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高校财务.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9294051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高校财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高校财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高校财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高校财务.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附件一“通过特色课程建设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一、 课题的提出(一)本课题研究的社会与教育背景经济全球化、科技现代化正在真真切切地解构和重建我们所面临的经济挑战。中国抓住了机遇,迎接了挑战。今天的中国正在成为牵引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贫富的差距等各种问题,新的困难和矛盾开始出现,中国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一个国家教育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劳动力知识存量的多少,国民素质的高低,人力资本的形成状况,从而决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又好又快发展教育”对“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对基础教育的需求期

2、待,本质上一是公平,二是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保证教育质量问题本质上又表现为均衡和特色问题。好的教育能带来改变,好的教育能改变一个国家,好的教育能复兴一个民族,好的教育能改变人的一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怎样继续解放思想,汲取教育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塑造适合我国国情的好的教育?这就是我们的心胸和视野。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学校工作的主旋律。学校文化、办学特色、课程改革是主旋律下的三大课题,是新历史起点上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体现。每一位校长都必须思考:“三大课题”的根基在哪里?完成“三大课题”的主渠道在哪里?切入点在哪里?创新是一种旨在提高全民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3、教育思想和行为。教育科研是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本课题正是站在世界教育改革的前沿,从课程论、教学论的角度,针对我国当前学校办学的实际需要与发展趋势而开展的一项探索性、实践性科研工作。1学校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动力学校文化建设一直被众多学校所重视,被众多校长所追求。在争取教育均衡发展的今天,学校文化建设被摆在每所学校的日程表上。文化是一种传统,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学校文化是发生在学校中的精神现象,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精神、价值观念和师生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等。学校文化以具有学校特色的精神形式、制度形式和物质形态为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学校群体成员

4、的活动方式、思维方式、精神面貌与文化素养。它是一所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认为,学校文化实际上是整个社会中的亚文化,它指在一个学校内,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以校内师生为主体创造并形成共识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构成的价值观体系,是一个学校精神与氛围的集中体现。一个好的学校它的稳定性就在于形成了优良的传统,这是一所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学校发展的稳定性很重要的是学校文化。如果形成优良学校文化以后,这个学校就可以持续健康发展。2办学特色:优秀学校的独特品质学校文化必有历史的烙印,办学特色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学校文化与办学特色

5、紧密关联。学校文化是孕育学校在与时俱进中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办学特色的温床;学校办学特色是历史积淀基础上办学理念的升华,是学校文化的新积累和独特组成部分。办学特色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生命鲜活,才能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办学特色与学校文化相辅相成,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浅尝辄止,而是办学者永恒的追求。一方面以文化孕育品性、以文化打造品牌、以文化形成特色;另一方面以特色丰富文化、以特色创造机遇、以特色应对挑战。学校要办有特色是全球教育界的共识。当前,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和教育界都一致认为必须加强办学特色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特色培养适应全球经济化的人才。3课程改革:新时代召唤的需求期待北京义务

6、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到第六年,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今年秋季开学已经起步。课程改革的核心和本质在于学校制度的重建和教育发展模式的改变,其意义远远高于学校教学的变革。新课程改革使学校面临加快发展的机遇,也面临“重新洗牌”的挑战。“特色”永远伴随时代的脉搏应运而生,有识之士早已“开疆破土”,挖掘资源,重新组合,塑造校本特色课程;而迟疑望风者还在评头品足,思想迷惑,行动迟缓,碌碌无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是焕发办学活力,凸显学校独特的文化和课程特色

7、的必经之路。4特色课程:个性化学习的全新渠道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特色课程建设应该是教育创新的攻坚堡垒,是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根基和主渠道。特色课程在社会实践、人生体验、科普知识、传统文化、工艺制作、学科兴趣等诸多方面有广阔的发展平台。特色课程的“特”字体现在个性化学习上,所有特色课程具有同一个共性,即师生共同成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选择、我乐学”,教师由“让我教”变为“我选择,我乐教”。特色课程绝不仅仅局限于对学校普通课程的一种补充。它最终将形成一套富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以此来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降低教育成本,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此过程中,尤其需要对教师知识结构进行更新、教学方

8、法加以改善、提高特色课程的实施能力。本项目的研究正是要围绕这一主题来进行。自信教育是既尊重人的共性,又尊重人的个性的教育,两者和谐统一,互为补充,共同支撑起一个充满自信的民族。尊重共性,是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即所有学校都要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把所有学生(无论有什么样的生存背景与个性)都培养为合格公民;尊重个性,是教育的附加价值追求,即所有学校都应该办有特色,把生来就有差异的学生,培养成生动活泼的有个性能持续发展的人。学校是承载自信教育的殿堂,学校进行自信教育的主渠道还是在课堂。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在共性的课堂上体现“个性化学习”,对所有教师和学校管理者都是一个挑战性课题。因此,充满自信的校长、

9、充满自信的教师去培养充满自信的学生的必经之路,就是既要完成国家规定的基本课程,又要建设校本特色课程,实现“个性化学习”。课程改革不是“拚盘游戏”,不是“化装舞会”。而是一场改变教育机会的变革。“个性化学习”是为了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教育机会。长期、稳定的特色课程的建设,必然会引发学校文化的变革,从而形成学校自己的办学特色。5特色联盟:资源共享的全球视角特色学校改革项目是英国政府的一项重大公立教育改革计划,旨在引入企业的参与,通过对某一个特色学科领域的全面建设来促进和带动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并继而辐射和推动学校所在社区的教育文化发展。自成立以来,“促进会”一贯秉承建立一个世界级的由创新的高质

10、量中学与商业及社区组成的网络体系的宗旨,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为更好地体现“学校发展,学校自主”的基本原则,逐步形成了在特色学科指导团的领导下,以特色学科研讨会为主体的工作机制,通过学科研讨会,使得同一特色学科下的所有学校任课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可以定期的沟通和交流各自的教学经验,并形成书面资料以便在更多的学校中推广。目前在全英国大约已有超过1600所学校参加了这一学科研讨会自2005年以来增加了400多所。这很好地证明了:在特色学科指导团的有力领导下,特色学校网络实力强劲,特色学校团体的阵营正在不断壮大。在英格兰,6所大学支持了7个特色学科领域的研究生专业发展项目。有越来越多的大学和“促进会”联合起

11、来,这进一步支持了特色化的发展,并有助于拓展高等教育的参与。INet将中国作为未来世界发展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强大力量,积极致力于发展和中国教育界的合作和沟通,与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建立了伙伴关系。小结:中国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教育面临加快提高民族素质、多渠道培养创新人才的新的历史使命,学校文化建设、办学特色建设、课程改革建设被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解决这“三大课题”的根基在教育观念的更新,主渠道在课堂,切入点在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本课题研究会使我们打开新的眼界,站在新的高度,实现新的突破。研究团队将在调查研究、交流考察、论文撰写等科研活动中分享教育创新的资源与快乐。问题在于,从“特色课程

12、”到“办学特色”还有一段路要走, “特色课程”不会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办学特色”。这段路在哪儿?这段路怎么走?这正是本课题所要探寻的答案。(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理论依据为了弄清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理论依据,总课题组抽出专人做了大量文献综述工作。有关资料将发给各子课题单位作为参考,本报告不再赘述。从目前的文献调研看,国外的研究者们对办学的模式和内容都已经有了一些分析和研究,但是在特色课程条件下的办学模式的研究还很少,同时国外的研究成果是否适合国情也是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从国内检索的资料看,对特色课程内容和通过特色课程形成办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也比较少。在我国现有国情下,突出学校课程特

13、色,形成办学特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最终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旨所在,也是本研究通过此探索性工作希望最终能够实现的目标。二、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横向-特色课程的构建、功能与发展趋势的研究;对特色课程的内涵课程资源的研究;对特色课程的外延办学模式的研究;对特色课程对办学特色的影响与促进的研究。纵向-在特色课程前提下,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与内容的提供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教学机制建设;学校已有办学模式的更新。本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对特色课程和办学特色相关概念的界定和阐述;特色课程形成办学特色的模式研究;特色学校联盟的建立与运行。三、

14、 概念的界定本课题研究涉及的主要基础概念有四个:什么是课程、什么是特色课程、什么是特色、什么是办学特色。还涉及什么是模式等其他相关概念。从专业的角度讲,要说清这些问题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例如关于什么是课程,教育界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国内外关于课程的定义有数十个之多。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目的不是陷入这些争论之中,而是要根据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趋势,从多种鲜活的个案中提炼出带有一定规律性的东西来,引起思考,推动教育创新。(一)关于课程传统意义上来讲,课程,广义指所有教学科目的总和,狭义指一门教学学科。在现代,什么是课程,课程研究专家们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描述,国内外关于课程的定义有数十个之

15、多。本课题的研究不纠缠于课程的定义。我们认为,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教育目的不同,课程也不同。课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课程有多种类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校本课程等等。课程一词在我国宋代就已经出现在朱熹的朱子全书学六中:“宽着其限,紧着课程”,大意是学习的范围和进程。西方的课程一词源于拉丁语,本意为跑道,转义为学习路线,再发展为有组织的知识体系。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erbert Spencer)首次将课程用于教育领域,将其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合,包括为学生个性的

16、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通常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它在统一要求的前提下也呈现出多元灵活的特征。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开发校本课程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在此背景下,开发校本课程成为了创特色之校、走特色之路的有效途径。校本课程的概念由此开始出现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校本课程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被英美等发达国

17、家提出并试用。校本课程就是指以学校为基地,并结合外部力量而开发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其出发点是充分利用学校内部资源,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个性潜能的充分发挥,从而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学有所长的未来新型人才。(二)关于特色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叫特色。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认为,何谓特色,顾名思义,是指不同于一般,不是平平常常,而是要有所创新,具有个性,而且这种个性能够形成传统,代代相传。因此要把学校办出特色,就要有新思想、新思路。要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发挥优势和特长。这种特长可以表现在各个方面:可以是在教育(德育)工作上,也可以是在教学工作上;可以是在课外活动上,也可以是在

18、课堂教学上;可以是在办学模式上,也可以是在教育方法上。教育是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特色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三)关于特色课程至今没有找到关于特色课程的权威定义。我们初步认为,特色课程应该是指学校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为本校学生开发的区别于传统课程的教学内容及为了实施这个教学内容而制定的教学计划。它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鲜明的能力特征。特色课程的开发是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充分体现。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曾指出过,要使学校办出特色,就要改变过去统得过死的管理体制,让学校有点办学的自主权。例如课程改革,除了全国统一要求的书本课程外,是不是可以允许学校自行设置他们认为有必要开设的课程,或者有特色的课程?又如

19、教材要改革,就应打破一套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允许学校选用自己认为好的教材,也可以自编教材。只有这样,学校才可以结合本地的实际和学校的实际,发挥学校的优势和特长,真正把学校办出特色。“特色课程”与“校本课程”应该是两个互相关联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特色课程不一定是校本课程,可能是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上对一般普通课程的深加工,而真正体现了充分利用学校内部资源促进学生个性潜能发挥的校本课程一定是特色课程。可惜,在文献调研的过程中,并未发现国内学者对“特色课程”概念的界定。不过,在实践中,已经有学校和团体使用“特色课程”的概念,比如中国教育学会的中育特色课程网(四)关于办学特色我们同意如下的观点:办学

20、特色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而成,并被社会所公认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到的办学理念、独特的办学风格、以及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特色。它具有稳定性、发展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办学特色是学校独特个性的鲜明体现;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形成;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流学校一定有公认的特色;学校没有特色就缺乏竞争力。办学特色的核心是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其内涵至少有五个方面: 1、是历史的积淀。是长期思考、改革取得的成效和实践形成的风格;2、是优于其它学校的独特品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3、具有社会性,有一定社会基础,为社会公认,且为个体反映;4、具有

21、动态性,它的形成是渐进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它的品味是动态的,永远不能停留在静止的水平上。学校的特色是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的,有与时俱进特点,核心内容不变又不失其时代特征;5、具有多样性。办学特色可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总体上的治学方略、办学理念、办学思路;教育上的特色教育模式、人才特色;教学上的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大问题等;教学管理上的特色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优良的学风。(四)关于模式模式,即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就是模式。每个模式都描述了一个在我们的环境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然后描述了该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核心。在某些领域

22、,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无数次地使用那些已有的解决方案,无需再重复相同的工作。模式有不同的领域,建筑领域有建筑模式,教育领域有教育模式,当一个领域逐渐成熟的时候,自然会出现很多模式。因为模式是一种指导,有助于人们做出一个优良的设计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来说,模式是一些相对稳定的东西。当然,也有人不认为有什么模式存在,比如在硅谷就常说,没有模式,只有摸索!也许这是因为在硅谷创新层出不穷,不断的新的成功让人来不及去观察、分析共性的东西,掩盖了模式。或者说创新就是一种模式,叫硅谷模式。模式是后人总结的东西。一种所谓的模式,尤其是新的成功者的方法和路径在探索之初是不确定的,只有经过不断探索和调整,

23、特别是经过成功的检验之后,有人去总结和研究,概括出其中基本的、关键的东西和一些相似方法和路径的共同点,经过系统化分析之后,定义出一种叫模式的东西来。教育是个复杂的系统,我们不认为有什么固定不变的模式可以遵从。但是,模式还是有的。本课题就是要在通过特色课程建设形成办学特色的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提炼出其中基本的、关键的东西和一些相似方法和路径的共同点,经过系统化分析之后,上升到理论高度,指导教育工作。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创新。四、 研究价值(一)主要理论价值1特色课程及办学特色的定义、形成要素、作用;2特色课程发展成办学特色的基本途径;3中英特色课程、办学特色的比较研究。(二)主要实践价值

24、1探索实现个性化学习开发特色课程;2探索通过特色课程的建设、管理、应用实现办学特色;3通过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三)主要创新价值在新课程背景下,通过中英特色课程比较研究和国内的个案分析研究,探索“通过特色课程建设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模式,推进办学水平的提高。五、 研究方法与途径本课题使用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又称“个案研究法”,由哈佛大学于1880年开发完成,后被哈佛商学院用于培养高级经理和管理精英的教育实践,逐渐发展成今天的“案例分析法”。哈佛大学的“案例分析法”,开始时只是作为一种教育技法用于高级经理人及商业政策的相关教育实践中,后来被许多公司借鉴过来成为用于培养公司企业得力员工的一

25、种重要方法。通过使用这种方法对员工进行培训,能明显地增加员工对公司各项业务的了解,培养员工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公司的凝聚力。 教育案例是指在真实的教育活动中发生的典型事件,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生动的故事,是对事件的真实的描述。教育案例具有典型性、真实性、反思性和可读性的特点。案例不能杜撰,它是事件的真实再现。一个好的案例不但应该揭示问题,而且应该对问题进行探索、对问题解决进行决策;更进一步,还应该有反思与评价,以便为他人提供借鉴。“案例分析法”是研究者如实、准确地记录某一事物在某一时间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并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方法。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

26、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它一般是从学校管理者或教师的角度来描述的,涉及学生是如何按照学校管理者或教师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一步步向前运行的。本课题采用“案例分析法”,可以避免“为研究而研究”的形式主义作法,避免“从理念到理念”的论述,避免将各校业已形成的有关办学特色的论文重新汇总、肆意拔高,避免将英国特色学校促进会的实践研究成果生搬硬套过来,“穿靴戴帽”。而是通过实实在在的案例研究,将理论工作者与学校管理者有机结合,在实践中,边探索、边培训、边提升、边推进,寻找并总结出“通过特色课程建设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方法和途径”,进而升华为一定的理论。一句话:

27、研究是为了用。所有课题组成员,将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充分体验专家培训和自我培训相结合的乐趣,分享共创的科研成果,提升学校管理者的领导力,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六、 研究步骤与计划(一)申报阶段(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子课题申报总课题组专家评审子课题校交费子课题立项。(二)实施阶段(第一年)递交开题报告邀请专家、学者现场指导总课题组检查、督导子课题校研讨、展示(三)中期检查(第二年)子课题校自查(中期检查)总课题组督察(四)结题阶段(第三年)子课题结题报告总课题组结题报告根据课题研究进展的实际情况,可能做适当调整。但课题完成时间应限定在“十一五”结束之前。七、 研究经费本课题由各子课题校自筹经费组织实施。八、 加盟办法凡自愿加盟本课题研究并能承担子课题研究和子课题责任的单位,本课题组一概表示热忱欢迎。第8页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