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价各种方法及详细介绍(共98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9339849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 页数:98 大小: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险评价各种方法及详细介绍(共98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风险评价各种方法及详细介绍(共98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险评价各种方法及详细介绍(共9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险评价各种方法及详细介绍(共98页).doc(9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风 险 评 价 概 述第一节 绪 论 人类自出现以来,就一直为生存与发展而不懈地奋斗着,安全问题也就成为一种特殊事物客观地表现出来。要确保自身的安全,人类就必须认识造成“不安全”的因素和规律,判断它们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危害有多大,这就是危险的辨识。1. 风 险风险即是危险。广义的危险是指一种环境或状态,它是指超出人的控制之外的某种潜在的环境条件,即指有遭到损害或失败的可能性。狭义的危险是指一个系统存在的不安全的可能性及其程度。如我们说“在这里滑冰危险”,所说的“这里”是指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是指由冰、水和人以及人要进行的活动(滑冰)构成的,而所说的“危险”是指由冰

2、、水、人及人的活动构成的系统中存在的冰突然破裂,人掉到水中的可能性,以及冰突然破裂的程度。2. 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根源,可以是存在危险的一件设备、一处设施或一个系统,也可能是一件设备、一处设施或一个系统中存在危险的一部分。如煤气罐中的煤气泄漏,遇火可能发生爆炸,我们说煤气罐泄漏是危险的,而煤气罐是一个危险源。根据1993年6月第80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中对“重大危害设施”的定义,在参考国外相关概念和定义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重大危险源的定义:重大危险源是指工业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危险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备或设施。3. 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也

3、称危险评价或安全评价,是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依据现存的专业经验、评价标准和准则,对危害分析结果得出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通过评价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风险评价是在危险性分析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分析充分揭示危险性存在和发生的可能性,然后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如图1-1所示: 危险源 识别(观察)1.新增危险源2.危险源变化危险性定量化(确认)1.发生概率2.危害程度危险源控制(措施)1.降低危险2.消除危险判别准则(允许范围)(设定)社会上所允许的危险性危险性辨识危险性评价 风 险 评 价图1-1 风险评价框图4. 风险评

4、价的发展与现状风险评价起源于30年代的美国保险行业,到现在经过7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很多关于风险评价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很多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了用于风险评价和危险源辨识的法规和标准。1993年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标志着重大工业危险源管理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并已经对其管理规范化。我国推行风险评价是从80年代后期开始的,虽然起步较晚,但在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上发展较快,许多行业管理部门都制定了自己的评价方法或标准,广泛地开展了企业的风险评价工作。例如,1988年初,机械电子工业部颁发了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1992年10月,中国石化总公司颁发了石油化工企业

5、安全性综合评价办法;1995年3月,华北电力集团公司颁发了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原)劳动部组织的国家“八五”科技攻关专题“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技术研究”成果,为我国进行规范化的重大危险源管理建立了必要的理论和方法,并提出了管理模式。尤其是对新、改、扩建项目(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我国于国发1979100号文件中就规定了“新的建设项目要认真做到劳动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搞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国发198497号、(原)劳动部劳字198848号文件明确了建设项目“三同时”工作的具体要求,并规定“初步设计会审前,必须向劳动

6、部门报送拟建设项目的职业安全卫生评价报告”;1996年10月,(原)劳动部第3号令对建设项目“三同时”工作、特别是对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又进一步做了详尽的规定。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经贸安全1998480号文件又重申了中央及地方现有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在按法定程序修改前应继续贯彻实施,并逐步建立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简称OHSMS)。1997年6月,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发布了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SY/T6276-1997)(简称HSEMS)。作为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HSEMS明确提出了风险评价及管理的内容与程序要求(如图1-2所

7、示),指出风险评价应包括活动、产品和服务的影响;强调人与物两方面因素导致的影响和风险;定期由具有资质的单位单位、有资格的人员来实施。HSEMS已在所有直接或间接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公司中推行。确定危害及其影响建立判别准则评价危害和影响记录重要危害和影响建立详细目标和表现准则确定和评价风险控制措施实施选定的风险控制措施 确定相应的法规要求图1-2 评价和风险管理第二节 风险评价的目的、原则及其限制因素1. 风险评价的目的风险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评价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以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风险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系统地从计划、设计、制造、运

8、行等过程中考虑职业安全卫生技术和安全管理问题,找出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实现本质安全设的目标。对潜在事故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预测,建立使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对已发生的事故评价,提出纠正措施。评价设备、设施或系统的设计是否使收益与危险达到最合理的平衡。当危险过高时必须更改设计,当达不到规定的可接收危险水平而又无法改进设计时,则只好放弃这种设计方案。在设备、设施或系统进行试验或使用之前,对潜在的危险进行评价,以便考核已判定的危险事件是否消除或控制在规定的可接收水平,并为所提出的消除危险或将危险减少到可接收水平的措施所需费用和时间提供决策支持。评价设备、设施或系统在生产过程

9、中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实现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风险评价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使潜在和现在危险得以控制。2风险评价的原则 风险评价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适用性的原则。 科学性。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作为人们改造世界和进一步认识世界的指南。系统安全分析和评价的方法,也必须反映客观实际,即确实能辨识出系统中存在的所有危险。应该承认,许多危险是能够凭经验或知识辨识出来的,但也确有一些潜在的很深的危险不易于发现,有现有技术水平的制约,也受现有人们认识观的影响。评价的结论要做到尽量符合实际情况。因此就必须找出充分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以保障

10、方法的科学性。 系统性。危险性存在于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因此只有对系统进行详细解剖,研究系统与子系统间的相关和约束关系,才能最大限度地辨识被评价对象的所有危险,才能评价他们对系统影响的重要程度。 综合性。系统安全分析和评价的对象千差万别,涉及企业的人员、设备、物料、法规、环境的各个方面,不可能用单一的方法就能完成任务。例如对待新设计的项目和现有的生产项目,就应有区别,前者多半属于静态的分析评价,后者则应考虑动态的情况。又如对危险过程的控制和伤亡数字的目标控制,在方法上也有所不同。所以,在评价时,活动,生产,服务之间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甲的危害引起,乙的变化涉及到丙的变化,活动与活动,产品与产品

11、之间是一个事故“链”。则评价时要进行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与影响。一般需要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取长补短。适用性。系统分析和评价方法要适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即具有可操作性。方法要简单,结论要明确,效果要显著,这样才能为人们接收。3 风险评价的限制因素 根据经验或预测方法进行的风险评价在理论和实际上都还存在很多限制,应该认识到在风险评价结果的基础上作出的风险管理决策的质量,与对被评价对象的了解程度、对危险可能导致事故的认识程度和采用的评价方法本身的准确性等有关。 不完整性。风险评价的不完整性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危险辨识阶段,分析人员不可能保证找出所有的危险;其次是对已辨识的危险不能保证考虑到所有的可能引发

12、事故的原因和事故的后果。但有理由相信,训练有素且有经验的专家,使用系统的风险评价方法及相关的经验可辨识出最严重的危险及其事故的原因和后果。 主观性。由于风险评价具有高度主观的性质,评价结果与假设条件密切相关,不同的评价人员使用相同的资料评价同一个问题,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尽管有很多经验性的预测方法,风险评价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判断正确与否,尤其是假设条件。 难于理解。有些风险评价报告可能是长达几百页的表格,专家会议讨论结果,故障树、事件树模型以及其它资料,冗长复杂的评价报告难于让人理解和应用。与评价人员的经验相关。风险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人员的相关经验,有些评价方法需要评价人员凭

13、经验和判断来预测事故原因和结果。在某种程度上评价人员的经验比评价方法更重要。在很多情况下,风险评价是依靠评价专家组的集体智慧,使用定性方法来确定潜在事故的危险性,由于许多事件在评价前没有发生过,专家们必须凭主观判断确定可能导致的事故原因及其产生的后果,这种主观性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新兴科学:96年国家劳动部提出建设项目预评价工作,对现状的风险评价工作至今没有规定,而评价技术和格式都在研究和探讨之中,可避免出现很多的不确切结论和建议。对风险评价没有提高到一定的认识程度,评价的推动有一定的难度。第二章 各类风险评价的程序及主要内容第一节 风险评价分类 风险评价从工程项目立项到正常操作运转及至退

14、役、报废,期间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评价内容。如下图所示:立项 设计 施工 验收 投产运行 退役 预评价 施工作业 预验收 现状评价 现状评价 中间评价 过程评价 评价 专题评价1. 预评价: 即在建设项目(包括新改、扩建项目,以下同)工程可行性报告完成、批准之后进行的评价。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危险、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险、危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劳动安全卫生技术和管理对策,作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中劳动安全卫生设计和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监察的主要依据。我国规定的“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是预评价的具体体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

15、令(第3号)的规定,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 大中型和限额以上的建设项目; 火灾危险性生产类别为甲类的建设项目; 爆炸危险场所等级为特别危险和高度危险的建设项目; 大量生产或使用级、0级危害程度的职业性接触毒物的建 设项目; 大量生产或使用石棉粉料或含有10%以上的游离二氧化硅粉料 的建设项目; 劳动行政部门确认的其他危险、危害因素大的建设项目。2. 变更评价 是在系统研制、建设安装过程中出现意外的偏离,可能引起设计、设备、工艺、材料等各种变更时,要进行评价,判定变更可能带来新的危害和影响,采取有效措施。3. 施工作业过程评价 应在工程开工前对其作业全过程全体人

16、员,全体设备进行的风险评价。评价时要考虑作业及其影响,人员、设备无论是自己的,还是承包方的,都要进行识别和评价。为制定避免危害产生的方法和风险削减措施的需要提供足够的依据,为HSE计划书和岗位作业指导书编写提供依据。4. 预验收评价 是系统研制、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后,对系统整体进行的评价。它通过检查、检测和分析来判断系统是否达到劳动安全卫生目标和表现准则的要求,确定应采取的补救措施。我国规定建设项目验收时的“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综合评价”是验收综合评价的具体体现。5. 现状评价 是系统建成、运行后对系统现状进行的评价。根据系统以往的运行经验、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系统管理的缺陷、环境的不良因素的影

17、响和系统或同类系统发生事故的情报,来确定系统的危险性大小,并据此确定提高系统安全性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6. 专题评价 主要指在系统运行期间,针对出现的异常和可能发生的发生重、特大事故所作的专题调查、评价。7. 宏观评价 在体系建立初期为初始评价(初始环境因素评价),当体系建立后,确定评价频率。主要是对公司的整体风险进行系统地、全面地、自下而上地评价,从而确定公司范围内的风险,确定新的方针,目标,坚持可持续改进的原则,制定新的管理方案。 根据1999年10月国家经贸委发布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和1997年6月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发布的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有关规

18、定,结合石油企业自身特点,目前开展的风险评价工作主要包括:新、改、扩建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及预验收专题评价;固定作业场所(装置)的现状风险评价;施工作业过程评价。其中后两种评价主要是依据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而开展的,该标准中明确提出:“所有从事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公司都应有一个行之有效的HSEMS”,“其风险评价应包括活动、产品和服务的影响”。据此,从地球物理勘探(包括海上作业)到钻井、录井、测井、定向井、井下试油乃至石化炼化装置检修等所有施工作业项目,均应在工程开工前对其作业过程进行风险评价,并应考虑到“火灾和爆炸、冲击与撞击、溺水、窒息与触电、暴露于粉尘、化学、物理

19、和生物药剂的环境中以及人机工程等因素”的影响,为制定避免危害产生的方法和风险削减措施的需要提供足够的依据。各类固定作业场所(装置),应每隔三年或四年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一次现状风险评价。 以下主要对预评价、现状评价和施工作业过程评价作一简介。第二节 预评价工作程序与内容 根据原劳动部部颁标准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导则 ,预评价工作程序包括前期准备工作、编制预评价大纲、评审预评价大纲、编制预评价报告、评审预评价报告和审批等六个步骤(阶段)。其主要工作程序如图2-1所示。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 前期准备工作 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应立即到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

20、征求意见,确定建设项目是否应作预评价,验证拟委托的预评价单位的评价资质后,才能向预评价单位发出预评价任务委托书。 对于设计周期短、进度要求快的建设项目,可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过程中提前委托;特殊情况下,也可在进行初步设计的同时委托。委托时间应保证预评价报告书有条件在“劳动安全卫生专篇”编制结束前完成。 评价单位在接收到预评价任务委托书后,在初步分析现有资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有关工程资料、有关标准法规和类比工程信息等)的基础上,根据预评价任务委托书规定的内容和进度做好组织落实(确定项目负责人、专题负责人、项目组成人员及分工)、物色协作单位、确定协作单位的分工和责任、编制工作计划等准备工

21、作。 审查 主管部门 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 建设单位 准备工作 评价单位 评审预评价大纲 编制预评价大纲 实施预评价工作 审 批 评审预评价报告组织落实物色协作单位编制工作计划 签订预评价工作合同修改、补充预评价报告 审批文件确定预评价必要性 验证评价单位资质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评价任务委托书 批准后 编制预评价报告评价单位 修改、补充预评价大纲图2.1-1 预评价工作程序2. 编制预评价大纲 评价单位在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对建设项目在总图运输、物料(原料、辅料、中间产品、产品、废弃物等)、工艺过程、工艺布置和操作条件等方面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初步分析;根据建设项目的事故、危害特征,初步确定

22、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拟定调研测试工作计划和大纲、估算预评价工作量、安排预评价工作进度;最后编制预 评价大纲。 危险程度大、危害后果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预评价大纲,宜在送审前征求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意见。 设计单位在进行初步设计过程中,对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有重大变动时,建设单位应及时通知评价单位,对预评价大纲作必要的调整(由于时间关系,也可根据建设单位意见,直接编制预评价报告)。3. 评审预评价大纲 预评价大纲按规定由建设单位送审。 预评价大纲由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建设单位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工程技术专家,采取会审或函审的方式,对预评价大纲进行审查。审查主要

23、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用与否科学合理,拟调研测试的类比工程的选择、调研测试的内容和方法是否恰当,采取对策措施的原则和范围与否可取,从而得出依据预评价大纲开展预评价与否能达到预期目的和深度要求的书面结论。 评价单位参照专家组审查意见修改、补充或重新编制后的预评价大纲由建设单位报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审批。 主管该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参照专家组审查意见,对修改、完善后的预评价大纲作出书面批复意见。 根据批准的预评价大纲签订预评价工作合同;确有必要时,预评价工作合同可适当提前签订。4. 编制预评价报告 实施预评价工作、编制预评价报告是根据批准的预评

24、价大纲实施的。必须依照预评价大纲中审定的内容和要求,按进度计划分期实施、全面完成。 若在实施评价、编制预评价报告过程中遇有困难或其他客观原因,需要改变原审定的预评价大纲中规定的内容,必须事先征得建设单位和审批预评价大纲的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的同意。5. 评审预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完成预评价报告后,应及时递交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送审。 预评价报告由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建设单位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专家组进行审查。重点审查是否满足并全面达到预评价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用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科学、合理;预评价报告中数

25、据处理、评价计算过程是否准确无误;评价结论是否正确;对策措施是否合理、可行。 评价单位参照专家组审查意见修改、补充的预评价报告,由建设单位报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审批。 6. 预评价报告的审批 主管该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参照专家组评审的意见,对修改、完善后的预评价报告作出书面批复意见。 建设单位应及时地将批准的预评价报告,送交建设项目的设计单位,作为编制“劳动安全卫生专篇”的依据。第三节 预评价大纲主要内容及要求 预评价大纲的主要内容包括编制依据、建设项目概况、主要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分析、评价单元的划分、评价方法的选用、对策措施、预评价工作内容(含调研、测试内容)和预评价工作进度等。1

26、. 编制依据 编制预评价大纲的依据主要包括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经贸安全1998 480号文件、(原)劳动部第3号及第10号令、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批准文件、有关主要法规和标准、其他补充设计文件和预评价任务委托书。2. 建设项目概况 根据预评价工作的需要,简要介绍建设项目的性质、选址、建设规模、产品方案、总图运输、生产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主要工艺平面布置、辅助生产设施和公用工程、定员及总投资概算等。3.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在分析建设项目资料的基础上,对建设项目投产后在物质、工艺方面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主要危险因素、有害因素的种类、产生原因、存在部

27、位及其可能出现的事故、危害后果形式,确定评价目标。4. 评价方法的选用 说明针对建设项目危险、有害因素特征,拟选用的评价方法。必要时,应选用多种评价方法相互补充、验证,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5. 评价单元的划分 依据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合拟选用的评价方法,说明划分评价单元的原则及初步确定的评价单元。6. 劳动安全卫生对策措施 说明拟在哪些方面、针对哪些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对策措施和提出对策措施的原则。7. 工作内容 说明接受预评价任务委托书后的主要工作内容,并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确定要调研、测试的类比工程(场所),应详尽列出调研、测试的类比工程(场所)名称、工作内容、方法和工作量。8.

28、预评价工作进度 以文字、图表的形式说明前期准备工作、调研测试、编制与修改预评价大纲、预评价报告的编制与修改、交出完善的预评价报告书等全过程的进度安排。 编制预评价大纲要求目的性明确,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确切,评价方法选择恰当、适用,评价单元确定合理,大纲的深度要能满足进行预评价要求。第四节 预评价报告主要内容及要求 预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概述(含编制依据、评价范围、建设项目概况)、危险及有害因素分析、评价单元的划分、劳动安全卫生评价、对策措施、评价结论和建议等。1. 概 述 1.1 编制依据(或评价依据) 编制本评价报告依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有关资料、预评价大纲和批准文件、预评价工作合同书

29、和较相近地列举预评价依据的法规、标准、文献等。 1.2 评价范围 明确说明评价的范围。一般以设计文件包括的范围作为评价范围。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也可把合同规定的范围作为评价范围,但不得将重要危险、有害因素排除在评价范围之外。2. 建设项目概况 包括建设项目的选址、建设规模、产品方案、总图运输、生产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平面布置(图)、辅助生产设施和公用工程、定员编制、工时制度及总投资概算等。 介绍的重点是工艺流程、工艺参数、控制方式、操作条件和物料种类、性能和储运方式。3.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对建设项目在总图运输、物料(原料、辅料、中间产品、产品、废弃物等的种类、性质、数量和储运方式)、工艺流程

30、、工艺布置和操作条件等方面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建设项目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存在部位(或作业岗位)、数量、性质及其可能产生危险、危害的后果的形式和途径,明确预评价中要评价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4. 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定 依据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合选定的评价方法,说明划分评价单元的原则及确定的评价单元。在预评价报告中评价单元一般不单独列一章,而是依照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列入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或有关评价方法的章节内。 说明针对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选定的几种评价方法。常用的评价方法一般不在预评价报告中给予介绍,对特殊的评价方法则应写出评价方法简介。 5. 劳动安

31、全卫生评价 根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结果和确定的评价单元、评价要素,参照有关资料和数据,用审定的评价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得出各评价单元危险与有害作业的事故、危害发生概率及危险、危害程度。 5.1 劳动安全评价 5.1.1 危险性初始评价(或称固有危险性评价); 5.1.2 危险性再评价(采取对策措施后的危险性评价)。 5.2 劳动卫生评价 5.3 对评价结果的分析 根据评价结果重点对不能达到劳动安全卫生指标要求的单元、作业岗位进行分析。6. 劳动安全卫生对策措施 按预评价大纲确定的原则和要求,具体列出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已提出的和建议补充的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对策措施。主要包

32、括: 6.1 建筑及场地布置方面的对策措施; 6.2 工艺及设备方面的对策措施; 6.3 劳动安全卫生工程设计方面的对策措施; 6.4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方面的对策措施; 6.5 其他方面的对策措施。7. 评价结论 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明确指出建设项目是否满足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法规、指标的要求; 为达到国家有关法规、指标的要求,提出应采取的主要技术设施、措施和管理措施的建议; 对受经济、技术条件限制遗留的劳动安全卫生问题,提出今后解决的方向。 预评价报告要求内容全面、条理清楚、文字精炼、数据完整、取值合理,提出的对策措施具体、合理、可行,评价结论客观、正确。第五节 现状评价工作程序与内容

33、 现状评价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工作程序见图2-2所示):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收集评价项目有关资料(包括工程项目调研及选取评价所采用的标准、规范等);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危险、危害因素识别;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根据委托方意见,若需要现状评价大纲,可在此阶段完成编制与评审,有关内容参照预评价大纲)。 第二阶段为评价实施阶段。进行现场检查和监测(根据委托单位意见,也可运用近期内已有的监测数据);运用已选定的评价方法对已识别出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根据现场检查的结果,对照甲方提出的目标和表现准则,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及建议。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的编制、完善阶段。主要是汇总

34、第二阶段所得的各种数据和结果,并据此提出评价结论;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报告。定性、定量评价定性分析现场调研监测数据实施评价定量计算国内、国际有关标准、法规接受评价项目委托书危险危害因素辨识选择评价方法划分评价单元主管部门及专家审查、认定工程技术资料合同(委托书)约定安全卫生技术资料风险识别小组确认工程分析按系统划分资料收集确定评价范围重点提出控制对策与消减措施编写评价报告书目标和表现准则 正式报告移交委托方 N Y图2.2-2 现状评价工作程序图第六节 现状评价报告主要内容及要求 现状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含评价工作由来及评价目的、评价范围与重点、编制及评价依据等)、概述(包

35、括项目单位简介、装置概况、工艺流程、主要设备以及公用工程现状等)、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评价方法的选用及单元划分、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定性、定量评价、对策措施、评价结论和建议等。 1. 总则 1.1 评价工作的由来及评价目的 简要说明评价项目的委托方及其要求,评价的目的等。 1.2 编制及评价依据 编制本评价报告依据的有关规定、工程项目有关资料及评价所依据的法规、标准、文献等。 1.3 评价范围 明确说明评价的范围。一般以项目单位委托书 的要求作为评价范围。2. 项目单位概况 包括项目单位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装置布置(平面布置图)、生产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总图运输和公用工程现状等。 介绍的重点是工

36、艺流程、工艺参数、控制方式、操作条件和物料种类、性能和储运方式。3.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对该项目在总图运输、物料(原料、辅料、中间产品、产品、废弃物等的种类、性质、数量和储运方式)、工艺流程、工艺布置和操作条件等方面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存在部位(或作业岗位)、数量、性质及其可能产生危险、危害的后果的形式和途径,明确现状评价中要评价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4. 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取 说明针对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选用的几种评价方法。常用的评价方法一般不在评价报告中给予介绍,对特殊的评价方法则应写出评价方法简介。 结合选定的评价方法,说明划分评价

37、单元的原则及确定的评价单元。5.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定性定量评价 根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结果和确定的评价单元、评价要素,参照有关资料和数据,用选定的评价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合现场检查、检测结果以及同行业(或同类装置)的事故案例统计分析,得出各评价单元危险与有害作业的事故、危害发生概率及危险、危害程度。 5.1 劳动安全评价 5.1.1 危险性初始评价(或称固有危险性评价); 5.1.2 危险性再评价(采取对策措施后的危险性评价)。 5.2 健康与环境评价 职业有害因素及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监测; 结合监测数据进行的分级评价。 5.3 对评价结果的分析 根据评价结果重点对不能达到劳动安全

38、卫生指标要求的单元、作业岗位进行分析。6. 对策措施 根据已确定的相关标准以及目标和表现准则(甲方提出)要求,结合现场检查、风险评价的结果,提出风险消减的对策措施。7. 评价结论 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明确指出项目现状是否满足有关法规、指标的要求。 具体提出不符合要求的单元、部位、作业及其存在的问题。 对受经济、技术条件限制遗留的问题,提出今后解决的方向。 现状评价报告要求内容全面、条理清楚、文字精炼、数据完整、取值合理,提出的对策措施具体、合理、可行,评价结论客观、正确,对项目运行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第七节 施工作业过程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施工作业过程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39、总则(含评价范围与重点、编制及评价依据、项目单位的HSE表现准则及目标等)、项目概况(含作业区域状况)、作业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评价方法的选用及单元划分、危险有害因素的定性、定量评价、风险控制与削减的对策措施、评价结论和建议等。 1. 总则 1.1 评价范围与重点 明确说明评价的范围。一般以项目单位委托书 的要求作为评价范围。 1.2 编制及评价依据 编制评价报告依据的有关规定、工程项目有关资料及评价所依据的法规、标准、文献等。 1.3 HSE表现准则及目标(由项目单位提出) 2. 项目概况 包括项目(单位)的地理位置、自然(人文)条件、法律法规要求、主要设备(物料)情况、周边环境状况、

40、组织机构及人员状况等等。3.主要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以地震勘探作业过程为例,简要说明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方法。 易燃易爆物品(炸药、雷管、汽柴油的运输及存放管理); 承压容器的物理爆炸; 动力设备的机械伤害; 电气设备的电击伤害; 运输车辆的交通事故伤害; 特殊恶劣环境(海域、沙漠、山地)的影响; 排放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饮食中毒;噪声、高温、高寒或疾病影响;人为外力破坏;其他因素。4.评价单元划分按照野外施工作业的特点,通常划分为如下几个单元进行评价(具体项目还应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来考虑,以下仅供参考): 准备单元; 交通运输单元; 营地单元; 爆炸危险物品(库房)单元; 作业过程单元; 职

41、业卫生单元; 周边环境单元; 综合安全管理单元。 5.评价方法的选用 对野外施工作业过程的前期评价,结合其划分的具体评价单元,下列评价方法可供选用或综合使用: 危险性预分析法(PHA);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法(FMEA); 事故树分析法(FTA); 危险物品的定量计算; 安全检查表法(SCL); 其他评价方法。 6.对主要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评价 根据危险、危害因素分析的结果和确定的评价单元,参照有关资料和数据,结合现场检查、检测结果以及同行业的事故案例统计分析,用选定的评价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评价,得出各评价单元危险与有害作业的事故、危害发生概率及危险、危害程度。 7. 对策措施 根据

42、已确定的相关标准以及目标和表现准则(甲方提出)要求,结合现场检查、风险评价的结果,提出风险消减的对策措施。8. 评价结论 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明确指出项目单位对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的控制、补救能力是否充足有效。 具体提出不符合要求的单元、部位、作业及其存在的问题。 对受经济、技术条件限制、遗留的问题,提出应急处理计划。 对于施工作业过程的评价报告,要求内容全面、条理清楚、文字精炼、数据完整、计算准确;提出的对策措施具体、合理、可行,评价结论客观、正确,对项目运行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第 三 章 危 险、有 害 因 素 辨 识第一节 危险辨识方法 危险是指材料、物品、系统、工艺过程、设施或工厂对工人、财产或环境具有产生伤害的潜能。危险辨识就是找出可能引发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的特征。在危险辨识的基础上,可确定需要进一步评价的危险因素。危险评价的范围和复杂程度与辨识危险的数量和类型以及需要了解问题的深度成正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