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综第一章-精品文档资料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综第一章-精品文档资料整理.pdf(4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扫码下载下面的手机 APP,获取更多免费学习视频、题库等学习资料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章职业理念大纲要求大纲要求1.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2.学生观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3.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
2、的要求。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精彩导读精彩导读著名教育学家、 社会学家, 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曾经在南昌维尼英语学校的讲堂,进行了一场以“提高孩子自主学习能力”为主题的演讲。陶教授开场就讲了一个小故事。陶教授说,他在美国一所学校听课时,有位老师向一年级的孩子提问: “谁能知道 4 加 5 等于多少?”一位孩子答道: “等于 8! ”教室里的孩子都笑了,可是老师却说: “你表现的很好,已经离正确答案很近了。 ”“我想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中国的课堂上, 只会出现两
3、种结果, 一是学生害怕答错不敢举手,二是孩子答错后受到老师的责骂。 ”陶教授说,他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希望老师和家长不要过分关注结果,而要重视孩子学习的过程, “如果只在乎答案的对错,那么我们的教育只能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上。 ”陶教授把这种一味灌输的传统中国式教育归结为一个字 “听” 。 “小时候听话就是好孩子,上学了听讲就是好学生,工作了听领导的话就是好同志,如果继续走这条老路,会毁了一个人的一生。 ”陶教授认为,老师和家长更应该倾听来自孩子的声音, “真正的教育是把方法教给孩子,而不是把答案告诉孩子。 ” “在素质教育中,老师和家长的职责是引导孩子想问题,判断是非,让孩子思考什么是对的,
4、什么是错的。 ”那么教师应如何把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思考呢?这就涉及教师的职业理念问题。本章将对此进行分析。第一节教育观第一节教育观考情分析:本节内容在近年的考试中多以单选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一、素质教育概述一、素质教育概述(一)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一)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1.教育观一般地说, 教育观是指人们对教育与其它事物相互关系的看法, 以及由此派生出的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它主要包括如下内涵:(1)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的理解。(2)教育观是一个关于教育的观念系统。年份题型题量2013 年上2013 年下2014 年上2014 年下2015 年上单项选择题2 题
5、4 分2 题 4 分2 题 4 分3 题 6 分1 题 2 分材料分析题1 题 14 分写作题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教育观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关。在同样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中,也可以有不同的教育观, 这是由对教育活动内部的各种关系认识上的差异而产生的。 要确立正确的教育观,需要正确认识教育的发展规律,正确认识教育活动的各种内部关系。违背教育发展规律或不能完整认识教育内部的各种关系, 都会导致错误的教育观, 进而导致错误的教育结果。2.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
6、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 全面素质得到提升。 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二)素质教育的产生及特点(二)素质教育的产生及特点1.素质教育的定义依据国家教委 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解释, 素质教育 “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 以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形成过程(1)素质教育思想和政策的初步形成(20 世纪 80 年代至 1994 年)1994 年 8 月, 中共中央关
7、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颁布, 指出:“增强适应时代发展、 社会进步, 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 ”这是第一次在国家层面的正式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概念,标志着素质教育开始成为我国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的明确的指导思想。(2)素质教育的实施(1994 年至 1999 年)1995 年 3 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首次对“素质教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素质教育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的培养” “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身体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教育”这四个方面。(3)素质教育的不断改进和完善(1999 年至 2
8、005 年)1999 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 21 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加强领导,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产生标志着素质教育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思想。(4)素质教育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006 年)2006 年 6 月 29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9、实施素质教育” 。这标志着素质教育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 成为国家意志, 表明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法定性和长远性。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3.素质教育的特点(1)素质教育的全体性所谓“全体性” ,广义地说,是指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任何一名社会成员,均必须通过正规或非正规的途径接受一定时限、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狭义地看,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是指为全体适龄儿童开放接受正规基础教育的大门。它的全体性的特征由以下几点决定:国民素质、民族素质的提高要求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受教育者;所有受教育者都有发展的可能性。 “全体性”是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规定、最根本的要求。它要求学校教师关心每一位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10、,不能因种族、家庭、经济、智力及教育者主观好恶等因素的影响,而将一部分学生排除在素质教育之外。(2)素质教育的全面性所谓“全面性” ,是指素质教育既要实现功能性的目标,又要体现形成性的要求,通过实现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学生个体的最优发展。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国家教育方针中所规定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应把握两方面的规定性:其一,对个体来说,既要保证全面而和谐地发展,又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其二,对群体而言,既应保证他们全面和谐地共同发展,又允许群体中个体之间的发展存在相对差异性。(3)素质教育的基础性素质教育是为人的生存与发展增强潜力的教育, 是为提
11、高全民族素质、 未来劳动者素质和各级各类人才素质奠定基础的教育,而不是进行某一专业或职业的特殊训练。素质教育的基础性要求: 一方面必须使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内容是当代社会要求每一个公民所必须掌握的; 另一方面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必须让每一个学生掌握 “学会学习、 学会健体、学会劳动、学会审美”等基本技能。(4)素质教育的发展性素质教育的发展性,是指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真正把学生的重心转移到启迪心智、孕育潜力、增强后劲上来。这里强调培养能力、促进发展,是指在正确处理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这一前提下而言的。素质教育的发展性意味着素质教育对于学生潜能开发和个性特长发展的高
12、度重视。 一是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二是教师要创造各种条件,引发学生的这种无限的创造力和潜能, 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他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最充分的展示并发展自己的才能。(5)素质教育的主体性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受教育者积极、 主动的精神,挖掘和调动每个受教育者的内在潜能,实现受教育者的个性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主体性,从根本上说,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一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的人格,这是教育的前提,也是对待学生最基本的态度。二是要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3、, 要教会学生学习,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6)素质教育的开放性素质教育的开放性,一方面要求拓宽原有的教育教学空间,真正建立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 另一方面要求拓宽原有的教育教学途径, 建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7)素质教育的未来性所谓“未来性” ,是指立足于未来社会的需要,而不是眼前的升学目标或就业需要。一般来说,教育具有较强的惰性和保守性,它总是在努力使年轻一代学会老一代的思维、生活和工作方式, 因而人们在批评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的局限性或弊端的时候, 往往批评它是根据“昨天”的需要而设计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改
14、变教育的惰性和保守性,它的目标是使年轻一代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8)终身可持续发展素质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 ,而且要让学生“会学” ; 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 而且要给予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 “钥匙” , 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三)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三)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面向全体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 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依法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 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 改变以分数衡量学生的做法。在素质教育中, “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
15、发展的教育, 每个人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同时素质教育也是差异性教育。素质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就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换句话说,素质教育要求平等,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但素质教育不赞成教育上的平均主义和“一刀切”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并重,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等,要倡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扭转那种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和美育;在智育中又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全面发展的实质是最优发展、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不
16、是平均发展,不是齐步走。分层分组教学是一种既能适应个别差异又有较高效率的教学组织形式。 分层教学着眼于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教育资源的分配是公平的,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甚至是补偿性的。【知识拓展】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素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就个体而言,指的是“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统一;就群体而言,指的是“共同发展”与“差别发展”的统一。在教学中,要把群体培养目标与个体发展目标统一起来,把培养优秀人才的任务与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任务统一起来, 把合格率与优秀率结合起来, 在保证合格率的基础上提高优秀率。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3.促进学
17、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教师在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还要改变那种只重视教授书本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素质教育要完成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特殊使命。 优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建立在普遍的人的创造性的基础之上,因此,素质教育一方面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每个人的创造性;另一方面要为培养能够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高层次创造型人才打下基础。 每个学校、 每个教师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18、。【知识拓展】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是旨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2)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3)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4.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 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使学生活泼地成长。从促进学生主动精神和个性健康发展出发,素质教育要把学生看做知识的主人; 不仅仅要把学生作为认知体, 更重要的是把学生作为包括认知方面和非认知方
19、面的完整的生命体。它要指导学生怎样做人,要为学生指导完整人生,要形成学生的人格力量和精神面貌。 从促进学生主动精神和个性健康发展出发, 素质教育必然要遵循教育的个性化原则。各级各类教育都要坚持因材施教。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终身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 素质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教是为了不教, 素质教育不仅重视学生现在一般发展对于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 而且重视直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 为了主动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变化,为了培养“知识型劳动者” ,为了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必须建立终身教育体系,这是当今
20、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真题链接】 (2014 年下半年真题)课堂上杨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学生纠正老师,杨老师不仅不批评反而表扬学生善于思考具有质疑精神,下列说法不当的是() 。A.老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B.老师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C.老师重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D.老师重视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参考答案】B。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杨老师鼓励学生质疑的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和反思能力,不体现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二、小学教育二、小学教育(一)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一)小学教育的重要性1.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小学教育是整
21、个教育事业的基础,要提高整个教育事业的质量,必须从小学教育做起。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具体表现如下。(1)小学教育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小学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 在实施义务教育中负有直接而又十分重大的责任。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将有利地从根本上杜绝新文盲的产生, 直至最终消灭文盲, 从而保证接受教育成为每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目标的实现。(2)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从个人来讲,完好的小学教育,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其接受中等教育提供了条件。从一个国家来看,只有小学教育普及和提高了,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才能逐级普及和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小学
22、教育具有为高一级学校打基础、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打基础的性质。总之,小学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2.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小学教育是儿童接受学校教育的开端。 在这个阶段, 儿童将发生三个方面的具有人生启蒙意义的转化:一是由随意游戏活动向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转化;二是由个体和松散的群体活动向有组织、有规律的集体活动转化;三是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转化。这些转化可以使儿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宽认识范围,从而对于促进全面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由此可见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 知识能力的发展和身体素质的增强, 都将在小学教育阶段正式起步。总之,小学阶段
23、是儿童发展最易受影响的时期,是儿童向少年过渡,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这一时期的教育,在人的一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启蒙作用。(二)小学教育的特点(二)小学教育的特点小学教育是一项规模宏大的教育奠基工程, 除具有一般教育的特点外, 还有它自身独具的基本特征。1.全民性小学教育的全民性,从广义上说,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扫除文盲,从整体上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从狭义上讲,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适龄儿童。2.义务性小学教育面向全体适龄儿童,任何未成年的公民,不论其种族、民族、性别、肤色、语言、 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 (智能及身体状况不允许的例外) ,
24、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 (67 岁) ,都必须接受小学教育。因此,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具有义务教育的性质,对于每个公民来说,教育机会是均等的,是应当享有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 “国家实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3.全面性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小学教育既不是就业定向的职业技术教育, 也不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 它是面对全体儿童实施普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 在此基础上发展他
25、们的能力, 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提高他们的身体心理素质,使他们具备国民应有的一些基本素质,为他们进一步深造创造条件。小学教育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前提。 小学教育是向全体儿童进行的最基本的知识、 技能教育,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奠定学习、生活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讲,全面性是专业性的预备。只有保证小学教育的质量,才能确保高一级学校的教育质量。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阶段,是人生历程的巨大变化时期,是人的智力、能力和良好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小学教育的每一个方面都不可偏废。三、小学素质教育三、小学素质教育(一)小学素质教育(一)小学素质教育1.小学素质教育的一般性质小学素质教育是国民
26、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 体现了与其他层次、 形式素质教育相同的性质。 小学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基础性, 即小学素质教育培养受教育者作为国家公民的基础素质。小学素质教育应当对小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和面向全体小学生的教育。2.小学素质教育的特殊性小学素质教育是顺应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 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 必须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同时注重小学生自我意识、意志、道德信念的形成,为小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二)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二)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1.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在学校教育中,素质教育也要通过一定的渠道才能实施。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包括德、智、体
27、、美等不同类型的教育活动,各种类型教育活动的基本实现方式课堂与教学,学校管理活动及课程以外的教育活动等。(1)德育为先,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学校教育活动的组成方面,素质教育作为完整的人的教育,必然包括完整教育的各个方面。不仅如此,这些教育的各个方面,要与素质教育的理念有机结合起来。(2)把握课改精神,实践“新课程”要实践素质教育,就必须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从 2001 年开始,国家为推进素质教育进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逐步建立起的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知识拓展】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六项具体目标: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1.改
28、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
29、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状况, 实行国家、 地方、 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3)课程教学以外的各种学校管理、教育活动,重点是班主任在学校教育活动中, 课程虽然是教育活动的基本途径或载体, 但是课程不是教育活动的载体的全部。学校教育活动中,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特别是班主任工作,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真题链接】 (2013 年上半年真题)对某一数学题,小卫和小波用不同的方法得出
30、了同样的答案。周老师没有简单判断孰优孰劣,而是请他们上台陈述自己思考、推理、证明的步骤。这一做法,突出体现了周老师具有() 。A.关注过程的教学理念B.关注结果的教学理念C.关注情感的教学理念D.关注知识的教学理念【参考答案】A。新课改要求教师不应只关注知识本身的正确与否或是方法孰优孰劣,还要启发学生思维,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2.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办法(1)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民族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全面提高, 积极推进义务教育的普及。 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淡化选拔
31、意识,调动个体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自身个性得以充分发展,使整体素质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改善和提高。(2)转变学生观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转变学生观。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学生的成长主要依靠自己的主动性。因此,教育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基础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而且还要引导学生自尊、自重、自主、自律。(3)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而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或一种具体的方法,是通过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来进行的。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因此我们必须改革
32、课堂教育方法。(4)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加大教育督导力度,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加强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5)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建立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提高校长和教师的素质,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6)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素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 应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多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学术的 、文娱的、体育的活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四、素质教育观的运用四、素质教育观的运用(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当前小学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 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
33、。 素质教育观与应试教育观存在着巨大差别:1.从指导思想上看:应试教育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是以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教育,它唯分是举,限制了不擅长考试但有能力的人进一步发展,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现象;素质教育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也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 是一种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教育,它为广大学子继续深造提供了广泛平台。2.从教育目的上看: 应试教育是为适应上一级学校的选择需要, 以应试训练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则是根据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和学会审美的教育。3.从教育对象上看: 应试教育面向少数人而忽视多数人, 是重在 “提高” 的
34、淘汰式的 “英才教育” ;素质教育则面向全体,是重在“普及” ,促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通才教育” 。4.从教育内容上看:应试教育完全围绕应试要求,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轻“德” 、缺“体” 、少“美” 、砍“劳” ,是一种不完全的畸形教育;素质教育则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5.从课程结构上看:应试教育是单一的学科课程,且只重视少数所谓的“主科” ,轻视所谓的“副科” ;而素质教育则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把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程等几个板块, 把它们都纳入课表, 作为正式课程平等对待, 有的学校还十分注意开发 “隐性课程” ,如:环境教育、校风建设等。
35、6.从学生课业负担上看:应试教育为了应付考试,作业较繁重,较多采用“题海战术”和机械记忆, 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 而素质教育则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谐发展,严格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仅以作业为例,内容适度,形式灵活,不仅重视巩固性的书面作业,还要设计富于个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作业、口头作业、行为作业,并把课外阅读纳入培养健康个性的工作之中,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7.从师生关系上看:应试教育迫使教师“选择适合教学的学生” ,强调师道尊严,师生之间是一种管与被管、教与被教、灌与被灌的关系;素质教育则强调尊师爱生,师生民主平等,双向交流。要求教师尊重、理解、信任、鼓励
36、、扶植每一个学生,教师选择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发展的教学艺术。8.从教育方法上看:应试教育实行的是学生被动学习,死抠书本,脱离实际的教育;素质教育则是重视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的教育。9.从教学途径上看: 应试教育把课堂和书本作为教学的唯一途径, 不同程度地脱离社会、脱离实际;而素质教育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新型素质,要求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建构学校与社会的“双向参与”机制,使得教学途径增多,教育视野广阔,有利于从狭隘的完全同升学“指挥棒”对口的自我封闭中解脱出来,实行开放式的现代教育。10.从评价标准上看:应试教育以“分”为导向,以“率”为标准,以“
37、考”为法宝,并以此来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实行的是僵化、死板的“一刀切”教育;素质教育则确立社会实践的评价权威,淡化分数的警告、惩戒作用,把学生的差异作为资源潜能优势,实行的是使学生个性健康、完善发展的教育。【真题链接】 (2015 上半年真题)孙老师给小华写下了这样的评语: “填空题错了一道,其他题全对,能够很好地运用循环小数简便识记,等级定为优秀”关于孙老师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孙老师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B.孙老师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C.孙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D.孙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参考答案】A。孔老师并没有用分数来衡量学生。(二)素质教育的实施障碍(二)素质教育的实施障碍1对
38、素质教育的误解素质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 但有观点认为学生个体存在差异, 因此面向全体的教育是不可能的。然而这种观点也是违背素质教育观的,是对素质教育观的误解。素质教育并不否认人的差异, 不否认受教育者有不同的发展的可能性。 素质教育尊重人的差异和人的发展的不同,是社会对多样性人才需求的反映。素质教育面对所有学生,是通过因材施教,使得所有接受教育的人能够通过素质教育,获得符合自身个性的发展。2沉重的课业负担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推行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问题, 要切实认真加以解决。 各级政府都要建立健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监督检查机制。 ”
3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强调“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国家之所以强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是因为过重的课业负担会严重损害儿童少年的身心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健康,影响学生的成长。但当前课业已经成为学生的“负担” ,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第二节学生观第二节学生观考情分析:本节内容在近年的考试中多以单选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一)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一)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和基础。它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1.人
40、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人的发展从根本上说, 决定于其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获得的发展机会也不相同。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社会发展史的考察指出,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即城市和农村的分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旧的社会生产分工和不合理的生产关系是人的片面发展的原因。 人的片面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人的片面发展在资本主义手工工场中发展到了极端的地步。3.机器大工业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与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道路。首先,机器大工
41、业生年份题型题量2013 年上2013 年下2014 年上2014 年下2015 年上单项选择题1 题 2 分1 题 2 分1 题 2 分材料分析题1 题 14 分1 题 14 分写作题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产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需要。 其次, 机器大工业生产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条件。因为机器大工业生产创造了极高的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财富,缩短了劳动时间,使工人有物质条件、时间、精力去从事学习,发展自己。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条件机器大工业生产所提供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在资本主义社会并不能充分地实现。只有消灭剥削,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全体劳动者提供物质的和
42、精神的条件,才能使他们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社会主义制度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 这种方法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说: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途径。(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个性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三)全面发展教育(三)全面发展
43、教育1.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所谓全面发展教育, 是对含有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 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 是由多种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2.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整体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1)德育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其内涵包括政治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它集中体现了我国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政治性质, 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定向和动
44、力的作用。所以,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处于引领的地位。德育的基本任务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能力。(2)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技能, 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智育是学校教育中最繁重的任务,它能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种社会工作的本领。 智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包括传授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智育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或发展学生的智慧,尤其是智力。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45、具体任务有: 向学生系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 为学生各方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培养训练学生,使其形成基本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增强学生各个方面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热爱科学的精神。(3)体育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 技能, 发展他们的体力, 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生理基础。体育的基本任务包括:指导学生身体锻炼,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技能的发展,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使学生掌握运动锻炼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运动锻炼的方法,增强运动能力;使学生掌握身心卫生保健知识
46、,养成良好的身心卫生保健习惯;发展学生良好品德,养成学生文明习惯。其中,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学校体育和学校其他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4)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在净化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热爱和追求美好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小学在美育方面的任务是:培养小学生感受、理解和欣赏美的知识与能办,初步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情趣;培养和发展小学生创造美的才能。(5)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
47、, 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主要是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学生的劳动实践, 使学生了解关于一般生产劳动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提高动脑和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习惯。小学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任务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初步学会生活自理;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并掌握一些简单的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小学生爱劳动的情感,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形成以劳动为荣的思想。【真题链接】 (2015 年上半年真题)晓光多次在钢琴比赛中获奖,但不愿意学习文化课程。方老师劝说道: “特长需要保持,可是只有打好文化基础,你才能在音乐道路上走得更远。 ”方老师的做法() 。A.不
48、合理,不利于学生发展特长B.不合理,违背了学生的兴趣爱好C.合理,学生必须在各个学科领域平均发展D.合理,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参考答案】D。教师应该具有全面发展的思想,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方面的发展。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3.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1)“五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全面发展不能理解为要求学生“样样都好”的平均发展,也不能理解为人人都要发展成为一样的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同“因材施教” “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并不是对立、矛盾的。人的发展应是全面、和谐、具有鲜明个性的。在实际生活中,青少年德、智、体、美、劳诸方
49、面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 有时需要针对某个倾向性的问题强调某一方面。 学校教育也常会因某一时期任务的不同,在某一方面有所侧重。(2) “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五育”中的每一组成部分都有其相对独立性,有其特定的任务、内容和功能,对其他各育起着影响、促进的作用,各育不能相互代替。各育都具有特定的内涵、特定的任务,其各自的社会价值、教育价值、满足人发展的价值都是通过各自不同的作用体现出来的。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 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 是 “五育” 的灵魂;智育则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了认识基础和科学依据; 体育则是实施各育的物质保证; 美育是全面教育的升华;劳动技能教
50、育是全面发展的手段。因此, “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3)“五育”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能教育紧密相连,它们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缺一不可。因此, 为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要求所培养的学生能适应时代要求,要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知识拓展】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素质教育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总体来说, 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