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课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体力学课后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流体力学课后答案流体力学课后答案一、流体静力学实验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答:测压管水头指,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测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从表的实测数据或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2、当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的真空区域。答:以当时,第2次B点量测数据表为例,此时,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下面3三部分: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的空间区域,均为真空区域。2同理,过箱顶小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
2、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为的一段水注亦为真空区。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均为。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答: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和,由式,进而求得。4、如测压管太细,对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答: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细高度由下式计算式中,为外表张力系数;为液体的容重;为测压管的内径;为毛细升高。常温的水,或,。水与玻璃的浸润角很小,可以为。于是有一
3、般讲来,当玻璃测压管的内径大于10mm时,毛细影响可略而不计。另外,当水质不洁时,减小,毛细高度亦较净水小;当采用有机玻璃作测压管时,浸润角较大,其较普通玻璃管小。假如用同一根测压管测量液体相对压差值,则毛细现象无任何影响。由于测量高、低压强时均有毛细现象,但在计算压差时。互相抵消了。5、过C点作一水平面,相对管1、2、5及水箱中液体而言,这个水平是不是等压面哪一部分液体是同一等压面答:不全是等压面,它仅相对管1、2及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才是等压面。由于只要全部具备下列5个条件的平面才是等压面:1重力液体;2静止;3连通;4连通介质为同一均质液体;5同一水平面而管5与水箱之间不符合条件
4、4,因而,相对管5和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该水平面不是等压面。6、用图装置能演示变液位下的恒定流实验吗答:关闭各通气阀,开启底阀,放水片刻,可看到有空气由C进入水箱。这时阀门的出流就是变液位下的恒定流。由于由观察可知,测压管1的液面始终与C点同高,表明作用于底阀上的总水头不变,故为恒定流动。这是由于液位的的降低与空气补充使箱体外表真空度的减小处于平衡状态。医学上的点滴注射就是此原理应用的一例,医学上称之为马利奥特容器的变液位下恒定流。7、该仪器在加气增压后,水箱液面将下降而测压管液面将升高H,实验时,若以时的水箱液面作为测量基准,试分析加气增压后,实际压强与视在压强H的相对误差值。本仪器测压管内径
5、为,箱体内径为20cm。答:加压后,水箱液面比基准面下降了,而同时测压管1、2的液面各比基准面升高了H,由水量平衡原理有则本实验仪,故于是相对误差有因此可略去不计。对单根测压管的容器若有或对两根测压管的容器时,便可使。二、伯诺里方程实验1、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有何不同为何测压管水头线(P-P)沿程可升可降,线坡JP可正可负。而总水头线(E-E)沿程只降不升,线坡JP恒为正,即J0。这是由于水在流动经过中,根据一定边界条件,动能和势能可互相转换。如下图,测点5至测点7,管渐缩,部分势能转换成动能,测压管水头线降低,JP0。,测点7至测点9,管渐扩,部分动能又转换成势能,测压管水头线升
6、高,JP0,故E2恒小于E1,E-E线不可能回升。E-E线下降的坡度越大,即J越大,表明单位流程上的水头损失越大,如图上的渐扩段和阀门等处,表明有较大的局部水头损失存在。2、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有何变化为何1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P-P总降落趋势更显着。这是由于测压管水头,任一断面起始的总水头E及管道过流断面面积A为定值时,Q增大,就增大,则必减小。而且随流量的增加,阻力损失亦增大,管道任一过水断面上的总水头E相应减小,故的减小愈加显着。2测压管水头线P-P的起落变化更为显着。由于对于两个不同直径的相应过水断面有式中为两个断面之间的损失系数。管中水流为紊流时,接近于常数,又管道断面为定值,故
7、Q增大,亦增大,线的起落变化更为显着。3、测点2、3和测点10、11的测压管读数分别讲明了什么问题测点2、3位于均匀流断面,测点高差,均为偶有毛细影响相差,表明均匀流各断面上,其动水压强按静水压强规律分布。测点10、11在弯管的急变流断面上,测压管水头差为,表明急变流断面上离心惯性力对测压管水头影响很大。由于能量方程推导时的限制条件之一是“质量力只要重力,而在急变流断面上其质量力,除重力外,尚有离心惯性力,故急变流断面不能选作能量方程的计算断面。在绘制总水头线时,测点10、11应舍弃。4、试问避免喉管测点7处构成真空有哪几种技术措施分析改变作用水头如抬高或降低水箱的水位对喉管压强的影响情况。下
8、述几点措施有利于避免喉管测点7处真空的构成:1减小流量,2增大喉管管径,3降低相关管线的安装高程,4改变水箱中的液位高度。显然123都有利于阻止喉管真空的出现,尤其3更具有工程实际意义。由于若管系落差不变,单单降低管线位置往往就能够避免真空。例如可在水箱出口接一下垂90度的弯管,后接水平段,将喉管高程将至基准高程0-0,比位能降至零,比压能得以增大Z,进而可能避免点7处的真空。至于措施4其增压效果是有条件的,现分析如下:当作用水头增大时,测点7断面上值可用能量方程求得。取基准面及计算断面1、2、3如下图,计算点选在管轴线上下面水拄单位均为cm。于是由断面1、2的能量方程取有1因可表示成此处是管
9、段1-2总水头损失系数,式中、分别为进口和渐缩局部损失系数。又由连续方程有故式1可变为2式中可由断面1、3能量方程求得,即3是管道阻力的总损失系数。由此得,代入式2有4随递增还是递减,可由加以判别。因5若,则断面2上的伴随步递增。反之,则递减。文丘里实验为递减情况,可供空化管设计参考。因本实验仪,而当时,实验的,将各值代入式2、3,可得该管道阻力系数分别为,。再将其代入式5得表明本实验管道喉管的测压管水头随水箱水位同步升高。但因接近于零,故水箱水位的升高对提高喉管的压强减小负压效果不明显。变水头实验可证实结论正确。5、毕托管测量显示的总水头线与实测绘制的总水头线一般都有差异,试分析其原因。与毕
10、托管相连通的测压管有1、6、8、12、14、16和18管,称总压管。总压管液面的连线即为毕托管测量显示的总水头线,其中包含点流速水头。而实际测绘的总水头是以实测的值加断面平均流速水头绘制的。据经历资料,对于园管紊流,只要在离管壁约的位置,其点流速方能代表该断面的平均流速。由于本实验毕托管的探头通常布设在管轴附近,其点流速水头大于断面平均流速水头,所以由毕托管测量显示的总水头线,一般比实际测绘的总水头线偏高。因而,本实验由1、6、8、12、14、16和18管所显示的总水头线一般仅供定性分析与讨论,只要按实验原理与方法测绘的总水头线才更准确。三、雷诺实验1、流态判据为何采用无量纲参数,而不采用临界流速雷诺在1883年以前的实验中,发现园管流动存在着两种流态层流和紊流,并且存在着层流转化为紊流的临界流速,与流体的粘性、园管的直径有关,既1因而从广义上看,不能作为流态转变的判据。为了判别流态,雷诺对不同管径、不同粘性液体作了大量的实验,得出了无量纲参数作为管流流态的判据。他不但深入揭示了流态转变的规律。而且还为后人用无量纲化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树立了典范。用无量纲分析的雷列法可得出与雷诺数结果一样的无量纲数。能够以为式1的函数关系能用指数的乘积来表示。即2其中为某一无量纲系数。式2的量纲关系为3从量纲和谐原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