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原则及现存问题.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9040918 上传时间:2022-06-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我国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原则及现存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我国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原则及现存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我国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原则及现存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我国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原则及现存问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析我国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原则及现存问题浅析我国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原则及现存问题发表时间:2020-09-30T08:56:21.793Z来源:(时代报告)2020年7月下期供稿张新娜乔丹白亚妮导读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是其建设规划与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张新娜乔丹白亚妮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00(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中图分类号院S759.9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41-1413渊2020冤07-0306-02摘要: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是其建设规划与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历史问题,我国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主要采用三区划分的形式,即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本文具体介

2、绍各区的功能及存在意义、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的基本原则。主要是在功能区划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实例浅析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中存在的问题及讨论其解决方法。关键字: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基本原则;现存问题1.功能区划的基本原则1.1保护第一的原则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功能有所不同,核心区重点在保护,缓冲区提供研究基地,实验区为地区发展作示范作用。无论是核心区、缓冲区,还是实验区,保护目的应是统一的,都必须有利于保护对象的持续生存8。1.2核心区与缓冲区的生态完好性原则核心区的景观应是自然的、多样性的。一些生态环境不太好的地段,假如被核心区包围或基本隔绝,那么应按核心区的标准来管理,重点保护生物的

3、栖息地,应纳入核心区;对不便于划入核心区的地块,可划入缓冲区。野生生物的栖息地板块中,有时会出现己退化的不合适野生生物生存的零星碎片,构成栖息地空洞现象。将这些碎片与好的栖息地背景一并设计成一个完好的没有空洞的核心区,会使这些退化的栖息地碎片得以逐步恢复。1.3实验区的可持续性原则实验区具有保护与发展的双重任务,其可持续性直接影响到自然保护区的可待续发展。实验区由于要同时实现保护、科研和资源利用等多重目的,因此与核心区相比,其管理要求应当更高。实验区不应固定比例,其位置和面积应在确保保护目的的前提下,根据自然资源利用的可能性及限制条件决定。2.我国功能区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实例分析2.1功能区划的

4、思维定式根据习惯思维,将一个保护区抽象为一个平面,把保护区外缘地带划定为缓冲区和实验区,中心地带划定为核心区,这是最常见的功能区划方式。这种方式在平原或丘陵地区是合理且可行的,但是在山地十分是海拔高差较大的高山地带,这种区划方式就暴露出很多的缺乏之处3。如我国的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滇西的横断山脉,山高峰险,最高海拔3920米,最低海拔640米,垂直高差达3000余米。其植被、土壤、气候以及野生动植物的分布随海拔高度的不同呈典型的垂直分布。就其植被而言,它的低海拔处是河谷雨林和常绿阔叶林,高海拔处是高山针叶林、灌丛和草地。2.2多个核心区共存进行功能区划分时,只考虑对已知重要保护对象的

5、圈定,却因种种原因没有充分考虑整个保护区内在的有机联络,保护区被分割为多个核心区,被缓冲区和试验区隔裂为零碎的小块,甚至构成孤岛,保护对象被圈定在狭小的范围内,失去了沟通沟通的时机而日趋萎缩,这是与保护的目的相悖的。如我国云南的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由于成立时间较晚,它的资源、林权、机构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客观的困难和问题。所以,在进行保护区划界及功能区划的时候,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使得保护区最终没能连片成为整体,被切割为互不相连的五个小块,各个小块内又因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而被再次分割,这就使得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及生物种群遭到限制而逐步脆弱和退化,造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危机。2.3功能区划工

6、作不完善保护区自然资源的本底调查和基础研究工作滞后,带来保护区功能区划不完善。我国的大部分自然保护区都分布在偏僻的贫困山区,地方经济一般较为落后,地方无力出资支援保护区建设,保护区往往由于资金缺乏和技术落后而无法进行本身的基础研究工作,难以把握区内自然资源周密详尽的基础资料4。这就使得保护区在功能区划中常因本底不清、目的不明而引起不应有的漏洞,造成不良后果。进而为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管理带来了隐患。参考文献1李纪宏,刘雪华.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以陕西老县城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为例J.林业资源管理,2005,(4)_4.3郭立群,李勇华.高黎贡山和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讨论J.云南林业技,2002,(4)_5.4王权典.基于主体功能区划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之构建与完善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9(1)_8.5吴洽儿,李纯厚,孙典荣等.南澎列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的评价J.科技创新导报,2020,(24).6翟惟东,马乃喜.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J.中国环境科学,2000,20(4)_4.7刘大逵,王福生,徐晓等.桃源洞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与效益评估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1,20(4)_3.8翟惟东.中国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研究D.1999.9黄万英.从生态旅游发展的视角看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分区D.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培训材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