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重点整理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儿科重点整理_1.doc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医儿科重点整理总论起源: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已有小儿医。第一部儿科著作:唐代(颅囟经)。提出“纯阳理论。纯阳:指小儿在生长的经过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并非讲小儿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专科:宋代。钱乙儿科之圣(小儿药证直诀)1.概括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2.首创儿科辨证体系,提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辨证纲领.儿科四大证:痧、痘、惊、疳。阐述小麻、痘、斑、疹的第一部专著北宋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南宋名医-陈文中著陈复正-清代:指纹诊法万全:著作:提出“两有余,三缺乏的观点.小儿药证直诀提出
2、-五部配五脏: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为肾小儿年龄分期7个1.胎儿期从受孕到分娩共40周胎龄满28周到出生后7足天,为围生期。保健重点:护胎、养胎、胎教。2.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到生后满28天保健重点:保暖、喂养、消毒隔离、清洁卫生等。出生后46h可喂奶3.婴儿期从生后28天到满1周岁。这是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第一次高峰。易患脾胃疾病、感染性疾病。保健重点:提倡母乳喂养,指导合理营养,及时添加辅食,预防疳证、佝偻病的发生;按时接受计划免疫接种注意护理和教养。4.幼儿期1周岁后到3周岁体格增长速度减慢,智力发展迅速,乳牙逐步长齐保健重点:防止意外创伤和中毒、营养不
3、良、消化紊乱及传染病。5.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7周岁。性格特点构成的关键时期。保健重点:易发生各种意外,如溺水、烫伤、错服药物。6.学龄期从7岁后到青春期来临一般为女12岁,男13岁体格生长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以外的其他器官发育到本期末已接近成人水平。保健重点:注意因势利导,保护视力,预防龋齿,充足的营养。7.青春期:是从儿童向成人过度的时期,体格生长迅速,第二性征逐步成熟,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岁到1820岁。生长发育速度明显加快第二次高峰,性别差异常显著。生理特点:肾气盛,天癸至,阴阳和。保健重点:足够的营养、体格锻炼、注意休息、心理教育及指导。
4、体格发育各项衡量指标及其计算1.体重出生体重约3kg16个月体重kg=3+月龄0.7712个月体重kg=7+0.5月龄61岁以上体重kg=8+年龄2过重:肥胖症;过轻15:营养不良2.身高反映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出生时身长50cm;生后第一年75cm;生后第二年85cm;212岁身高长的估算公式:身高长cm=70+7年龄过矮30:侏儒症、克汀病、营养不良3.囟门前囟门:额骨和顶骨之间的菱形空隙,应在小儿出生后1218个月闭合;后囟门:顶骨和枕骨之间的三角形间隙。前囟早闭:脑发育不良、小头畸形、某些遗传性疾病等。前囟大、闭合晚:佝偻病、先天性甲低、脑积水等。前囟饱满:脑积水、脑炎、脑膜炎、脑
5、肿瘤等。前囟凹陷:失水4.头围与脑发育有关头围过小,常提示脑发育不良;头围过大,常提示解颅。5.胸围与肺和胸廓发育有关,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2岁后接近头围6.呼吸年龄越小,呼吸越快。脉搏年龄越小,脉搏越快。7.血压年龄越小,血压越低。小儿生理特点: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对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机体脏腑的形态尚未成熟,各种生理功能尚未健全现象的概括。二有余,三缺乏:肺脾肾常缺乏,心肝常有余吴鞠通:稚阴稚阳阴-指体内之精,血,津液等物质阳-指人体各生理功能活动包括了机体柔软,气血未盛,脾胃薄弱,肾气未充,腠理疏松,神情怯弱,筋骨未坚等2、生机蓬勃,发展迅速:纯阳:小儿在生长发育经过
6、中,表现的生机旺盛,如同旭日之初生,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病理特点:1、发病容易,传变迅速2、脏气清灵,易趋康复病因特点:外感因素(六淫加疫疠之气),乳食因素,先天因素,情志因素,意外因素,其他因素(药物造成)儿科望诊分为:总体望诊:望神色,望形态分部望诊:审苗窍,辩斑疹,察二便,看指纹.望神色:五色主病(五色:红,青,黄,白,黑)面呈白色:主寒证,虚证,吐泻,疳证面呈红色:主热(实热或虚热)面呈黄色:主湿,脾虚证(疳证,积滞,虫证)面呈青色:寒证,痛证,瘀证,惊痫面呈黑色:寒证,痛证,惊痫,或内有水湿停饮查指纹:1.虎口直到食指内侧的桡侧浅静脉,自虎口向指端,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
7、气关,末端为命关。2.适用于3岁以内小儿。3.诊察方法:从小儿食指的命关推向风关。轻轻推几次,使指纹显露4.正常指纹:淡紫隐隐而不显于风关之上。5.辩证纲要:“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小儿脉象:浮,沉,迟,数,有力,无力,等六种,分别表示表里寒热虚实婴幼儿喂养方法:1、母乳喂养2、混合喂养:因母乳缺乏而添加牛、羊乳或其他代乳品的喂养方法,分为补授法母乳缺乏,婴儿体重增长不满意时,除母乳喂养外,可用配方奶或牛羊乳加以补充的方法和代授法一日内有一次甚至数次完全用乳品或代乳品替代母乳的方法3、人工喂养添加辅食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天气炎热时和婴儿患病
8、时,应暂缓添加新品种.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逐步添加。一.肺系病症一.感冒:是指感受外邪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外感疾病,以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为主要临床特征.儿科感冒特点:因小儿脏腑娇嫩,脾常缺乏,神情怯弱,感邪之后易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的兼证;传变迅速病因病机:多为感受风邪,病因有风寒、风热、暑湿、时邪。病位在肺卫,病机关键为肺卫失宣。四.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以发热,咳嗽,痰鸣,气促,鼻煽为主要症状,重者张口抬肩,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青紫。俗称“马脾风典型症状:热、咳、痰、喘发病特点:1.年龄:婴幼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病情越重。2.季节:冬春3.缓急:发病较急,
9、有的来势凶猛,迅速出现心阳虚衰,内陷厥阴的变证。4.预后:年长儿患肺炎并发症较少,预后好,婴幼儿重症肺炎则病死率较高。病机特点:外因责之于感受风邪,内因责之于肺脏娇嫩.病变主要在肺,累及脾,心肝.病理机制:肺气郁闭之演变.病因有风寒、风热、痰热、毒热闭肺,肺阴亏虚,肺脾气虚诊断要点:病史:患儿常有感冒、咳嗽或麻疹、水痘病史。1.起病较急,有发热,咳嗽,气急,鼻煽,痰鸣等证,或有发绀2.病情严重时,常见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发绀,或高热不退3.新生儿患肺炎常以不乳,精神萎靡,口吐白沫为主,而无上述典型症状.4.肺部听诊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罗音5.X线检查可见小片状,斑片状阴影,或见
10、不均匀的大片阴影.6.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细菌引起则白细胞总数升高,病菌引起则多不变.病原学检查:细菌培养,病毒分离,病原特异性抗原或抗体检测.有助于诊断变证:1.肢冷,脉伏或数急无序心阳虚衰2.高热不退,神昏惊厥邪陷心肝五.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反复发作的哮鸣气喘性肺系疾病,临床以反复发作,喘促气急,喉间痰喉哮鸣,呼气延长,严重者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口唇青紫为主要特征的肺系疾病.哮:是指呼吸时喉间的哮鸣之声,由痰吼而成.喘:是指呼吸急促,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病因病机:内因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功能缺乏,导致痰饮留伏;外因责之于感受外邪,接触异物、异味,及嗜食咸酸、鱼腥
11、发物等。哮喘之疾,不管新病、久病,必有伏痰留饮之患,此伏痰留饮可视为哮喘之“夙根,为发病的物质基础。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病位:主要在肺,与脾肾有关治疗原则:发作期攻邪以治其标,治肺为主;缓解期扶正以治其本,诊断要点1多有湿疹史等过敏史,家族哮喘史。发作多与某些诱发因素有关,如感受外邪,接触致敏原等.2气喘哮鸣反复发作.常忽然发作,发作之前多有喷嚏,咳嗽等前兆.发作时喘促,气急,哮鸣,咳嗽,甚者不能平卧,烦躁不安,口唇青紫(3)查体可见桶状胸、三凹征,发作时两肺可闻及哮鸣音,以呼气时明显,呼气相延长.如继发感染,可闻及中细湿罗音.4辅助检查:缓解期四.泄泻:是以大便次
12、数增加,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症的一种小儿常见的脾胃系疾病.一般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病因病机:病因:感受外邪,伤于饮食,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病位:脾病机:脾胃运化失常,分清别浊功能受损,清浊相干,并走于大肠.诊断:1、病史: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外邪病史2、临床表现:大便次数明天增加,严重者可达每日10次以上,大便呈淡黄色或清水样,或夹奶块、不消化物;或黄绿稀溏;或色褐而臭,有粘液;同时可伴恶心呕吐、纳差、腹痛、发热、口渴等。重症泄泻可见小便短小、高热烦渴、神疲萎软、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眶下陷、啼哭无泪等脱水征,以及口唇樱红、呼吸深长、腹胀等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
13、紊乱的表现。3、辅助检查:大便常规可有脂肪球,大便病原学检查可有轮状病毒等病毒阳性。八.积滞:是由于内伤乳食,食停中脘,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构成的一种胃肠病证.临床以不思乳食,脘腹胀满疼痛,嗳气酸腐,甚至呕吐酸臭乳食或便秘,舌苔厚腻为特征.病因病机:病因:乳食内积,脾虚夹积病位:脾胃病机:乳食停聚中中脘,积而不化,气滞不行诊断:1、有伤乳、伤食史2、临床表现:以不思乳食,脘腹胀满疼痛,嗳气酸腐,甚至呕吐酸臭乳食或便秘,舌苔厚腻为特征,可伴有烦躁不安、夜间哭闹或呕吐等。3、辅助检查:大便常规可见不消化食物残渣、脂肪滴。治疗原则:以消食导滞为主.实证以消为主,虚实夹杂者,宜消补兼施.八.肾系病证一
14、.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儿科常见的免疫反响性肾小球疾病,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又称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多发年龄:3-8岁小儿,2岁下面罕见,尤以学龄儿童更多发.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首分为“阳水与“阴水病因病机病因:感受风邪、水湿、疮毒病位:肺、脾、肾病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其本在肾。诊断要点:1.发病前有前驱感染史,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感染2.非指凹性水肿尿少或无尿,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轻中度高血压表现.3.重症病例可出现并发症:三大并发症:急性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不全4.尿常规检查:红细胞增加,尿蛋白增加,少许白细胞.大多有血沉增快,C3降低,抗链球菌溶血素抗体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