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改革发展情况汇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大学改革发展情况汇报.doc(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在 2016 年学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校长 李元元(2016 年 3 月 22 日)老师们、同志们:这次学校工作会议,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和学校“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分析学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做好总结、动员和部署,为“十三五” 良好开局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代表学校作工作报告,主要分三个部分:一是学校“ 十二五” 工作简要回 顾,二是对学校当前面 临形势的分析,三是 2016 年
2、主要工作安排。第一部分 学校“十二五”工作简要回顾“十二五” 时 期是我校 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在教育部和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学校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内涵建设,全面实施依法治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实现了由 2000 年合校初期的“艰难起步、负重前行”,到中期的 “深度融合、凝心聚力 ”,再到“十二五”时期的“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的历史性 转变。- 2 -五年来,学校办学思路进一步厘清。明确了战略上分“三步走” ,确立了最终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 “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创新兴校、开放活校、文化荣校” 的发展战略深入人心。以“高水平的学科群
3、、高层次的人才队伍、高起点的创新基地、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水准的国际交流合作”为导向的“ 五位一体” 建 设卓有成效。全校上下风清气正,凝心聚力,努力探索具有吉大特色的发展道路。五年来,我们较好地完成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发展活力不断激发吉林大学综合改革方案获国家批准备案,方案明确了以立德树人和提高质量为根本任务,以学术发展和制度创新为重点领域,以财务管理和人事分配制度重心下移为突破口,探索具有吉大特色的一流大学改革之路。我们的改革切实取得了阶段性的红利。例如,通过 2012 年的机关机构改革,机关机构和直属单位总数由原来的 66 个减少到 54 个。通过后勤改革,学校水
4、、电消耗显著降低,仅 2013 年自供暖改革一项,就节约资金近 2500 万元。通过推进医学改革,医学教育、科研和医疗服务质量快速提高,医学科研项目数、经费总额和增长幅度、获奖数不断取得历史新高。完成了农学部办学模式调整及管理体制改革,从根源上解决了融合问题。二、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我们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提出了“志高远、敢担当,基础厚、能力强,会创新、适应广” 的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构建了“学科 综合、创新、开放” 三种 环境下的“学术型、工- 3 -程应用型、管理型、国际型和创业型”五种类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本科生、研究生教学经费持续增长,2015
5、年已达 4.87 亿元。9 项成果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建立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 项目试验班和校内教改试验班等各类试点 19 个(国家级 13 个)。本科生生源质量稳步提高,学生平均年终就业率超过 96%。在校本科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的比率已超过 50%。在“ 挑战杯”及“创青春”系列赛事中,连续实现突破,不断刷新东北地区高校的最好成绩,在全国也位居前列。三、坚持“扶优、扶强、扶新” ,学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新增 3 个学科(领域)进入 ESI 全球排名前 1%。ESI 论文被引频次位居全国高校第 9 位(截止到去年底)。ESI 中国 20 强大学排名第 10 位。
6、“985 工程” 三期建设多次得到教育部的肯定和鼓励。2014 年以来学校专项投入 1.84 亿元,支持高峰、高原和新兴交叉三个层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努力打造一批国内一流乃至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学科。组织校内 50 余个学科建设单位对所建设的学科进行自我评估,形成学科专业结构和布局优化调整建议方案,完成食品科学与工程等 2 个一级学科的整合,成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完成了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第一阶段工作。四、正确把握数量与质量、基础与应用的关系,科学研究能力持续提升“十二五” 期 间科研经费 达到 57.13 亿元。 2015 年学校科研经费突破 12.34 亿元,自然科学到账经费总额达 11
7、.54 亿元,哲学社会科学到账经费总额超过 8 千万元,均创历史新高。自然科学- 4 -获立 2 个超亿元重大项目,3 个 4000 万元级以上项目,3 个国家重大科研计划项目。 “十二五” 期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 奖 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 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4 项,中国专利奖金奖 1 项、优秀奖 4 项。 “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 大科学工程被国家列入近期支持东北振兴的相关计划。 “纳微构筑化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获教育部批准建设。哲学社会科学获立国家和教育部重大项目 31 项,其中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立项 5 项,排名全国高校第 1 位,这也是历次
8、评选中首次获得全国高校第一位。超千万元重大项目实现零的突破。2015 年 3 部书稿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入选数量并列全国高校第 1 位。CSSCI 论文收录数量稳定保持在全国高校第 6 位。作为核心协同单位的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国家“2011 协同 创新中心” 。智库作用充分 发挥, “十二五”期间共有 86 份研究报告得到省部级及以上领导的肯定性批示,比“十一五” 期 间增长了 207%。两位教授先后走上政治局集体学 习的讲台,极其难得。五、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我们努力克服区位条件相对不利的因素,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高端人
9、才和青年人才的引育计划。2011-2015 年投入了 3.4 亿元,逐年提高高层次人才的待遇。共引进“ 双聘院士” 等各层次优秀人才 310 人。 “十二五 ”期间,学校新增两院院士 2 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3 人,国家“千人计划” 特聘 专家 20 人,教育部“长江学者”23 人,同时还实现 了哲学社会科学和医学学科长江学者- 5 -零的突破。学校还对新聘任教师选聘制度和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创新,努力提高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的总体比例,将在站博士后作为教师补充的重要来源,进一步改善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和知识结构。目前,校本部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已达到69.61%,教师本源率下降至 44.7
10、%,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比例首次超过 50%,达到 51%。六、全面提高开放合作水平,为学校发展赢得更多资源和机遇国内合作方面,学校致力于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签署各类国内合作协议 317 份。以工业技术研究总院为主体,依托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载体,全面服务吉林省产业发展。与多家国内著名企业共建“大企业研究院” ,推动高端人才集聚和高效益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学校拥有 50 余万海内外校友,目前已建立地区校友会 86 个。学校筹资能力近年来显著增强,在 2016 年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中列第 11 位。国际合作方面,根据国家战略和学校发展需求,加速推进了师资国际化、科研国
11、际化、办学国际化、生源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和课堂教学国际化进程,已与 39 个国家和地区的 245 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比 2010 年新增 112 家。合作伙伴院校当中排名世界前 100 的高校 30 所,排名前 200 的高校 48 所,比 2010 年分别增加了 13 所和 17 所;与美国肯塔基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国际著名高校建立联合学院、研究中心等合作平台 17 个。孔子学院建设卓有成效,学校获得“ 孔子学院先 进中方合作院校 ”称号。由我校作为主办方- 6 -之一的“纪 念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国际研讨会”在莫斯
12、科 举行,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分别为研讨会发来贺信。七、 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现代大学制度初步构建学校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了校党委、行政决策议事规则,健全了督办落实机制。修订完善了吉林大学章程,不断推进依法治校,构建和完善了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学校制度体系。构建了以学术委员会为最高学术权力机构的学术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既相对分离,又相互支撑的有机统一的运行机制。初步构建了与发展实际相适应的统一领导、多元参与、和谐善治、科学发展的学校治理体系。八、支撑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民生持续改善夯实发展基础,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学校 2015 年收入达到 55.79 亿元,比
13、2010 年增加了 19.35 亿元。与此同时,学校的化债工作成效显著,财务风险已经化解。校园基础设施总投入资金 4.33 亿元,比“ 十一五” 增加 139%,全校老旧楼宇和历史文物建筑基本得到了重新修缮,还有些正在修缮,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新增绿化面积 20 余万平方米,校园绿化率达到 38%。学校优化校园功能布局,确定了“一园为主,四园为辅” 的办学格局。引进投资约 1.39 亿元(产权归学校)、建筑面积达 3 万平方米的吉林大学日新楼已投入使用。投资 3.3 亿元,建筑面积近 8 万平方米的鼎新楼已基本竣工,有望在今年投入使用。大力改善民生,和谐吉大建设取得新成效。学校连续五年提高教职工
14、收入,2015 年在职教职工年人均收入是 2010 年的- 7 -2.48 倍。全面落实吉林省各项离退休政策,并积极挖掘政策空间,努力提高离退休教职工的生活水平。投入 2 亿多元购买和装修的 790 套公共租赁住房作为学校周转房,已经投入使用。 “吉大附中力旺实验学校”已 顺利开课, “吉大附中高新慧谷学校 ”建设积极推进,最大限度的满足教职工子女入学需求。学校坚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了具有吉大特色的文化建设“四大工程” ,营造了人文浓郁、特色鲜明、品格高尚、兼具历史传统和时代风格的吉大文化。上述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校师生员工的智
15、慧、心血和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代表杨振斌书记和学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向全校师生员工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为推进学校改革发展攻坚克难、不懈奋斗的在座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当然,我们也必须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对照“十二五” 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的目标要求,我们仍有一些工作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例如:虽然明确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但改革的措施还需要进一步落实,改革的成效还需进一步提高;虽然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取得了新突破,但距离理想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科研经费总量逐年提升,但无论是从绝对值,还是从科研经费在办学收入中的占比,包括横向经费的占比,我们都还有大幅提升的空间;虽
16、然我们的人才引育政策初见成效,但高端人才严重不足的短板必须下大力气尽快补齐,等等。随着国内外改革发展形势的深刻变化,我们必须做好面对未来更为严峻挑- 8 -战和考验的准备。第二部分 形势分析一、国家宏观政策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新机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在“ 两会 ”审议通 过, 纲要在教育、科技 领域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尤为值得关注。比如, “十三五” 期间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迫切需要科技进步和一流人才,国家提出启动一批新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等等,这为高校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去年 10 月国务
17、院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后,一些高校积极行动,围绕“双一流” 建设方案,立足自身发展战略,谋划学校新一轮的建设发展。我们学校也已着手准备、精心谋划“ 双一流” 建设,力求科学 规划学校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路径,确保学校能够进入国家重点支持的世界一流大学战略规划之中。 “双一流 ”建设从 2016 年正式启动,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与国家五年建设规划同步实施,与高校五年建设规划同步进行。因此,加快学科优化调整,加快推进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项目建设仍然是学校“ 十三五” 期间的重点工作。2016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要求我们实实在在地把质量作为新时期教育工作的主题,把时
18、间、精力和资源更多地用在内涵建设上。“十二五” 期 间吉林省 对吉林大学的支持力度也是空前的,根- 9 -据省财政部门的统计, “十二五” 期间吉林省 对吉林大学的总投入在学校历史上也是从来没有过的。 “十三五” 期间,吉林省委省政府领导明确表态将继续加大对吉林大学的支持力度,在 2016 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支持吉林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把吉林大学的建 设发展纳入吉林省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目前,吉林大学已向省里提交了新一轮省部共建报告,围绕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设计了 27 个重大项目,积极向省里申请建设经费,当然我们还会争取省里在政策、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的支持。据我们
19、了解,省委省政府对吉林大学“双一流” 建设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已指示相关部门对吉林大学申报方案、建设的项目进行了严格的、仔细的论证,目前相关论证报告已反馈给省里主要领导。同时,我们要加快推进这项工作,促成吉林省和教育部签订新一轮的部省共建协议。二、新时期学校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2015 年,学校历史性地在上海交大的世界一流大学排名中进入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 300 名;2016 年,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最近公布的世界大学排名中,吉林大学位居第 346 位,较 2015年上升了 62 位,也是第一次进入前 400 位;在近期武汉大学公布的中国一流大学排名中,吉林大学首次位居第 8
20、位,也是近年来最好成绩。应该说,过去几年,学校的国内外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大幅提升,为新一轮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概括地讲,我们认为,目前学校已形成了三大优势:一是规模和存量优势;二是科研和人才优势;三是改革和后发优势。尽管“十二五 ”期间我 们的核心发展指标 无论在数量上还是- 10 -质量上都有持续攀升,但与同类院校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相比,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因此对“十二五” 期间取得成绩我们千万不能沾沾自喜,我们应该清楚,未来的压力和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下面,我主要围绕核心发展指标分析一下我们学校面临的严峻形势。从学科建设来看。根据 ESI 最新数据显示,吉林大学 ESI 论文总
21、被引频次达 230,040 次,居全国第 10 位,较去年下降 1 位,进入 ESI 前 1%的学科目前有 9 个,在全国高校排名仅处于第 16位,与我们像类似的综合性大学一般比我们多 3-5 个;进入 ESI前 1的学科共有 2 个,全国排名第 7 位。毫无疑问, “十二五” 期间,吉林大学 ESI 学科数量从 6 个增加到 9 个,全球排名从 503位上升至 410 位,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稳中有升,但是,入围学科数量排名却有所下降。而且,由于药理学和毒理学、农业科学两个学科刚刚进入 ESI 前 1%,它们的论文数量和总被引频次不多,随时还存在掉出 ESI 前 1%的危险。更值得关注的是,我校有潜力进入 ESI 前 1%的学科目前还比较少。假设以上 6 个学科在“十三五” 期 间能进入,我校 进入 ESI 前 1%学科总数达到 15 个。“十二五”期 间,与我 们排名接近的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 ESI 排名前 1%学科增加数量都远高于我们增加的 3 个,有的高校比如中山大学现在的数值已超过我们“十三五” 期 间的 预期值,可以看出这几所高校 ESI 学科上升势头非常迅猛,无论是增量还是当量均超过了吉林大学。当然,我们不能唯 ESI 学科论,因为一所学校还有很多学科,还有很多办学特色,在 ESI 指标上没法体现,因为 ESI 学科主要是自然科学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