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县“美丽乡村”建设研究.docx

上传人:88****9 文档编号:18933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西县“美丽乡村”建设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岳西县“美丽乡村”建设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西县“美丽乡村”建设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西县“美丽乡村”建设研究.docx(5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安徽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 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 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 签 字 曰 期 : : 2 olt年 6 月 3 曰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安徽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安徽大

2、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 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4 导 师签名 签字曰期: |(3年()月 $曰 签字曰期 : Zolb年 6 月 ; 曰 摘要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把农村问题放在首位。中共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 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目标,自此以后,我国的农村建设事业进入飞速发展阶段。随 着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共十八大又提出了 “ 美丽中国 ” 的概念,使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从 “ 四位一体 ” 转变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在内的

3、“ 五位一体 ” 新格局,体 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012年安徽省委省政府与时倶进,打响了建设 “ 美好 乡村 ” 的口号,并向下颁发了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 ( 2012-2020)。到 2013年,建设 “ 美丽中国 ” 的号召出现在当年的中央 “ 一号文件 ” 上,该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农村建设的 原则、内容及方向。 2016年 1月,在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会上,为与 “ 美丽中国 ” 建设 保持一致,将原 “ 美好乡村建设 ” 更名为 “ 美丽乡村建设 ” 。 “ 美丽乡村 ” 这一理念 的提出既是对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回应,同时也体现出国家政策的 新导向。在我国农村的

4、稳定发展永远是事关国家建设全局的大事件,我国的农村建设应坚持以 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现今, “ 美丽乡村 ” 建设仍处于前期的摸索阶 段,其模式和架构还不成熟,不同的地域都有其自身的特色,不能实施一刀切的办法。在统筹城 乡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建设 “ 美丽乡村 ” ,构筑宜居宜业的美好生活,提升农村群众的 幸福指数显得尤为重要。 2012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市县和乡镇村的密 切联动配合下,美丽乡村建设工 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由于各地实际情况的不同,地方政府 在当地建设中所采取的措施有所差异,各地的建设进度和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作为安徽省 “ 美 丽乡

5、村 ” 建设示范县,岳西县在这几年的乡村建设中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同样的也不可避 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选取岳西县为调查对象,希望通过对岳西县美丽乡村建设现状的剖 析揭示出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出现的问题,从而为岳西县和安徽省内其他地 方日后的乡村建设工作提供借鉴。 全文共包括五大部分。首先,笔者阐述了此论文研宄的背景和意义,概述了全篇的基本框 架以及研宄方法,并指出文章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其次,从理论层面论述了 “ 美丽乡村 ” 建 设的相关概念和依据,并系统介绍了国内外有关乡村建设的研宄现状。再次,详述了岳西县 “ 美 丽乡村 ” 建设的现状,主要包括已经取得的成绩,并以三

6、个典型案例村作为说明。接着,笔者 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归纳出该县近几年在 “ 美丽乡村 ” 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最后, 结合当地县情提出了几点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乡村建设;美丽乡村;乡风文明;特色产业;基层民主 I Abstract As a large agricultural country?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always put rural affairs in the first place.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mission development objectives are propos

7、ed in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Sixteenth CPC. Chinas rural economics entered a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from then on.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5the Beautiful Chinaconcept is proposed in the eighteenth CPC. Then the general layout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s transferr

8、ed from “ four-in-one” to “ five-in-one”new pattern, which consists of the political9economic5cultural?social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ll of them reflects the peoples yearning for a better life. The government of Anhui province start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loganbeautiful countrysideand rele

9、ased the beautiful rural construction plan of Anhui province(2012-2020)?,. The construction goal of beautiful country” was proposed in the number one file” in 2013, which also defined the content and direction of rural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In January 2016,in order to be consistent with the “

10、Beautiful China” implement, the original “good rural constructionwas renamed as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n the promotion meet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of Anhui Province, The concept of beautiful countryM is not only a response of the peoples pursuit for a better li

11、fe, but also reflects the new direction of national policy.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rural area is always in a matter of great events of national strategy, rural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should follow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eople-oriented, mobilizing all social forces into particip

12、ation.Now, it is still in groping stage about ”beautifUl country” construction, and its model and architecture is not yet mature, different places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 which cannot implement one-size-fits-all approach.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s a w

13、hole, how to build beautiful country and livable life,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improve rural the well-being of the masses. Since 2012,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lose linkage with the city and country and township villages?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work

14、 has achieved results, Yuexi County as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95 construction demonstration counties of Anhui Province, have accumulated a wealth of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 the Rural Construction.Selection of Yuexi county as the object of investigation,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tries to analyze

15、the actuality of Yuexi beautiflil county rural construction and r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in Anhui province ?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future work. The thesis consists of five parts.Firstly.the author ela

16、borat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5and summarizes the basic framework and research methods, then points out the innovation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article.Secondly,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ed concepts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beautiful countryr,?and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

17、uation regarding rural construction at home and abroad.Also, the details status of Yuexi County beautiful countrysideconstruction is given, including what has been achieved,and with three typical cases village as the instructions.Then,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main problems that the county beautiful

18、 countryn has faced in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recent years.Finally5Combined with local actual targeted solutions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rural construction;beautiful countryside;local custom civilization;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democracy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II 目录 m . I Abstract . II 0 . IV

19、 mi# 雜 . 1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 1 1. 2研究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2 1.3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3 第 2章 “ 美丽乡村 ” 建设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综述 . 4 2. 1乡村建设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 4 2. 2国内外乡村建设研究综述 . 8 第 3章岳西县 “ 美丽乡村 ” 建设的基本情况 . 17 3. 1岳西县概况 . 17 3. 2岳西县 “ 美丽乡村 ” 建设的基本情况 . 17 3. 3岳西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个案分析 . 22 第 4章岳西县 “ 美丽乡村 ” 建设存在的问题 . 26 4. 1建设主体意识不强 . . . 27 4. 2建设资金存在困

20、难 . 29 4. 3基层干部素质偏低 . 30 4. 4乡村特色彰显不够 . 31 第 5章完善岳西县 “ 美丽乡村 ” 建设的对策 . 33 5. 1凝聚各方力量促进多元参与 . 33 5. 2保障建设资金促进经济发展 . 34 5. 3完善建设规划和奖惩机制 . 36 5. 4发扬特色维护区域生态 . 37 第 6 章 结 语 . 39 . 40 隱 . 43 关于岳西县 “ 美丽乡村 ” 建设的问卷调查 . 43 IV ic m . 4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6 v 第 1 章绪论 第 1 章 绪 论 1.1研宄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自 2005年中共在第十六届

21、五中全会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以来,我国开 始全面进入新农村建设的阶段,国内各地区都积极釆取行动,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 新农村建设举措。我省于 2012年 9月出台了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 (2012-2020年 ), 用三句话生动形象地概括出安徽省 “ 美丽乡村 ” 建设工程总目标:一是生态宜居村庄美,强调 要注重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二是兴业致富生活美,强调要加强农村地区的产业经济发展和公 共服务建设; 三是文明乡风和谐美,强调要塑造文明乡风确保村庄能可持续地发展下去。这三 句话真实揭示出 “ 美丽乡村 ” 的真正内涵,同时也生动具体地概括出了美丽乡村建设所有的美 好画面

22、 。 “ 美丽乡村 ” 建设项目既是安徽省政府结合中央政策和地方省情作出的重大创举, 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和 “ 美丽中国 ” 建设宏伟蓝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美好乡村建设规划提出以来,安徽全省各地方都在积极结合地方实际加强美丽乡村建 设,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发展,己经初见成效。但由于省内各地区的情况略有不同,各地建设 美丽乡村所遇见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也有差异。加强 对各地 “ 美丽乡村 ” 建设工作的调研, 实事求是地分析其在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并总结归纳出各地在建设中 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不仅有利于当地“ 美丽乡村 ” 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也能对省内其他地区建 设美丽乡村提供

23、经验教训。 1. 1.2研宄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 三农 ” 问题始终是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大命题,党和 政府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提出了不同的政策方针。伴随着 2005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宏伟目标,学术界随后掀起了一股研究建设新农村的热潮。这些研究主要包括新农村建设的重 要意义、建设新农村的模式和道路的探索、各地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以及提 出的一些针对性的措施等。 “ 美丽乡村 ” 建设是安徽省委省政府与时俱进、因地制宜作出的伟 大创举,对 “ 美丽乡村 ” 建设的理论研究构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 夏明珠 .安徽省合肥市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24、研宄 J.安徽农业科学, 2014,42 (19) : 6292-6294. 岳西县 “ 美丽乡村 ” 建设研宄 安徽省岳西县为个案着手研究,旨在分析县域地方政府在具体执行上级政府关于农村治理政策 过程中所具备的优越性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乡村治理的内涵和模式。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内容繁多,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循序渐进地予以 推行。“ 美丽乡村 ” 建设作为 “ 美丽中国 ” 和 “ 美好安徽 ” 建设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该工程 的推动无疑十分有利于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工作。本文以岳西县为研究对 象,根据相关文献和实地调研,分析了近年来该县在 “ 美丽乡村

25、 ” 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 问题,试图探索出适用于岳 西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更加科学合理的办法,从而促进岳西县美丽乡 村的建设进程。另一方面,笔者也希望通过对个案的分析总结为省内其他地区建设 “ 美丽乡村 ” 提供政策参考和理论依据,在某种程度上促进 “ 美丽中国 ” 、 “ 美好安徽 ” 蓝图的早日实现。 1. 2研究基本思路与研宄方法 1. 2.1研宄思路 笔者在确定论文选题的基础上,通过翻阅文献资料草拟了论文大纲。全文写作大致遵循以 下脉络思路:首先在网络检索与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了解到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安 徽省 “ 美丽乡村 ”建设的最新情况和进展,进而编制出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

26、。随 后,笔者在对 岳西县美好乡村建设办主任进行访谈的基础上了解到岳西县近几年 “ 美丽乡村 ” 建设的最新进 展,并在其建议下实地走访了姚河乡小街中心村,莲云开发区珠屋中心村以及菖蒲镇水畈中心 村三个有代表性的示范村,通过向当地村民发放调查问卷,获得了大量关于 “ 美丽乡村 ” 建设 的一手数据。然后再对访谈资料和调查问卷进行整理,运用社会科学研宄方法对数据进行录入 分析,总结出岳西县 “ 美丽乡村 ” 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在结合岳西县情的基础上总结出 该县今后在 “ 美丽乡村 ” 建设中可供采取的改进措施。 1.2. 2研宄方法 1. 2. 2. 1文献研宄法 通过查阅与美好乡村建设相

27、关的资料、以网站检索等方式了解国内外乡村建设的研究现 状,系统地对与本论文有关的研宄进行梳理、分类和评述,了解和掌握有关乡村管理的最新成 果和前沿动态,从而为本文的撰写做好理论基础。 1.2. 2. 2访谈法 本文主要通过对美好乡村建设办主任、相关工作人员和乡镇基层干部、示范村当地农民的 访谈和咨询,了解岳西县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为更好地推进建设工作打下基础。 2 第 1 章绪论 1.2. 2. 3问卷调查法 在研究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编制出调查问卷,通过实地问卷调查了解岳西县美好乡村建 设的基本情况、现有的成就以及面临的困难、当地村民的满意度等情况。 1. 2. 2. 4数据分析

28、法 本课题通过运用 EXCEL等计量工具将所调查的原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分析 “ 美丽 乡村 ” 建设示范村村民的满意度和反馈,总结出岳西县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 为提出解决对策提供依据。 1. 3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1. 3.1主要创新点 从研宄对象选取上来看,岳西县属于全国贫困县,经济条件较差,基础薄弱。从现有的研 究来看,绝 大多数课题都是对经济实力较强或者有地域特色的地方进行的研宄。笔者希望通过 对岳西县乡村建设现状的研宄分析,为其他经济基础较差地区提供经验借鉴。 从研宂主题上来看,本文关注的是安徽 “ 美丽乡村 ” 建设的阶段性进展。 “ 美丽乡村 ” 是 安徽省结合

29、自身省情提出的伟大创举,经过这几年的摸索已经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是对 “ 美 丽乡村 ” 建设的阶段性总结,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现实意义,对岳西县以及省内其他地区的乡 村建设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3. 2不足之处 受人力、经费和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本文的调研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同时,由于笔者的 水平不足、精力有限,对岳西县 “ 美丽乡村 ” 建设的问题分析和完善对策也可能存在偏颇之处。 3 第 2章 “ 美丽乡村 ” 建设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综述 第 2章 “ 美丽乡村 ” 建设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综述 国内外的乡村建设实践由来已久,在漫长的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大量的理论。 认识乡村建设的

30、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并且总结归纳国内外乡村的建设现状,对于安徽省的 “ 美 丽乡村 ” 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2. 1乡村建设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2.1.1乡村的概念 要建设美丽乡村,首先关于 “ 乡村 ” 的概念是什么呢?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于乡村 的具体含义的定义也各不相同。在日常的生活用语中,通常会将 “ 乡村 ” 与 “ 农村 ” 的概念看 作相同。例如,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采用 “ 乡土 ” 这个词来定位乡村;在农村社会学家何茂春 来看, “ 农村 ” 、 “ 农村社会 ” 具有相同的概念,并且对于一个完整的乡村社区需包括多个农 民家庭、数个村庄、一个集镇及其与周边村庄组

31、成的集镇区 。中国乡村建设一书,认为 “ 乡 村的概念是相对于城镇的、它包括村庄、集 镇等诸多不同规模的居民聚集区的一个总的社会地 域。又因为该区域主要是农业生产者居住和从事生产的地方,所以又可以称之为农村。 ” 国外 以 R*D 罗德菲尔德为代表的学者也认为, “ 乡村以农业生产为重要的经济来源,农业生活方式 基本固定,人口分布稀松、相对隔绝,这是与其它社会特别是城市最为不同的地方 ” 。综上所 述的观点都一致认为, “ 乡村 ” 的概念是相对于城市而出现的,而与 “ 农村 ” 是相同的。 同时学术界存在争议,也存在很多观点认为 “ 乡村 ” 与 “ 农村 ” 还是有差别的。如秦志华 认为,

32、乡村和农村虽然具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二者 所定义的界限有所不同,二者所描述的对象 的角度也有差异。农村作为农业生产区域的集合,主要是指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区域;而乡村 则特指管理区域概念,主要是乡政权基层组织的区域。因此根据我国的农村现状,乡村的定义范 围要比农村更广泛一些。作者认为,乡村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并且存在相 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乡村的概念也被不断地发展出更多的内涵,它绝 不仅仅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地方,还应包括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活动。也 许在现代化之前,中国的乡村与农村都是近乎相同的概念。但自工业化进程以来,产业结构发 生了重大重

33、构行为,从而使 “ 农村 ” 具有独特的产业特色, “ 乡村 ” 的概念则具有更宽范围的 包容性。综合上述各方面来说, “ 乡村 ” 是一个相对复杂和模糊的概念,现阶段定义出一个精 确普遍的含义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可以认为,乡村是指县城以下的广大地区,其产业结构以农 肖唐镖 .乡村建设:概念分析与新近研宄 J.求实, 2004(1):88-91. 游洁敏 .“ 美丽乡村 ” 建设下的浙江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D,临安 : 浙江农林大学, 2013. 4 岳西县 “ 美丽乡村 ” 建设研究 业为中心,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体,还同时具备社会、政治、文化等多重功能。 2. 1.2乡村建设的概念 每

34、个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都必经乡村建设,这个概念在欧美国家通常也被定义为 “ 乡村发展 ” 或者 “ 乡村变迁 ” 。有学者分析称,山东乡村建设院最早提出了关于 “ 乡村建设 ” 这个概念。根据学校的第一任院长,梁耀祖说,我国农村常住人口超过总人口的 80%,该院首 次提出 “ 乡村建设 ” 的概念,是因为当时农村环境面临恶化的过程。因此发展中国三农问题的 核心在于乡村建设。民国学者梁漱溟也认为 “ 乡村建设 ” 这个名词既解释明确同时具有正面含 义, 1931年的时候即普遍使用 。就其具体的内涵而言,不同的地域和历史阶段,人们的理解 也有所偏差。 新中国建立前知识分子的 “ 乡村建设说 ”

35、 与现代的理解差异不大,当时所表达的含义定为 救济乡村、建设新文化,包括社会、文化、经济、政治这几个方面的建设内容。晏阳初认为 : 乡村建设在整个体系中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环节。上 述所有环节发展 ,整合起来就是整个乡村建设的发展。而同一时期军阀统治者所实施的乡 村建 设则让人不能苟同。阎锡山当时在山西全省推动 “ 村本政治 ” ,一方面建立严密的行政体系网, 剥夺整个社会的自由,另一方面又企图利用儒家的道德教化将外在的震慑转化为自身的修身行 为 。这种集军国主义和儒家思想的村治思想使当时的人民深受其苦。 相较于国内的乡村建设,国外学者们经常沿用 “ 乡村发展

36、 ” ( Rural Development)或者 “ 乡 村变迁 ” 一词。根据世界银行所下的定义是 :乡村发展是一种提高乡村贫困农民的生活水平的 发展过程。国家在努力改善贫困群体的生活水平,发展将最终受益覆盖面延伸到小农户,农户 和失 地者。 Raananffeitz在变迁世界的农村发展书中提出,农村发展主要是在经济水平低 的国家中推进可以不断增长的经济途径,而目前的研究核心就在于经济增长与人力发展理论。 在许多亚洲国家 ,对于乡村发展最为普遍使用的解释是 :增进乡村人民控制外在的能力并以此 提高收益,其发展指标包含生产力、收入及财富分配、失业及就业、权力结构、地方阶级结构, 对控制较大环

37、境的价值、信仰和态度以及接近福利服务 。 学者肖唐镖将乡村建设定义为 :在乡村地区中所进行的一系列社会活动的全面建设和发展 的总和。这一概念界定颇受认同。然 而,现实的情况是,国内学者对于乡村建设及其相关的研 许丹 .国外乡村建设经验及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 2009. 王欣瑞 .现代化视野下的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宄 D.西安:西北大学, 2007. 马信强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建设方案评析 D.赣州 :赣南师范学院, 2007. 冯书泉 .国外农村建设的基本经验 J.科学社会主义 ,2006(1):56-58. 5 第 2章 “ 美丽乡村 ” 建设的相关概念和

38、理论综述 究提醒还没有做到明确的理解,更谈不上达成一致的共识。也正由于此,关于当前中国乡村建 设的理论与实践性著作还未能诞生。也就是说,就当前中国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相关的探讨 , 还有许多值得深入实证研究的问题,包括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建设的发展历程、全国乡村建设的 深入对比等。 2. 1.3乡村建设的理论依据 乡村建设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按照学科性质来说,其包涵了经济学、政治学、生态学 以及农业科学等诸多学科内容。 2. 1.3.1统筹城乡发展理论 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的研宄在很早就有资料记载了,因此海内外众多的学者对此开展了诸多 的研宄方向,这也为统筹城乡科学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然而因为

39、刻画角度存在差异, 到现在,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性定义学术界也没有一致的定义标准。有学者认为,城乡统 筹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资源,包括政治资源、经济资源以及社会资源。秦庆武从统筹城乡规划 的角度,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研宄,对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比较研宄。 国外部分学者的相关理论也为我国解决城乡矛盾提供了借鉴。例如,塔科里和大卫 奥特斯威 特提出的 “ 城乡相互作用与区域发展 ” 的关联理论,他们认为中小城镇在促进乡村地区发展的 过程中具有提高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的作用 。也有学者基于以往的城乡建设研宄经验,论述 了城乡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发展路径,强调了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发

40、展基础设施建设力 度。不管是何种思考维度,对我国的美丽乡村建设都有参考应用价值。 统筹城乡发展是带有普遍性的世界性问题,各国针对其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出现的 问题提出了多样化的发展模式。达成共识的是,在统筹城乡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 作用,农业的发展是工业发展强有力的后盾。农 业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同时可以进一步推动 工业的发展;只有工农业实现均衡发展,才是真正的现代化。美国经济学家舒尔兹在 1950年 左右就己经开始意识到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在其论著经济増长与农业中强调了农业在经 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如果不重视农业的发展,这将会造成工农业差距拉大,经济发展失 衡,经济结构不合

41、理,同时进一步导致经济发展阻滞,社会不稳定,人民生活贫困。缪尔达尔 在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中强调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性,着重论述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 必要性,政府需要进行宏观调控,通过优惠政策来使城 乡资源进行均衡分配,依靠政府的扶持, 连茂君,许多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理论评述 J.商业研宄, 2015(5):61-65. 6 岳西县 “ 美丽乡村 ” 建设研宄 提高贫困地区的生活水平气 统筹城乡的任务是一个跨时间、跨地域、跨学科的复杂研究问题,所以,目前的理论研究 还尚有欠缺。统筹城乡发展理论还需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综合农业经济学、地理学、政 治学、社会学以及规划学等学科的知识,逐渐的深化

42、和完善。 2. 1.3. 2多中心治理理论 近年来,治理理论日益成为社会科学关注的焦点,人们逐渐认识到政府从统治走向治理己 成为政治过程的必然。由于治理对象和分析角度的不同,人们对治理内涵的理解也有所差异, 但可以明确的是,治理涉及多个治理主体,治理的过程需要多方合作、共同参与。最早由美国 学者迈克尔 博兰尼提出的多中心治理是治理理论中是一个重要基本特征。他将人类社会分为 2种:一兀的单中心和多中心秩序,一个单一中心的顺序是一种服从和被服从的关系,传统的 自上而下的方法,有一个严格的层次结构和等级体制,是一种科层式的命令结构;而多中心秩 序的特征要优 于单中心秩序,它倡导多个权力中心共同参与,各主体之间相互独立,地位平等, 在合作共治的过程中,彼此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从而维系体系的良性运行。多中心秩序是多 中心治理理论得以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为多中心治理理论提供了有效的发展空间。 艾莉诺 奥斯特罗姆对多中心秩序做了更为深入的研宄,依靠对局部公共事务治理多年的 实证研究 ,建立了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基本架构,其中特别倡导自主治理,要求各治理主体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