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课后习题与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布线课后习题与参考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综合布线课后习题与参考答案综合布线综合布线课后习题课后习题课后习题与与参考答案1.怎样确定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的范围?答:通过下面4个方面来确定网络综合布线工程范围:1确定该单位对于此网络工程的经费投资额度。通常,包括下面几方面的投资:硬件设备投资、网络工程材料费用投资、网络工程施工费用投资、网络工程安装及调试费用投资、软件投资、培训与运行费用投资。2了解网络的将来服务范围,包括能否包含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否需要支持文件的传送存取,能否有网络互联要求通常指Internet,能否需要电子邮件服务,以及多媒体服务要求程度等。3了解用户设备类型。要确定目前有多少用户,网络中有多少台需要支持的计算机,将来还
2、配置多少计算机,以及将来还需要配哪些设备以及数量等。4了解地理布局。通过现场观察,了解该单位的地理布局,其中需要注意的要点有:每一个位置的用户数量;任何两个用户之间的最大距离;在同一建筑物内,用户之间的连接关系;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的连接关系;供电问题与解决方式;其他特殊要求或限制如对工程施工材料的特殊要求。5了解网络中的通信类型,如数字信号、视频信号、语音信号电话信号等。2.请列出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的工作清单。答:确定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的范围,设计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工作方案,绘制综合布线施工图,编制综合布线用料清单。3.怎样计算工作区子系统中信息模块的数量?答:估算工作区中信息模块、信息插座和面板的
3、数量。计算公式为:m=n+n3其中:m表示信息模块的总需求量。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n3表示冗余量。4.比拟568A和568B标准。答:568A和568B标准的差异主要在于线序的不同。1T568A标准信息插座的接法如图1所示。图1T568A标准信息插座的接法2T568B标准信息插座的接法如图2所示。图2T568B标准信息插座的接法5.水平子系统设计要点。答:水平布线子系统设计要点:1确定线路走向。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建筑物的位置、建筑物的环境等情况确定敷设线路的走向。一般需要在用户的指导下,由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到施工现场,根据施工现场的详细情况进行确定。2确定使用哪种传输介质及其长度。3确定线缆、槽
4、、管的数量和类型。可根据已经确定的信息插座的数量和类型、电缆的类型和长度等相关信息,来确定所需要的线槽、管道的数量和类型。考虑到产品质量和施工人员的误操作等因素,在确定数量时,一定要留有适当余地,以备意外损坏时保证不影响施工进度。4订购电缆和线槽时综合考虑布线方法、线路走向、接线距离及冗余量等因素。5假如利用吊杆走线槽,应根据每对吊杆间距为1m来估算使用吊杆的数量。因而,吊杆的总数应该是水平干线长度的2倍。6假如利用托架走线槽,应根据每对托架间距为1m1.5m来估算使用托架的数量。6.管理子系统交连有哪几种形式?答:常见的管理子系统,有单点管理单交连、单点管理双交接和双点管理双交接3种方式。1
5、单点管理单交连方式单点管理是在整栋大楼内设一个设备间作为交连区,楼内信息节点均直接点对点与设备间连接。单点管理单交连方式合适于楼层低、信息点数少的布线系统。2单点管理双连接方式单点管理双交连位于设备间里面的交换设备或互联设备附近,通过线路直接连至配线间中的第二个接线交接区,而不进行跳线管理。假如没有配线间,第而个交连可放在用户间的墙壁上。3双点管理双连接方式双点管理双采用二级交接间,即不仅在设备间里有一个管理点,还在配线间有一级管理交接跳线。在二级交接间或用户间的墙壁上还有第二个可管理的交连。双交连需经过二级交连设备。7.简述管理子系统的设计步骤。答: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主要包含几个步骤:1确定管
6、理子系统中管线连接方式。2确定信息点的数量和分布。3确定楼层配线架的数量和位置。3确定端接线路模块化系数。4确定配线架上需要经常改动的线路。5画出管理接线间的具体墙面构造图。8.比拟几种建筑群布线方法的优缺点。答:几种建筑群布线方法的优缺点如表所示。方法优点缺点架空布线施工简单初次施工费用较低安全性差对环境美观有影响直埋布线提供各种程度的保护线路隐蔽,环境美观初次施工费用比管道电缆布线方式低不易维护和扩建管道布线提供最佳的保护易于维护和扩建线路隐蔽,环境美观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初次施工费用较高易与各种地下管线产生矛盾隧道布线施工简单安全稳定易于维护和扩建如为专用电缆沟道等设施,初次施工费用较高;与
7、其他弱电线路共建时,有时会发生矛盾第八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简述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前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答: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前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如下:1)熟悉施工图纸,了解设计内容1施工单位应具体阅读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并对主要内容进行认真核对,以全面把握施工目的和详细要求。2施工单位还应同设计单位一起在施工现场对施工图纸进行核对,并要求设计单位具体介绍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的主要设计意图。2)考察施工现场的环境和施工条件1考察施工现场的施工环境。2考察施工线路,包括水平子系统和干线子系统的施工条件。3考察综合布线系统中线缆的敷设施工条件。4考察设备间和干线交接间等专用房间,确定房间的环境条件和
8、建筑工艺能否知足施工要求。5核查设计的线缆敷设路由和设备安装位置能否正确、适宜,确定能否需要采取弥补措施或变更设计方案。3)安排施工进度和制定施工组织计划根据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的要求,结合现场的客观条件以及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和配备情况,安排施工进度和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应做到人员组织合理、施工安排有序、工程管理严密。编制计划时,应在坚持统一计划的原则下做好综合平衡,符合施工实际。在计划安排上,主要采用分工序施工作业法,根据施工情况分阶段进行。4)施工场地的准备在工程施工经过中,往往需要布置一些临时场地,如仓库、现场办公用房、工人休息房、模具加工点等。下面是对这些临时场地的面积要求
9、:1仓库:根据施工规模而定,至少需要30m2,主要用于现场使用的管槽、线缆及部分设备的临时储藏地。2现场办公用房:大约需要20m2左右,要求配备照明设施、通信设施等办公设备。3工人休息房:需要30m2左右。4模具加工点:模具加工制作场的面积约为50m2左右。5)向工程单位提交开工报告假如已做好上述各项准备工作,则应向工程单位提交开工报告,开场进行布线施工。2.简述敷设管路和槽道的安装要求。答:1金属管敷设要求金属管的敷设有明敷和暗敷两种方式,敷设要求如下:1明敷金属管的敷设要求:金属的支持点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无设计要求时应不超过3m;在距接线盒0.3m处或有弯头的地方,能够用管卡将管子或弯头
10、固定。2暗设金属管的敷设要求:敷设在楼板中的金属管的管径宜为15mm25mm,墙体中的金属管内径应不超过50mm,直线布管30m处应设置暗线盒;金属管如需敷设在混凝土或水泥中,为保证线缆安全运行,其地基应坚实、平整、无沉陷;连接金属管时,管孔应对准,以保证敷设线缆时穿设顺利;接缝应严密,不得有水和泥浆渗入;金属管道应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在建筑群之间埋设金属管的深度应不小于0.8m;在人行道下面敷设时,深度应不小于0.5m;应在金属管内安置牵引线或拉线;金属管的两端应有表示建筑物、楼层、房间和长度的标记。2金属槽安装要求金属槽的安装一般是在土建工程基本结束后与风管、给排水管等其他管道同步进
11、行。应尽量避免在装饰工程结束后安装金属线槽,以免造成线缆敷设困难。安装金属线槽应符合下列要求:1金属线槽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规定,左右偏差最大不超过50mm。2金属线槽水平度每米偏差应不超过2mm。3垂直金属线槽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垂直度偏差应不超过3mm。4金属线槽节与节间用接头连接板拼接,螺丝应拧紧,拼接处水平偏差应不超过2mm。5当直线段桥架超过30m或跨越建筑物时应有伸缩缝,并采用伸缩连接板。6金属线槽转弯半径应不小于其槽内线缆的最大弯曲半径。7盖板应紧固并要错位盖槽板。8支吊架应垂直、整洁牢固、无歪斜。3.总结光纤的牵引方式和注意事项。答:建筑物内光缆的敷设方法有两种:通过弱电井垂直敷
12、设和通过吊顶敷设。通过弱电井垂直敷设光缆。在弱电井中进行敷设光缆时有向上牵引和向下垂放两种方式。一般向下垂放方式比向上牵引方式更容易施工。1向下垂放光缆向下垂放光缆时按下面步骤操作:1为使在卷筒转动时能控制光缆布放,在建筑物最高层距槽孔1m1.5m处放置光缆卷轴,将光缆卷轴置于平台上,使其在所有时间内都保持垂直。2假如需要引导光缆通过较小的槽孔,则应先安装一个塑料导向板,以防止光缆与混凝土磨擦损坏光缆。3假如需要引导光缆通过大的孔洞,则在孔洞的中心上方处安装一个滑轮,然后将光缆拉出绞绕到滑轮上。4渐渐地从卷轴上放光缆,并使其进入孔洞向下垂放。5继续向下布放光缆,直到下一层布线工人能将光缆引到下
13、一个孔洞。6按前面的步骤,继续渐渐地布放光缆,并将光缆引入各层的孔洞。2向上牵引光缆向上牵引光缆与向下垂放光缆方向相反,其操作步骤如下:1先在绞车上穿一条拉绳。2启动绞车,并将一条拉绳向下垂放到安顿光缆的底层。3将光缆与拉绳牢固地绑扎在一起。4启动绞车,渐渐地将光缆通过各层的孔洞向上牵引。5光缆的末端到达顶层时,停止绞车。6在地板孔边沿上用夹具将光缆固定。7当所有连接制作好之后,从绞车上释放光缆末端。通过吊顶敷设光缆。在从弱电井到配线间敷设光纤时,一般采用吊顶(电缆桥架)敷设的方式。施工时按下面步骤操作:(1)沿光纤敷设途径打开吊顶。(2)利用工具由一端开场的0.3m处环切并去除光缆的外护套。
14、(3)将光纤及加固芯切去并掩没在外护套中,只留下纱线。(4)将纱线与带子扭绞在一起,用胶布将20cm长的光缆护套紧紧缠住。(5)将纱线馈送到适宜的夹子中,直到被带子缠绕的护套全塞入夹子中。(6)在夹子和光缆上缠绕带子,将光缆牵引到所需的地方,并留下足够长的光缆供后续处理使用。4.总结综合布线系统的电磁防护措施。答:综合布线系统的电磁防护措施主要有两大方面:1加强布线系统内在构造及材料的抗干扰性。在计算机设备、通信、电子等设备的外形构造上应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箱、盒、柜、架,使其成为法拉第笼形式,加上接地端子、做好良好的接地。这种构造能够加强设备的抗干扰和防辐射能力。在综合布线系统线缆材料及性能的选择上,应根据用户要求并结合建筑物的周围环境状况进行考虑。2注重设备、传输线路与不同干扰源间距的影响。综合布线系统除采用屏蔽做好接地,以提高本身的抗干扰、防辐射力外,还需尽可能远离干扰源,以减少其对系统正常运行的影响,提高设备、系统的可靠性,使综合布线系统可靠性更高,布线更灵敏。第十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分为哪几个阶段?答: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验收能够分为随工验收、初步验收、完工验收等几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