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生问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民生问题民生问题一直是我们党关注的焦点问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重申和强调了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初次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古人云:“为政之道,以厚民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生问题是世界各国治国理政的根本问题,更是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义国家政治制度的本质要求,成为了我们党始终关注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愈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民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民生观,是指对于人民生计问题,即解决人民
2、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的思想,观点。广义民生观,是指在知足人民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保障人们的基本权益、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人们的公平正义等待等基本思想和观点。民生问题包括由低到高的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层面指民众基本生活状态的底线;第二层面指民众基本发展时机和发展能力;第三层面指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民生问题的内涵具有时代性,它会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发展而发展。经济社会越是发展,民生问题的内涵就越扩散。因而,我们对于民生内涵的理解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一)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力资源特别丰富,在当前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当代化进程中,劳动力
3、供求总量矛盾与构造性矛盾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与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增劳动力的就业与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互相交织。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十一五(2006-2020年)期间的就业目的是,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力各4500万人,高出“十五期间各4000万人的计划,也高出实际“十五期间完成的4000万、4500万人。“十五期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与“十五计划一样,但高于2005年实际完成的412%。可见,就业形势整体上是比拟严峻的,当前“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突出矛盾,是我们必须长期面对和积极应对的艰巨任务。(二)医疗卫生问题医疗卫惹事业涉及千家万
4、户,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国医疗卫惹事业获得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但是,从总体上讲,我国医疗卫惹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和其它社会事业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相当突出,医疗卫惹事业发展存在着不全面、不协调的问题,尤其是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有关统计显示,占世界人口22%的中国,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其中80%在城市,20%在农村。卫生部有关负责人透露,全国县级下面公共卫生机构只要1/3能够维持正常运转,另外1/3正处于瓦解的边缘,还有1/3已经瘫痪。我国44.8%的城市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的医疗保障。我国
5、医疗服务费用的增长速度已经快于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居民的经济或心理承受能力,“看病难、看病贵现象特别突出。(三)教育公平问题从人口质量角度看,中国已经成功走出穷国办教育的阶段,初步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1982年中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四点五年,到2005年已升至八点五年,这一数字高于2000年世界平均水平六点五年,进而成为世界最大的教育国家,这就需要我们愈加重视教育问题了。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的教育还存在众多问题,其中核心问题就是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为:一是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不公平。城市教育的水平越来越高,农村的教育水平则较之低了很多,很多农村学校缺乏基本的
6、师资、校舍和教学器材;二是区域教育之间的不公平。如目前东部某些地区和大城市的教育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而西部贫困地区还在努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三是学校教育之间的不公平。如重点学校一直是地方政府财政投入的重点,而非重点学校因政府不重视、投入少,教育质量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四是不同社会群体教育的不公平。如正常儿童与特殊儿童教育之间,女性教育与男性教育之间,贫困家庭学生与富有家庭学生教育之间都或多或少存在不公平现象。可见,在建立社会-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四)收入分配问题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收入分配不公所构成的各种利益矛盾是影响社会和谐的焦点。“在客观意义上,社会收入
7、分配不公既指收入差距过大、利益反差强烈,又指分配经过中时机的不均等及同工不同酬等违犯按劳分配原则的各种现象。改革开放以后,在国家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政策的引导下,社会活力得到了激发,社会总体财富有了宏大的增加,但收入分配也出现了不公平现象,地区、城乡、行业、阶层之间收入差距很大且有日渐加大的趋势。“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中国贫富差距扩大的幅度过大、速度过快。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已经从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转变为贫富差距扩大现象严重、收入差距超过国际上中等不平等程度的国家。“贫富差距过大的背后是社会公正的被伤害。它会诱发或加重失业率上升、群体性事件频发、社
8、会治安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风险,在某个特定的条件下,甚至会使本来属于个案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演变为整体化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从而严重危及整个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假如收入差距扩大化得不到有效遏制,则会使后富者产生挫折感,滋生“相对剥夺心理,这种“相对剥夺心理发展到一定程度,会由内在的情感倾向演变为过激行动,进而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五)社会保障问题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历来被称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和收入分配的“调节器,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截至2007年9月底,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
9、数分别到达19676万人、18896万人、11473万人、11530万人和7327万人,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构成。然而,由于我国人口诸多,尤其是农村人口诸多的现实,决定了我国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愈加艰巨,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不够广;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比例仍然缺乏,很多保障措施尚未包括农村人口;社会保险筹资渠道仍然单一,企业缴费负担过重,职工支付能力较弱;养老基金收不抵支状况日益加重;医疗保险内容有时难以操作;城乡低收入群体看病难;特大病患者的医疗救助尚未找到妥善解决办
10、法等。民生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是我们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解决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次,解决民生问题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的问题,而改善民生问题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只要不断的改善民生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再次,解决民生问题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我们党把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本人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最后,解决民生问题是树立良好作风的要求。政府有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之义务,有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之责任;政府作为党的
11、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和落实者,必须统筹兼顾,多策并举,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等民生问题,力求获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明确解决民生问题的工作重点:第一,要扩大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应建立社会-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扩大就业的长效机制,要施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以创业促就业,广开就业路径,改善就业构造,促进充分就业,重点帮助农村充裕劳动力、城镇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和大学毕业生就业。第二,要解决群众看病难、上学难等生活难题。“就医是民生之急,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疗卫惹事业发展,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就学是民生之基,要优先发展
12、教育事业,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要加大教育投入,教育经费要向农村地区倾斜,要确保每一个贫困家庭的子女都上得起学。第三,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盾,要充分发挥社会-义制度的优越性,逐步建立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解决好弱势群体、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做好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生活无着人员的救助工作。第四,要持久、深化开展社会-义新农村建设,从国民经济全局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难题,增加农民收入,彻底改变农村的落后相貌。第五,要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解决日益凸现的生产安全、交通安全、环境安全、食品安全及药品安全等公共安全问题,使群众过上舒心日子。第六,要统筹区域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开发力度,建立互助合作扶持机制,使欠发达地区的人民迅速走上健康发展和共同富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