求,又要将课程教学的内容和一线幼儿园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在设置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时应该和当下的幼儿教师职业的要求紧密结合,紧跟一线的课改要求,尤其是教学实施、课程组织和职业要求之间的联系。以培养既有较扎实、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又具有“双语型”“
13、艺术型”“双师型”或“现代型”等特点的“一专多能”型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2课程教学应注重理论知识基础与职业实践需要的结合。课程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应该与总体的课程改革配套、同步进行,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紧扣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要,在抓好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实践和创造机会,在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和职业基本技能,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整合现有的资源。针对学生的角色训练、专业能力的形成、专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心理的训练等方面设立专业的实训中心,更加科学、有效地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充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并利用和挖
14、掘校外的资源,院园之间开展交流,利用实习实训基地,资源共享,进行教学创新与课程建设。4增加实践类课程的比例。在调查中,学生因为见习和实习时间短而缺少实践经验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应增加实践类课程的比例,并将见习或实习的时间分散到更多的学期,通过更多的到幼儿园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她们未来将要面对的教育对象的特点、职位的工作要求和工作内容等,这样更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当前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适应就业的需要。(三)强化师德教育,培养热爱儿童和敬业奉献的良好品质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师德教育作为重点教育。在重金钱、轻事业,讲实惠、淡理想,求享受、畏艰苦等社会风气冲来
15、时,师德建设至关重要。鉴于岗位的实际要求,在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中,要把“爱”的教育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主旋律,把“爱生”作为教师素养的首要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对儿童的热爱,只有一个真正“爱生”的教师,才能让他的学生“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才能实现其根本的功能。把“敬业”放在第二位,注重培养学生对幼教事业的坚定信仰,只有热爱事业的老师,才会主动钻研,积极进取,才会为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而不懈努力。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会要将目标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予以贯彻落实。再有,要教导学生在择业时不能一味地追求待遇高、条件好的物质享受,奉献精神仍然是教师职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品质,因此,高校的人才
16、培养必须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高尚品德。(四)重视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提高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就业稳定性1.系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职业生涯规划应作为必修课,大学三年每年都要开设课程。一年级主要介绍专业的发展前景和专业课程,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的规划;二年级要帮助学生进行正面的自我评价,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大三要传授学生就业政策法规、求职技能和安全,调整学生就业的心态,使学生的具有正确的择业观,从而顺利实现角色转换。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相对来说实践性和理论性比较强,要不断地对指导模式进行创新。如不定期邀请优秀的毕业生回校交流、邀请相关专家、
17、一线的优秀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来校做专题讲座等。11292.配备专业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专职教师。由于我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起步晚,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教师基本上是由系(院)书记、辅导员兼任的,缺乏专业的专职教师,因此应安排相关的老师学习进修,接受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尽快成为专业人才。3.选用和编写符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特点的特色教材。由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特殊性,教材应该符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色和需要。现有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材不能完全满足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围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选用或编写最科学、最合适的特色教材就显得非常必要。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
18、择业观。2大学阶段是学生实现社会化最关键的时期,就业指导课要积极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信念、理想和就业观念,引导学生克服自卑或自负的心理,着眼于现实,克服贪图享受、眼高手低的错误心理,理清事业与职业、奉献与索取、发展与眼前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和就业观念。3使之既有远大理想抱负,又有为国家、民族、社会、集体作奉献的精神;既有正确的职业理想,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使其价值观、人生观、择业观在职场中融会贯通。通过对国家政策的宣传,教导学生在择业时不能一味地追求待遇丰厚和工作环境的安逸舒适,鼓励学生服务基层,在基层艰苦的环境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更容易出成果,更容易有所作为。总之,要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水平和就业稳定性,既要依赖党和政府对学前教育事业在政策法规、财政经费上的大力扶持,也需要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的高度认可,更需要开办学前教育专业的学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增强就业竞争能力等才能最终实现。作者:刘文英 郁瑛 简云超 刘娟 朱玲 工作单位:成都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