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林业生态建设大概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赤峰市林业生态建设大概情况.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赤峰市林业生态建设大概情况赤峰市林业生态建设大概情况一、基本情况赤峰市处于东北与华北地区的结合部,距北京、沈阳均不到500公里,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辖3区7旗2县,总人口460万人。全市三面环山,浑善达克和科尔沁两大沙地横贯东西,境内山、坡、平、谷俱全。全市气候特征属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年降雨量400毫米左右,年蒸发量1750-2000毫米,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5-6倍,十年九旱,多风沙。受地形、气候等条件的影响,我市植被类型复杂多样,生态环境特别脆弱,易于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特点使赤峰成为松辽平原的水源供应地和京津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二、生态建设获得的主要成效建国60年来,
2、我市各族群众同荒山、沙地展开了长期不懈的斗争,并获得了生态建设的显著成绩。十分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坚持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坚持生态建设与保护并重,不断加快治沙步伐,继续深化林业改革,努力扩大对外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林业生产力,使全市林业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一防沙治沙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多年来,我们在国家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历届市委、政府和沙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介入下,大力开展了防沙治沙工作,使沙化面积逐年减少。十分是2000年以来,全市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工程,使林业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全市累
3、计完成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投资47.5亿元,年均5.94亿元,完成治理面积1500.78万亩,年均18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497.38万亩,飞播造林95.9万亩,退耕还林307万亩,农田林网46.5万亩,封山沙育林554万亩,无论是在投资规模上,还是在建设任务上都到达了历史新高。在防沙治沙工程布局上,全市基本构成了按山系、流域规模治理,做到了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通过采取人工造林、种草、飞播、封山封沙育林育草和合理调配生态用水等措施,恢复和增加了植被。目前,全市已治理万亩以上流域22条,构成治理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示范区20处,治理区草原植被到达80%以上。据2020年底统计,我市森
4、林面积已由建国初期的682万亩增加到420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5%提高到33.07%,活立木蓄积到达5723万立方米,保持了森林资源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全市有5个旗县区实现了平原绿化,平川地区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全市防沙治沙工作屡次遭到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先后荣获了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市、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单位、全国防沙治沙先进单位、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突出奉献单位等荣耀称号,曾被国家林业局领导誉为“在祖国万里风沙线上,为我国林业建设树起的一面红旗。赤峰市敖汉旗还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环境500佳称号。通过施行造林种草、封育禁牧、流域治
5、理、水源工程配套等综合治理措施,提高了林草植被盖度,增加了土壤肥力,修养了水源,改善了区域性生态环境及人居环境,减少了自然灾祸的频数。全市十分是北部旗县沙尘暴灾祸性天气明显减少,农田、草牧场沙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据国家1994年第一次和2004年第三次沙漠化普查结果显示,我市沙化土地面积10年减少了1123万亩,平均每年减少112.3万亩,进而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沙退人进的历史性转变,全市沙地治理呈现出“总体控制,局部好转的局面。全市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自治区级保护区7个,市级自然保护区4个。当前,我市正在积极创立“国家森林城市,从今年开场,我市准备用4年时间基本完成森林城市创立工作
6、。二林业产业体系初步构成,发展后劲不断加强。近年来,全市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基地建设为依托,大力扶持龙头企业,走特色林业产业发展之路。目前,全市基本构成了木材加工与综合利用、特色养殖、森林沙漠旅游、森林食品收集加工等四大主导产业,林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20年底,全市林业总产值到达30亿元。为实现兴林富民的目的,全市坚持“兴产业、富职工的原则,充分利用国有林场的土地资源优势,在坚持生态优先,资源持续增长的基础上,不断谋划林业产业发展,施行项目带动、改革驱动、科技推动,使林业逐步走上产业兴、职工富的和谐发展之路。目前,通过调整种植构造,提高投入产出比,全市已涌现出一批林场职工脱贫致富的先进
7、典型。如克旗联峰林场,2007年建日光温室蔬菜大棚30座,总面积13000平方米,引进先进设备,当年生产叶类蔬菜1.8万公斤,实现产值14.4万元,获利10.8万元。2020年,联峰林场以承包的方式将大棚转让给职工,平均每人多增收6700元,走出了一条特色林业产业发展之路三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生态成果得到稳固。近年来,全市始终坚持以“预防为主,积极消灭,防消结合的方针,以不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为总体目的,全面落实防火责任制,不断强化防火宣传教育,狠抓野外火源管理,切实加强防火通讯和扑火队伍建设,避免了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的发生。加强了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执法、防治减灾和应急体
8、系建设,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程度有所下降,检疫性有害生物扩散蔓延趋势得到遏止,外来有害生物得到有效防备。全市各级森林公安机关通过开展“雪原一号、二号、“飞鹰行动、“严打滥伐非占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震慑了毁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分子,稳固了生态建设成果,确保了国土生态安全。2004年,全市有2324.9万亩纳入国家重点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占全市森林面积的56%,年均补偿资金1.1亿元。三、主要经历和做法多年来,赤峰市林业生态建设获得了较大成绩,其主要经历和做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下面几方面。一坚持“生态立市不动摇,推动林业工作顺利开展。市委、市政府从
9、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不断加大对生态建设的领导力度,明确把“生态立市列为我市三大发展战略之首,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的基本市策不动摇,把生态建设作为关系群众脱贫致富和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来抓,建立和完善了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生态建设任期目的责任制,逐级签订责任状,施行“一把手工程,建立党政领导干部生态建设联络点。并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生态建设与保护步伐的决定)、(关于贯彻的意见)、(关于实行全市封育禁牧的决定)、(赤峰市林业建设第一责任人和主要责任人任期目的责任制检查考核办法)等文件,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林业生态建设的顺利开展。二创新林业发展机制,打造生态精品工程。为
10、加快赤峰市防沙治沙步伐,在长期的生态建设经过中,我市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每年组织广大群众开展春、夏、秋三次治沙造林大会战,年出动人数达100多万人次,投工3000多万个,保证了林业建设扎实有效、深化持久的开展。在群众大会战中,全市逐步建立了“统分结合,轮流治理,以工换工,大体平衡的大会战机制,涌现出了敖汉旗黄羊洼沙化退化草牧场防护林工程、宝国吐乡大青山山区综合治理工程、翁牛特旗响水防治荒漠化先导示范工程、松山区龙潭山区综合治理工程等一大批防治荒漠化示范样板工程。随着“两工的取消和京津风沙源、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启动施行,我市及时调整林业建设工作方法和管理方式,使林业建设组织形式和形式从
11、依靠国家向发动全社会气力转变,促进了非公有制林业的健康发展。从2020年开场,全市积极探索了新的造林机制,并重点推广了“工程招投标制、“合同制和“先造后补等三种新的造林建设管理形式。这些建设形式的推广和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农牧民治沙造林的积极性。据统计,仅2020年全市实现个体造林达85.35万亩,并涌现出500亩以上造林大户达122户以上。根据“稳固完善以往工程,精心打造在建工程,谋划培育将来工程的总体要求,全市共新建重点工程15处其中封育项目2处,总建设面积33.86万亩,涌现出了翁旗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305线和响道线、翁旗东部万亩林果基地建设、宁城县南部果树经济林建设、宁城县沿河防护用材
12、林基地建设、敖汉旗四家子镇沟道治理、右旗杨树用材林基地建设、喀旗大扁杏基地建设等全市重点示范工程,为全市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了样板。三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不断提高建设质量。赤峰市属于半干旱地区,十年九旱,造林成活难度大,因而全市始终坚持科技兴林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力度,在林业生产与科研相结合的实践中,全市成功探索出了抗旱造林系列技术,先后获得了“沙化草牧场防护林营造技术、“流动沙地生物沙障治沙技术等100多项林业科研成果和“引洪淤沙造林形式、“沙区小生物圈建设形式等成功治理形式以及套袋覆膜、苗木蘸根保湿、坐水覆膜造林等适用技术,成功地解决了当地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的技术难题
13、,极大地提高了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四不断深化林业改革,释放林业发展活力。2003年,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出台,赤峰市认真贯彻(决定)精神,全市在林业发展机制和政策措施进行了重大调整,先后开展了国有林场改革、林业分类经营、基层林工站建设、国有苗圃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数字林业建设等改革工作,并且各项工作均走在了内蒙古自治区的前列。通过开展一系列林业系列改革措施,加强了队伍建设,提高了管理水平,调动了社会各界投身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出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共同介入林业建设的良好局面。在历经了林业“三定、“五荒拍卖等林业改革工作后,从2004年开场,赤峰市率先在全区进行了集体
14、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并获得了初步成效。今年4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并印发了(赤峰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全面推开。全市抽调516人组建了84支林改工作队,举办林改培训班34期,培训人员1982人次。落实林改配套资金1168.31万元,其中市级财政配套林改经费230万元,旗县区配套林改经费938.31万元。目前,赤峰市已有2167万亩集体林地落实了经营主体,其中商品林改革已接近尾声。同时,积极探索林业配套改革工作,我市于2006年底组建了自治区首家林业要素市场,为农牧民搭建了信息平台和活立木流转交易平台。据统计,要素市场已成功举
15、办63场林木交易会,成交金额5640万元;完成森林资产评估17起,抵押贷款463万元。敖汉旗、克旗、元宝山区、翁牛特旗也组建了林业要素分市场,完善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正逐步构成。今年,市林业局还积极同市金融办、市银监局、中国人民银行赤峰支行等部门就集体林权抵押贷款事宜进行了协调沟通,出台了(赤峰市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暂行),为下一步盘活林木资源和农牧民抵押变现扩大再生产提供了政策根据。五坚持依法治林,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多年来,在坚持生态建设与保护并重的前提下,赤峰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全市生态建设成果得到了进一步稳固和发展。各级森
16、林公安机关认真组织开展了系列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了毁坏生态建设的违法犯罪行为;森林草原防火和森林病虫害工作常抓不懈,确保了全市无重大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降低了自然灾祸对林业建设成果的毁坏,稳固了已有的生态建设成果。三、存在的问题一是治理难度较大、任务艰巨。赤峰市林业生态系统尚未构成,需要治理的地区多为远山大沙,治理难度较大,以及部分沙化退化的草牧场急需治理,每年要完成200-250亩的治理建设目的,任务还特别艰巨。二是林业产业还相对滞后。全市还是“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大概情况,在林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着经营意识不强、龙头企业规模较小、产品附加
17、值低等问题,林产业发展缓慢,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不能带动百姓脱贫致富。三是林业改革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林改工作任务仍然特别繁重,而且成为当前我市的一项重点工作。四、今后一个时期林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理念,赋予了林业新的历史重任。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市林业的发展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施行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深化改革,开拓创新,破除机制体制障碍;捉住机遇,加快发展,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努力构建完善的生态体系,发达的产业体系和日益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全
18、面发展当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强化生态安全意识,坚持当代林业发展道路。根据(赤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规划要求,赤峰市有70的国土面积被列为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其中禁止开发区面积996万亩,主要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限制开发区面积8486万亩,主要包括科尔沁和浑善达克两大沙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赤峰林业以生态建设为首要任务,以构建生态安全防护体系为主要目的,因而必须坚持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道路。不断加大造林绿化步伐,绿化荒山荒沙,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质量,构建完备的生态防护体系是赤峰林业永不懈怠的任务和目
19、的。同时,必须加大林业宣传力度,宣传林业的地位和作用,宣传我市林业发展的方向和目的,加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生态安全意识,为林业建设和保护营造良好舆论气氛,征得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二捉住机遇,加快造林绿化步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期继续施行至2021年,年平均投资1.5亿元,今后,全市将本着“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集中投资、重点投入沙害严重区域,加快治理步伐。在建设方式上坚持封、飞、造相结合,以封育为主,力争在2021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结束前,完成综合治理1000万亩,实现森林覆盖率到达40%的目的。在抓好远山大沙绿化工作的同时,积极抓好人居环境建设,让森林进城、上路、入村、进校
20、园。以身边增绿为目的,积极开展“创立国家森林城市和“创绿色家园,建富有新村等活动,争取在2021年前基本完成森林城市创立任务,逐步把赤峰市建设成为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环境优美的投资城市、文化深厚的旅游城市,城市档次获得明显提高。三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兴林富民。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分享。在捉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同时,要在合理利用、提高林草资源的经济效益上做文章,在林种树种设计上要有战略性,既要考虑生态效益又要兼顾农牧民利益,对于商品林,要放开搞活,要积极引导林农采取集约经营手段,最大限度地挖掘生产经营潜力,提高商品林的林地产出率,增加农牧民增收。
21、加强技术服务,推广优良品种,大力发展经济林、速生丰产林和工业原料林,重点建设杨树速生林、落叶松用材林、千万亩山杏林、蚕桑、沙棘、小苹果、大枣、林木种苗、扁杏、山葡萄葡萄+个林业产业基地。在保护好的前提下,积极引导林场职工、农牧民发展林下种养业,利用森林景观发展特色旅游业。继续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力争培育几个大型龙头企业,努力构建龙头企业加基地的林业产业形式,带动全市林业产业发展。要依托现有资源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林业开放,积极吸引资金、技术、人才,为林业产业发展注入活力。要根据国家政策投向,做好项目储备,努力争取新的项目投入,谋求产业发展。四不断深化改革,积极营造林
22、业发展良好环境。一是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落实农民和林业投资者的经营主体地位,调动农民和社会造林积极性。在推进主体改革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政策,积极推进配套改革。以市林业要素市场为中心,在各旗县区分别建立林业要素分市场,构成市县两级信息联网,愈加方便农牧民和林业生产经营者,为他们搭建便利的林业产权交易服务平台,提供林业法律政策、林业科技和实用技术、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林地和林木产权流转等方面的信息咨询服务。二是创新机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林业组织形式和发展形式,大力推广“工程招投标造林、“合同制造林和“先造后补造林三种先进建设形式,2020年各旗县区推广面积不低于总建设
23、任务的50,2020年全面推广。最后,恳请各位领导和记者朋友,在以往关心和关注赤峰林业生态建设的基础上,继续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和更多的宣传报道,并对我们的工作多提珍贵意见。谢谢!原文已完。下文为附加文档,如不需要,下载后能够编辑删除,谢谢!构建乡镇和谐交通管理执法环境心得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与民方便的原则,与每一个行人、驾驶员和家庭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给中国老百姓带来了对人的生命尊重、对守法公民的尊重以及对交通执法人滥用职权的惩戒,为整个社会构建了一个完善的交通安全防备体系,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较为系统的法律保障,然而,自2004年5月1日施
24、行以来,在实际贯彻经过中,不少基层的民警却反映由于新法处罚幅度的提升,受处罚违法行为人意见较大,尤其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农村道路,执法难度更大,执法民警与违法行为人冲突现象时有发生,执法“难问题日益突出。我队在经历了几次的群众对抗执法冲突后,围绕构建一个和谐的交通管理执法环境,组织专门人员深化辖区开展调研,在认真摸清辖区交通安全状况,充分把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建立基础台帐,全面分析原因;积极开展各种宣传方式,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气氛;实行人性化管理,尽量化解被处罚群众的敌对情绪;调动群众介入交通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开展“群防群治;延伸各种交通安全管理业务到基层,进一步便民利民;加强警民沟通,
25、强化廉政监督,开拓出一条有效的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办法。一、充分摸清辖区交通安全状况,建立台帐,把握第一手材料要建立和谐的交通管理执法环境,首先要摸清辖区的交通情况及其特点,充分做好交通安全管理基础工作。所要把握的辖区交通情况包括:辖区人口数,辖区总面积,道路总长度包括等级道路及非等级道路、名称和等级,行政村及自然村数量,各种车辆型号、数量,专业驾驶员人数,分布规律即每个村有多少部车辆及驾驶员,这些车辆主要从事何种营运,其运输时间、道路呈何规律,该辖区的客流、物流有何特点等等,充分把握这些第一手资料后进行整理,制订详尽的台帐,把握了这些材料将为创造和谐的执法环境奠定坚定的基础。二、积极开展各种宣传
26、方式,为构建和谐的执法环境营造良好的气氛群众交通安全意识的高低、能否理解并支持决定着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而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固然大部分是取决于本身文化素质,但是也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宣传工作严密相连的。近年来,我队非常重视乡镇交通安全宣传,废除以往形式单一老一套做法,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以丰富多样的宣传方式吸引广大农村群众接受教育。在近年的工作实践中,我队总结出下面行之有效的宣传途径:一本身执法宣传。交警的执法经过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宣传载体。一个有着严整的警容风纪、规范化的执法程序的执勤民警队伍本身就是很好的“交通安全宣传牌,在执法经过中最忌讳的是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喝斥
27、违法行为人等等行为,这样就会令群众对公安交通部门产生排挤感,自然就“敬而远之了。我队十分注重执法解释工作,民警在执法经过中,发现违法行为时先进行交通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指出违法行为人哪些行为是违法行为及其所存在安全隐患,对本身及别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哪些危害,违背了交通法规详细条款等等,让违法群众心服口服,自觉自愿接受处罚,交通管理工作自然顺利展开。二新闻媒体宣传。新闻媒体具备了群众接受率高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不少民警经常抱怨工作又累,群众又不支持,从事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吃力不讨好等等,这与新闻媒体利用率少,缺乏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是分不开。我队充分利用抚松电视台遍布各乡镇、农村,收视率高的特点,
28、在抚松电视台警务报道专题节目中开拓专栏,将公安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成效、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交通案例及经历教训、民警在开展交通管理工作中的苦与累镜头分类系列播出。让人民群众全面了解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拉进民警与群众的距离;让人民群众了解交通安全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人民群众了解介入交通活动时要遵守的交通规则,怎样避免不安全的因素造成的危害;久而久之,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与交通文明意识也得到提高。三开展交通安全共建活动。我队结合创平安大道中交通安全共建活动,经常组织民警深化设在事故高发路段或重点道路边上的村庄、企业、学校等单位,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交通安全图片展、交通安全知识竞赛、播放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碟片
29、、上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制作交通安全宣传栏等各种形式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坚持把交通安全知识送进村、厂、校。通过积极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充分提高了这些地区交通介入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使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事半功倍。四举办交通安全教育展示厅。交通违法行为人之所以违背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通常是由于他们不懂其行为违背了相关交通法律法规或者固然知道交通违法了但心存侥幸心理,不懂其行为会造成相应的危害。我队在各中队设立一个交通安全教育展示厅,悬挂交通安全知识、典型交通事故案例挂图,播放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光碟。在查获每起交通违法行为,准备对其进行处罚前首先要求违法人接受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的交通安全教育。通过教育
30、让违法行为人认识到本人行为的违法危害性,自觉接受处罚,且促进其在今后介入交通活动时会更注意交通安全了,这比起“重处罚轻教育的效果要好很多。五开展丰富多样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寓交通安全教育于娱乐中,大、中队经常组织娱乐宣传教育活动。例如开展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在交通安全共建村、厂、校,提早数天发给介入人一些交通安全知识资料让他们学习,数天后,在这些共建单位开展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就资料里的内容问答,答对的介入者奖励一些小奖品,这种活动容易提高群众了解交通安全知识的兴趣与主动性。又比方赠送安全头盔。对一些不戴安全头盔的违法人在查获之后,赠与安全头盔,本来以为会遭到严厉处罚的违法行为人不仅没遭到处罚,还
31、意外获赠,那还有什么“理由不戴头盔呢?丰富多样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经常开展,让辖区群众遭到经常性的交通安全教育,久而久之,安全意识也会有所提升。此外,在一些人流聚集地开展交通安全图片展、播放交通安全教育碟片、散发交通安全传单等等活动也能收到很好宣传教育效果。三、实行人性化管理,尽量化解被处罚人的抵触情绪在不少群众眼里,交通民警就等同于“罚款的警察,为了消除这种误解,除了大力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竭力提高辖区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外,很关键的一点是要强化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人性化管理措施。作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尽量减少交通违法行为、遏制交通事故。安全是“目的,“手段未必要罚款。为改变以往
32、在群众眼里公安交警“以罚为主的交通管理方式,大、中队经常性的开展交通安全劝导活动,对驾驶两轮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车辆违法停放、闯禁行道路等稍微交通违法行为在被查获后不再进行罚款,而是让交通违法人介入交通执勤劝勉其别人遵守交通法规、协助维持交通秩序来代替处罚,这既扩大了交通管理人员队伍,也改变了以往在群众眼中以罚为主的公安交警形象,既做好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又能够适应农村经济落后的民情,也能加强对交通违法人的交通安全教育,以教育代罚款,到达减少交通违法行为、改善交通秩序的目的。四、调动群众主动介入交通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开展“群防群治一成立各类型车辆“协会自治。我队分片划区在农村基层鼓励各种类型的车辆
33、驾驶人员成立协会等组织开展自治管理。目前,抚松全市按乡镇划分成立了客运车队、货运车队、农用车队等13个,在协会的内部再根据区域我们管辖的区域各乡镇各行政村的划分成立了相应的分支机构即“分会,层层而下,构成了一个类似“金字塔型的管理机构,这些协会的“管理者直接对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负责签订安全责任状、定期组织交通安全教育等等,协会的管理章程里也制定了相关法律规定,如:严禁非法载客上路,严禁未无证驾驶无牌车辆等等,他们拥有了充分“自治权,并互相监管。不仅节省了警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让这些驾驶人员有了“自治的感觉,调动其介入交通管理的工作积极性。(二)组织交通安全义务巡查队。各中队与辖区团组织联
34、合召集优秀青年组成道路交通义务巡查队,负责各辖区的交通安全工作,开展对占道晒粮、路边堆放砂石建筑材料、乱摆摊设点、非法载客等行为进行劝导,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创造良好的交通执法环境。(三)组织联勤执法队、各部门齐抓共管。交通管理工作并非仅仅交警部门的“独角戏,交通管理工作直接面对群众、涉及面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尤其在乡镇基层,警力少、管理线路长,单靠交警一部门只会出现心有余力缺乏的现象,政府与各职能部门的支持起着关键性作用。争取当地政府、党委的支持,联合各职能部门组建一个联勤执法队,齐抓共管交通安全工作,开展社会化交通管理,不仅能够相应解决乡镇基层中队警力缺乏的问题,还能够互相弥补职能的欠缺,效果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