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概论期末考试温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保障概论期末考试温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社会保障概论期末考试温习一、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1目的不同。社会保险是国家强迫实行的以保证社会安全为目的的保险制度,不以营利为目的。商业保险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经营活动。2保障对象不同。社会保险是以劳动者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为对象。商业保险是以全体国民为对象。3权利与义务对等内涵不同。社会保险首先强调劳动者必须履行为社会奉献劳动的义务,并由此获得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权利。商业人身保险强调投保人员所缴保险费的多少决定保险金的多少,权利和义务的对等表现为一种“多投多保,少投少保,不投不保的等价交换关系。4管理体制不同。社会保险由中央或地方政府集中领导,有社会保险专门机构负责组织管理,属于行政领导体
2、制。商业保险机构保险公司是自主经营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属于金融体制。5保障水平不同。社会保险是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为标准,保障水平要考虑劳动者原有生活水安然平静社会平均的消费水平,并随生产的发展不断提高。商业保险的保障水平完全以投保人所缴保险费的多少为标准,不考虑其他因素。6立法范畴不同。社会保险是国家规定的劳动者享受的基本权利,属于劳动立法范畴。商业保险是企业的金融活动,合同双方权益受经济合同法保护,属于经济立法范畴。二、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条件1.经济条件: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2.社会基础:工人阶级长期斗争和争取的结果。思想理论根据:1边沁的功利主义理论:社会是个人的总和,社会的
3、职责就是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追求其个人利益,使社会的绝大多数人都能得到最大的幸福,进而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和全社会的稳定与繁荣。2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理论:收入均等化,即以为一个人的收入越多,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就越小;反之,收入越少,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就越大。3凯恩斯主义理论:提出通过国家干涉、扩大公共福利支出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来刺激需求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建立累进税制和最低工资制等观点。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1.德国: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俾斯麦,1883(疾病社会保险法);1884,(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2.英国:最早社会保障立法(济贫法);19
4、11(国民保险法)。3.美国:1935罗斯福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四、社会保障制度的形式1.“投保赞助型传统型:美国、德国、日本。以社会保险为主、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以现收现付为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费用由多方承当、实行自治管理。2.“福利国家型全民福利:英国、瑞典福利国家橱窗。使公民普遍的享受福利,让国家担负起保障公民福利的职责。3.“国家保险型国家保障:苏联。受保人不缴纳任何保险费、社会保险待遇高、保险待遇不与缴费多少相关联,而与工龄挂钩、各级工会组织代表国家政权机构管理社会保险事宜。4.“强迫储蓄型强迫自保: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智利。通过国家立法,强迫所有雇主、雇员依法按工资收入的一
5、定比例向中央公积金局缴纳公积金,由中央公积金局加上每月应付的利息,一并计入每个公积金会员的账户,专户储存。五、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1.社会保险核心部分:面向工薪劳动者。2.社会救济最后一道防线:面向贫困群体。3.社会福利最高层次:1公共福利:面向全体公民。2职工福利:面向企事业、机关单位职工。4.社会优抚:面向军人。5.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险、商业保险。六、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的特点社会保险:强迫性、互济性、储备性、补偿性。社会救助贫困救济、灾祸救济:义务的单向性、福利性、对象的限制性、目的的层次性、手段的多样性。保障对象主要是无收入、无生活来源或孤苦无依的无法生活者,以及虽有收入,但因遭
6、遇意外事故或收入较低无法维持生活的人们;社会救助的目的是维持最低生活需要,给付标准一般低于社会保险;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税收拨付或十分税捐,社会团体或个人捐赠;享受救助时,个人提出申请,有关机构进行调查,确定救助标准,按期或一次给付救济金。七、社会保障水平及其特征社会保障水平: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的高低程度。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国内生产总值100%社会保障水平特征:动态性特征、刚性特征社会保障水平具有刚性增长的特征,即缺乏弹性或者只具有单向度的弹性,表现为社会保障规模只能扩大不能缩小,项目只能上不能下,水平只能提高不能降低。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实践几乎都证实,缩
7、减社会保障支出,降低社会保障水平,就会引起社会的动乱不安、社会保障水平客观上存在一个“适度区域。八、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方式、原则、筹集渠道筹集方式:征税方式、收费方式、强迫储蓄方式。筹集原则:1公平性原则。高收入劳动者与低收入劳动者之间的负担公平原则;代际之间的负担公平问题;筹资与给付之间的公平问题。2效率性原则。3收支平衡原则。4独立性原则。筹集渠道:政府财政赞助、雇主与个人缴费、社会捐赠、发行社会福利彩票,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九、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原则、给付方式给付原则:1、保障受保障者基本生活需要的原则。2、随物价变动调整待遇水平的原则。3、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原则。给付方式:货币支付、实
8、物支付和服务支付。十、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原则、投资方向投资原则:安全性原则、收益性原则、分散化原则、流动性变现性原则。投资方向:1金融投资。储蓄存款债券:政府、企业债券股票2实业投资:房地产、基础设施等不动产。十一、社会保障管理的内容:由国家或政府制定和施行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政策,以及实现社会保障任务、目的的行政工作经过。内容:社会保障政策法规管理:政府制定社会保障的政策法规和运用政策法规实行管理与监督的经过。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支付社会保障待遇、管理、运营社会保障资金、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社会保障对象管理:为社会保障的享受对象提供一系列日常性的服务。社会保障机构管理:建立、完善
9、和改良社会保障的工作机构,确定工作机构的体制、职责、权限、分工,实行对机构工作的监督、评价等。十二、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社会保障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政府直接管理的体制:政府承当立法、监督责任,并负责社会保障的业务管理。它有两种详细形式。一是集中统一的形式英国,即中央政府受权一个部或一个委员会,下面层层设置机构,实行统一政策、统一制度、统一标准以及统一表格,经费统收统支。二是分权管理的形式,它又能够分为两种:一是上下分权美国,中央政府制定基本的法律和法规,地方政府可根据本人的详细情况制定法规细则,有较大的独立立法权。二是部门分权加拿大,实行分部门管理,如劳工部门管理失业和工伤保险等。政府和社会公
10、共组织共同管理的体制:由政府负责社会保障立法和监督,社会公共组织负责社会保障的业务管理,政府行政和事务性工作分开管理。以德国为例,联邦议会制定和公布有关社会保障法律,联邦政府的社会事务部进行日常行政管理,其职责是:进行政策研究,监督功法组织执行法律,审批其年度计划,但不干涉其日常工作。以私营公司为主的管理体制:在国家立法和制定基本政策的前提,其他所有日常管理工作全部由企业化的私营公司来承当,实体性的工作由其详细运作。如智利的完全基金制的私有化管理的个人账户制养老金制度。十三、社会保障法的原则、形式、特点原则:1、权利保障原则:将获得保障视为公民权利和国家义务。2、社会共同责任原则:通过强迫立法
11、建立社会共同责任机制,使社会风险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承当。3、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社会保障发展水平受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在为有关社会保障的项目及标准立法时,必须从国家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4、社会公平原则:社会保障是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是国民收入的一种转移,这种转移的理论基础合适会公平。5、普遍性与区别性相结合原则:把全体公民纳入保障范围,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为基本要求,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各地区发展状况,构建一个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形式:1、宪法:根本大法,是制定其他法规的基本根据2、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公布。3、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4、地方性
12、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5、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行政规章6、法律解释:国家机关的规范性解释。7、条约与协定特点:社会性、强迫性、协调性、安全性。十四、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思想流派:1、经济自由主义:古典自由主义亚当斯密:社会问题是个人责任的结果,它的解决应该依靠本人而不是社会和政府;新自由主义哈耶克和弗里德曼:反对国家对经济与社会生活施行干涉,强调依靠和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提倡社会福利市场化与私营化。2、国家干涉主义德国新历史学派、费边社-义、福利经济学、瑞典学派、凯恩斯主义、新剑桥学派:主张限制私人经济活动的范围,由国家干涉和介入社会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承当多种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职
13、能的思想和政策。3、中间道路学派麦克米兰:既不同意完全的自由听任,也不支持民主社-义学派的主张;他们是反集体主义者,但不是反对国家干涉者。理论根据:1、市场失灵讲:由于市场经济中存在竞争的缺点、公共品、外部性、不完善的市场、信息不完全、失业、通货膨胀及失衡等缺陷,市场失灵便不可避免。当市场失灵作用于市场经济社会中的个人时,就表现为各种风险,然而市场本身是无法建立有效化解社会风险的机制的,市场失灵使政府提供社会保障成为必要。2、公共职责讲:政府的存在及其功能的行使是与公共福利、公共服务严密联络的。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承当相应的责任是其公共职责的题中应有之义。3、国家认同讲:国家认同即人们对建立在
14、本人民族基础上的国家有认同感。假如没有国家认同感,已经建立的民族国家也不可能有稳固的心理基础。平等、自由、安全、保障、人权和正义等普世主义理念,已经成为预设性认知的一部分。这就预示着要实现国家认同,政府就应当提供应公民自由、安全、公平等感受,而社会保障显然就是一个能够提供这种感受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系统。十五、现收现付式与完全积累式的区别1、现收现付式是在职的一代奉养已退休的上一代、在职的交费直接用于支付当期退休者的退休金。本人的养老金则由下一代人支付。是一种代际转移。完全积累式是国家强迫施行的个人养老储蓄方式,通过建立个人账户,企业和个人缴费全部进入个人账户,退休待遇水平完全取决于账户基金的积累
15、额,账户基金能够进行投资。强迫储蓄,使个人一生的收入和消费均等化,能够实现自己保障,不会引起代际冲突。2、现收现付式以支定收,需要多少养老金就征收多少。完全积累式以收定支,在职时完全积累,退休后按月支付,支付水平取决于过去的积累数额。3、现收现付制管理简单,不存在基金保值增值问题,可实现转移支付与收入再分配。完全积累式需要较高的管理水平,否则基金收益很不确定,在基金的保值增值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不能够实现转移支付与收入再分配。4.另外完全积累式还具有下面特点:它是一种鼓励缴费,由于支付水平与本人在职时的工资和缴费直接相关,个人有缴费积极性;坚持效率优先原则,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育和经济发展。社会
16、保险socialinsurance社会救助socialsuccour社会福利socialwelfare市场经济market-directedeconomy济贫法PoorLaw互助组织mutual-aidorganization商业保险commercialinsurance社会保障制度改革thereformofsocialsecuritysystem社会保障基金socialsecurityfund养老保险基金pensionfund现收现付pay-as-you-go完全积累fullyfunded社会保障水平socialsecuritylevel政府责任governmentalresponsibil
17、ity公共职责publicresponsibility财政责任fiscalresponsibility监管责任theresponsibilityofadministrationandsupervision无限责任unlimitedresponsibility有限责任limitedresponsibility责任边界theborderlineofresponsibilityamongdifferentbodies社会保障socialsecurity社会功能socialfunction养老保险制度改革thereformofpensioninsurancesystem医疗保险制度改革thereformofmedicalinsurancesystem债券bond股票stock社会保障管理socialsecuritymanagement管理体制managementsystem法制管理managementoflegalsystem社会保障水平指标indexofsocialsecuritylevel社会保障预警系统pre-warningsystemofsocialsecurity社会保障法socialsecuritylaw行政法规rule法律规范legalcriterion宪法co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