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鉴赏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别诗鉴赏_1.docx(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送别诗鉴赏送别诗鉴赏一、学习目的1、了解送别怀远诗的特点。2、熟悉和体会这类诗的意象及相应的思想感情,分析其常用表达技巧。3、把握鉴赏送别诗及规范答题的的方法。4、接受古代诗词美的熏陶,提高相应的艺术鉴赏水平。课前预习【回首教材】1、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天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2、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3、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4、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5、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6、(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7、杜牧(赠别其一):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8、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9、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误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10、骆宾王(于易水送人):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知识链接】一、思想内容并不是送别诗表达的思想感情都是千篇一律地抒写惜别伤感之情。下面对送别诗歌思想内容作一较为详细的概括,大致可分为下面七种情况:1、
3、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如:王勃的(送杜少甫之任蜀州)中第二句“风烟望无津一句,用“风烟、“望两个词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雨所遮,间接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2、体贴入微的宽慰还以上面那首诗为例。诗人在第二句中流露伤感之意后,在后面三联中感情基调立即有了变化,作者宽慰朋友,这次离别只是客中之别,只要相互心相连,即便远隔千山万水,不就好似近邻一样吗?这首诗极尽宽慰之意,成为温暧孤单的心灵鸡汤。3、前路保重的殷勤祝愿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同样有一般送别的惜别之情,但因朋友“西出阳关是壮举,所以诗中不见伤感之意,只是在“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想象中包含了诗人的友人
4、前路保重的殷勤祝愿。4、前途艰险的担忧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一诗的第三句撇景入情,朋友刚出发,便想到“日暮征帆何处泊,春江渺茫,征帆一叶该停泊在哪里呢?在依依惜别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艰险前途的担忧。5、坦陈心志的告白有的送别诗往往借别明心志。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诗的最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则在送别感伤之外另辟蹊径,表达本人高洁的品格,孤介傲岸的坚强性格,借送别而言心志,可谓一箭双雕。6、积极发奋的勉励鉴赏诗歌,一定要能知人论世,初盛唐的诗人在诗歌中总是充满一种积极乐观精神。陈子昂的(送魏大参军)一诗写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相互心里总不免有些怅惘,但这种情绪只是轻轻
5、带过,诗人随即把这种怅惘化为为国效力的责任。全诗以“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二句作结,作者勉励友人建功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下汉将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全诗一气呵成,充满积极发奋向上的豪情。7、各向天涯的愁绪与思念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与一般送别诗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向潇湘,本人则北向长安。诗的末句“君向潇湘我向秦看起来只是交待各自行程,实际上在朴直的话语中,表现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可见,送别诗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它在表达惜别留恋之情外往往还会寄托诗人的个人身世遭遇之感,表现诗人的性情品质,或凸现时代风貌。在分析诗歌思想情感时,我们一定要学
6、会多角度多层面考虑,切勿挂一漏万。二、常见意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构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假如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送别诗中也有一些常用的意象:一风俗类意象:1、柳折柳送别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人喜欢折柳送别,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折柳送别的风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点:一则,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类似。二则,“柳与“留谐音,因而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三则,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2、酒饮
7、酒饯别“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辛弃疾(满江红))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络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所以很多离别诗,都飘散着浓浓的酒香,酒里充盈着亲情、友谊。二时间意象:3、日暮送别诗中常出现“日暮、“斜阳、“夕阳、“暮雪、“暮钟等表明黄昏时分的词语。并非诗人喜欢黄昏时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并且,黄昏时分会伴随着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讲,更能勾起漂泊之
8、人的离情别绪。4、月亮月亮也是送别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此古人常借月抒怀。通过月亮的衬托,抽象的别情更显得动人深长。三空间意象:5、长亭古代驿道旁臵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朋好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如李白(pu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6、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在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较为普遍,致使它在不是描写
9、送别的诗词中,也浸染了离情别恨,像长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此外,“寒蝉、“阳关、“古道、“西风、“春草、“眼泪等也都是与离别有关的意象。三、常见表现手法诗歌的思想情感总要借助表现手法来表现,送别诗常见的表现手法主要有下面几种:1、直接抒情如高适的(送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直抒胸臆,“借别人酒杯,浇本人块垒,表达本人虽不得意但满怀自信心和气力。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歌讲究含蓄蕴籍,表达情感往往婉转曲折,经常运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这种手法更是送别诗中最常用最典型的手法。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外表写去路烟霭迷茫
10、,道路修远,其实是要以此寄寓离愁之思,寓情于景显得含蓄蕴藉。诗人触而伤怀、借以言情的客观物象,不外落日余晖、流水通波、江风引雨、平沙卷蓬、云横秦岭、路绕蜀山之属,这些物象一经带着作者的离情别绪入诗,成为“人化的自然,便构成一种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沉深的美感景象。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曹)着力描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交织在一起,构成离别时浓重的阴沉压抑的气氛,抒写惜别悲悼之情。3、想象联想虚实结合除情景交融的手法外,送别诗中还经常用到想象、联想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如刘长卿的(送严士元)第三联写道:“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诗人由眼前的落日去帆这一实景而联想到严士元听去
11、之地湖南应是万里草青。这是虚实结合的笔法,这样虚实结合就拓宽了诗的意境,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惜别之情、思念之情。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像分别后朋友行旅中的孤寂和在这种孤寂环境中的愁苦心情。更主要的则展示了本人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如王昌龄的(送魏二)“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想象分别后友人月下船泊潇湘,“愁听清猿,甚至在梦里也因旅夜孤单而不得安寝的幻想,借以加倍地表现离别的惆怅和对友人深切的关心。此外还有王维的(送韦评事)“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都运用这种手法。4、比喻修辞手法为了将抽象的情感详细化,诗人在诗歌中还十
12、分青睐比喻这种修辞手法,送别诗由于擅长运用景物营造伤离别的气氛,所以比喻手法更为常见。宋代诗人刘迁的(柳梢青卢梅坡)一词:泛菊杯涤,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勿勿,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这首诗在表达感情时就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形单影只的孤单之感,飘泊无定的离别之苦。下片又表明他的心会像飞尘一样时时紧跟在朋友卢梅坡的马后,又像明月一样处处追随在卢梅坡的舟旁,以此来表达思念惜别之情。5.衬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心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衬托,言下有“物如同此,人何以堪的意思。这样写更能深化主
13、题而富于魅力。如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通过写柳条藤蔓、黄莺的伤离别表现人的情思心绪。杜牧的(赠别二首)其二“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那彻夜流溢的烛泪,都在为男女主人公离别而悲伤,从侧面表现了诗人不忍分离的笃挚感情。四.风格特点从风格上来看,送别诗分为两类:伤感型和豪迈型。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此古人更重离别,或折柳送别,或摆酒饯行,或写诗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友情。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王勃的(别薛华)、宋之问的(送别杜审言)、柳宗元的(重别梦
14、得)等。离别并非全都是伤感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陈子昂的(送魏大参军)丝毫不落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从大处着眼,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和发奋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昂,英气逼人,气壮山河。此外还有高适(别董大),表现了对朋友美妙的祝愿;岑参的(送李副使碛西行军),充满豪情壮志,感情慷慨激昂。鉴赏送别诗风格时,做到知人论世,体察诗情。如李白生活在盛唐,他具有乐观进取的精神,心胸开阔、性格豪爽、甚至狂放不羁。因而他的送别诗景象宏阔、别情深挚豁达开朗,没有伤感情调,如(送友人),这是李白送别诗的特色。一以悲情为主的:经常表达友人之间因离别而产生的依依
15、不舍、悲戚之情,以及对友人前程的关切,对再次相聚的等待。此类诗歌常有情感凄恻缠绵,情韵悠长,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的特点。示例:1、送杜十四之江南白居易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前两句描写眼前景: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渺茫明写景,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第三句写诗人担忧那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的处所,表现出诗人对朋友一片殷切的关心。同时,揣度行踪,可见送者的心追逐友人东去,又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末句则用“断人肠直抒别情。将惜别之情上升到顶点。2、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6、。注释:罟师,船夫。诗的开篇直接入题,交代送别地点。江边渡头,杨柳依依。这既是眼前之景,又蕴含对友人留恋之深情。刚刚还很热闹的渡头,一下变得行客稀少,冷冷清清。惟有诗人本人,仍然立在那里,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一二句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三四两句以景结情,大意是:我心中的相思之情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一样,从江南到江北都一直伴随着你,送你回到江东。作者即景寓情,将眼前无边无际的春色比作心中无穷无尽的相思,把无形之情外化为可感的形象,使情与景妙合无间,进而产生动人的艺术魅力,巧思妙喻。二以抒发旷达或豪迈的情怀为主的:这类诗歌,并不着意渲染离别的伤感,把别情写得豁达,显得新颖别致。1、送魏万之京
17、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一开首,“朝闻游子唱离歌,先讲魏万的走,后用“昨夜微霜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初渡河,把霜拟人化了,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自然引出了一个“愁字。“鸿雁不堪愁里听,是那嘹唳的雁声,从天末飘来,使人觉得怅惘凄切。而抱有满腹惆怅的人,当然就更难忍耐了。这是李颀以本人的心情来体会对方。五、六两句,诗人对远行客又作了充满情意的推想:从洛阳西去要经过古函谷关和潼关,凉秋九月,草木摇落,一片萧瑟,标志着寒天的到来。“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纯是长者的语气,予魏万以
18、亲切的吩咐。他谆谆告诫魏万: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不是一般人能够享受的。不要把珍贵的光阴,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机会成就一番事业。可谓语重心长。2、送魏大参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此诗不落一般送别诗缠绵于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从大处着眼,鼓励出征者立功疆场,并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一二句暗用汉代威镇敌胆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明写边境上军情的紧急、魏大从戎御边保国的壮举。也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三四两句是: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相互心里总不免有些怅惘;但为国效力,责无旁贷,两人执手相约:要象
19、汉代名将、号称六郡雄杰的赵充国那样去驰骋疆场,杀敌立功。此二句虽有惆怅之感,而气概却是特别雄壮的。五六句是写魏大参军所往之地。一个“横字,写出雁门山地理位臵之重要;一个“接字,逼真地描绘出飞狐塞的险峻。地理位臵的重要,山隘的险峻,暗示魏大此行责任之重大。这就为结句作了铺垫。结尾作者又一次鼓励友人希望他扬名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汉将功绩,也要有我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这在语意上,又和开始二句遥相照应。三特殊的赠别诗:此类诗歌,虽名为赠别诗,却以言志为主。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注释:芙蓉楼原名西北楼,遗址在润州今江苏镇江西北。王昌龄曾因不
20、拘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开元二十七年被贬岭南,从岭南归来后,他被任为江宁丞,这首诗写于这一时期。解释:“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覆盖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暗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浸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平明送客楚山孤: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行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诗人在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
21、正了解和互相信任,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这既是对谗毁的蔑视,又是对本身洁白无瑕品质的自誉,更塑造出孤介傲岸的自我形象,其意义远远超出一般的赠别诗。五主题倾向:1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如苏轼的(送子由使契丹)、元好问的(别程女)、黄景仁的(别老母)等等,抒写的是亲人离别之情;而李白的(赠汪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吴伟业的(送友人出塞)等等则是对友谊的咏唱。2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这类诗往往是诗人在困难困厄之际写就的,往往有不少见情见性的佳作,如王昌龄,“天生贤才终未被“君王所用,虽命运多舛,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但他襟怀大志,仍想建功立业:“身在江海上,云连
22、京国深。行当务功业,策马何骎骎。(别刘谞)3重在劝勉、鼓励、安慰的。如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梅尧臣的(东城送运判马察院)等,劝勉之中带有明显的“君子赠之以言的倾向。高适(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为“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由于是知音,讲话才质朴而豪爽,又因别离,才以希望为慰藉,于慰藉之中倾注自信心和气力。4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这类送别诗内涵丰富,表意的侧重点也不明显。如谢眺的(新亭渚别范零陵云)把离别之情、劝慰之情和内心的希冀巧妙地融为一体:“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广平听力籍,茂陵将见求。心事俱已矣,江上徒离忧。这些
23、诗从情感上看,或“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有着浓重的伤感情绪,意极为凄悲,催下泪下;或一洗悲酸之态,吹响豪迈的号角,激情荡漾,气贯长虹,如陈子昂(送魏大参军);或运用优美的文字,勾画绮丽的意境,创设轻松的气氛,使人心旷神怡,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或慨叹尘世之喧嚣,追慕山林之空灵寂静,赞叹僧人之清静脱俗,富有禅意之情等等。学习经过【真题热身】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年江苏卷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能够联想到
24、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1)橘柚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扼要讲明。4分(2)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衬托悲凉的心情。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详细分析。4分(3)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解析】(1)考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延伸到其他篇目,难度较小。“橘柚香具有时令特征,代表秋天,由此可联想到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之句。(2)既为送别诗,又点出“别,当有惜别之意,此为第一层。
25、又因“醉字,可推出“愁情,即借酒消愁,此为第二层。“江风引雨为景语,起衬托此刻悲凉心境的作用,此为第三层。(3)鉴赏类题型,包括表达技巧、思想感情、效果等部分。根据诗句内容和“代为之思一句可知表达技巧为想象,然后结合情感分析将想象的内容详细化;“其情更远意为将情感表达得更为深切,意思对即可。【送别诗鉴赏方法点拨】1从主题入手,体会诗中所抒之情情感本质。黄彻在(蛩溪诗话)中指出:“昔人论文字,以意为主。立意问题非常复杂,详细阐述见上2。表现离别的愁思,这是最为常见的,如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误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2要捉住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做深化的分析,领悟作
26、者所抒何情。由于赠别诗词是以抒情为主,而情景交融又是中华诗词独有的抒情方法,所以其次要捉住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做深化的分析,才能领悟到作者所抒何情。如刘长卿(别严士元):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能够这样问曰:“诗人在这首诗中如何多层次地描绘江南水乡的景物?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答题之前首先要看出前三联全是写景,其次要懂得每联各写何景。在此基础上对每联诗意作扼要概括即可。首联总写江南水乡早春的特点春寒料峭,乍阴乍晴,变幻不定;颔联详细描摹江南春景,3领会诗词中所蕴含的典故的含义,懂得诗人如何化用前
27、人诗文。如陈子昂的(送魏大参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以三个古代立功边疆的英雄人物比喻魏大,寄以希望,同时也表现出诗人本人为国立功的宏愿。开篇以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和魏绛消除边患这两个典故起,很自然地切合送魏大从戎,希望他能像霍去病和魏绛一样杀敌建功,保卫边疆。而魏绛和魏大同姓,用这样的典故更显得有诗趣,古人写诗填词常用此法。接下以赵充国喻魏大,(汉书)称其为“六郡良家子,他抗击匈奴,官至后将军。这一典故用得很别致,不直接点出是用典,而是通过送别时的交谈显露出,别有一番风味。最后以燕然勒石的窦宪喻魏大,鼓励友人勇
28、立战功,诗人在使用这四个历史上的抗敌英雄的典故时,或用其言,或用其事,或直接点出其名,或只讲出其出生地,各不相犯,富有变化,表现出纯熟的技艺。4捉住赠别诗中的细节描写,是深化领会诗意的一个重要环节。从诗歌创作的理论上来讲,细节也叫“有包孕的片刻,也就是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片刻,它能够使读者赏心悦目,得到一种美感的享受。如柳永(雨铃霖)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则更为典型,词人以非常细腻的描写,刻画出主人公离别时愁苦的容态,凄恻的内心,极其深入地揭示出离别时的无穷悲哀。5关注谐音修辞手法在赠别诗词中的运用。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
29、,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诗中的“丝是“思的谐音。诗人将“相送情和“散丝“互藏其宅,可谓“妙合无垠,且富有创新。李白以“唯见长江天际流,“桃花潭水深千尺写别情,或取其长,或取其深,言情深意长者,白也为最,余者皆缺乏称。而韦应物则以细密的雨丝为比,且比中巧妙地蕴含谐音的手法可谓别开生面,独辟蹊径,虽不及李白,却也给人以崭新的形象,使诗句情景交融,意韵悠长,堪称一绝。赠别诗词中最为常见的谐音字有以“柳谐“留,以“秋谐“愁等,如王维(渭城曲)中的“客舍青青柳色新,郑谷(淮上与友人别)中的“扬子江头杨柳春,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中的“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30、,如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中的“明日巴山道,秋山又几重,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秋尽江南草木凋等等。6考察抒情方式,体味作者感情。考察其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方式。7弄清诗中送别的主体客体即“谁送谁。8尽量了解送别的相关背景。9赠友送别诗设题形式:A,描绘了什么景?景物具有什么特点?B,这些景物渲染什么气氛?C,景物描写衬托什么情感?答题形式:什么景什么特点渲染什么气氛衬托什么情感。【例题演绎】1赠友送别类1.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蝶恋花暮春苏轼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路尽河回千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
31、些。我思君处君思我。注凭杖飞魂招楚些: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1词的上片哪些景物表现了暮春的特点(3分)1堕花;老柳;开过花的樱桃。2本篇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词的下片是如何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5分)2虚写(或“想像)朋友路途遥远,孤单寂寞(2分);化用典故(前人诗句)表达与朋友早日重逢的愿望(3分)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送钱穆父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仍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辈。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注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改
32、火:指年度的更替。筠:竹。(1)“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什么样的品格(4分)(1)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手法,赞扬了友人淡泊、坚贞的品格(4分,“手法2分,“品格2分)(2)“送行淡月微云句营造了什么样的气氛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2分)(2)营造了在夜间为友人送行时凄清幽冷的气氛,表现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寡欢的心情,(2分,“气氛1分,“心情1分)(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以为豪放达观,有人以为失意惆怅,你的看法呢请扼要分析。(4分)(3)是豪放达观,意在劝慰别人。诗人以为人生如行旅,人人都是漂泊的旅人,自当随遇而安。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恬淡自安的洒脱
33、情怀。是失意伤怅。意在感伤本身。诗人以为本人和友人一样不幸。表达了诗人对仕宦浮沉的惆怅,对身世飘零的慨叹。如讲既有豪放达观,又有失意惆怅,心境复杂,言之成理亦可。(4分,其中“看法1分,联络作品分析3分)【课后稳固】1阅读下面的宋诗,根据要求,完成赏析。5分2007年高考湖南卷)示长安君王安石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注: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出使辽国前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
34、逐联赏析作者是怎样表现这种情感的。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6分10年天津卷峡口送友人送蜀客司空曙雍陶峡口花飞欲尽春,剑南风景腊前春,天涯去住泪沾巾。山鸟江风得雨新。来时万里同为客,莫怪送君行较远,今日翻成送故人。自缘身是忆归人。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他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3有人以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衬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能否同意?请讲明理由。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10年江西卷送人归京师陈与义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注】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能否矛盾为何(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