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规模、市场力量与创新一个文献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规模、市场力量与创新一个文献综述.doc(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07 年第 5 期 企业规模、市场力量与创新 : 一个文献 综述 * 吴延兵 内容提要 : 自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以来 , 市场结构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 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 本文梳理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关于熊彼特假说的主要理论和实证 文献 。 在实证文献综述中 , 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维度 , 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和逻辑 关系 , 阐述了每篇文献的研究思路 、 研究方法 、 样本选择及主要结论 。 本文还简介了国内 外学者对中国创新决定因素问题的研究 。 关键词 : 熊彼特假说 企业规模 市场力量 创新 自熊彼 特 ( Schumpeter) 提出创 新理 论以来 , 市 场结
2、 构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 家们关注 的热点问 题。关于熊 彼特假说的实证检验在 产业组织理 论领域 中似乎拥有最 多数量的文 献 ( Cohen and Levin, 1989) 。 这些大量文 献主要集中 在 20 世 纪 60 年代 至 80 年 代 , 90 年代以后文献数 量相 对较少。 然而 , 国 内学者 对国 外创新问题研究缺 乏充 分关 注 , 对 中国 创新 问题 更缺 乏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 文综述了半 个多世 纪以来关于熊彼特 假说 的主 要理论 和实 证文 献 , 不仅 可以使国内学者了 解这 一领 域的发 展状 况和 脉络 , 也 可以为国内学者研 究
3、本 土创 新问题 提供 有益 的思 路。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 下 : 第一 部分阐 述了 熊彼 特创 新理 论及其理论发展。第二部分从创新 投入的角度 综述了 熊彼特假说的实证研究文献。第三 部分从创新 产出的 角度综述了熊彼特假说的实证研 究文献。第四 部分简 介了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创新决定 因素问题 的研究。第 五部分为总结。 一、熊彼特假说及其理论发 展 ( 一 ) 熊彼特假说 熊彼特最 早提 出了 创新 理论 。受到 20 世 纪 上半 叶美国工业 发展 的启发 , 熊 彼特 写成了 资本 主义、社 会主义和民主 ! ( 1942) 一书。在 这本 书 中 , 熊 彼特强 调 了创新活动的
4、 制度化、产 业研 发试验 室对 技术 创新 的 促进以及大企 业在 创新 中的关 键作 用。熊 彼特 认为 , 只有大企业才 可负担 得起 研发项 目费 用、较大 而且 多 元化的企业可 以通过 大范 围的研 发创 新来 消化 失败、 创新成果的收 获也需 要企 业具有 某种 市场 控制 能力。 Galbraith( 1952, 1956) 、 Kaplan( 1954) 进 一 步强 调 了企 业 规模在创新中 的重要 性 , 认为 大企业 是引 致技 术变 化 的最完整 的工 具 , 是 技术 创新 的最有 效的 发明 者和 传 播者。 熊彼特关于企业规模和市 场力量促 进创新的理 论
5、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巨大 挑战。新古典 经济学将自 由 竞争市场视为 促进经 济增 长的最 有效 的市 场结 构 , 并 通过静态 分析 证明 完 全竞 争是 一 种福 利 最 大化 的 制 度。熊彼特批评了主流经济学 没有认识 到资本主义 包 含着的变化 , 认为资 源配 置机 制的效 果应 该以 动态 时 间而不应以某 时刻来 衡量 , 要 获得长 期的 福利 最大 化 可能必须牺牲 短期 的效率 。 熊彼 特还 指出 , 企 业拥 有 市场力量并没有消除竞争 , 而是出 现了新的 竞争方式。 企业虽然通过 创新在 竞争 中获得 了有 利地 位 , 但其 他 企业也会以同 样的方 式取 代现
6、有 企业 的地 位 , 这种 创 造性破坏过程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 展。 * 吴延 兵 , 中 国社 会科 学院经 济研 究所 , 邮政 编码 : 100836, 电子 信箱 : wyb1229 163. com。 本文 是 在作 者博 士学 位论 文 R&D、创新与生产率 中国工业产业的经验证据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的基础上经压缩和修 改而成 , 更详细版 本可参见作者 博士 论文。作者感谢导师刘小玄研究员对本文写作的指导和帮助 , 感谢平新乔、韩朝华、剧锦文、张平和高明华在作 者论文答辩时 提出 的宝贵建议 , 感谢匿名审稿人的有益评论。当然 , 文责自负。 关于市场结构与创新之间 的关
7、 系有许 多学者 做过综 述。例 如 , Kamien and Schwartz( 1975, 1982) , Cohen and Levin ( 1989) , Scherer and Ross( 1990) , Symeonidis(1996) , Subodh( 2002) 。本文综述与这些文献综述的差别是 : 本文追踪了一 些最新的文献 ; 按 照每 篇文献各自的特点和贡献 , 将这些众多文献做了更为细致的分类 和梳理 ; 更重要的 是 , 在有限的篇 幅内特别 强调了文 献的研究 思 路与研究方法 , 这可以为国内学者研究中国创新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路。 125 吴延兵 : 企业规模 、
8、 市场力量与 创新 : 一个文献综述 熊彼特具有启迪性且具有争议 性的重要研 究激发 了人们对创新问题的研究兴趣。借 助创新的竞 争这个 概念引出了与熊彼特密切相关的 两个假说 : ( 1) 大企业 比小企业承担着更大比例的创新 份额 ; ( 2) 市场 力量与 创新之间存 在着 正相关 关系。 熊彼 特假 说提 出后 , 探 究市场结构与创新 激励 之间 关系的 努力 从未 间断 , 涌 现出一系列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 ( 二 ) 阿罗模型 有关不同市场结构下创新激励 的第一个正 规模型 是由阿罗 ( Arrow, 1962) 建立 的。阿 罗在 竞争 和垄 断两 种假设环境下对采用一项新工
9、艺所 带来的潜 在收益进 行了比较。可以用图 1 来分 析阿罗模 型。设产 业需求 曲线为 DD, 采 纳 创 新前 的 平 均 成本 曲 线 为 常量 CC。 如果市场结构为垄 断的 , 那 么垄断 企业 将会 采用 边际 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的价格 ( 即 CC 和 MR 的交 点 ) , 此 时垄断价格为 Pm, 垄断产量为 Qm, 利 润为 a。如果市 场结构为竞争的 , 则价格为 Pc, 产量为 Qc, 利润为 零。 现在假设产业外的一位创新者 发明了一项 节约成 本的创新 , 可以 使成 本下降 至 C%C%。首 先分 析采 纳创 新的产业是竞争市场时的创新激 励问题。假设 创新者
10、向竞争性产业的创 新采 纳者 收取特 许使 用费 , 并 假定 每单位产品的费率为 r, 则采纳创新 后的竞争 性价格变 为 P% = C%+ r( 这一价格必须低于 Pc 才会使得企业采纳 这一创新 ) 。创新 者收 取特许 使 用 费的 目的 是使 创新 收益 ( 即图中的阴 影面积 b) 最 大化。当 边际收 益 MR 等于 C%C%时 , 可以使得创新收益最大化 , 这时 最优特许 费率为 r 。因 此 , 在竞 争 条件 下 , 只 要研 发成 本 小于 b, 就会有企业家愿意对创新进行投资。 下面考虑采纳创新的产业是垄 断市场时的 创新激 励问题。此时 , 创新者可以来自 产业外
11、, 也可以 是垄断 企业本身 , 不论 哪种 情况都 不影 响结 论。假 设为 前一 种情况。创 新者会向垄断企业收取 一次总付的 特许使 用费而不是收取单 位使 用费 , 因为 后者 会使 垄断 企业 限制产量。创新者可以收取的最大 额度为垄断 企业在 采纳创新前 后利 润的 增加值。 根据 利润 最大 化原 则 , 采纳创新后的垄断企业 将把价 格定在边 际收益 MR 等 于边际成本 C%C%的水平上 , 垄断利润为 b。所以 , 垄断 企业采纳创新后 利润增 加了 b- a。这 样 , 即 使假 设 创新者可以从 垄断企 业那 里获取 全部 利润 增加 值 , 其 数额仍然 小于 从竞
12、争 性产 业中 所 获得 的 特 许使 用 费 b。因此 , 阿罗得出结 论 , 竞争条件 下的创新 激励大 于 垄断条件下的创新激励。 阿罗结论的关键就在于创 新者能够 从竞争产业 中 得到低成本曲 线所带 来的 全部潜 在收 益 ; 而在 垄断 产 业中 , 由于采纳创新前存在垄断利 润 , 低 成本带来的 收 益不再全部归创 新者 所有。 Davies 指出 , 这一 结论 可 能会被看作一 种模糊 的断 言 , 即正是 由于 可以 首先 赚 到非正常利润 , 垄断企业 才相对缺 乏创新 动力 # ( 1989, p. 198) 。 Tirole( 1988) 认为 , 垄断 者在采 纳
13、创 新时是 自 我替代 #的 , 总 是容 易 吃老本 # ; 而竞 争性 企业 通过 创 新变成垄断者。 ( 三 ) 德姆赛茨模型 德姆赛茨 ( Demsetz, 1969) 认为 , 阿罗 是在不 平等 的 基础上比较垄 断和 竞争的。 德姆 赛茨 指出 , 两 个额 外 的问题会影响阿罗的分析 : ( 1) 假 定创新者具 有垄断 势 力 , 这使得它可以在 两个 不同 的市场 上对 特许 使用 费 实行差别定价 ; ( 2) 阿罗忽视了两 种市场在产 量上的 差 异 : 虽然阿罗假定两 个市 场具 有完全 相同 的需 求和 成 本条件 , 但在垄断条 件下 的产 出仍然 会低 于竞 争
14、条 件 下的产出。德姆赛茨认为分析 时应该考 虑到这样的 事 实 : 由于相 对于竞争 企业 而言 , 垄 断者 的产 量较 少 , 因 而其对所有生 产要 素 ( 包括 创新 ) 的使 用都 会少 一些。 垄断对产出的限制影响可以通过 使两个 假定 产业 # 创 新前产量相等的办法来消除。根据图 1, 德姆赛茨 建议 将 MR 作为竞争 性产 业所 面临 的需 求曲 线 , 这 样在 采 纳创新前 , 竞 争企 业 和 垄断 企 业的 产 量就 是 相 等的。 假定特许使用 费不发 生变 化 , 在竞争 环境 下创 新者 可 以获得的特许使 用费为 P%FGC% 的面 积 , 在垄断 环境
15、下 创新者可获得的创新收 益为 b- a。 因此 , 如果 b- a 大于 P%FGC%, 创新者 将从垄 断企业 那里获得 更多 的 图 1 竞争和垄断市场下的创新激励 126 * 回报 , 那么垄断条 件下 的创 新激励 将大 于竞 争条 件下 的创新激励。 阿罗和德姆赛茨 得出 的相 悖结 论 , 引发 了对 市场 结构和创新激励之间关系 的争论。 Kamien and Schwartz ( 1970) 采用德姆赛茨模型 以相同 的初始 产出水 平对不 同产业进行了比较 , 比较包括不 同的产业结构 ( 垄断与 竞争 ) 和不同的产业需求弹 性。他们证明 , 不论 产业结 构如何 , 产
16、业 需 求曲 线 的 弹性 越 大 , 创 新激 励 也就 越 大。通过对 竞争产业 和垄 断产 业进 行比 较 , 他们 还发 现 , 如果产业的需求曲线弹性 相同 , 那么垄断者 创新的 激励会更大。 Kamien and Schwartz 还评价了德姆赛茨模 型在政策方面的不当。 Clarke ( 1985) 也 认为 , 对于 有关 产业的垄断和分散 化政 策而 言 , 阿 罗使 用的 比较 标准 好像更为 恰当 。 Ng ( 1971) 指 出 , 当两 个产 业的 创 新前 产出和创新后产出 都相 等时 , 阿罗 的主 要结 论仍 然有 效。 ( 四 ) 市场结构与创新理论的深 入
17、发展 阿罗模型和德姆赛茨模型中包 含着一些重 要的隐 含假设。它 们忽略了 创新 过程 中存 在的 竞争 , 在 分析 中没有包含研发成 本 , 也忽 视了研 发项 目的 不确 定性 ( Needham, 1975) 。在模 型中 包括进 竞争、不确 定性、研 发成本等要素后 , 研究 者使 用决策 论模 型和 博弈 论模 型作了进一步深入研究。 1 创新的决策论模型 这一类模型都涉及创新项目开 始后不同因 素对企 业创新速度选择的影响 ( 即 创新时机 ) 。追求利 润最大 化的企业将创新和模仿的报酬效 应、研 发成本函数、竞 争激烈程度视为既定的外生变量 。在决定最优 研发进 度和创新的推
18、出日 期时 , 企 业会在 因推 迟创 新所 节约 的成本与由于推迟而丧失的潜在获 利的机会 成本之间 寻求平衡。通过这种 方式 , 可 以考 察模 型中 的某 些确 定参数 ( 例 如 , 以竞争 的激烈程度作为市 场结构的衡量 指标 ) 对研 发速度以及资源配 置的影响 , 也可以将其与 社会最优的结果进行比较。 Barzel( 1968) 首先 探讨了这 种方 法 , 但 这 一 领 域 的 发 展 主 要 归 功 于 Kamien and Schwartz( 1972, 1974, 1976, 1978a, 1978b) 所做的 一系列研 究。 Kamien and Schwartz
19、模型详细阐述了每一个企业如 何考虑到竞争对手 的存 在 , 并把市 场不 确定 性整 合进 各自的研发 活动 中。他们 的主 要结 论是 , 根 据创 新的 收益性 , 完全垄断 或中 等水 平的竞 争都 对创 新活 动最 有利 ; 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 , 企业根本不会进行研发。 2 创新的博弈论模型 与决策论模型相 类似 , 博 弈论 模型 也假 定企 业追 求期望 利润最大化 , 企 业在 随时间 递减 的研 发成 本函 数和创新 的 早日 引入 所 带来 的 递增 收 益之 间 进行 权 2007 年第 5 期 衡。但与决策论 模型不 同的 是 , 竞争 的激 烈程 度成 为 这一分析中
20、的内生变 量。 Scherer ( 1967a) 首先 使用了 这 一方法。 Loury ( 1979) 、 Reinganum( 1979) 、 Lee and Wilde ( 1980) 、 Dasgupta and Stiglitz( 1980) 对 其进行了 扩展和 优 化。博弈论模型得 出的主要 结论可以概 括为两 点 : ( 1) 竞争企业数目的增加会导致 行业推出某 一创新的 预期 时间提前 , 并且 ( 在开 发成 本固定 的情 况下 ) 会 使企 业 的均衡投资 率上升 到较 高水平。 ( 2) 竞争 性的 进入 者 会导致企业数量超过社会 最优数量。这 些研究的一 个 重要
21、含义是 , 企业之 间的 策略 互动可 能会 对行 业内 最 终形成的均衡局面产生重 大影响。由于 博弈论模型 考 虑到市场结构 的变化 对整 个行业 的影 响 , 它在 政策 方 面更为适宜。 3 占先的多元创新非对称模 型 近期的文献集中于考察某 一既定行 业里企业采 用 新技术的行为。所谓非对称是 根据企业 创新前和创 新 后的利润流对其做出区分。非 对称采纳 模型提出如 下 问题 : 哪种企业 ( 现有 企业、垄断 者、潜在 进入 者 ) 更 有 可能采用 新技 术 ? 在什 么 情况 下 某种 技 术 领先 模 式 ( 行动 - 反应还是优势递增 ) 更有可能出 现 ? Gilber
22、t and Newbery( 1982) 把企 业区 分为 现有 企业、垄 断者 与潜 在 进入者三种类型 , 当行业利润开始 下降时 , 垄断者可 以 采取先发制 人的行动来保持垄 断地位 , 这 可能导致 睡 眠专利 # 的 产生。 Fudenberg 等 ( 1983) 研 究了 多 阶段 专 利竞争模型。 Grossman and Shapiro( 1987) 研究得出 的结 论为 , 市场领先者分 配给 研发 活动的 资源 总是 多于 跟 随者。当二者在 第一阶 段都 取得 成功 时 , 对研 发的 投 资水平要高于 都没有 取得 成功的 情况 ; 当 一家 企业 在 第一阶段取得成
23、功时 , 该企业才会 强化研发 努力 , 而 竞 争对手将 会减 少研 发支 出。 Clemenz( 1992) 的 结 论为 , 与社会最优水 平相比 , 纯 粹垄 断和伯 特兰 寡头 竞争 对 研发的投入都很少。 M alerba and Orsenigo( 1993, 1995) 将 创新活动分为广化模式 ( 或称为技术 更替 ) 和深化 模式 ( 或称为强化优 势 ) , 并将 创新 活动 与技术 体制 联系 在 一起。不论是小 企业 或新企 业 ( 广化 模式 ) , 还 是大 企 业或现有企业 ( 深化模 式 ) , 对 创新 的贡献 都是 一个 以 相关技术体制为特征的函数。 二
24、、企业规模、 市场力量与 创新投入的经验研究 理论模型在不同的假定 条件下考察 了创新行 为的 决定要素。从理论模型得出的 结论会因 某一特定假 设 不同而有相当 大的差 异 , 即模 型的有 用性 依赖 于研 究 人员所关注的特定假设。理论 模型只有 通过实证检 验 才能得到确认。 正因如 此 , 熊彼 特假 说不 仅激 发了 创 127 吴延兵 : 企业规模 、 市场力量与 创新 : 一个文献综述 新理论模型的深入 发展 , 而 且也触 发了 用统 计数 据和 实证方法验证该假说的广泛研究 。实证检验主 要集中 在两个方面 : 企业规模与创新 之间的关 系 , 市场 力量与 创新之间的 关
25、系。在 实证 文献 中 , 通常 又把 创新 分为 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两个方面。创新投入通 常以 R&D 支出或 R&D 人员来衡量。 创新产出 通常以 专利数 量、 创新数量或新产品销售收入来衡 量。企业规模 一般用 销售收入、总资 产或 职工人 数表 示。市 场力 量通 常以 四厂商集中度或赫芬达尔指数表 示。本节从创 新投入 角度对主要实证 文 献进 行回 顾 , 下 一节 从创 新产 出角 度对主要实证文献进行回顾。 ( 一 ) 企业规模与创新投入 按照文献的时间 顺序 及理 论逻 辑 , 我们 把检 验企 业规模与 创 新投 入之 间 关系 的 实证 文 献分 为 早期 研 究、控制
26、更多变量、倒 U 型关 系检 验、使用 经营单 位数 据四个方面分别综述。 1 早期研究 Villard( 1958) 运用美国 劳动统 计局 (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BLS) 和 国 家 科 学 基 金 会 (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 1953 1954 年 的调 研数据 , 研 究发 现 , 从事 R&D 活 动 的 企 业 的 比 例 随 企 业 规 模 而 上 升。 Schmookler( 1959) 认为 Villard( 1958) 所引 用的 数据 仅包 含了有专门 R&D 机构的企业 , 而忽略了那
27、些有 R&D 活 动的中小企业。运用与 Villard( 1958) 相 同的数据来 源 , Schmookler 分析了 6 个产业的 R&D 支出强度 ( 研发支出 销售收入 ) 与企 业规模的分布情况。结果发现 , 有 4 个 产业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有更高的 R&D 支出强度。 基于 Willard ( 1958) 和 Schmookler ( 1959) 的 争 论 , Worley( 1961) 利用 1955 年 8 个产 业中 的 198 个大 企业 样本进行了更细致的研究。以 R&D 人数 ( Y ) 为 被解释 变量 , 以企业总人数 ( X) 为解 释变 量 , 设定 对数线
28、 性形 式 logY= logA + blogX 的计 量模 型。结果 发现 , 在 8 个 产业中 , 仅石油产业和 电 子机械 产业的 R&D 人 数对企 业总人数的弹性显著大于 1。 Horowitz( 1962) 利 用 1947 年 和 1951 1952 年的 美 国产业数据发现 , 企业 增加 值与企 业参 与的 研究 项目 之间、企业增 加值 与 R&D 支 出强 度之 间 , 仅存 在 着不 显著的正向关系。 Hamberg( 1964) 运 用上 世纪 60 年财 富 500 强中 17 个制造 业 中的 340 个 大 企 业 样 本 , 以 R&D 人 员 表 示 R&
29、D 投入水平 , 以员工人数和 总资产 表示企业规模 , 研 究表明 , 在 17 个产业中有 8 个产业的 R&D 人员与企业 规模之间有显著正相关 关系 , 但是 R&D 人员 强度与 企 业规模之间仅存在着较弱 的相关关系 。对数线性回 归 模型表明 , 仅有极少数产业的 R&D 人员对企 业规模 的 弹性显著大于 1。 M ansfield( 1964) 运用 1945 1959 年 10 个化学企业、 9 个石 油企业、 8 个医药企业、 7 个钢 铁企业及 4 个 玻璃 企业的数据 , 构建了 R&D 支 出与销 售收入之 间的对 数 线性模 型。结果表明 , 只有化 学产业 的
30、R&D 支出对 规 模的弹性显著大于 1。 Comanor( 1967) 用 1955 和 1960 年美 国 21 个行业 中 的 387 个企业数据分行业估 计了专 业研发人 员及全 部 研发人员对总员 工 人数 的弹 性。结果 发现 , 仅 有 6 个 产业的 专业 R&D 人 数对总 员工人数 的弹性 大于 1, 而 且在统计上均不 显著 ; 仅 有 1 个 产业 的全 部研 发人 数 对总员工人数的弹性显著大于 1。 Smith and Creamer ( 1968) 以美 国 国 家 科学 基 金 会 1957 1965 年的产业数据 , 研究 发现 , 小、中、大 企业 的 平均
31、 R&D 支出强度分 别为 1 4% 、 1 5% 、 2 1% 。在 12 个产业中 , 小企业 R&D 支出强 度不小于中 型企业 R&D 支出强度的产业有 6 个 , 大于 大型企 业 R&D 支出强 度 的产业有 3 个。 如果以 R&D 人员 强度作为指 标 , 也 能 发现类似结论。 Comanor and Scherer( 1969) 运用 1955 1960 年 57 个 医药企业 数据 研究 了 R&D 人数 与企 业规 模之 间的 关 系。通过把 R&D 人员 划分 为专 业技 术人 员和 总 R&D 人员 ( 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和 辅助人 员 ) , 研究 发现 , R&D
32、 人数与销售收入之间的相关系数高 达 0 8 以上。 总体而言 , 早期 经 验 研究 得 出的 结 论 很 不一 致。 由于数据样本 和计量 方法 方面的 限制 , 早 期研 究也 存 在着某些局限 性 : 在 使用 跨产 业的企 业横 截面 数据 时 往往没有对产 业效应 进行 控制 , 单独 使用 一个 产业 的 数据时 又存在 着样本 数量 过少的 问题 , 而 且主 要运 用 了简单的统计分析方法和 简单的计量 模型。在后续 的 研究中 , 许多研究使 用了 更细 致的样 本和 更合 理的 计 量方法。 2 控制更多变量 在以上绝大多 数研 究中 , 在 解释 变量 部分 往往 仅
33、包括了规模变 量。由于 影响 创新 的因 素是 复杂 的 , 仅 仅考察企业规 模的影 响 , 可能 使得估 计结 果有 较大 偏 差。通过控制更 多变量 和更 细致 的研 究方 法 , 对企 业 规模与创新的关系得出了不同的结 论。 Philips( 1966) 运用 1958 年美国 11 个 产业的企 业数 在对熊彼特假说的验证中 , 由于同一篇文献可能同时研究了市场 力量与创 新、企业规模 与创新之 间的关系 , 因此在以 下 综述中同一篇文献可能出现在不同的标题下而被提及两次或以上。 128 据 , 以企业 R&D 支 出占 增加 值的 比重 为被 解释 变 量 , 在回归模型中控制
34、 了四 厂商 集中度、技 术机 会等 解释 变量后 , 研究发 现 , 企业规 模 ( 以企 业增 加值 占产 业增 加值的比重来表示 ) 对 R&D 支出强度有显著正影响。 Rosenberg( 1976) 运用 1960 年代财富 500 强企业中 的 100 个企业数据进 行了检验 。这项研 究以企 业市场 份额表示企 业 的相 对规 模。 Rosenberg 认 为 , 企业 市场 份额反映了企业满 足消 费者 需求的 能力、企 业实 现规 模经济的能力以及在市场中的谈 判能力。在控 制了市 场力量、进入壁 垒、技术 机 会、政府 R&D 资 助、销 售收 入增长率等变量后 , 发现
35、企业市 场份额对 R&D 人员强 度有显著负影响 , 而企业 规模对 R&D 人 员强度 并没有 显著影响。 Shrieves( 1978) 运 用 1965 年 美国 411 个 企业 数 据 , 在控制产 品特 征、产 业 技 术特 征、市 场 集中 度 等变 量 后 , 发现企业规模 ( 以销售收 入 表示 ) 对 R&D 人 员数有 显著正影 响。但是 , R&D 人数对 企业规 模的弹 性均小 于 1。 Jaffe( 1988) 运用美国 1976 年 537 个企业数据 , 以企 业 R&D 支出为 被解 释变 量 , 在控 制了 技术 水平 、市场 需求、溢出效 应等 变量 后
36、, 发现 R&D 支出 对销 售 收入 的弹性均小于 1。这项研究也表明 , 小企业比大企业拥 有更大比例的研发支出份额。 Braga and Willmore( 1991) 利用巴西 1981 年 4342 个 企业数据使用 Logit 二元选择模型分析了 R&D 支出 、技 术引进和新产品发展项目的决定 因素。在控制 了市场 集中度、产权因素、多元化水平、利润、技术机会 等变量 后 , 以企业增加值 表示 的规 模变量 可以 显著 地提 高企 业 R&D 活动、技术引进和新产品开发的概率。 3 倒 U 型关系的提出及检验 早期实证研究都先验地假定企 业规模与创 新之间 是一种 单 调 线
37、性 关 系。 对 此 , Scherer ( 1965a ) 评 论 了 Hamberg( 1964) 的研究及早期研究中所使用的 回归模型 问题。 他认为 , 对 数形式 的线 性回 归模 型可 能没 有反 映出企业规模与创新之间存在的拐点或非线性关系。 为克服早期 研究 中存 在的 缺陷 , Scherer ( 1965a) 以 1955 年 500 强企 业中的 448 个企业数据为样本 , 以 R&D 人员为被解释变量 , 用 销售 收入及 其平 方项 和立 方项 为解释变 量。研究 发现 , R&D 人 员和企 业规模 之间存 在着倒 U 型关系。 Scherer( 1965b) 利
38、用与上述 研究同样 的样本还发现 , R&D 人员 相对于 企业 规模 以较 小 的比 例增长。 Scherer 发现的企业规模与创新之间的 倒 U 型 关系成为后续研究的新起点。 Grabowski( 1968) 利用 1959 1962 年 16 个 化学企业 和 10 个医药企业 数据 , 以 R&D 支出为 被解释 变量 , 以 2007 年第 5 期 销售收入及其平方项为解 释变量 , 研究发现 , 医药产 业 中 , R&D 强度与企业规模之间存在着倒 U 型关系 ; 而在 化学产业中 , R&D 强度随企业规模单调增加。 Phlips( 1971) 以 301 个比 利时 企 业
39、 数 据为 样 本 , 发 现 R&D 人数与总 雇员 人数 的三 次方 程在 统计 上拟 合 优度 最 好。 研 究 发现 , 总 员 工 人数 约 为 10000 人 时 , R&D 人员强 度达最 大。研究还 发现 , 在绝大 多数产 业 中 , R&D 人数对企业规模的弹性都小于 1。 Howe and Mcfetridge ( 1976) 以 1967 1971 年 加拿 大 电子、化学和机械 产业 的 81 家企 业为 样本 , 在 控制 税 后利润、折旧 费、政 府 R&D 资 助、市 场集 中度、国外 企 业与国内企 业对 R&D 支出 的影 响后 , 研 究发 现 , 电 子
40、 产业中国内企 业规 模 和国 外企 业规 模与 R&D 支出 之 间均呈现显著的倒 U 型关系 。 Loeb and Lin( 1977) 运用 1961 1972 年 美国 6 个 医 药企业的数据发 现 , 销 售收 入的 二次方 程给 出了 R&D 支出的最好拟合 , 企业规模与 R&D 支出之间 存在着 显 著的倒 U 型关系。如果以科学家和工程 师的平均 年度 报酬为被解释变量 , 以企业税后净 收入表示 规模 , 二 者 之间也 存在着显著的倒 U 型 关系。 Soete( 1979) 运用 1975 1976 年美 国大 企业 样本 , 同样发 现 , 企 业 规模 ( 以 销
41、售 额 或 雇 员 人 数 表 示 ) 与 R&D 投入之间呈倒 U 型特征。但按产业类别将样本分 组后 , 不同产业中的企业规模 与 R&D 投入之 间存在 着 根本不同的模式。 Scherer( 1980) 、 Kamien and Schwartz( 1982) 在 总结 以 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 为 , 企 业规模 与 R&D 之间的 关 系似乎存在着一致的 结论 : 存在一 个规模的 临界值 , 在 临界值之前 , R&D 强度随规模而增加 ; 而在那些很 大规 模的企业中 , R&D 强度甚至随规模下降。 但是 , 也 有 一 些 研 究 得 出 了 与 此 相 反 的 结 论。
42、Bound 等 ( 1984) 运 用 1976 年 美 国 R&D 支 出为 正 值 的 1479 个企业样本进行了研究。他们虽然 再次发现 企业 规模与 R&D 支出之间存在明显 的非线 性关系 , 但并 没 有像以前的研 究那样 发现 倒 U 型关系 , 而 是发 现了 U 型关系 : R&D 强度先随规模下降而后又随规 模上升 , 即 最小和最大的企业都比中等规模的企业 有更大的 R&D 强度。这一发 现使 得企 业规 模与 R&D 之间 的 关系 更 加扑朔迷离。 4 使用经营单位数据 一般来说 , 大 企业 通常 生产 多种 产品 以满 足不 同 的市场需求。然 而在实 证研 究中 , 通 常把 多产 品企 业 归入到某个产 业。所以 , 使 用企 业层 面数 据往 往忽 视 了企业的多产 品特性 , 掩 盖了 企业与 企业 下属 经营 单 129 吴延兵 : 企业规模 、 市场力量与 创新 : 一个文献综述 位 ( business unit) 在生产经营活 动上的差 异。美国联 邦贸易委员会 (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FTC) 通过调研 提供了经营单位数 据 , 这一 数据集 克服 了企 业层 面数 据的缺陷 , 避免了 将多 产品 企业仅 仅归 入某 一产 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