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_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_7.docx(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Lecanii及所有参加讨论站友微生物学技术讨论版Lecanii:接触过微生物学的人都知道,微生物学其实是和我们的生活最密切相关的科学,微生物的种类远远的超过了动物和植物种类的总和,它们不仅分布于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中也存在于我们的身体内,很多微生物和它们的发酵产物是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没有它们的存在人类也许无法在地球上生存,可是你能知道哪些微生物是对人类有益的,而哪些却是有害的呢?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和研究的经过中微生物是我们最密切的伙伴,没有了微生物,我们还能生存下去吗?欢迎介入这个话题的讨论,向大家讲述你和微生物的故事,谈一谈你对微生物学发展的看法!f
2、rankqiu:是不是能够反过来想。没有我们,恐怕不少微生物也不一定能活下去。在我们体内有的微生物也许是唯一无二的,比方讲某些病毒就是以人为唯一宿主的。生命是种循环,互相之间息息相关,记得看过篇科幻小讲,就是从一群寄生在人手掌上微生物的视角来描绘的,有时候我就想,我们或许也只是某种宏大生物体内的寄生物罢了,只是我们没有感觉到罢了。wangruibin1979: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首先,一些微生物是人类生存所需要的,比方微生物能够提供人类消化食物所需要的酶类等;还有微生物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维持着地球上的生态平衡,没有了它们,世界不知将会变成什么样子?还有,有一些微生物会给人
3、类带来灾难,比方SARS、瘟疫等。世界本身就是矛盾的,是由很多的矛盾体组成的。我觉得人类和微生物可以以讲是一对矛盾体。wenyang76:我硕士阶段是在搞微生态的,当然关注的就是微生物与人的关系。国内微生态的权威-康白曾经发文章讲,人体微生物群落能够看作是人体的第七个生理系统,其实,算算的话大家也应该比拟能够接受。人体肠道的细菌数量能够达千克。人的肝脏有多大。微生物具有强大而丰富的酶系,十分是数量最多的,不如拟杆菌,双歧,真杆菌,乳杆菌等等。其生理作用不可忽视。还有阴道微生态,气管,皮肤,口腔,至少口腔的人应该清楚细菌在致龋的作用吧。还有要提醒大家一点的是,或许我们只注意到了各种各样的需氧菌,
4、人体内的厌氧菌所占数量是需氧菌的几百倍。当然,比起自然界的总数来讲,人体内的细菌仅仅是九牛一毛,人即便不存在了,细菌的世界并不会我们的不存在而有什么大的影响,但是,反过来,就不是这个结论了。在微生态学上以为,人体如今的所谓正常生理状态,从另一个角度看,其实是一种轻度的炎症状态。人体的大量细菌,不断地刺激着我们的机体免疫系统,并使其保持一种应激状态。假如没有这个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退化,这一点在无菌动物身上已经得到炎症。所以,有点炎症,反而是好事了严重的炎症本人不负责哈。shmilyth:我们都是学医的,当然学的最多的是各种病原微生物,对于这些致病微生物的致病性是比拟了解的,事实上在引起人类
5、疾病的微生物中有很多是正常菌群,这些微生物是一把把双刃刀,双刃刀怎么玩?.那就全在于我们人类了,双刃刀我们是要用的,但同时我们得时时给它加上刀鞘,以防意外。所以对于正常寄居在人体的这些微生物们,我们也得注意着点,固然它对我们人体有很多好处。有一次我给学生上实验课,不小心一把抓到了培养基里面,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谓抓了一大把呀,当时是泡手消毒了,可两天后脸上还是长出了两个疖呀,你讲这葡萄球菌皮肤外表本来就有呀,它怎么还这么厉害呢?哈哈哈哈.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可多了,但对人致病的却并不多,所以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它了我讲它是双刃刀嘛。因而微生物的研究当然要分二部分了,一方面要研究它的致病性,另一方面更要
6、研究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的有益作用。而医学微生物学目前多注重于研究前者,你讲是这样吗?20世纪的后期,医学微生物的研究经历了分子水平的突破,其基因构造和功能的研究已经开场,目前对微生物基因信息的认识还处于基因表达和调控的研究。因而,微生物还将作为生物界中研究生命现象与规律的对象。微生物因与人类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因而研究其与人类、环境的互相作用更有重要意义。当然,瞻望将来,医学微生物可能从下面方面发展下面的瞻望可不是我讲的!:1、新现与再现感染微生物的研究;2、规范化的微生物学诊断方法及技术的建立;3、新型微生物疫苗的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4、新型治疗措施的研究与开发;5、微生物致病性的
7、分子机制研究。oldflying:我们首先需要肯定的是,没有了微生物我们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先不谈体内的微生物对我们有多么重要,单单就是外界环境中的微生物对我们能够继续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就有着居功至伟的作用。比方讲,我们天天产生的超大量的垃圾,假如没有微生物的话,恐怕我们这个星球早已经成为一个垃圾场了。同时还有我们生产的那些难以分解的物质如聚乙烯,科学家们还寄希望于在微生物中找到能够消化这些物质的菌株或是代谢产物。如今就有很多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一些微生物的基因克隆出来,进行重组实验,改造其代谢途径,以期获得能够利用这些难分解物质作为碳源或氮源的超级菌种,以解决我们目前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如白色
8、垃圾、原油泄漏污染。但是,在一些微生物为我们造福的同时,有另外一些微生物却在不停的给我们制造费事。致病菌、病毒就是其中的最为罪恶的本源。相信学医学微生物的战友前辈有着比我更为深入的了解。realm:假如不是以人类本身为中心,我们能否能够这样想,微生物,动物,植物都是这个地球上的一分子,共同构成了这个复杂的生物圈,各种生物都在占有和抢占本人的地盘,在这中情况下,人和微生物是平等的,微生物侵犯人体,使人体患病,同时人类使用抗生素等治病,使微生物病原死亡,大家都在为本人的生存进行着争斗。到底是人类胜还是微生物胜,都还不能确定,我们能讲我们是地球的霸主吗?oldflying:讲到使用抗生素,我们人类就
9、要感谢微生物,但是那些病原菌可能就会诅咒那些产抗生素的微生物假如可能的话。没有抗生素,恐怕我们不仅仅生活在艾滋病、癌症等绝症的阴影里,我们还会同时生活在炎症感染、肺结核等对于如今的人来讲不成为问题的问题的威胁之下。仅仅为了此一条,弗莱明等抗生素发现的先驱们就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然而,在我们从使用抗生素得到无限好处的同时,却是我们又陷入了另一个宏大的费事之中而难以自拔!抗生素的滥用,使很多细菌都产生了耐药性,本来用低单位的抗生素就能治愈的病,如今却需要比原来高成千上万倍单位的量,而且有的超级耐药菌用如今已有的抗生素已难以杀灭。比方如今在医院普遍存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问题,已经使很多医务工作者出了
10、恐惧之外是束手无策。我想,这可能就如wangruibin1979战友所讲一样,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世界本身就是矛盾的,是由很多的矛盾体组成的。这些矛盾的解决或者缓和我想还是通过我们人类本身的努力与反省。wanglujing:刚刚开场学微生物,真的了解的太少了,但是没有微生物我们真的不能生存下去,但是又有多少疾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所以,怎样处理和微生物的关系,确是很重要的,把握本人和微生物的命运,我们能够很好的共存下去,这是不是所谓的共栖?copperr:建议看看古尔德巧妙的神命、和生命的壮阔两本书,里面对进化中微生物的地位进行了全新的阐述。Gmail:kinglh2002wrote:没有人,微
11、生物能生存吗?答案是能没有微生物,人能生存吗?答案是不能所以。人属于微生物_讲的很有道理,从人类赖以生存的衣食住行,到人类认识自然实现太空梦的每一次努力,都离不开微生物。吃的包括发酵食品,微生物使食品味美,易消化,另外氨基酸类,维生素类都是利用微生物或微生物体内产生的酶转化来的,一些药类如青霉素也是由微生物生产的,如今研究比拟热的真菌多糖也是从微生物体内提取的。一般情况人们利用的是微生物的初级代谢或次级代谢产物,人们可以以直接食用微生物如一些食用菌还有乳酸菌,他可是好东西呀。除了这些,太空飞船的制造材料有些也是利用微生物合成的超轻高强度聚合物制造的。看来我们真的离不开微生物。嘿嘿学微生物这么多
12、年了,今天才找到成就感!litianswau:大家知道,目前我们能够得到纯培养的微生物还不到自然界中微生物总数的1%,可见自然界中的这些“未被培养微生物是何其宏大、何等丰富的“宝藏啊。有人讲21世纪是微生物学的世纪,我看是这样的。在那些人类已知和未知的微生物中,我们将会开发出无数的比黄金还金贵的生物制品。作为一名从事微生物学研究的工作者,我感到我们是很有前途的!sunnyboy6345:本人从事微生物多年,本科的时候调查过一年半时间的水生生物,工作后又从事工业发酵,然后又回到学校,研究微生物次生代谢,而如今博士阶段从事的是一种寄生虫的基因组信息学方面的研究。能够讲,我的一生是与微生物结下了情缘
13、。楼主的“没有微生物人类能生存下去吗?引起了我深入的反思。可是讲,没有微生物,世界将不复存在,何况人类呼!我们的生命一刻也离不开微生物。从人体本身来讲,微生物帮助我们参加事物的代谢,使我们能够愈加充分地利用所摄取的能量物质。我们肠道的有益微生物数量与种群远远超过有害微生物。其次,从环境方面来讲,微生物无时无刻不在帮助人类分解有害物质,分解有机体及垃圾。能够试想一下,假如我们天天的垃圾不被降解,那么我们如今生活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恐怕想象力再丰富的朋友也无能为力了吧!还有,微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甚至美味佳肴。比方一些食用菌,酿酒的酵母,卤菜用的乳酸菌等。没有微生物,就没有世界!而当前,我们很多
14、种质资源面临灭绝,或流失,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保护微生物,保护种质资源,就是保护人类本身,是每一个自然人所应负的责任!lassa:人离开微生物活不了,但微生物有没有人都没关系,好象非洲的出血热病毒,一直休眠在丛林中人类的开发才惊醒了它们。cj425:看了以上的讨论,觉得没有了微生物,我们还能生存下去吗?这个问题已经很清楚了。建议讨论愈加深化一步:怎样充分利用有益微生物,怎样有效控制有害的微生物。其实,有益、有害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大肠杆菌定殖于肠道,一般是有益的,但有时也会引起腹泻;目前有害的微生物以后可能会发现它重要的应用价值。所以,我用控制一词,而不是杀灭或杀绝。人类已经吃过几次亏了。
15、比方讲用DDT等化学农药杀害虫,结果造成环境毁坏,而害虫非但没灭绝,抗药性反而越来越强。同样,抗生素的滥用也造成了目前的严重局面。心心相印:在自然界这个庞大的生态系统中,任何一环的缺失都会引起整个系统的动乱。在肠道、口腔里同样如是,任何一类细菌的忽然增加或减少都可能引发疾病。所以所有微生物的缺失其后果是不堪想象的。对微生物的研究还能够增进人类对生命的理解。病毒、脘病毒能自主复制,却确实只是一些大分子罢了;如今更出现“纳米细菌的概念,固然仍然存在争议,但无疑使“人们对生命能否存在最小容量、“生命的形式到底有哪些等问题愈加迷惑。各位楼主已细数了微生物的利弊,微生物学的前景恍然大悟。但我感觉在抗微生
16、物方面,微生物学却正走向瓶颈。很久以前,抗生素的发现我们就能有效控制细菌。然后至今对病毒的控制仍然力不从心,我们仍然没有发现能直接摧毁病毒本身或通过生物生态学理念控制病毒的方法,而不得不彷徨于通过抑制病毒转录、翻译等来控制病毒复制,而结果往往是在病毒未得到控制之前就发生了病毒变异鸡尾酒疗法似乎只是减缓了病毒变异,而未能在病毒变异之前成功将其控制住。所以感染病毒的人大部分要终身与病毒为伴如HBVHIVSARS等。应该讲,微生物的任务仍然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lyy0596:谈到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我想到了非典,这一可怕的冠状病毒,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很深很深的足迹,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人,经
17、历过非常时期的,感触颇深!我国环境专家以为,非典的出现不是孤立的偶发事件,它与生态环境的变化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络。人类应该从维护人居大环境安全的高度出发,提倡绿色生产和消费,从源头上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非典疫情的发生,将促使人类对本身的活动进行彻底反思并加以规范。单从“防治非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这一主题出发,又是人类的不合理的生产与消费方式,使身边的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环境急剧恶化除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外,还会诱发水生生物、野生动物和致病微生物的突变,而滥捕滥杀、食用野生动物等行为则使致病微生物有可能传播到人体,进而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研究微生物,造福人类;我们还得爱护环境,从
18、我做起,人人做起,非典的教训,人类改作大大的反思,再次重视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zhoujueyu都讲生命在于运动,呵呵,对于大自然来讲,生命既不在于运动,也不在于精致,而在于平衡。而动物包括人类、植物和微生物构成了大自然的和谐统一。微生物把动、植物产生的有机质转化为无机质,净化了大自然。假如没有微生物,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将成为一个处处是垃圾的世界,动、植物也将不复存在,当然也包括人类。人类生存与繁育,必须适应环境,这种环境包括外环境即大生态和内环境微生态。各种微生物在人体内的内环境中构成一种微生态平衡。这是与长期进化经过中构成的正常微生物与人体在不同发育中动态的生理性的组合。微生物,从病毒到
19、真菌,对于人类是一把双刃剑,有的对人类有害,有的却能够为人类所利用。象SARS,HIV、HBV等等会使人类患病,但象双岐杆菌对人类有益,能够去除体内垃圾;酿酒酵母能够酿出美味的啤酒;大肠杆菌利用基因工程能为人类生长出抗生素等等,还有很多。关键看人类对它们的了解有几分,有多深化。在这种平衡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微生物造福人类,为我们所用。ziyou010101:我已经看完了上面的所有帖子,看到了很多很不错的东西哦谢谢了,我非常的喜欢微生物的所以就想来讲几句了,我看过的一个杂志上讲人体内有一个极其广泛和强大的微生物群落的,如今对于它们的研究还很少的了,假如对它们深化的研究的话可能对于人类的很多疾病的治
20、疗有另外的一个很不可思议的思路和治疗领域的哦。当然讲的是有益菌了。其实,万物都是一把双刃剑。对一些致病的微生物,通过对它们的一些致病机理的研究,不单单在攻克微生物所致疾病上获得成功,如今反其道而行之,利用微生物来攻克一些重大疾病。最常见的一个例子是基因治疗的病毒载体。将一些致病的逆转录病毒、腺病毒等,进行改造后,尽量消除它的致病特性,通过它来感染细胞,携带治疗基因带入细胞内,发挥生物学效应,到达治疗疾病的目的。这启发了我们,在考虑怎样克制微生物感染时,能否利用它的感染的机理,创造出更多的治疗手段呢?axingl: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对人类既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一、人类与微生物和平
21、共处,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正常菌群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1、如菌群之间生物的拮抗作用,正常菌群在人体某一特定位粘附,定植和繁衍,构成一层菌膜屏障。通过拮抗作用,抑制并排挤过路菌群的入侵和群集,调整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状态。2、免疫作用,正常菌群能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及去除功能。3、营养作用,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如双岐杆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等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K等,营养并介入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4、排毒作用,如双岐杆菌能使肠道太多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下降到正常水平,减少内毒素的吸收。5、抗肿瘤作用,能降解、去除体内的致癌因子,激活体内的抗
22、肿瘤细胞因子等。6、抗衰老作用等。二、微生物对人类的好处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动物及植物都是有益的,而且都是必须,假如自然界没有微生物的存在,植物就不能进行代谢,人类及动物也难以生存。正常情况下人体不会发生感染性疾病。在正常情况下,寄居在人体口腔、鼻腔、咽喉腔以及消化道的菌群都是无害的,而且有的还能抵抗病原微生物。寄居在肠道中的大肠埃希菌还能向宿主提供必须的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B12,维生素K和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在医学工业方面,有很多抗生素都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例如青霉素就是青霉菌属真菌类的代谢产物。可以以应用微生物制造维生素、辅酶、ATP等药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的酒类、醋类、
23、酱油类,各种淹制品等,都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法制造出来的。三、微生物对人类的害处1寄居部位的改变,如大肠埃希氏菌从原寄居的肠道进入泌尿道,或手术时通过切口进入腹腔,血液等。2免疫功能低下,宿主使用大量的免疫抑制剂,如激素及抗癌药物和放射治疗,都可造成全方位的免疫功能降低,使一些正常菌群在原寄居的部位穿过粘膜等屏障,进入组织或血流出现各种病症,严重的可导致败血症而死亡。3正常菌群失调,是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之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微生物可谓是上天入地、极地众林、高山深海无处不在,它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伙伴,从我们人类产生之始它就伴随着我们,与伟大的自然一起选择我们人类中的
24、强健者,那时的我们的祖先视微生物为恶魔;直到有一天,我们的祖先用他亲密的伙伴发酵出美味甘醇,我们知道了微生物中也有善类。这茫茫的微生物世界到底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恐怕是在哪一天都会是我们的亲密的伙伴、朋友。自从从显微镜下看到微生物以来,我们都在一直想办法来抑制、或者讲企图要消灭这个微观世界中的有害者,一度以来,前辈们获得了很多很多的成就,例如如今大行其道的各种各样的抗生素,但是让我们感到沮丧的是,被软禁多年的细菌又有的焕发出青春的活力,结核杆菌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这让我想到了水,我们一直都在企图消灭伴随我们人类走过风风雨雨的伙伴是不是同企图要把水堵住一样,水是堵不住的;那些有害的微
25、生物能够被消灭的吗?有一天能够和所有的微生物们共同存在并快乐着吗?wenjinshengya:微生物固然很小,但它一直对人类本身产生着深入的影响,当然微生物中有一部分是对人类是有益的。但是对人致病的病原不在少数,比方有致病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破伤风杆菌等等。致病的病毒如天花病毒,HIV,脊髓灰质炎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流感病毒,近的有去年流行的SARS冠状病毒,还有更小的沅病毒,固然它们小,但是人体一旦感染上它们,假如没有很好的治疗药物,后果几乎不堪设想,对于细菌而言,目前开发出的抗生素基本上能够很好的控制它们。但目前对于病毒而言有几个问题不明朗:一只
26、要少数病毒研制出了疫苗,对于另外大多数病毒尽管使用了各种方法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嵌合疫苗、蛋白疫苗、抗原表位疫苗等等却迟迟研制不出有实效的疫苗,所以人们就猜想是不是这些病毒永远不可能产生疫苗呢,还是人们目前没有真正把握研制疫苗的窍门、或者没有真正理解人体免疫反响机理呢?二尽管大部分人体对某些病毒敏感,比方艾滋病病毒、SARS冠状病毒等,但是研究发现人体对它们的敏感性跟种族,年龄,性别,机体健康状况等有很大的关系,而且感染后患者的存活时间,及病理表现存在很大差异,所以也应该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另外有一些高危人群却往往不发病,比方娼妓等,研究发现他们体内一种蛋白水平跟正常人有差异,所以
27、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也有助于疾病的治疗。三目前迟迟研制不出针对病毒很好的治疗药物,人们不禁要问,是投入人力物力不够,还是研究思路有问题。zhijiyiban:酵母菌这个名称,有些人也许不太熟悉。可是实际上人们几乎天天都享受着酵母菌的好处。由于我们天天吃的面包或馒头就是有酵母菌的介入来制造的;我们夏天喝的啤酒,也离不开酵母菌的奉献;酒精是医院里不可缺少的消毒剂和很多工业生产上必需的原料,甘油是做化装品的必需原料,它们也都是用酵母菌生产的。酵母菌的细胞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所以可以以做成高级营养品添加到食品中,或用作饲养动物的高级饲料。在战争年代或粮食短缺的时期,用酵母菌做成的代用食品,曾经为人
28、们渡过饥荒起过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酵母菌和人类的关系是特别密切的。酵母菌是一类真核微生物,即细胞中有细胞核,绝大多数的酵母菌是单细胞,但是体积比细菌要大得多。在显微镜下,我们能够看到形状像大土豆上长了小土豆那样的细胞,这就是酵母菌中的一个种类。假如我们用30左右的温水把从商店里买来的一小包鲜酵母化开,再用它和一块面团,把面团装在小盆里,放在20以上的房间里,4个小时以后,面团便会渐渐膨大,最后会比开场时大得多。用手抠开里面,你会发如今团里面变成像蜂窝一样,有很多空隙,鼻子能闻到酒味和酵母菌产生的特殊香味。酵母菌能够把糖变成酒精,是由于它的细胞里有催化剂,这些存在于生物细胞的催化剂在科学上叫做
29、酶。固然如今知道所有的生物都是靠酶催化的化学反响来生活的,但最早发现的酶,就是酵母菌的酶。酵母菌中最早发现的酶,是把糖变成酒精的一群酶,当时自然数酒化酶。由于这种酶的作用,使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这就是利用酵母菌酿酒和发面包的原理。使面团产生很多空隙的就是二氧化碳。用酵母菌发面,不仅能缩短发面的时间,还能改善面包和馒头的物理性能,使它们吃起来又松软又有香味,而且不容易掉下面包屑。人类利用酵母菌的历史已有几千年了。值得提出来的是,早在我国宋代的酿酒著作中,中国人已经明确记载了从发酵旺盛的酿酒缸内液体外表撇取酵母菌当然不是纯粹的酵母菌的方法,并把它们称为“酵,风干以后制成的“干酵能够长期保存。这
30、种制造干酵母的原始方法讲明,早在800年前,中国人已经意识到酒精发酵是由“酵,即某种能生长的物质引起的。这种推断直到19世纪巴斯德才证实是酵母菌。明代末年出版的词书中记载有“以酒母起面曰发酵,“发酵,浮起者是也等解释。这讲明至少在那时,一引起细心观察自然现象和注意比拟的学者,已经认识到发面和酿酒有某种一样的因素在起作用。当时在欧洲固然已经发现了酵母菌,但在200年后才知道酵母菌的作用。今天我们把这类微生物称酵母菌,正是以此为根据的。pengding3:这里介绍一下可食用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可食用微生物的菌种资源比拟多,有真菌食用与药用大型真菌及酵母、细菌乳酸菌、光合细菌、根瘤菌及地衣芽孢杆菌以
31、及微型藻与放线菌等。食用菌大家已经比拟熟悉了,这里介绍:微型藻食品不少研究工作者对食用藻类进行了研究,以为将来人类最有前途的新食源将是微型藻,其种类多,产量大,而且到目前为止被人类利用的甚少。地木耳,俗称地皮菜,是具有固氮能力的一种食用片状兰藻,历来民间就有食用的习惯,可作为强化食品的添加剂,但至今无人涉足其应用研究。淡水藻中的小球藻,含蛋白质50,脂肪1030,营养价值相当于鸡蛋的5倍,花生仁的2倍。还有比小球藻大100倍的螺旋藻,其蛋白质含量占干重的50以上,甚至有的高达70。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商品性藻类生产国是日本,年产量达3200吨,其中有一半是人类的营养食品。据估计,在21世纪,藻类将
32、向世界提供10的蛋白质。目前人们对螺旋藻正在进行全方位的开发研究,已培育出含有CaSP一种酸歧化多糖成分的绿元螺旋藻,研制成功富碘旋藻粉。尤其是以光合作用获取高蛋白质产物这一代谢途径将显示出它独特的功能和宏大的生命力。此外,还包括微生态食品,它是指在微生态学原理指导下制成的含有大量有益的活菌制剂,包括由这些活菌所产生对人体有益菌生长的代谢产物和能促进有益生长的促进因子在内的食品,如酸奶、干酪、乳扇、西藏灵菇、马奶酒及红茶菌等,也有人称之为微生态制剂及人类第八营养源。酸奶是一种发酵乳制品,因其风味独特,对人体有营养及保健作用而发展很快,同时还有双歧杆菌制剂微生态制剂。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双歧杆菌和双
33、歧因子,如生命源口服液、双歧王、双歧奶粉等。国际上通常按微生态制剂主要成分,将其又细分为:1益生菌,即狭义的微生态制剂;2益生素,它能有选择性地促进体内有益菌如双歧杆菌的代谢、繁衍,属于双歧因子的为各种低聚糖类;3合生元,也有人称为共生素,是指在制剂中包括有益生菌和益生素两部分的制剂。这一类产品在我国以水剂形式早有商品上市,其产品也有几十个,产值已近50亿。在国外则多以片剂和胶囊形式出现。zhoujueyu:介绍一下微生物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间的关系,其中也包含着与人类间千丝万缕的那份联络!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人类在面对看不见的敌人束手无策,一次次被杀戮却完全不知道为什么。细菌学讲之后的当代医
34、学终于使我们有可能做到知己知彼。不过,除了特效药和疫苗,控制传染病另一个同样重要(或许更重要)的因素,经常被我们遗忘,那就是下水道、厕所、卫生习惯。这些东西已经太深地渗入我们的生活,很难让人觉得有什么十分。但事实上,考虑到这些问题的公共卫惹事业,是19世纪才开场的。固然考古学家在我国一座西汉墓葬中发现了有水冲马桶装置的厕所,但在那个时代及其后相当长时间,这玩艺显然不是普遍存在的。16、17世纪的花都巴黎,人们随地大小便,把污水泼在街上,其他大城市也好不了多少(顺便讲一句,据讲路易十四国王一辈子只洗两次澡;宫廷贵族扑满了香粉的华美假发中长着虱子。王公贵族尚且如此,平民的卫生习惯就更不用提了)。致
35、病微生物容易在水源中生存和传播,洪水过后往往瘟疫流行就是一个例证。排泄物污染公用水源,是烈性传染病在人口密集区,尤其是卫生状况差的城市中容易传播的一个关键原因。19世纪上半叶,英国人埃德温查德威克在介入修订贫民法时,认识到贫困与疾病的关系,于1842年出版了一本研究公共卫生的著作。受其启发,加上伦敦霍乱大流行带来的困扰,英国于1848年通过公共卫生法案,开场大规模建设下水道系统,设立垃圾回收制度。这大大降低了平民的死亡率,此后其它国家相继跟进。细菌学讲的问世,使这类措施有了理论基础,得以进一步推广。普遍的个人卫生教育也产生了。将“非典与历史上的传染病比照一下,就能够看到,药物和疫苗并不是我们对
36、抗传染病唯一的工具,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工具。在这类战争的最前线,是看起来极为平常的公共卫生系统,再加上病例的迅速甄别和隔离机制。是的,没有特效药,就会有死亡,会有悲哀。但是,只要这个社会还维持着正常运转,公共卫生系统和防疫隔离机制没有崩溃,我们就能够把传染病控制在小范围内,使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地狱惨景不至于出现,使绝大多数人免于失去亲人的悲哀。skyboy:推荐一篇文章:21世纪的传染性疾病:挑战和机遇。刚刚过去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全世界对于艾滋病的重视和艾滋病知识的推广提到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2003年的非典,使我们重新认识了传染性疾病的毁坏力。这篇文章站在一个新的角度阐述了:在近两百年
37、内,微生物与人关系发生了宏大的变化,而推动这个变化的的第三者是人类文明和由它带来的环境在物理化学社会气候上的变化。正确把握传染性疾病在21世纪的变化规律,需要全面理解人微生物和环境这三要素。InternationalJournalofInfectiousDiseasesVolume8,Issue1,January2004,Pages5-12REVIEWInfectiousdiseasesinthe21stcentury:oldchallengesandnewopportunitiesFrancisA.Waldvogel,AbstractInfectiousdiseasesaretheconfr
38、ontationoftwoworlds,themicrobialworldandtheworldofhumanphysiology.Althoughthesetwoworldsareasawholegovernedbythesamelawsofnature,theyshowsubstantialdifferences:themicrobiologicalworldis1000timesolder,andwasinitiatedbythedevelopmentofthearchaea,thelivingorganismsoftheextreme:itsbiomassanditsdiversity
39、areimmensetwotothreebillionspeciesor60%ofthetotalbiomassoftheplanet.Thenumberofpathogensthatadaptedtoman,however,isextremelylimitedbarely1000.Thus,overbillionsofyears,anevolutionofthemicrobialworldtookplacefromearlylife,characterizedbychemosynthesis,tothemodernpathogens,andentailedadramaticconcentra
40、tionoflifeconditionsandanadaptationtowardsanarrowrangeofrequirementsthoseallowingsurvivalinthehumanbody.Withinthelasttwocenturies,thesetwoslowlyevolvingsystems,microbiallifeandhumanlife,wereprofoundlymodifiedinanunprecedentedmannerbyathirdplayer,humancivilization,withitsglobalimpactontheenvironmentt
41、hroughphysical,chemical,societal,andclimaticdeterminants.Anappreciationoftheevolutionofinfectiousdiseasesinthe21stcenturyandofthedevelopmentofnewdiagnosticandtherapeuticstrategiesthereforerequiresafullunderstandingofthesethreedomains:humanphysiology,microbiology,andtheenvironment.Thisreviewwillputma
42、joremphasisontheenvironmentalroleofcivilizationoninfectiousdiseasesbeforeconsideringnewopportunitiestocombatthemthroughnovelandcreativesolutions.AuthorKeywords:Infectiousdisease;GreenhouseEffect;Environment;Migration;Bioterrorism;InternationalJournalofInfectiousDiseasessijin2004:微生物的多样性微生物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
43、为丰富的资源。微生物的种类仅次于昆虫,是生命世界里的第二大类群。然而由于微生物的微观性,以及研究手段的限制,很多微生物的种群还不能分离培养,其已知种占估计种的比例仍很小。从下面的两张统计表中能够看出。中国微生物已知物种数与世界已知物种数的比拟类群中国的物种数世界的物种数中国/世界病毒40050008.0细菌500476010.5真菌80007200011.6微生物的已知种数和估计总种数类群已知种数估计总种数已知种百分数病毒50001300004细菌47604000012真菌7200015000005微生物是生物中一群重要的分解代谢类群,没有微生物的活动地球上的生命是不可能存在的。它们是地球上最
44、早出现的生命形式,其生物多样性在维持生物圈和为人类提供广泛而大量的未开发资源方面起着主要的作用。微生物的多样性包括所有微生物的生命形式、生态系统和生态经过以及有关微生物在遗传、分类和生态系统水平上的知识概念。物种是生物多样性的表现形式,与其它生物类群相比,人类对微生物物种多样性的了解最为贫乏。以原核生物界为例,除少数能够引起人类、家畜和农作物疾病的物种外,对其它物种知之甚少。人们甚至不能对世界上究竟存在多少种原核生物作出大概的估计。真菌是与人类关系比拟密切的生物类群,目前已定名的真菌约有8万种,但据估计地球上真菌的数量约为150万种,也就是讲人们已经知道的真菌仅为估计数的5。微生物的多样性除物
45、种多样性外,还包括生理类群多样性、生态类型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微生物的生理代谢类型之多,是动植物所不及的。微生物有着很多独特的代谢方式,如自养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厌氧生活、不释放氧的光合作用、生物固氮作用、对复杂有机物的生物转化能力、分解氰、酚、多氯联苯等有毒物质的能力,抵抗热、冷、酸、碱、高渗、高压、高辐射剂量等极端环境的能力,以及病毒的以非细胞形态生存的能力等。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种类多,仅大肠杆菌一种细菌就能产生20003000种不同的蛋白质。天然抗生素中,2/3超过4000种是由放线菌产生的。微生物所产酶的种类也是极其丰富的,从各种微生物中发现,仅II型限制性内切酶就有1443种。微生
46、物与生物环境间的互相关系也表现出多样性,主要有互生和平共处,平等互利或一方受益,如自生固氮菌与纤维分解细菌、共生相依为命,结成整体,如真菌与蓝细菌共生构成地衣、寄生敌对,如各种植物病原菌与宿主植物、拮抗相克、敌对,如抗生素产生菌与敏感微生物和捕食如原生动物吞食细菌和藻类等关系。与高等生物相比,微生物的遗传多样性表现的更为突出,不同种群间的遗传物质和基因表达具有很大的差异。全球性的微生物基因组计划已经展开,截止2000年4月的统计,已有27个原核生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全部完成发表,另有95个正在进行中;4个真核生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已完成发表,21个正在进行中。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必然将一个崭新的、全面的
47、和内在的微生物世界展如今人们面前。微生物资源的开发,是21世纪生命科学生命力之所在。由于动植物物种消失是能够估计的,这就意味着微生物多样性的消失现象也在发生,怎样利用和保护微生物多样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已对此做了很多努力,并提出了一项微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随着这项计划的逐步施行,人类将从微生物生物多样性的利用和保护中受益。这项计划包括:建立推动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国际组织;召开关于微生物“种的概念和分类指征研讨会;提出已知种的目录;发展微生物分离、培养和保藏的技术;发展微生物群落取样的标准;提出选择自然保护区和其它需要长期保护的生态系等。来源:httpdocsj/doc/96727136ee06eff9aef807b0.hei023:我的专业是病原微生物,很喜欢这个话题的讨论。从病原微生物所致疾病来讲,其引起的传染病给我们带来的生理痛苦,并不是病原微生物的目的,只是无心的结果。在这些痛苦中,有的是微生物为了加强本身传播能力而采取的手段的副产品,比方拉肚子;有的是机体本身的防卫措施,比方发热为了把微生物烤死;有的对微生物和人体双方都有好处,比方咳嗽和打喷嚏;还有的对双方都没有好处,比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