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古代汉语的语言学意义[1].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9021840 上传时间:2022-06-0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古代汉语的语言学意义[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古代汉语的语言学意义[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古代汉语的语言学意义[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古代汉语的语言学意义[1].docx(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古代汉语的语言学意义1(语文研究)2020年第1期(总第114期)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古代汉语的语言学意义姚振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北京100732)摘要:文章以为:人类语言的共性支持人类“非洲单一起源讲。人类语言最初的表达就是“指称-陈述的分化。从语法的角度看也就是本体名词和实义动词的分化。人类最初的表达形式(指称-陈述)、思维形式(本体-属性)和逻辑形式(主词-谓词)是高度一致、三位一体的。因而,根据人类基本的思维形式和逻辑形式,我们能够以为,人类最初的语言是一种只要本体名词和相应的实义动词的语言。其他语法成分都是后起的。古代汉语是一种较为接近人类语言初期状态的语言。它的基

2、本语法形式与人类的基本思维形式是高度一致的。相对于迄今为止建立在以印欧语为主要事实基础的、以“分为主要特点的语法学,我们似可建立一种以古代汉语为主要事实基础、以“合为主要特点的语法学。关键词:语言起源;古代汉语;中华特点语言学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979(2020)01-0006-15我们知道,科学理论的一个特点,就是原理上的简洁性,这是指科学理论的简单形式与其深广内涵的统一。也就是讲,要从尽可能少的假设或公理出发,概括尽可能多的经历事实。例如,物理学上,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关系式E=mc2深入地揭示了自然界微观、宏观、宇观无数质能变化的规律,但形式却特别简洁。再如

3、化学中的元素周期律,生物学中的基因学讲,社会科学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商品和商品交换等等,所有这些,无不具有形式简洁而内涵深广的特点,具有强烈的审美价值。那么,语言学呢?语言学中能否存在一个以致简驭至繁的公理?假如有,它是如何的?好似不太有人探究这个。本文试对这一问题作一讨论。一人类起源的单源性与人类语言的单源性当今人类的语言复杂多样,要想讨论语言中的至简公理,恐怕最好是看看人类语言的初期状态。由于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任何事物的初期总是简单的,但这简单之中却蕴含着即将发展出来的复杂现象的一切因素。人类在考虑语言问题之初,就开场了语言起源的考虑。然而,这种考虑的成效及命运,却一直不佳。18

4、66年,巴黎语言学会甚至发表通告,禁止在学术会议上讨论这个问题,有关期刊也不再发表此类论文。就是在今天,主流的看法仍然以为“某些学者在谱系分类的基础上,企图重建人类共同的语言形式(有的学者称作化石语言),以此来证实世界诸语言同出一源的假讲。这种构拟建立在层层假设之上,多半是无法验证的。9语言起源研究的这种命运并不奇怪。长期以来,人们根据世界各地均有古人类化石发现这一事实,以为人类是由多地区起源、进化而来的。这种学讲以为人类共同的祖先,是二三百万年前的非洲猿人。面对这种情况,以现有的历史语言学研究方法,无论是谱系分类法,还是类型比拟法,抑或语言的内部构拟法,要想重建人类的原始语言,几乎是不可能的

5、。由于在漫长的时间和广袤的空间内,人类语言所经历的情况完全无法知道,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也。2,8然而,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化,古人类学研究发生了重大的革命性的变化。科学家们广泛比拟当代人类各个个体之间线粒体基因序列的差异,从中能够看出他们的亲缘关系,然后根据基因的突变率,计算出这些个体的共同祖先生活在什么时候。用这样的方法,科学家们得出结论,当代人类是来自同一地区、同一时代、同一种类,甚至能够涉及到某一个体,即所谓的“夏娃和“亚当。这就是大约十万年前生活在东部非洲的晚期智人。大约五六万年前,这种人来到欧亚大陆,取代了原来生活在那里的原始人类,成为当代人类的唯一祖先

6、。这就是当代人类的“非洲单一起源讲。21近期,以色列和美国科学家发表于(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的一份遗传研究报告表明,大约7万年前,人类祖先曾经只要2千人左右。20对于“多地区起源讲和“非洲单一起源讲这两种假讲,近些年在人类学界展开了剧烈的争论。大?6?多数人类学家在全面权衡各种根据后,较倾向于“非洲单一起源讲,于是这种学讲逐步占据了上风。21,50人类起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甚至能够揣测人类语言的起源时间。王士元讲:“令人鼓舞的是,分子基因学开场指出,哪些基因学上的事件与语言的产生有高度相关。近期(科学)杂志上的两篇文章,就把两件这样的事追溯到距今37000与58000年前。27李讷从古人类解剖

7、学和古人类考古学角度关于语言产生时间的揣测也与上述分子基因学关于语言起源时间的推算不谋而合。11显然,人类发展史上,发生在4-6万年前的人口初次激增、艺术大爆炸、工具的爆炸性发展以及穿越横亘于亚洲与澳大利亚之间的激流深海等飞跃性事件,与大约发生于同一时段的语言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络。语言学研究从来是支持人类单一起源的。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BaronvonWilhelmvonHumboldt)早就指出:“语言实际上只要一种,也只要这种语言才是人类语言,它在世界上无数详细语言中得到了不同的显示(sichoffenbart)。3696J.G.赫尔德也讲:“假设人类是一群群民族动物(Nationa

8、ltiere),每个群体都在隔绝和独立于其他群体的情况下发明了本人的语言,那么,人类语言的差异想必会像土星人与我们地球人在语言上的差异一样宏大。10105事实上,从“普遍唯理语法到“转换生成语法,都是以人类语言的内在统一性为其理论基础的。对于人类进化来讲,5-6万年是个什么概念?韦尔斯(SpencerWells)讲:“对生活在当下的人来讲,6万年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但不要忘记我们是在人类进化的领域议论时间。考古发现的化石表明,猿出如今230万年前,这是一个我们的想象力无法企及的遥远过去。如今让我们来做一个形象的叙述,从中对进化的时间产生详细的概念:在新年的第一天,猿出现了;到10月底,出现了最

9、早直立行走的原始人类猿人,到12月初即距今200万年,直立人离开了非洲;直到12月28日,还没有出现当代人;而到新年之夜,他们还没有离开非洲!人类仿fo是进化的雷达刚刚在地球上搜索到的一个微弱的点,他们将走出非洲,开场对这个世界的征服之旅。2174-75二“指称-陈述的分化与人类语言的产生从进化的角度看,我们与我们的共同祖先仅仅有一天之隔,这极大地改变了过去关于人类起源以及语言起源遥不可及的旧有观念,重新燃起了我们对于语言起源的兴趣:人类原始语言可能是什么样的?这种语言如今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仍然保留着?尽管如此,以现有的历史语言学的方法,要想重建数万年前的人类原始语言,仍然是绠短汲深,必须另辟

10、蹊径。我们知道,人类的思维与人类的语言是与生俱来的关系。诸如“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与思维同时产生等等,早已列入教科书,成为常识的一部分。既然就语言而研究语言难以构建语言的原始相貌,那么我们不妨先想想,假如上述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看法是正确的,那么从思维产生的角度看,人类的语言,其初期可能、甚至必然是个什么样子?讲到思维,首先应该注意的就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讲。杨寿堪指出:“哲学范畴是人们的思维反映客观世界的最普遍、最本质的概念。3534亚里士多德从一开场就是联络语法形式来研究哲学范畴的。他以为,每一个不是复合的词(比方“白的人)即单一的词,总是各表下列十个范畴中的一种,

11、即:范畴名称例子本体“人或“马数量“二尺长或“三尺长性质“白的或“懂法语的关系“二倍或“一半或“较大地点“在市场里或“在某个地方时间“昨天或“去年姿态“躺着或“坐着状况(具有)“穿鞋的或“武装的动作“开刀或“炙烤遭受“被开刀或“被炙烤这十个范畴并不是并列的,其中“本体占有特殊的位置,它指现实世界不依靠任何其他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各种实体及其所代表的类,其他范畴则只存在于本体之中,是本体的属性。上述范畴反映到语言中,就是本体表现为主语,本体的属性其他九个范畴表现为谓语,进而构成一个判定。因而,主语总是和名词相联络,谓语总是和动词、形容词相联络。这就是古希腊祖先对人类语言本质的朴素而又深入的把握,也是

12、传统语法的基础。这个观念,后来被归结为“谓语包含在主语中这样一个在西方哲学史上不断被讨论、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命?7?题。14118-120杨寿堪讲:“亚里士多德为什么从语法的主词和宾词的关系来解释和说明范畴的涵义?我们以为这是由下面几个原因决定的。第一,范畴和语法是严密相联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或表达对事物的看法,总是离不开对事物的定义和概念,正如他讲的:我们必须注意事物的本质和它的定义,若无定义,我们的研究就会徒劳。这是由于“定义是一个表示一物本质的短句。给事物下定义就必然牵涉到语法问题:主词和宾词。例如人是两脚的动物这个定义里,人是主词,两脚的动物是宾词,因而作为反映事物的本质的、普遍的概念的

13、哲学范畴,当然也就同语法问题直接发生联络。第二,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以及他对详细范畴的规定中清楚地表明,他的范畴学讲首先是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提出来的,或者讲是以形式逻辑为基础的。能够讲这是亚里士多德研究范畴的一个主要特点。而对逻辑的研究和思维经过的分析,是以语法为其出发点的。他的逻辑学著作解释篇的第一句话就是:首先,我们必须把“名词和“动词加以定义,其次把“否认和“肯定,然后把“命题和“句这些词都加以定义。因而,亚里士多德为什么要从语法中来了解哲学范畴的涵义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3535“范畴的原意是什么?就是“分类“类别。亚氏的范畴讲讲明,人类是通过分类的方式进行思维的。最初的“分类就意味着最

14、初的概念,意味着最初的逻辑判定,同时也就意味着最初的语言形式。正如汪子嵩所言,亚里士多德,“在人类认识史上,他是第一个研究思维和语言的形式,找出其规律(逻各斯,由此得出逻辑)的人。2417J.G.赫尔德也讲:“第一个有意识的考虑行为(Besinnung)发生的那一刻,也正是语言内在地生成的最初时刻。1073显然,在这里,最初的思维形式、语言形式、逻辑形式是三位一体的。其底层就是“本体-属性的概念,其语言表达就是“指称-陈述的分化(下面有时按一般的习惯,粗略地称为“名词-动词),这是人类思维、语言、逻辑发展史上的根本性事变。也就是我们所追寻的语言学的最简公理。正如J.G.赫尔德所言:“亚里士多德

15、谈到过希腊语的情况:在一开场也只要动词和名词,其他词类是后来语法家从动词和名词中发展出来的。102英国哲学家罗素(BertrandRussell)也讲:“一个形容词其存在乃是有赖一个专名词所意味的东西的,然而却不能反之亦然,我以为这就是亚里士多德的意思。1321,33,37,40讲到原始语言,现今的观点可谓五花八门。有讲黑猩猩也有语言的,有讲其他动物也有语言的,甚至还有讲植物也有语言的。这些讲法与语言的定义有关。假如讲语言的定义就是传递信息,那么我们以为这些讲法都是有道理的。但是,假如讲把一个统一的对象分解为“本体-属性这两方面来认识,进而构成一个概念,并且用“指称-陈述这样的形式表达出来,那

16、么显然只要人类具有这种能力,假如语言的定义就是这种“指称-陈述两分的表达,那么显然只要人类才具有语言。我们所能肯定的是人类语言表达形式具有“指称-陈述的分化,至于作为语言形式,二者最初的排列顺序是如何的,是“名-动还是“动-名,抑或二者兼有,以及它们与语义内容的对应关系,这存在多种可能性,我们不得而知。我们知道,根据“生物重演律,儿童语言获得经过能够看作人类语言发展经过的浓缩性重演。假如我们上面从思维形式的角度对语言产生之初的状况的推定是正确的,那么它有没有在儿童获得语言的经过中得到重现?据Moskowitz介绍:“在儿童语言的第一阶段,其句子最长只要一个词;其后的阶段最长句为两个词。“最初学

17、会的词汇基本上都是详细名词和动词。3显然,这个单词句阶段就相当于历史上的“动物的叫唤,而“双词句阶段则相当于“指称-陈述的两分。后者才是真正的语言。这就意味着,随着“指称-陈述的霎时分化,名词、动词、语法三者也在霎时同时诞生。王士元开场是主张词汇、语法先后出现的。王士元、柯津云讲:“我们以为从没有语言演化到当代的语言,主要是要跨越两个大门坎。第一个是词汇的构成。第二个门坎是语法的构成。28但几年之后,鉴于语言产生的计算机建模所显示的情况,王士元明显改变了看法。他讲:“我们工作的一个主题,与语言中的句法组配相关。关于这一问题的早期猜想,经常假定句法是一个独立的相变,很晚才出现,且其出如今词汇系统

18、到达最大化之后,而我们的建模研究显示,词序的运用几乎跟词汇项目的初次常规化一样早。也就是讲,人类从整体话语(holisticutterances)中提取重现形式的可观能力,在语言产生之初就派上了用场。我们的假设是,词汇和句法是共同演进的。27我们从思维产生的角度对语言最初形式的理论推定,与王士元用当代手段对语言产生的仿真结果高度一致,这是令人欣慰的。?8?当前位置:文档视界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古代汉语的语言学意义1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古代汉语的语言学意义1我们以为,此后,也许由于特殊地理条件的阻隔,进入东亚的这一支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同类从此绝少沟通,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他们的文化幸运地得以一脉相承

19、,他们的语言也幸运地较多地保留了原始特点。这就是今天的中国人和他们的汉语(可以扩大为汉藏语系诸语言),也就是汉语在世界语言中显得非常另类的原因。历史语言学以为,从同一语言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其中离开原始母语的语源中心越远的,受语源中心的变化的影响就越小,因此能够在这种语言中找到同源语言中最古老的语言特征。汉语正是如此。汉语语法的保守性,至少能够从目前可考的将近四千年的历史得到证明。在这四千年中,汉语基本的语法格局始终保持不变。萨丕尔讲:“我们发现汉语比我们可能找到的任何其他例子都更接近完全的孤立语。1128J.G.赫尔德讲:“我们人类的语言是在一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且,不仅是语言的形式,就连

20、跟人类精神的进程有关的一切也都出自同一个基础;由于世界各民族的语言的语法几乎都是以同样的方式构成的。据我所知,唯一重要的例外是汉语的语法,但我敢讲,我能解释汉语之所以成为例外的原因。假定地球上遍地都是会发明语言的动物,那就会有多少类似中国人的那种语法啊!10105洪堡特进一步指出了汉语语法形式与人类思维逻辑形式的关系:“拿汉语来讲,我们得成认它的形式或许比任一其他语言的形式都更好地突出了纯思维的气力,正是由于汉语摒弃了所有细小的、会起干扰作用的联络音,才使得心灵能够更全面、更有力地把握纯粹的思想。30299姚小平这样阐述洪堡特的观点:“普遍语法以逻辑为基础,但并不等于逻辑。任何语言的任何一个句

21、子都具有两层关系逻辑的关系和语法的关系,借用如今的讲法,能够称为深层构造关系和表层语法关系。这两层关系一定程度上是有可能重合的,在有些语言里重合得较多,在另一些语言里重合得较少。在洪堡特看来,希腊语属于后一种情况,汉语则属于前一种情况。何以见得呢?他分析了逻辑判定最基本构思总形式与句子的对应关系。每一个逻辑判定不是肯定就能否定两个概念(主项和谓项)的一致,所以能够被看作一个数学等式。对这种逻辑判定,希腊语的处理办法是用一个屈折动词把两个概念联络起来。屈折形式本不见于逻辑判定,而为语言所添加,逻辑关系遂与语法关系不完全重合。而汉语由于不使用屈折形式,没有那么多的添加物,逻辑关系与语法关系的重合程

22、度就远远高于希腊语,汉语的句子总是尽可能少地偏离数学等式的形式。3698罗宾斯(R.H.Robins)也指出,洪堡特“他赞扬汉语句子跟思想的简单明确的顺序是密切对应的。19为什么汉语语法形式与人类思维逻辑形式高度重合?原因就在于,人类的语言形式、思维形式、逻辑形式最初本是三位一体的,而汉语,尤其是古代汉语,只不过较多地保留了人类语言初期的形式特点罢了。关于汉语与人类原始语言的关系,西方人很早就有非常感性的揣测。罗宾斯(R.H.Robins)介绍讲:“J.Webb(1611-1672)争论讲:汉语是亚当的语言。他在对(s经)的历史重新做适当的解释时以为:讲汉语的人在巴别塔的建造和毁掉之前,就已跟

23、人类的其余部分分开了。Webb从构造方面论证讲,由于汉语是单音节语言,其构造又最简单(比希伯来语简单得多),所以显然必定是最原始的语言。这正是汉语及其据讲是唯一无二的、明显地简单的构造的发现对17世纪的欧洲语言学界所产生的深入影响的一个方面。19语言谱系学讲的鼻祖施莱哈尔(AugustSchleicher)也设想,人类语言的发展最初起源于类似汉语那样的简单状态,然后通过粘着期,最后进入最高形式的屈折状态。3218关于汉语与印欧语的关系,早在19世纪初,洪堡特就做出了天才的揣测。“他设想,语言在构成阶段,产生和发展了屈折形式,然后又逐步退化,构造变得像英语那样更具分析性。但是汉语由于其强烈的语言

24、保守性,保留了原始的孤立构造。36163J.G.赫尔德也讲:“语言越原始,其语法就越少。1065人类起源是单源的,因而人类语言也是单源的。原始语言距今只要数万年,古代汉语语法形式非常简单和保守,并且与人类思维形式密切对应,有鉴于此,我们完全有理由以为,古代汉语的语法形式,也许是现存的一种比拟接近人类原始语言的语法形式,或者讲是人类原始语言语法形式的“活化石。一种语言只要名词和动词,这可能吗?如此“简单的语言,能承载人类那么丰富的思想内容吗?古代汉语固然没有简单停留在“两词句阶段,但也许是最接近“两词句阶段的语言。下面我们系统地看看古代汉语简单的“动词和“名词的组合(N-V(名-动)、V-N(动

25、-名)、VA-N(形-名),到底能够包含多少语义关系,进而看看它的语义承载能力。1.N-V语义关系?1?当前位置:文档视界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古代汉语的语言学意义1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古代汉语的语言学意义1(4)项王则夜起,饮帐中。((史记?项羽本纪))处所(5)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史记?吴王濞列传))方式(6)滕公留朱家饮数日。((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时间(7)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史记?滑稽列传))数量(8)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史记?滑稽列传))疑问(9)季孙曰:“请饮彘也!((左传?哀公二十五年))使动对象假如有多个“名,这些“名可以以直接排列在动词后面,体

26、现复杂的语义关系,没有任何形式标记:(1)王缴兰台,饮马西河,定魏大梁,此一发之乐也。((史记?楚世家))(2)九月,晋灵公饮赵盾酒,伏甲将攻盾。((史记?晋世家))上文所列的甲骨文例句,也属于这一类。古汉语的这种性质在当代汉语中也有明显的体现。例如,我们除了能够讲“吃饭“吃菜外,还能够讲“吃父母“吃食堂“吃小碗“吃大桌子以及“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等等。似乎能够讲,但凡与“吃有关的语义关系,都能够用“吃+宾语这种极为简单的句法形式来表现。正如吕叔湘所讲:“动词和宾语的关系确实是讲不完的。1660萨丕尔讲:“没有一种语言完全忽略名词和动词的区别,固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这种区别的性质不容易捉摸。别的

27、词类就不同了,没有一类是语言非有它就活不了的。1107我们以上列举的事实表明,汉语,尤其是古代汉语能以致简的句法形式和句法构造(“动?名或“名?动等)表达至繁的语义关系,没有任何形式标记。由此可知萨氏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我们相信,这大概体现了人类原始语言的特点。Moskowitz讲:“所有小孩最先都是过分广泛地应用某一条规则,然后才学会在较窄的范围内应用这条规则,并构造应用范围不那么广的其他规则。3也许,古汉语正具有人类初期那种“过分广泛地应用某一条规则(即“动?名或“名?动等规则)的“小孩脾气的残余。这种残余在印欧语等形态丰富的语言中可能很难看到。这是汉语,尤其是古代汉语的幸运。萨丕尔还讲:

28、“最简单的,至少是最经济的,表达某种语法观念的方法,是把两个或更多个词排成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而绝不改变这些词本身。154“我们假定所有造句关系的表达最后都能追溯到顺序和音势这两种语言的不可避免的动力因素。假如这实在是言之成理的,那么我们就能得出一个有趣的论题:讲话的现实内容,它的元音和辅音所结成的各音组,原先只限于是详细的;关系原先不用外表形式表达,只是暗含在顺序和节拍里讲出来。换句话讲,关系是直觉地感到的,是从本身也在直觉平面上活动的动力因素里泄漏出来的。“把词序和音势看做原始的、表达一切造句关系的方法,而把某些词和成分的现有关系价值看做由价值转移引起的后起情况,这样的看法有点冒险,但不

29、是完全没有道理的空想。1101-102萨氏的话是针对印欧语讲的,讲得很深入。不过我们以为,其实不必“追溯,更不必“冒险,印欧语的“原先,很大程度上呈如今古代汉语之中。在印欧文化中心主义心态的影响下,语言学中历来有关于“先进语言形式和“落后语言形式的偏见,就连洪堡特这样伟大的思想家有时也难免含糊。姚小平评论讲:“正如在其别人文现象中一样,在语言中洪堡特也看到了一个抽象的理念。语言的发展具有目的性,所有的语言都朝着一个目的,即一种最有利于人类精神活动的形式发展。这种高度规律的形式就是纯粹的、适度的屈折变化。固然没有任何一种现实语言能完全到达这一目的,但有些语言已经非常接近于它,更多的语言则还距离它

30、较远或很远。一旦人们认识到了抽象的、可能的语言形式与现实存在的详细语言形式之间的这种差异,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要强调有些语言是唯一完善的语言,其他语言则是不太完善的语言。在设想一种抽象的形式并视之为范本的时候,实际上不可能不依靠于某种现实的形式。洪堡特所谓抽象的、可能的语言形式,不用讲是从屈折形式脱胎而来的。但我们不也同样能够根据汉语来设想一种抽象的语言形式,然后拿它作为标尺来衡量其他语言完善与否吗?假设有理由这样做,汉语当然就成了最接近于完善的语言,而印欧语言的屈折形式则应被视为蛇足。显然,以任何一种类型的语言为本,去为人类语言树立一个抽象的发展形式和单一的评价标准,都是不可取的。3699-

31、100这种评论是非常中肯的。事实上,后来萨丕尔已完全抛弃了这种偏见。他讲:“在文明进化的任何水平上都有形形色色的单纯类型和复杂类型的语言。就语言形式讲,柏拉图和马其顿的牧猪奴是同伙,孔夫子和阿萨姆的猎取人头的野人是同行。1196古代汉语,以极其简单的语法形式承载了一个?21?极其伟大的人类文明,这本身就是对语言形式优劣论的最有力的否认。萨丕尔曾略带调侃地讲:“一个聪明而敏感的中国人,习惯于彻骨地使用语言形式的,很能够讲这拉丁句子是何等学究式地闹玄虚!当他第一次面对欧洲语的不合逻辑的复杂性时,一定会感觉到,把讲话的素材跟形式格局这样大量地混成杂拌儿,或者更正确地讲,把某些基本上是详细的概念转用为

32、虚薄的关系概念,这种态度实在叫人难受。186分子基因学的研究表明,当代人类,无论人种,无论肤色,约5万年前都是一家,哪来优劣之别?现代某些认知语言学论著以为同一客观世界,各民族约定而成的概念构造或认知经过有很大差异,映照概念构造的语言构造也有很大差异。39这样的观点,不仅经不住语言事实的检验,也经不住人类发展历史的检验。洪堡特讲:“每一语言的语法都有一个得到明确标记的部分和一个潜藏的、依靠于联想的(stillschweigendhinzugedachten)部分。在汉语里,前一个部分要比后一个部分所占的比重小得多。每一语言都必须利用话语的内在联络(derZusammehangderRede)为

33、其语法服务。在汉语里,这种内在联络是理解的基础,构造关系往住只能据之推演出来。只要从动词性概念中才能识辨出动词本身。3698这是正确的。这讲明,人类语言形式只要表达方式的侧重不同,而没有价值上的优劣之别。每一种语言形式都有足够的办法来承载人类的思想内容。四古代汉语的语言学意义:“合的语法从总体上看,人类语言语法形式的发展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当然之后可能还会由复杂到简单)的经过。其中有的语言分化出比拟复杂的形态系统,如印欧语;有的则还较多地保留了人类语言初期的“彻骨特质,如汉语,尤其是古代汉语。荀子曰:“故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荀子?性恶))上面关于人类语言起源以及古代汉语性质的讨论,促使我

34、们站在汉语,尤其是古代汉语的立场上考虑一些理论问题。正如朱德熙所讲:“当代语言学的很多重要观点是以印欧语系的语言事实为根据逐步构成的。采用这种观点来分析汉语,总有一些格格不入的地方。这是由于汉语和印欧语在某些方面(最明显是语法)有根本性的不同。由此可见,假如我们不囿于成见,用独立的目光去研究汉藏语系语言,就有可能对目前公认的一些语言学观念加以补充、修正甚至变革。从这方面看,汉藏语研究有特别重要的意义。51我们以为,由于汉语,尤其是古代汉语比拟接近人类语言的初期状态,所以它能较明显地体现人类语言的某些尚未被复杂的形态系统所遮蔽的共性。我们所讲的“共性,不是建立在少数服从多数基础上的“优势现象,它

35、要求的是尽可能无例外。假如出现了“例外的事实,哪怕为数极少,我们的理论就要修正。下面略加表述。4.1“合的语法的概念我们以为,假如用一个字来概括西方传统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的特点,那就是:“分。大的方面,从音位的区分,到词类的划分,再到句子的切分;小的方面,每一种词类内部的进一步细分,乃至解决详细问题的更为“细分的办法,总之,无不体现一个“分字。德?索绪尔讲:“语言中只要差异。“人们通常所称的语法事实最后分析起来,实与单位的定义相符,由于它总是表示要素的对立。4167-168孙良明引述高名凯(语法理论)的话讲:“印度人称语法为vya-karan?a,意思讲是分离,分析,即对语言的各种语法形式加以

36、分离或分析。23152赵元任也指出:“语法描写的很大一部分是语言形式的分类。481似乎能够讲,重分析、重对立、重差异,这是西方语言学的特点。在那里,我们只看到对立,很少看到统一。显然,这种思想是建立在形态丰富的语言事实之上的。那么,假如主要以汉语,尤其是古代汉语事实为根据,来建立一种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它应该是什么特点呢?同样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合。“合的语法意味着,所有复杂的语法现象,最终都能够由本体名词和相关实义动词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一至简公理得到最大限度的讲明。“合的语法是一种通过回归原始来理解现状的语法,是一种由简单驾驭复杂的语法,或者用哲学语言来讲,是一种从对立中寻求统一的语法。达尔

37、文的进化论看到了不同物种之间的统一性,进而更深入地把握了物种的本质;同样,“合的语法看到不同语言之间,或同一语言内部不同成分、不同构造之间的内在的统一性及其表现,进而也能够更深入地把握相关语言现状的本质。而体现人类语言这种统一性的最好标本也许就是汉语,尤其是古代汉语。同样能够讲,重综合、重统一、重兼容,这应该是建立在汉语,尤其是古代汉语这样极度缺乏形态的语言事实之上的语言学观念。下面从“合的观点出发,讨论一些有关问题。?31?4.2关于句子从上面关于语言的起源的阐述能够看出,所谓“句子,最初其实就是体现“本体-属性关系的“指称-陈述的分化,或者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讲,“定义是一个表示一物本质的短

38、句,3535这是句子的本质。什么是句子?到目前为止,语言学家们还没有一致的认识。据讲外国语言学家曾经给句子下过一百多种不同的定义。中国语言学家给句子下的定义至少也有几十种,几乎是一家一讲,甚至一家数讲。最常见的有如下一些:马建忠讲:“凡字相配而辞意已全者,曰句。又讲:“凡有起词、语词而辞意已全者,曰句。1624刘世儒讲:“句子是用词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好意思的语言单位。12吕叔湘讲:“句是语言的通常的独立表现单位。1523王力讲:“凡完好而独立的语言单位,叫做句子。2564丁声树等讲:“句子是讲话的单位。只要单独站得住,能够向对方传达一定意思的话,不管长短,都是一个句子。518张志公讲:“句子

39、是表达完好意思的,语言运用的单位。4724朱德熙讲:“句子是前后都有停顿并且带有一定的语调表示相对完好的意义的语言形式。5221上述各家定义,虽或有不同,但在句子必须表达一个完好意义(或者讲“独立表现)这一点上,却都是一样的。其实只要“意义完好,也就意味着能够“独立,也就意味着前后有一定的停顿,带有一定的语调等等。所以我们以为,上述各家定义,能够简单归结为:句子就是意义完好的一段话。看来意义完好是句子的最主要的特征。然而一段话,凭什么讲它意义完好或不完好?其标志是什么?就目前的讲解来看,除了讲由于它是(或不是)一个句子这种循环论证式的解释以外,恐怕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我们曾指出:任何语言的任何一

40、段意义完好的话,都至少有一个本体名词作为语义基础,这个本体名词或者直接出如今句子里,或者虽未出现,但能够明确推知。任何没有、也不能明确推知相关本体名词的一段话,都是意义不完好的,因此不能成为句子。这个概念能够简单概括为:句子必须至少包含一个本体名词。有了本体名词,也就意味着有了相关的实义动词,由于二者是互为表里的。因而,我们能够把句子从形式上定义为:句子是前后都有停顿并且带有一定的语调,至少包含一个本体名词的语言形式。这个本体名词,或者直接出现,或者能够明确推知。40传统语法强调名词是句子的中心,其实并无大错。其缺点是“名词的概念太泛,容易引出问题。假如讲本体名词是句子的中心,我们以为是不错的

41、。指出本体名词是句子存在的基石,就能够有效避免构造主义语法学在句法分析中实际存在的循环论证的弊端。赵元任讲:“既然形式类是用框架来规定,而框架本身又是由形式类组成的,这岂不是循环论证吗?我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开场第一个形式类和第一个框架呢?488对此,赵先生以及多数语法学家的解决办法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得求助于Bloomfield所讲的选择性。选择性这个语法概念的涵义相当复杂,但主要的意思是这样一个事实:某些形式以某种方式活动,另一些形式以另一种方式活动。可是要想使选择性在语法书上见于实用,就得编成某一语言的全部词汇,在每一个形式之后注明它所属的类。事实上,多数语法学家都成认有这个必

42、要,由于这是选择性这个问题的最终答案。488我们以为,这个“最终答案是建立在一个难以做到的理论假设之上的。由于“某一语言的全部词汇永远是开放的、不断变化的,新质不断参加,旧质不断褪去,怎么可能囊括无遗呢?即使采用宽容的、近似的做法,这种办法至少也是繁琐的、不严密的。封闭的观点,静止的观点,是构造主义的特点,也是它的主要弊端。我们关于句子的观念没有循环论证的尴尬。由于本体名词,它的所指,即客观世界不依靠任何其他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各种实体及其所代表的类,是不产生于句法框架的,相反,句法框架由它而产生,即“本体-属性概念在表达上的体现“指称-陈述的分化,这种分化的结果就是最初的句子。再复杂的句子都是由此发展而来的,并且永远也离不开本体名词这个基石。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其他的句法成分,或者讲所谓“形式类,其性质都要或直接或间接地由它们与本体名词的关系来确定。4.3词类问题长期以来,“词的概念一直是语法学最基本的概念,它本身就是分类的结果。一切在分类的基础上谈,“进一步细分,这似乎成了解决语法问题的不?41?当前位置:文档视界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古代汉语的语言学意义1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古代汉语的语言学意义1当前位置:文档视界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古代汉语的语言学意义1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古代汉语的语言学意义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培训材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