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2020聚集.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9174564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民间故事2020聚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民间故事2020聚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民间故事2020聚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间故事2020聚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民间故事2020聚集中国民间故事2020聚集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中国民间故事,方便大家学习。中国民间故事1炎帝有一个女儿,叫女娃。女娃特别乖巧,黄帝见了她,也都忍不住夸奖她,炎帝视女娃为掌上名珠。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单独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可是由于父亲忙于公事:太阳升起时来到东海,直到太阳落下;日日如此,总是不能带她去。这一天,女娃没告诉父亲,便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不幸的是,海上忽然起了狂风大浪,像山一样的海

2、浪把女娃的小船打翻了,女娃不幸落入海中,终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永远回不来了。炎帝虽然痛念本人的小女儿,但却不能用太阳光来照射她,使她死而复生,也只要单独神伤嗟叹了。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便叫此鸟为“精卫。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本人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因而,她一刻不停地从她住的发鸠山上衔了一粒小石子,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回翔阒,悲鸣着,把石子树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小鸟儿,算了吧,你这工作就干一百万年,也休想把我填平!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

3、万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终将把你填平的!“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由于你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你将来还会夺去很多年轻无辜的生命。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总有一天会把你填成平地。精卫翱翔着、鸣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发鸠山去衔石子和树枝。她衔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复翱翔,从不停息。后来,一只海燕飞过东海时无意间看见了精卫,他为她的行为感到困惑不解,但了解了事情的原因之后,海燕为精卫大无畏的精神所感动,就与其结成了夫妻,生出很多小鸟,雌的像精卫,雄的像海燕。小精卫和她们的妈妈一样,也去衔石填海。直到今天,她们还在做着这种工作。故事启示: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愿望,宏伟的志向,遭到人们的尊敬

4、。晋代诗人陶渊明在诗中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之填沧海,热烈赞扬精卫小鸟敢于向大海抗争的悲壮战斗精神。后世人们也经常以“精卫填海比喻志士仁人所从事的艰巨卓越的事业。人们同情精卫,钦佩精卫,把它叫做“冤禽、“誓鸟、“志鸟、“帝女雀,并在东海边上立了个古迹,叫作“精卫誓水处。中国民间故事2古时候有个富阳人名叫董昭之,有一次乘船过钱塘江。船到江心的时候,突然发现江中漂着一截三尺长的芦苇。芦苇上有一只蚂蚁急匆匆地爬来爬去,不住地从一头爬到另一头,眼看就要掉进江水里淹死啦。董昭之是个好心肠的人,他让船驶近芦苇,想把芦苇连同蚂蚁拾上船来,同船的人反对道:“这是蜇人的毒虫,你敢拿上船,我们就踩死它!董昭之没

5、办法,就用绳子一头缚住芦苇,一头拴在船舷上,拖着蚂蚁靠了岸。蚂蚁死里逃生,爬到陆地上飞快地跑掉了。这天晚上,董昭之做了个梦,梦见上百个穿着黑衣服的人来找他。为首的一个黑衣人向他行礼道谢,对他讲:“我是蚂蚁的王,今天不慎掉进江里,幸亏您救了我的命。今后您要是有什么需要的地方,一定告诉我,我会尽量帮助您。董昭之醒后,觉得这个梦很荒唐,就没有理睬。数年后,董昭之由于四处维权得罪了官府,被抓进大牢,申述无门,无法脱身。万般无奈之下,他想起了那个荒唐的梦,觉得不如试试看,也许是个办法。他从牢里找到几只蚂蚁,对它们讲:“我是富阳董昭之,我被关在牢里啦,快去告诉你们的王,让它想办法救救我吧!蚂蚁们愣了一会儿

6、,匆匆忙忙爬走了。可是,接下去一连三天都没有动静,董昭之有点绝望了,甚至感到本人太无聊,竟然傻乎乎地去跟蚂蚁讲话。三天后的深夜,下着大雨,电闪雷鸣。睡梦中的董昭之又梦到那个黑衣蚂蚁王,蚁王大声叫喊着:“快起来!快起来!董昭之猛地惊醒,四下打量了一番。突然,牢房一角的墙壁“哗啦一声塌陷出一个窟窿,成千上万只蚂蚁密密麻麻地从窟窿里爬走了。董昭之知道这是蚁王带领蚂蚁们蛀出来的逃生通道。他满怀感谢地向蚂蚁们拜了一拜,趁着雷雨之夜越狱逃跑了。后来董昭之一直告诫他的后代子孙,积德行善要从点滴做起,莫以善小而不为。中国民间故事3在远古时代,洪水泛滥,人们经常遭到洪涝的损害。在尧帝当政的时候,又发生了一场可怕

7、的洪水灾祸:大地上一片汪洋,房屋被冲塌,田地被淹没,死人成堆;人们扶老携幼,四处漂泊逃难。尧看到人民如此受苦,心里忧虑不安,就派鲧去治理洪水。鲧带领大家治水,采用挡阻的办法,哪个堤岸冲了补哪个,结果挡来挡去,这边的挡住了,那边的又冲垮了,劳民伤财了9年,一无所成。尧以后舜做了部落的领袖,他看鲧治水毫无起色,耽搁了大事,就下令处死了鲧,又命令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深知治水的事事关重大,治不好也会丢掉身家性命。可是,眼看着洪水如此肆虐,人们苦不堪言,禹就英勇地接受了这个重任。禹认真总结了父亲失败的教训,感到用堵的办法是行不通的,于是大胆地设想了一个与父亲背道而驰的治水方案疏通河道,顺其流势,将水引走

8、。方案制定后,禹决定走遍天下,察清地势,探明河道,引水下流。他带领大批助手,踏遍了闹水灾的9个州,测量好地势高低,分别竖立木桩作为标记。那时,大多数地方荒无人烟,禹风餐露宿,经常冒着大风大雨,在恶劣的环境中奔波。然后,禹根据调查得来的资料,从水灾最严重的地区开场治水。禹和大家一起,用石斧、石刀等简陋的工具挖河修堤。他的手上长满了老茧,脚底长满了脚垫,脸也顾不得洗,经常蓬头垢面。由于常年累月地泡在水里,他的脚指甲都脱落了,人们看到了都感动得落泪。为了治水,禹到了30岁还没有结婚,后来和一个叫女娇的姑娘结婚了,婚后刚4天,他就告别新婚的妻子,忙于治水去了。大禹治水13年,3次经过家门都没顾得上进门

9、看一看。第一次经过家门口,他听到本人新生的儿子正在呱呱啼哭,妻子由于生产的痛苦也正在呻吟,他的助手都劝他进去看看。禹也多想进去看一眼啊,可是他有要紧的事要办,怕耽搁工作,硬是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禹的儿子已经能叫爸爸了。小家伙在妈妈怀里使劲叫着爸爸,禹只是深情地向妻儿挥挥手就过去了。第三次,禹经过家门时,儿子已经十多岁,他跑过去要把爸爸往家里拉,禹抚摸着儿子的头,叫儿子转告妈妈,等治好水后再团聚,又匆匆地离开。13年后,禹历经千难万险,开沟修渠,终于战胜了洪水的灾祸,促进了农业发展,使百姓能安身立命。禹由于治水有功,被舜立为君位的继承人,成了夏朝的第一个君主,所以历史上称他为夏禹或大禹。

10、大禹当上部落联盟领袖以后,仍然不贪图享乐,他不辞辛苦地到各地去巡视,为百姓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中国民间故事4从前有个书生叫刘彦昌(也有叫刘向,字彦昌),上京赶考时,顺道登华山一游。华山上有一座神庙,庙神三圣母(也叫华岳三娘)是玉帝的外甥女,二郎神的妹妹。她美丽善良多情,自从被王母派遣到华山后,一直过着孤单寂寞的生活。这天,她正在庙中吟歌漫舞,消磨光阴,忽然发现一个书生跨进了庙门。她急忙登上莲花宝座,化为一尊塑像。走进大殿的刘向,一眼就看到了三娘的塑像俊丽、温顺、安适,刘向被深深吸引住了,心想要是能娶她做妻子该多幸福啊!可惜这只是一尊没有情感悟觉的雕像。刘向怀着深深的遗憾,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取

11、出笔墨,深情地在墙上抒写了本人对三娘的爱慕之情。三娘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心中不禁百感交集。面前这个书生多么英俊倜傥,文采斐然,他对本人满怀深情,而本人又何尝不被他深深吸引,又何尝不爱恋他呢?可是,一个是上界仙女,一个是下方凡人,又哪能缔结姻缘呢?目送怅怅离去又依依不舍的刘向,三娘再也不能安静冷静僻静了。她沉吟再三,终于决定不顾天条禁令,要与刘向结为夫妻。于是,三娘便化为一民间女子,追上刘向,向他道出了真情,从此后二人两情依依,结为伉俪,恩爱无比。刘向考期将临,三娘已有孕在身,依依惜别之时,刘向赠给三娘一块祖传沉香,讲日后生子能够“沉香为名。二人十八里相送,难舍难分。刘向在京城一举中榜,被任命为扬

12、州府巡按。就在他走马上任之时,华岳三娘却遭难了。原来,这时正值王母娘娘生日,在天宫大办蟠桃会,各路神仙均来赴会祝寿,可是三娘有孕在身,便推脱染病而留在华山。谁知,真情被三娘的哥哥二郎神知道了,二郎神勃然大怒,责怪妹妹私嫁凡人,触犯天条律令,要捉她上天受惩罚。三娘一身正气,毫不畏惧,况且她随身还有一件王母赠的宝物-宝莲灯,此物是三娘的镇山之宝,无论哪路妖魔,哪方神仙,只要宝莲灯大放异彩,都会被震慑称服,束手待毙的。二郎神自知不敌,就令本人的天犬乘三娘休息之际,将宝莲灯盗窃而去。这样,可怜的三娘就被二郎神压在华山下的黑云洞中。三娘在暗无天日的洞中生下了儿子沉香,为防不测,她偷偷恳求夜叉,将儿子送到

13、扬州,留在其父刘向身边。沉香长大后,渐渐懂事了,知道了母亲被压在华山下受苦,就一心想救出母亲三娘。他把想法对父亲讲了,无奈刘向也只是一介文弱书生,只要叹气摇头。于是沉香便单独离家,去找母亲。他吃尽了含辛茹苦,终于走到了华山。可是母亲在哪里呢?这个只要八岁的孩子,不知所措,放声大哭起来。凄厉痛苦的哭喊声,在空谷回荡,惊扰了路过此地的霹雳大仙。好心的大仙,问明情由,深为善良的三娘和苦命的孩子鸣不平,可是却也迫不得已。于是他将沉香带回本人的洞府。沉香在大仙的指点下,刻苦认真的学习本领,渐渐学会了六韬三略、百般武艺、七十三变。十六岁生日那天,沉香向师父辞行,要去华山救母。大仙念别人小有志气,赠给他一柄

14、宣花开山神斧。沉香腾云驾雾,来到华山黑云洞前。他大声呼唤娘亲,声音穿透重重岩层,传入三娘耳中。三娘不由心情激荡,百感在心。她知儿子已长大成人,一片孝心来救本人,冲动不已,就将沉香唤到洞前。三娘自知哥哥二郎神神通广大,当年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也败在他手中;沉香又年幼,况且二郎神还盗去了宝莲灯,儿子哪能是他对手呢?所以,三娘叫沉香去向舅舅求情。沉香飞身来到二郎庙,向二郎神苦苦恳求。谁知二郎神铁石心肠,不但不肯放出三娘,反而舞起三尖两刃刀,要向沉香下手。沉香怒形于色,觉得二郎神欺人太甚,便抡起神斧,与他打起来。两人云里雾里,刀来斧往,山里水里,变龙变鱼;从天上杀到地上,再从人间杀回天宫;直杀得山摇地动,

15、江翻海捣,昏天黑地。这件事惊扰了太白金星,派了四位大仙去看个究竟。四仙姑在云端里看了一阵,觉得二郎神身为舅舅,如此凶恶地对待一个孩子,太无情无义了。于是互相使了眼色,暗中助了沉香一臂之力。沉香越斗越勇,越战神,二郎神再也招架不住,只得落荒而逃,宝莲灯也终于回到了了沉香之手。沉香立即飞回华山,举起萱花开山神斧,奋力猛劈。只听得“轰隆隆一声巨响,地动山摇,华山裂开了。沉香急忙找到黑云洞,救出了母亲。整整十六年,受尽了苦难的三娘才重见天日,她与儿子紧紧抱在一起,百感交集,泪流满面。后来,二郎神向三娘、沉香认了错;沉香也被玉帝敕封了仙职。从此,三娘、刘向和他们的英雄儿子沉香全家团聚,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

16、一起。故事充满神话色彩,表达亲情、友谊与爱情的可贵。二郎神的妹妹三圣母(也有称华岳三娘)是玉帝的外甥女,美丽善良又多情,爱上了汉代士子刘彦昌(也叫刘向)。三圣母有一盏“宝莲灯保护着他们幸福快乐地生活。突然有一天,二郎神从“宝莲灯的闪光中发现了他们。为了维护天规,二郎神将三圣母压禁在华山下。三圣母磨难中产子沉香,托婢女灵芝连同宝莲灯护送予其父刘彦昌扶养。刘彦昌遇难途中遇王英,二人成婚,又生一子名叫秋儿。沉香与秋儿情同手足,一日于学堂读书时,沉香不慎误伤了同侪秦官宝,因而逃往深山中,山中有位热心助人的长耳大仙,眨眨眼睛跺跺脚立即就有妙点子,长耳大仙赐沉香神釜并告知其身世,引领沉香寻母至二郎神庙与舅

17、二郎神展开一场剧烈的奋战,凭藉着救母的信念,终于持神釜力劈华山救出母亲。最后,三娘、刘向和沉香全家团聚。中国民间故事5神农辨药尝百草的故事,是一则著名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讲。神农氏本是三皇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个石洞里,传讲他牛头人身。由于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劳英勇,长大后被人们推为部落领袖,由于他的部落寓居在炎热的南方,称炎族,大家就称他为炎帝。有一次他见鸟儿衔种,由此发明了五谷农业,由于这些卓越的奉献,大家又称他为神农。他看到人们得病,又到都广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园取瑶草而遇天帝赠神鞭,神农拿着这根神鞭从都广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农尝百草屡次中毒,都多亏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尝遍所有的草,最后因尝

18、断肠草而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奉他为药王神,并建药王庙四时祭祀。在我国的川、鄂、陕交界传讲是神农尝百草的地方,称为神农架山区。在女娲补天之后,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在烈山的一个石洞里(又有神农氏生于姜水之讲,姜水在今宝鸡境内,这也是为什么会有炎帝和神农氏能否为一人的争议,应是在神化他们时弄混了,袁珂先生把其列为一人;再(礼记)据此又称神农为烈山氏,盖皆因其行多名号所致),出生了一个小孩。讲来奇怪,在他刚出世,石洞周围自然涌现了九眼井,这九眼井里的水相互相连,若取其中一眼之水,其它八眼皆会波动起来。这个孩子天生异相,身体是透明的,五脏六腑明晰可见,头上长有两只角,牛头人身。看到的人们都讲

19、这是天神下凡,九眼井是他带来的吧。于是在他长大后,大家推举他为部落领袖,由于他们寓居在炎热的南方,就自称炎族,称他为炎帝。有一次炎帝看见一只红色的鸟衔着一串像种子的东西,炎帝看见鸟儿把它吐了出来,炎帝拾起来,鸟儿围住他飞了三圈,又唧唧啾啾地叫了一阵飞走了。炎帝以为这是天帝派红鸟送来的食物种子,便把种子埋在土里。又用木头制成耒耜,教人们松泥土,并掘井灌溉禾苗。这年秋天,一大片禾苗成熟了。人们多高兴呀!大家感念炎帝的功德,都称炎帝为神农。这样周边的部落又称炎帝部落为神农部落,而称他为神农氏,即农业部落的领袖。(“氏的原意是一种神祇,在原始社会代表部落领袖的公用称呼,只是后世的学者将其解释为神祇,这

20、和后来兴起的中国神话学有关。)神农氏为五氏出现以来的最后一位神祇,中国诸神创世造人,建屋取火、部落婚嫁、百草五谷、豢养家畜、种地稼穑等等一切为人民生活所做的准备全部完成了,中国神话时代结束,传讲时代到来。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领袖,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耜,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以火德称氏,故为炎帝,尊号神农,并被后世尊为中国农业之神。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太古时候,人们没啥吃,靠捋草籽、采野果、猎鸟兽维持生活。有时吃了不该吃的东西,中了毒,重时就被毒死。人们得了病,不知道对症下药,都是硬挺,挺过去就好了,挺不过去就死啦。神农帝为这事很犯愁,决心尝百草,定药性,为大家消灾祛病。

21、有一回,神农的女儿花蕊公主病了。茶不思,饭不想,浑身难受,腹胀如鼓,咋调治也不见轻,神农很作难,想想,抓了一些草根、树皮、野果、石头面面,数了数,共十二味,招呼花蕊公主吃下,本人因地活忙,就走了。花蕊公主吃了那药,肚子疼得象刀绞。没大一会儿,就生下一只小鸟,这可把人吓坏了。都讲是个妖怪赶紧把它弄出去扳了。谁知这小鸟通人性,见家人咯烦它,就飞到地里寻神农。神农正在树下打瞌睡,忽听:“叽叽,外公!叽叽,外公!抬头一看,是一只小鸟。嫌它吵人心烦,就一抡胳膊:“哇嗤的一声,把它撵飞了。没多大一会儿,这小鸟又飞回到树上.又叫:“叽叽,外公!叽叽,外公!神农氏觉得怪气,拾起一块土圪垃,朝树上一扔,把它吓飞

22、了。又没多大一会儿,小鸟又回到树上,又叫:“外公,叽叽!外公,叽叽!神农一犯思想,听懂了,就把左胳膊一抬,讲:“你要是我的外甥,就落到我的手脖上!那小鸟真的扑楞楞飞下来,落在神农的左手脖上。神农细看这小鸟,浑身翠绿,透明,连肚里的肠肚物什也能看的一清二楚。神农一出嘴,这小鸟接过量口唾沫星儿咽了。嘿,这唾沫是咋咽到肚里的也看的清清楚楚。神农高兴透了。神农托着这只玲珑剔透的小鸟回到家,家里人一看,吓得连连回退,讲:“快扳了,妖怪,快扳了神农笑哈哈地讲:“这不是妖怪,是宝贝哟!就叫它花蕊鸟吧!神农又把花蕊公主吃过的十二味药分开在锅里熬。熬一味,喂小鸟一味,一边喂,一边看,看这味药到小鸟肚里往哪走,有

23、啥变化。自各儿再亲口尝一尝,体会这味药在本人肚里是啥滋味。十二味药喂完了,尝妥了,一共走了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神农托着这只鸟上大山,钻老林,采摘各种草根、树皮、种子、果实;捕捉各种飞禽走兽、鱼鳖虾虫;挖掘各种石头矿物,一样一样的喂小鸟,一样一样的亲口尝。观察体会它们在身子里各走哪一经,各是何性,各治何病。可哪一味都只在十二经脉里打圈圈,超不出。天长日久,神农就制定了人体的十二经脉和(本草经)。神农想想,还不放心,就手托这只鸟继续验证,他来到太行山,转游了九九八十一天,来到小北顶(神农坛),捉全冠虫喂小鸟,没想到这虫毒气太大,一下把小鸟的肠打断,死了。神农真懊悔,极悲哀,大哭一声。哭过,就选上好木料,照样刻了一只鸟,走哪带哪。后来,神农在小北顶两边的百草洼,误尝了断肠草而死。在百草洼西北的山顶上,还有一块像弯腰搂肚的人一样的石头,都讲是神农变的。为了纪念神农创中医,制本草,人们把小北顶改名为神农坛,并在神农坛上修建神农庙。庙里塑了神农像,左手托着花蕊鸟,右手拿着药正往嘴里送。天天都有很多人观看神农坛风光,瞻仰神农塑像。中国民间故事2020聚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