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馈赠.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9071496 上传时间:2022-06-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的馈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文化的馈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的馈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的馈赠.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化的馈赠文化的馈赠【正文】今年北京论坛的主题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表达了我们追求的目的。我所谓文化的馈赠则是为了到达这个目的应当采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我是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近年来十分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今天我愿意从中华文明史讲起。假如追溯世界上几个古老文明起源的年代,中华文明不能算是最早的,但中华文明是唯一从未中断过的文明。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的华夏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的少数民族文明。汉族不断与周围的民族相融合,构成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华文明的演进经过,不是相互灭绝,而是相互融合。中华文明的演进经过,在很大程度上

2、能够视为不同地域的文明以及不同民族的文明,在交往经过中整合为一体的经过。多元一体的格局最晚在西周就建立起来了,此后固然历经战乱与分裂,不断有新的文明元素参加进来,但没有任何一种文明的分支分裂出去,所以这个大格局始终保持着完好性而没有被打破。因而,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看来就是民族融合的历史。中华文明和域外异质文明的接触,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印度佛教对中华文明的影响表如今思想观念和生活风俗等等很多方面,而佛教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便出现了禅宗,禅宗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明从明代末年开场传入中国,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只是对传统的中华文明的局部补充。鸦片战争之后,在救亡的呼声

3、中,中国的知识分子纷纷介绍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文明,魏源编纂(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的方针,便是一个带有标志性的变化。此后,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科学技术的层面到政治、人文层面的深化经过。废科举、兴学校,留学、办报,种种新的事物迅速出现,构成一种新的时代潮流,促使中华文明继续前进。然而,中华文明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发育成长起来的,周围的天然屏障,一方面保护着中华文明较少遭到外族的入侵而能够独立地连续地发展;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沟通。总的看来对外文化沟通的时机毕竟不多,沟通的地域也不广。当中华文明发展到昌盛期后,十分是当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文明实现了近代化的转变之后,中华文明急需汲

4、取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以丰富发展本人,可是在这个历史的关头,清朝统治者却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故步自封,不图进取,丧失了历史机遇,遂使中华文明逐步被排挤到世界文明发展的主流之外,并处于落后的地位,甚至沦落到任人宰割的地步。这是我们回首中华文明史的时候不能不深感悲哀的,也是我们应当牢牢记住的一个惨痛的历史教训!近代以来,中华文明发展的趋势能够简单地概括为打开大门与走向世界,一切有识之士的种种呼号与努力,无非以此为中心。直到今天,打开大门与走向世界,仍然是尚未完成的历史任务。打开大门,是在保持本人民族优良传统的同时,汲取世界上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走向世界,是带着本人民族的优秀传统,融入世界文

5、明的主流之中。当前世界形势发生了空前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地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但这种状况不应当也不会导致民族文化特色的消亡。我在1998年北大举办的汉学研究国际会议上,提出文化的馈赠,得到很多学者的响应。文化的馈赠是双向的,是一种极富活力和魅力的文明交融和创新的活动,各个民族既把本人的好东西馈赠给别人,也愿意接受别人的馈赠。馈赠的态度是相互尊重,尊重别人的选择,决不强加于人。馈赠和接受的经过是扬长避短、融会贯穿。馈赠和接受的结果是多种文明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以构成全球多元文明的高度繁荣。由于不同的文明本来就各具本色,汲取外来文明的内容、分量和方式又不一样,交融之后出现的人类文明仍然是千姿百

6、态,我们的世界仍然是异彩纷呈。一切有良知的学者,在这个关系人类命运和前途的重大问题上,应率先采取相互尊重的态度,担负起文化馈赠的任务,并影响本人的政府寻求不同文明的和平共处,以保持文明的多样性。中国的经济正在腾飞,中国的综合国力逐步强大,但中国的腾飞和强大不会对别人构成威胁。我是从学者的角度讲这句话的,根据我多年研究所得到的认识,中华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和平的文明,中华文明有能力在外来威胁下保存本人,但没有兴趣威胁别人。这样一种文明对于将来世界的稳定是不可缺少的。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中,中华文明的将来是我特别关心的问题。2002年我曾在北大文科论坛上,就这个问题发表过三点意见,请允许我在这个更高、

7、更广的北京论坛上加以重申:首先,我们要欢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愈加广泛和深入的文化交往,积极汲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过去,中华文明在与外来文明的接触中,既然能够汲取改造它们以丰富发展本人,今后必然能够做得更好。其次,中华文明应当更主动地走向世界。中国对世界的了解固然还很不够,但是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更少、更浅薄。牛津大学教授雷蒙道森在1967年出版了(中国变色龙欧洲中国文明观之分析)这部名著(RaymondDawson:TheChineseChameleon:anAnalysisofEuropeanConceptionsofChineseCivilization,London:Oxford

8、UniversityPress,1967,pp.1-8.此书有中文译本:(中国变色龙:对于欧洲中国文明观的分析),常绍民、明毅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年出版)。这部书详尽而详细地介绍了西方对中国的种种看法,并总结讲: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的形象似乎在两个极端间变化:或者是理想的王国,或者是停滞与落后的象征。中国时而被描绘为富有的、先进的、聪明的、美妙的、强大的和诚实的,时而被描绘为贫穷的、落后的、愚笨的、丑陋的、脆弱的和狡诈的。从这本书中能够看出,西方对中国的认识与中国的实际有相当大的距离。我们深切地感到,在经济全球化的经过中,中华文明具有广阔的空间,能够在世界上充分展示本人的真面目。随着经济的

9、全球化,十分是中国经济的日益繁荣,世界更需要了解中国;中华文明也会得到更多的途径走向世界。经济全球化对中华文明来讲,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这种形势,把握这个历史机遇,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更大的奉献。第三,要坚持文明的自主。无论是引进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还是走向世界,都是我们自主的意识和行为。回首历史,汉唐人对外来文明的开放胸襟与拿来为本人所用的宏大气魄,即鲁迅称之为闳放的那种态度,便是自主性的很好表现。西方近代文明,从明朝末年逐步传人中国,鸦片战争之后大量涌入,影响着中国百余年来的历史进程,但中华文明并没有失去自主的能力。到了今天,我们更有条件加强文明的自主性,本

10、人决定本人文明的命运。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我们一方面要采取坚决的切实的措施,努力保持中华文明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民族特色是因比拟而存在的,越是有比拟就越能显示本人。还要看到文明的民族特色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与其他文明沟通的经过中,有些因素会凸显出来,有些因素则会逐步淡化乃至消失。应当创造条件促成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特色逐步构成。总之:与经济全球化同时到来的,既不是单一的全球文明,也不是文明的冲突,而是文明的自主、馈赠,以及多元文明的繁荣。这种新的文明生态的出现和确立,是人类进化到更高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华民族必能捉住这个历史的机遇,实现伟大的复兴。中华民族必能以高度的文明重塑本人在世界上的形象。具有几千年历史而从未中断过的中华文明,必将在世界将来的文明进程中再现本人的辉煌,并对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奉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