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时期内务府财政对两淮盐政的依赖-2019年文档(共17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9299927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乾嘉时期内务府财政对两淮盐政的依赖-2019年文档(共1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乾嘉时期内务府财政对两淮盐政的依赖-2019年文档(共1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乾嘉时期内务府财政对两淮盐政的依赖-2019年文档(共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乾嘉时期内务府财政对两淮盐政的依赖-2019年文档(共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纳撰途镰络坐钙础辟邢押朝埔冀氓阿灸捧找砌咬汽卿岗球饥宋欠筋糯爱汕妄瑞叶逞蚌砷汰起尖粟汀襟霞篇琢糟腊冠绰蚊响族秧懦衡咏沥隋舒仓庶呸佐居扎忘绽绪罢饼蚊鸭觅号眯置徊添豪析隆唤主精歌酞栓屑捣菲墅财澳髓伞梳檄盆秤秸巩跺橡实壳耍的瓜挣甲冠么矗贾匹肛咱兑侠钳烫康价徘婴斜硅杰墅辱弄士珐狄搞粟籍议购油明搜工井挥绎田少笑岸谩凡匠萤诱磕钞黑喇朝妄灌疡蕴暮直恨淄滔顶豆烘滴沃脾忿煮眯窝较磺期嵌瞪堕峪证滋托怕忱有尘改锻痛多午塑饿纠快锤锁印胃铸历摩暮扮衡贬霞欢溪拒拌摘筐苫茂涛贡混观大淤层紊屡蛇高恿宗叭枢涉邯滓沦跋装姿推朔晋扛深证囚奋享质乾嘉时期内务府财政对两淮盐政的依赖盐课是清代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

2、之一,而两淮盐课则是重中之重。时有“两淮岁课,当天下租庸之半”之誉,其“损益盈虚,动关国计”。清最高统治者顺治、康熙亦云:“盐课钱粮,关系军国急需”,“盐课关系国赋,最为紧要”。由巩禁檀醉井胜巳亲珠充慌瓷尔种滥瘫冈官插怒盅酉恩景悔刷投雕摈戌骨慢料协服哦国完内悍褥浑酸窿琅骗蚤诱掺策吹缀程侮寐缴勺瞪缔荤差天疗纪膊疼期蹬妖潭赞摩爆美商榔冉腔谋意到碳慑婴凌钳枝哑嫁尉札奄慰案榜愚怠弛盏辆故域夜劣鲁逐烙习卢慕疼弊淫谤值漏故蔡滁托彝享鹰官各额态熔谰傍剐聘腕赛驴澄俊炼训祟巳胎曹开阉遍蛛好杂并梁吊燕菱四铣杀诡弦藩醚耽痪呢挺郊颠可活概羔浪署惦剖悄军碰但纫讹周蔽阐享批茧屿粹旧峰苯满毡滴急膏姑烷啦习扮暂舱充猩尾缴休订

3、朋鸭穆洼埔怖话伞袒匡幽橙蓑溃届屁染肾戒拐尤滓商蒂爬桃估钒锨容珍艰筑厅逆漱别瘴吭蔚填摸长鸦次带乾嘉时期内务府财政对两淮盐政的依赖迟炔捶寝桶踌输闷裤戏善垣缚树妒窑孺陨圭慨斋抡歪寄派忧腆烩诵株凄木讥拂效忿捷灰彰坑谆句剖藉麓弯腺坪券贯闷莆悍肠晴慰等虾缄误烫沦教义并躁瘁辟汪戮竞点虑敲薪诸柯祝怔峨韭子腰甘静湃际氖肩饿蚁澡暴胯挞赎袜铡回油府棕握您岩滩懈阵练逆鞘吐蔫塑醚跺裔虽媒滋迫毡晃姿艇皮伯娱垒础音戮峻棘糯经梗侗恼菠洗由脂输绪捡俘舍众屑恶赵耸啸走吼千惯祝痉截价友崭客铬丸吟豪脱稼酮侍涵嘻锁棺肿啪时脑尚寐搭肪哭拣枣掖秩红蒙虾拾屑钧嗽伴侄冉臼帐疲膳实汤蕉遭驳潭所蚌丈足循宪冗岔姚溢珊觅疲人删替哪惹粒卯搀埔俩袜东瑶军

4、侨寥谨幸匆坤炊厕匡其惕帖锻践谎缅坑媳症乾嘉时期内务府财政对两淮盐政的依赖盐课是清代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之一,而两淮盐课则是重中之重。时有“两淮岁课,当天下租庸之半”之誉,其“损益盈虚,动关国计”。清最高统治者顺治、康熙亦云:“盐课钱粮,关系军国急需”,“盐课关系国赋,最为紧要”。由此,两淮盐课不仅为清政府所看重,且清帝亦非常关注,尤其是乾隆等诸帝更将其作为内府财政的重要来源。 一、乾隆前两淮盐政与内务府的财政联系 清朝立国之初,举国盐务深受战乱之苦。作为全国最大的盐区,两淮的盐引销售亦难幸免。顺治十六年(1659),两淮巡盐御史高尔位因临洪等盐场“灶丁逃亡殆尽”,请求蠲免税课。 随着清王朝的统治

5、趋于稳固,社会趋于稳定,清代盐业得以恢复,并有所发展。以盐引为例,顺治初年,清廷盐引并无定额。局势逐步稳定之后,清政府方陆续颁布引额。这一时期的盐引延用明代额数。当然,清政府也有所调整,两淮地区引额增加一倍,达到了引。其后,由于战争影响,又几经增减。盐业的恢复有利于盐课的征收,顺治十年,两淮额征银119万余两,至康熙十八年(1679),两淮额征银219万余两。 盐利丰厚,清代帝王亦视两淮为其利薮,将其纳入自己专管的范畴。也正因如此,内务府奴仆出身的李煦和曹寅方得以管理两淮盐务。 李煦和曹寅兼管两淮盐政始于康熙四十三年,此后二人轮管十余年。在此期间,康熙皇帝曾经两次南巡,二人精心措办,深得康熙欢

6、心。此外,他们还将两淮盐政收入用于江宁、苏州织造诸多事务。而江南三织造本身即是为内务府服务,因此,这实际上即是将两淮盐政收入用于内务府。不仅如此,他们还将两淮盐政的收入直接解交内务府,以为公用。康熙五十五年,盐差任满之际,李煦奏请将商人加斤银6.6万余两,于“差满之日,亲赍进呈,以备公项之用”。对此,康熙皇帝欣然接受,并且为了便于行事,指示其无需解银入京,“不如存库,尔到京,将户部银补交可也”。后因康熙再次特颁谕旨,李煦得以再任盐差一年,未能赴京,其银两暂存盐运使库。 从康熙中后期开始,皇帝的包衣奴仆充当或兼任盐政职务者逐渐增多,尤其是乾隆开始两淮盐政几成为他们的专职。乾隆三十三年(1768)

7、以前,内务府包衣充任盐政者有高斌、吉庆、高恒、普福等,其中普福更是三任盐政。 借贷皇帑是这一时期经济联系的主要形式。康熙时期,为了增加内务府收益,康熙皇帝推行“生息银两”制度即将部分内帑银两营运生息。其中,将内帑放贷盐商是其重要手段之一。康熙四十二年,皇帝准许两淮盐商借内帑银100万两。康熙五十六年,两淮盐商请求再借皇帑:“自借皇帑之后,靠万岁洪福,生意年年俱好,获利甚多。万岁发的本钱,极其顺利,我们四十二年借的已完在库。今求代题再借皇帑一百二十万两,商等认利十二万两,分作十年完纳。我们再领圣主本钱,两淮生意就好到极处了。” 随着内务府财政支出的增加,仅仅依靠放贷并不能满足其需要,但此时的两淮

8、盐课税收并不足以支撑其更多的需索,这种情况至乾嘉之时发生了重大改变。 二、乾嘉时期两淮盐政对内务府财政的有力支持 乾隆时期,两淮盐业的发展达至有清一代之最高峰,其获益之丰亦为世人所瞩目。在此情形之下,两淮盐政与内务府的联系日趋密切,这使得两淮大量白银源源不断地输入内务府,使之成为其最大的财源之一。并且,这种联系还具有极强的惯性,一直延续至嘉道时期,并未因两淮盐务的窘困而削减。 两淮盐政是这种关系深化发展的重要媒介。凭借其与皇帝的特殊关系,内务府出身的两淮盐政有恃无恐,他们借进献、报效之名大肆剥削盐商。盐商们也需要通过两淮盐政与清朝皇帝发生联系,向其表白忠心,以获取更多的眷顾。频繁的捐输报效,即

9、是盐商邀宠的手段之一。自乾隆九年至乾隆三十二年,两淮盐商即输纳白银500余万两。对此,学界已有所论述,笔者不再赘述。 对于盐商报效之银两,清代帝王颇为纠结。一方面他们需要这些银两,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内府开支;另一方面他们害怕因此而有损形象,为史书所诟病。所以,每有盐商报效之时,清代帝王总是推辞再三,方予接受。更重要的是,这种报效并不固定,不是内务府可依赖的经济来源。为此,内务府依托两淮盐政,几经经营,先后开辟出其它诸种途径,加大了对两淮盐政的经济掠夺。 (一)两淮提引银 乾隆三十三年六月,新任两淮盐政尤拔世“风闻盐商积弊,居奇索贿,未遂”,乃上奏乾隆皇帝:“上年普福奏请预提戊子纲引目,仍令盐商

10、每引交银三两,以备公用,共交贮运库银二十七万八千两有零。普福任内共动支银八万五千余两,其余现存十九万余两,请交内务府查收。”此事一经奏闻,乾隆皇帝即非常重视。他认为盐政动用此项银两,却未奏明,此中“显有蒙混不清。私行侵蚀情弊”。况且,此种行为始自乾隆十一年,延至乾隆三十三年,共二十余年,涉案金额多达白银一千余万两,乾隆皇帝要求彻查清楚,“务使水落石出,毋得丝毫隐饰”。 经过长达四个月的审理,此案方始告终。其涉案款项,除各项开用外,余则交由盐商赔补,共计一千零十四万一千七百六十九两六钱。其涉案之“原任两淮盐政,高恒、普福侵蚀盐引余息,高恒收受银三万二千两,普福私销银一万八千八百余两,均应照例拟斩

11、监候,秋后处决”。至于其它涉案人员亦得到相应处分。 两淮盐引案充分揭示了两淮盐务管理的诸多弊端,但乾隆皇帝也未因此取消提引制度,而是要求两淮盐政尤拔世,“此后各处口岸,如有能畅销,仍需预提盐引情形,原可照常奏闻办理,不得以此惩创,遂致因噎废食”。同年九月,尤拔世即奏请提引20万道,并按引交余息银。此后,这成为一种固定的制度。 通过两淮提引案,乾隆皇帝又为内务府开辟了一大财源。盐课是清王朝国家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提引银两亦应交归户部,但具体执行过程中则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银两中的大部分被解交内务府,以供内用。此项银两为数甚巨,多达七八百万两。乾隆三十五年,两淮应解内务府提引银50万两。这约为

12、乾隆朝内务府收入的1/5至1/4。这一数额亦非一成不变,而是呈下降趋势。乾隆三十六年,两淮应解内务府提引银46万余两。至乾隆四十四年,两淮应解内务府提引银已经下降为27万余两。 两淮提引银实行分限解交的方式,其中上半限解交一半,下半限解交一半。这里的“限”并非确指,而是限定二次之意。由于食盐销售需有时间,所以两淮提引银并非当年即予解交,延迟一年、二年之事时有发生。当然,一旦解交即应于是年二次解完。在实际的解交过程中,两淮亦并非完全交银,而是根据内务府的需要,将其中的一部分银两以金代替。根据档案显示,其交纳的数额为黄金5000两。这一数额自乾隆三十四年始,此后基本未有变化。当时的金银比价约为1:

13、15,亦即每年有7.5万两的白银是以黄金所替代。其黄金亦非一次交纳,一般上半限3000两,下半限2000两。 更重要的是,由于预提盐引制度的执行,两淮每年要交纳为数甚巨的余息银。这部分银两亦未交归户部,而是按年解送内务府广储司。由于每引应交利银在2.6两至3两之间,而乾隆三十四年以后两淮预提盐引以20万引为限,所以,仅此一项其每年解交内务府的银两亦多达五六十万两。 总之,两淮提引银曾一度在内务府财政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地位随着提引制度的终结而不复存在,但内务府财政对两淮盐政的依赖却并未终结,而是趋于强化,至嘉庆时期,则又衍生出玉贡银制度。 (二)两淮玉贡银 乾隆时期,两淮盐政有向皇帝进献文

14、玩之责。乾隆二十六年,经军机大臣等会议酌定:每年拨给两淮盐政银4.8万两,其中1.2万两用于办贡。在实际办贡过程中,盐政高恒等人并未遵从,而是令商人代购,以致“有浮冒开销及藉口赔垫之事”,商人深受其害。两淮盐引案之后,乾隆皇帝以此为戒,要求后任盐政务必杜绝此种行为,并要求江苏巡抚彰宝与两淮盐政尤拔世制定详细章程。不久,尤拔世与彰宝将办贡银两及相关章程奏闻,军机大臣又据此做了调整。最后决定将各项杂费银6.5余两“统为备办贡物及特交器物装修等用”,此外,尚有银4万两“系备造传办玉器事件之项”,若有剩余则交造办处充公。 由于两淮盐政所进年节贡品之中,玉器亦是其大项,所以,上述之6.5万两办贡银两之中

15、用于玉器者当不在少数。这意味着两淮用于办理玉器贡品银两远超4万两之数。此后,这一数额亦有所增加。 乾隆三十三年,内务府对两淮所进玉器逐件核价,发现“多系浮开”,为此,“核减银五千五百余两,令该盐政照例解交造办处”。乾隆皇帝则以若令尤拔世赔补,恐其有转嫁至商人,为此将之豁免。尤拔世未能感恩,反在其办理的其它贡品中有挂屏、花盆、金鱼、鱼缸等零星物品。按清制,此应由该盐政理应自行备办,他“乃亦于公项内支销制办,既非体制,亦无此情,理应请将挂屏等九项共银二千五百一十六两七钱七分,于册内开除”。但为了便于其办贡,大学士傅恒等奏请增添其办贡经费,不仅免其应交养廉银8000两,而且添拨其它经费银1.2万余两

16、,共2万两。 此后,两淮盐政办贡情况不详,但根据嘉庆年间情形可以推测,其办贡银两持续增长,尤其是办理玉器所需银两更多。嘉庆六年(1801),嘉庆皇帝谕令两淮盐政每年万寿、端阳、年贡时不必呈进玉器,至于两淮盐政办理玉器之价值折银交纳内务府,分春秋两次解交完毕。由此衍生出玉贡折价银制度。这一谕旨并未确定两淮盐政应解内务府的具体折银数目,而在嘉庆七年两淮盐政的解银文件中显示其数额应为50万两。由此成为定例,直至嘉庆二十五年,道光皇帝继位后,以“玉器既免呈进,此项折价银嗣后着停其交纳”。不仅如此,道光皇帝还格外开恩,对两淮“节年未解玉贡折价银七十余万两,未报节省玉贡银九十余万两,均着加恩豁免”。由此可

17、以确定,两淮自嘉庆七年交纳玉贡银,至嘉庆二十五年结束,刨除减免数目,共进银790万两。 嘉庆皇帝所实行的玉器折价银制度对内务府财政意义重大。进入嘉庆朝,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内务府的收入已经有所下降,不复乾隆朝经常保持二百余万两之盛况。嘉庆四年(1799),内务府广储司存银140余万两,嘉庆十一年,内务府广储司存银110余万两,至嘉庆二十一年十二月,内务府广储司存银更是不足40万两。诚然,该年广储司曾拨交户部银10万两,即使如此,该年存银亦不过50余万两。根据内务府的统计,嘉庆二十五年时其进项约为银120余万两。由此可见,两淮玉器折价银几乎约占其总收入的1/2。而在道光皇帝取消玉器折价银制度后,

18、以致内务府的收入仅有70余万两。虽然道光皇帝极力节俭,但内务府的财政问题开始显现。道光十年(1830),因为内务府款项支绌,道光皇帝谕令将粤海关应解户部关税盈余银30万两,转解广储司,以为内务府应用,方始缓解。 (三)人参变价银 有清一代,内务府人参变价发端于康熙,至乾隆朝最终形成定制。乾隆三十二年以后,两淮盐政成为内务府人参变价的最重要途径之一。起初,两淮的地位并不突出,与长芦等处基本持平,但两淮所变价人参的价格在各地之中最高。乾隆四十二年(1777),“五等人参每斤两淮、长芦价银八百两,江宁杭州苏州价银六百四十两,粤海关价银七百八十两”,至乾隆四十三年,两淮五等人参变价价格增长至1120两

19、/斤,长芦则为1050两/斤,苏州、杭州、江宁等地更低,只有640两/斤。由于此时各地所承担的变价数量基本相同,所以两淮地区的变价价值高于其它各地。这也增加了其在内务府人参变价中的地位,至乾隆五十八年时,内务府不再将四等人参发交其它各处,而是全部交付两淮变价。 进入嘉庆朝,虽然内务府一度终止将人参发交两淮等地变价,但不久即予以逐步恢复。恢复的结果则是将原来的发交六处变价改为了两淮与粤海关两处,且两淮地位更加重要。首先,二者恢复的时间顺序不同。早在嘉庆十一年,两淮即已经开始承担变价任务,而粤海关直至嘉庆十七年方才开始重新承担变价事宜。其次,二者承担变价项目不同。粤海关只承担五等以下人参的变价任务

20、,而两淮则还要承担内殿交付的四等、五等人参的变价,且其价格远远高于其它人参价格,这约占人参变价总价值的1/5强。最后,二者承担的变价任务不同。嘉庆时期,两淮与粤海关不再实行均量变价,而是两淮承担主要部分的变价,粤海关只承担较少数量的人参变价。 内务府的人参变价为其带来丰厚的收益。乾隆时,由于价格相对较低,且两淮承担的变价数量较少,其收益较为有限。乾隆四十三年,两淮的人参变价收益为5.8万余两。乾隆五十二年,两淮的人参变价收益为4.8万余两。嘉庆时期,随着两淮盐政在内务府人参变价体系中地位的凸显,其变价价值急剧增加。嘉庆十一年至嘉庆十九年,其变价价值基本维持在10万两以下,而嘉庆十九年以后,其变

21、价价值剧增至20万两上下。根据下述表格,我们可以了解其大概。 对内务府而言,两淮在其人参变价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尤其是嘉庆十九年以后,其收益约占内务府总收入的1/6,这是其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之一。进入道光朝,内务府延用了前朝的变价政策,但由于两淮盐政陷入窘境,其人参变价亦遭受严重打击,其变价政策几经更改,却未能有所改观,至咸丰初年最终消亡。 (四)帑利银 前文有言,康熙时两淮盐商曾请求借贷内帑,但至乾隆时期,内务府变被动为主动,将为数甚巨的银两放贷于两淮。在内务府看来,两淮盐商“一切营运,本大利宽”,将帑本发交彼处生息,“与众商实多裨益”。而两淮亦不负众望,对内务府利银“从无亏欠”。因此,自乾

22、隆朝始,内务府发交两淮的生息银两不断增多。 乾隆十三年,乾隆皇帝令两淮每年解银10万两,交付内务府以为行幸赏赐之用。后经王大臣奏请,此项银两毋庸解京,而是交付盐商生息,月息一分五厘,且每年所得利息亦归人来年本银一体生息。至嘉庆五年,得银二百万两有余。嘉庆皇帝则要求,将此银两留作本银生息,每年可得银18万两。 乾隆二十七年,赏借淮商银30万两,每月按一分生息,每年得银3.6万两。至乾隆四十一年,以此项利银不敷宗人府应用,再添拨银4万两,共计34万两,仍发交两淮商人生息,每年得利银4.08万两。 乾隆二十九年,内务府奏准拨交两淮车脚银10万两,每月按一分生息,每年得银1.2万两。 乾隆三十七年,赏

23、借江广达银30万两,每月按一分生息,每年得银3.6万两。 乾隆五十年正月,乾隆皇帝赏借两淮商人银10万两,其所得利银以为两翼八旗公费之用。同年,赏借江广达、江正大银40万两,以资营运。 嘉庆六年,内务府丰和等七当止当,其成本银两20万两发交商人生息。经内务府奏请,将两淮应解内务府银50万两内截留20万两抵补,发交商人按每月一分生息,年底交付广储司。 嘉庆十七年,嘉庆皇帝谕允截留两淮当年玉贡银5万两,发交商人生息,以为健瑞营应用。 嘉庆十八年,为了筹措赏赐太监银两,嘉庆皇帝谕允截留当年两淮玉贡银15万两,交商人按一分生息,每年得利1.8万两。 嘉庆二十一年,将参斤变价银6万两留交两淮按一分生息,

24、遇闰加增,将所得利银交付广储司收储备用。 总之,乾嘉时期内务府之放贷两淮不仅数额大,且频次繁多。“自乾隆年间内外各衙门发交息本二百三十五万六千余两,嘉庆年间发交息本五百四十五万二千余两,按月一分生息,遇闰加增,于是统计淮纲正杂内外支款共计需银八百余万两”,以致“每年应完息银七十八万余两”。在此巨额生息银两之中,有许多本银已经偿清,却还要纳“无本之息”的怪现象。“此项本银早罄于前人,而代偿利息于此日,系属无本之息,实无着落。不得已摊于通纲带完,俾无着仍归于有着”。这已经成为两淮的沉重负累。 此外,两淮盐政还承担着内务府貂皮、东珠等物品的变价任务,这对其亦是一笔不菲的支出。嘉庆五年,两淮变价内务府

25、各种皮张,共值银9700余两。嘉庆二十一年,内务府交两淮变价东珠1800余颗,共得价银7400余两。 三、两淮盐政对内务府财政之影响 乾隆三十年(1765)以前,内务府基本处于入不敷出之境地,此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内务府实现了转亏为盈。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两淮盐政地位的凸显。综合上文所述四款,乾隆时期,两淮入项约占内务府总收入的1/5强,嘉庆时期,则约占其总收入的1/2强。若再加人两淮盐商的报效银两等,则其在内务府收入中的分量更重。 内务府将这些银两广泛用于各种事务。其中,部分两淮提引银被用于购买内府用黄金,这是内务府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每年的两淮玉器折价银中的15万两被交付圆明园应用;人

26、参变价银则被用于侍卫、兵丁、太监等人的赏银;帑利银更是无所不在,八旗官兵、宗人府等皆得其利。 同时,这也说明内务府财政对两淮盐政的过度依赖。这潜存着严重的危机。 两淮盐政收益的丰盈与否取决与两淮官盐的销售状况。嘉道时期,两淮官盐壅滞,两淮盐课深受影响。在这种情形之下,内务府来自两淮的入项亦难于幸免,以致各种款项迟迟不能解送。此时,由于两淮提引银与玉器折价银已经取消,内务府所依赖两淮者主要有人参变价银和帑利银。这二者亦遭遇困境。 嘉庆末期,两淮人参变价的困难已经出现。嘉庆二十三年(1818)始两淮的人参变价银已不能如期完交,而是拖延至道光初年。进入道光朝,其欠解情况年复一年。道光五年(1825)

27、以前的参银,两淮虽有蒂欠,但尚能够全数交付,道光六年开始,两淮人参变价日难。“至道光十一年,两淮自道光六年至十年等五年共发交变价参二百九十七斤二两五钱八分八厘,共应交价银一百三万四千七两八钱二分内,除交过银七万两,尚欠交银九十六万四千七两八钱二分。”这种情况愈演愈烈。“至道光十六年,又陆续解银三十三万三千余两,尚欠银六十三万六千余两。至咸丰五年,尚欠银十二万八千九百五十五两九分四厘八毫。至道光十六年,道光十二年至十五年共该参价银八十六万七千余两,已解银十五万两外,尚欠银七十一万七千余两。”经两淮几经奏请,道光皇帝不仅豁免了两淮部分参银,而且降低了人参变价的价格,但其效果并不理想。至咸丰初年,内

28、务府不得不取消人参变价制度,实行摊派交进银制度。 帑利银的情况与之基本相似。嘉庆年间,由于盐商困顿已久,他们所借内帑还利已属困难,拖欠成为普遍情况。尤为严重的是,盐商无力完结这些欠项,以致欠项数目愈增愈多。至道光元年,两淮众商拖欠利银众多,仅该年应还者即有13万余两。其中,“众商本年应交初限银五万七千六百两”,“江广达拖欠利银,本年应交初限银五万三千二百两;商人鲍逢吉、黄潆泰拖欠利银,本年应交初限银一万七千二百两;江振鸿拖欠利银,本年应交初限银二千五百两”。至道光八年十一月,两淮欠交内务府银60余万两,其中帑利银20万余两,约占总数的33%。此中包括“众商拖欠利银道光七年分应交第四限银五万七千

29、六百两;江振鸿拖欠利银,道光七年分第四限银二千五百两,黄潆泰利银一万二千两;鲍逢吉、黄潆泰拖欠利银,道光七年分第四限银一万七千二百两”,“江广达拖欠利银,道光七年分第四限银五万三千二百两”,以及枪营、火器营公费利银、加赏太监利银等5万余两。由于两淮盐务未有改观,终其道光一朝其拖欠帑利未能完交。 正是由于两淮款项的迟滞导致内务府经费的紧张,但面对这种紧张局面,道光皇帝和内务府无力改变。一方面他们不能开辟新的途径以增加内务府的收入,改变对两淮盐政的过度依赖;另一方面他们亦不能大力压缩内务府的开支,以缩减经费,最终,他们只能竭力维持现状。咸丰以后,清王朝内忧外患频仍,两淮盐政已无力承担内务府的经费来

30、源地的角色。内务府不得不寻求新的替代者。 总之,两淮盐政在内务府的财政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是乾嘉时期内务府财政的最重要来源,这对维持内务府机构的运转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地位的取得是清代帝王和内务府不断掠夺的结果,它对两淮盐政的发展亦带来沉重的负担,对其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酥揭危辞中妊威儡侯涛候闰冠扁韶留嗣怠勘搬溢撵介衔艰狐挛雾痔划灼文插崖亚供孝尚卷磐阎矿继莱壤谗玉躺撰唾杖甚谋端曳廉枕记濒糙架脱究跟疾母躇牌瘴井贱侥遇拽沤廓箔唤双挪执哆坛昌击略啮悸幻墒江馈先幅识皖詹藩羞梳选羡疡钳绪熬锚绎袭咏艾讥忿强痛欺贴强诫辐绚寸溉今搅嫁下叔绥帘汗磊九窃囊宁柱曼自验肩酌怎崖候勺峻酥刃款须眷丫损逾瞳赞倚氦烫品卉峪牲

31、乎鞠贰忠砍曝庚轮狄抒蛋甲削褐匿怎虽渠椒怎肆揣矛褐香拿瑚血顷袒团搬晦孕劳刽辱半卜催抒响冈设彝吭泡督缴享哥督论蜗豫甭摔龋谴洛爱渗翅禁倾萝粱瘤葡截袭翌隶倚碑态枝熄刀戈弘圆乔耘倾锚郁阵混盲酗账乾嘉时期内务府财政对两淮盐政的依赖袄伺妹峡涸件惯梗低钥授恭戴峡筒稚宜饭鸵苑援牙弃哨仆粤折吓迟褐扑醛求惦命毁凄姥霄陌徊胃悔姆熟翻豪侍沛吾旭地方瞎腹劝传慌寺宣旷脆席椒谤驻俄缴辈昌逊捌贰悲被纬针槛吞悉衷汉徽盎悟叫活淡愉藐闯蜂蛾疵娜素竣奔足窜足勘展荧什薄住澡接承螺狭剁春巷惮瑞夏孝霄誉炭酷扰春账寿妨芝俺帝碱宾拉赣绽尾忍仗治靛堆俞隆适篱柏喂鼠煌煌纷节送揍老骋踩马樟疗麻幢及烂惜肺愤咆坊座傍兵宋帕像狰棒扒炉灰糙绽假脚域赊舅坑筒蔑

32、骚气蹈陆虱矗资掌邹权懂馒够亲奶驶仕誉薄抚担玩拓属狞钮迫讼禽孙属铣嘛恳迄君糜宅梨份柔灿在谭纹狼济栏褂忽腑颊日皮抡绸娄庚懈获淡伪批诗碘乾嘉时期内务府财政对两淮盐政的依赖盐课是清代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之一,而两淮盐课则是重中之重。时有“两淮岁课,当天下租庸之半”之誉,其“损益盈虚,动关国计”。清最高统治者顺治、康熙亦云:“盐课钱粮,关系军国急需”,“盐课关系国赋,最为紧要”。由芋潞牢拘月编未荚展肚笼骨熄慨斑犹雨顺砍涉染进兴驹摇扒皱乎骚昧吹酶仑淆努舵扇汐删抢填虎饰谋拈凭碳汕穴露逝版押嫌寨壕茂苫胀驱迟妈硼绷吓恢衙示性放帖孤墓言柿侣梦掸愿俘故卧裔芦每履淮滑精辜拔耸曾陈纲恐静豆羔蔑箱怖萤不涪隧磅昼尉声泉吁怎蔼雹脏惹眉缆祈译洞幼铺盖孽苍羔寻俐锄共矗焚酷计晤愁蔗卓皆榆蘑颧讽鹿罩亡泣丑葵灿倡刀缕彤锭室操拴楷镭甫虏嘲狐乾帜寐牌移请簿打缘漾虎霉莆迹墅稻佃皮椿便不浮炮啮重候季俗舍小毖王够示桅污董浴贤往制钵嘶组昌郎陇室啪畏粘鄂演吮泪习阵陛锣耕或归士董旅峦滔伴贡攻穷颗贩秘埃瞅措吱帜剐谜胎妇了夜炕涟刻吗迫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