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浅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本文力求把建筑安全管理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对策,提出了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路径及发展方向。一、建筑安全管理特点1.流动性 首先是施工队伍的流动性。建筑工程项目具有固定性,这决定了建筑工程项目的生产是随项目的不同而不断地流动的,施工队伍需要不断地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进行建筑施工,施工流动性大,生产周期长,作业环境复杂,可变因素多。其次是人员的流动。由于建筑企业超过80%的工人是农民工,人员流动性也较大。再次是施工过程的流动。建筑工程从基础主
2、体到装修各阶段,因分部、分项工程、工序的不同,施工方法的不同,现场作业环境、状况和不安全因素都在变化中,作业人员经常更换工作环境,建筑项目的流动性特点存在不确定性,要求项目的组织管理对安全生产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2、复杂性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建筑企业数量众多,其规模、资金实力、技术水平参次不齐,情况的复杂使得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也变得复杂起来。另外,工程建设有多个参与方,管理层次比较多,管理关系复杂。 3、密集性 目前,建筑业工业化程度较低,需要大量人力资源的投入,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由于建筑业集中了大量的农民工,很多都是没有经过专业技能培训,这样的劳动密集型给
3、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二、当前建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律法规方面 建设工程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也需要配套。据统计,我国自建国以来颁布并实施的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的主要法律法规约280余项,但专门针对建筑业的只有1997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2004年施行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这些法律法规对规范我国建筑市场和加强我国建筑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必须承认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已暴露出不少缺陷和问题。建筑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不够强;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部份法律法规还存在着重复和交叉问题。 2、政府监管方面 建筑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
4、理基本上还停留在突击性的安全大检查上,缺少日常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措施。监管体系不够完善,资金不落实,监管力度不够,手段落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3、人员素质方面 建筑行业整体素质低下,建筑业是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产业。目前,全国建筑业从业人员有3893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5%,目前,建筑业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为3137万人,占全行业职工总数的80. 5%,占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总数近1/3。农民工进入建筑业不仅是完成大规模施工任务和促进建筑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行业整体素质低主要体现在:一是在3000多万从业人员中,农民工比例
5、占到80.5%,有的施工现场甚至90%都是农民工,其安全防护意识和操作技能低下,而职业技能的培训却远远不够。据统计,农民工经过培训取得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的只有74万人。二是全行业技术、管理人员偏少。技术人员仅占5.3%,管理人员仅占4. 9%。三是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更少,素质低,远远达不到工程管理的需要。 4、安全技术方面 建筑业安全生产科技相对落后,近年来,科学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和施工危险性大的工程增多,给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一大批高、大、精、尖工程的出现,都使施工难度、危险性增大。如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奥运会场馆工程、上海卢浦大桥等,安全技术亟待提高。 5、企业安全管
6、理方面 长期以来,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主要放在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非国有生产经营单位大量增加,企业总量、就业、各类运输工具等大量增加以及农民工和非法劳工大量地增加,由于大部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落后,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缺陷,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基础薄弱,企业违背客观规律,一味强调施工进度,轻视安全生产,蛮干、乱干、抢工期,在侥幸中求安全的现象相当普遍。各方从业人员过分注意自身的经济利益,忽视自身的安全,致使在对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方面出现有章不循、纪律松弛、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管理不严、监督不力和违反劳
7、动纪律事件处罚不严,加之当前各级机构改革使安全监督管理队伍发生较大变化,有些生产经营单位甚至取消了安全管理机构和专业安全管理人员,致使安全生产监督力量更加薄弱。 三、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1、企业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安全经济观 就施工企业来说,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安全经济观,就是让企业充分认识到安全能为企业带来效益,从而变企业被动安全管理为主动安全管理。由于安全带来的效益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企业往往觉察不到,隐含的包括人的健康生命在内的间接效益更是不可估量。 2、人员和家庭树立“安全就是幸福”的安全理念 追求生活幸福美满是每一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梦想,是他们一生孜孜追求的主要目标:建筑施工
8、工地的员工,大多数是农民工,他们外出辛苦工作,为的就是给家庭提供一个可靠的经济来源,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家庭的生活幸福。但是,由于思想认识水平不高,生活压力较大等原因,往往造成他们片面地追求收入,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因此,有必要向这些员工及家庭宣传“安全就是幸福”的安全经济观,让他们认识到安全不仅是生活质量提高的表现之一,而且关系到家庭的幸福,甚至家庭的未来,平安健康就是最大的财富。 3、预防为主的科学观 要高效、高质量地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必须走预防为主之路,必须采用超前管理、预期型管理的方法,这是生产实践证实的科学真理。施工企业应该通过各种合理的对策和努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隐患,
9、把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率降低到最小限度。采用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技术,变纵向单因素管理为横向综合管理;变事后处理为预先分析;变事故管理为隐患管理;变静态的被动管理为动态的主动管理,实现本质安全化。这些都是安全生产的科学观。 4、机构是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中枢 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队伍建设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个重要基础。没有一支可靠的安全生产管理队伍,一切安全管理工作都无法得到贯彻落实。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建筑施工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的过程中,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膨胀,安全管理有所放松,专门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专职人员力量薄弱,安全监管体系难以保证。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按照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在公司和建设工
10、程项目上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提供各种方便条件,让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充分履行职责,发挥中枢控制作用,这样才能使安全生产工作得以确实的保证。 四、全面的安全管理手段是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利器 1、制度手段 建筑企业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出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建筑施工企业用制度来约束企业内各方主体的行为,谁违反将受到严惩,从而起到规范安全管理、降低或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就是借助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通过保险、安全投入,提高伤亡事故赔偿标准、安全风险抵押等手段,编制一个安全网,从而实现安全生产。 3、科技手段要实现
11、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安全科学技术,以改造传统建筑业的生产过程,从施工、技术装备、劳动保护用品等方面保障安全生产,从本质上为促进建筑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技术手段支持,从而使建筑安全生产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一是积极推广建筑安全生产新技术,提高建筑安全生产的技术含量,确保安全生产。二是积极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安全管理,对增加企业事前预防控制,增强企业安全管理的系统性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三是要对事故进行统计分析,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四是要抓住关键点,预防事故发生,有重点地预防和控制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触电、机具伤害这五类事故。由于这五类事故占建筑安全事故总数的90%以上,控制住了这五大类事故,将会使事故明显下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