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农业经营主体情况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农业经营主体情况调研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当代农业经营主体情况调研报告当代农业经营主体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将来“谁来种田、谁来养猪问题引起各界广泛关注与担忧,培育当代农业经营主体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最近我们对黑龙江、河北、安徽、湖南、山东及广西等地传统家庭承包经营户、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主体的发展现状和将来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一、各经营主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传统家庭承包经营户正从商品生产者逐步衰退为生计型小农,但仍将长期存在。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导致我国传统家庭承包经营户逐步衰退,主要表如今两方面:一是生产功能衰退。2020年我国农民工总量2.6亿人
2、,相当于全国农村平均每户家庭就有1位青壮年离农务工,很多家庭因缺乏青壮年劳动力,生产效率大幅度降低,很多已从商品生产者蜕变为生计型小农。二是绝对量减少。随着劳动力转移,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将土地流转出来,使得这一经营主体数量逐步减少。据统计,截至2020年6月底,家庭承包经营户中有约4000多万户流转出承包地,流转耕地占全国农村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0%左右,近期5年每年以2.1个百分点的增幅加速流转。从将来发展趋势看,由于人口诸多,即便我国城镇化率到达70%、非农就业到达90%,仍将有4亿多人寓居在农村、1.5亿左右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因而传统家庭承包经营主体还将长期存在,伴随着他们的生产
3、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抗风险能力不强、收入偏低等问题也将长期存在。2.专业种养大户正在逐步发展壮大,兼具家庭经营和规模经营的优势,将来可能会成为当代农业生产的中坚气力。由于外出务工人数增加,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速度加快,并逐步向家庭专业生产大户集中。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约2.6亿亩,其中约68%流向大户。这些专业大户一般家里有青壮年劳动力,素质较高,既有家庭经营优势,能够有效解决农业生产活动空间大、周期长、经过难监管等问题,也具备规模经营的优势,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都较明显。根据世界当代农业发展一般规律能够判定,这些以家庭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为主的专业生产大户应该是
4、今后发展的方向和生产扶持政策瞄准的重点。要保证农户专心种粮,就必须使农户种粮年收入不低于其时机成本。目前农民种粮最大的时机成本是放弃了的外出务工收入,因而能够使种粮专业户的年收入与其家庭全部劳动力外出打工收入一样时的耕地经营规模是比拟适度的经营规模。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按规模经营每亩粮食生产纯收益500元计算(不考虑农户本身劳动成本),要保证种粮大户家庭收入与城镇居民基本一致,北方适度规模3.1(户均人口)19109(年人均收入)/500(亩纯收益)=120亩,南方适度规模3.119109/500/2(每年两季)=60亩。3.专业合作社正在快速兴起,将来将
5、会成为当代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体,但目前还普遍存在市场竞争力不强、管理欠规范等问题。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全国快速兴起,并已成为社会化服务的主要气力。截至2020年底,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到达68.9万余家,比2020年增长约35%,实有入社农户到达5300多万户,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20%。大多数合作社是能人带动型,以为农民提供社会化服务为主,其中实行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的占52.2%,以生产服务为主的占26.9%,提供购买、运销、加工、仓储和其他服务的分别占3.5%、3.3%、2.2%、0.8%和10.9%。但总体看,大多数合作社规模仍偏小、竞争力偏弱;很多合作社没有建立起农业生产效果与收益挂钩的
6、鼓励机制,或没有建立起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一些合作社还存在财务管理不规范、不透明,经营决策不民主、不科学等问题。农村贫困人口多数为初中下面文化。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思想观念陈旧,传统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生活上往往靠帮靠救济,脱贫意识极其薄弱。几乎没有懂当代农业专业技术的人员,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力。4.农业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当代农业的社会投资主体,但存在与农民“抢地、争利以及“非农化、“非粮化倾向。近年来全国农业产业化企业快速发展,全国各类龙头企业近12万家,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到达30多万个,带动农户1亿多户,由于资金实力相对较强,已成为社会投资当代农业的主体,总体上对
7、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组织化起到积极作用。但也有一些企业存在大规模长期租赁农民土地、土地租金不高、雇佣不了多少农民等问题。同时,有些企业还将转租来的土地用于发展旅游、建设别墅或发展园艺等,存在非农化、非粮化现象。据统计,截至2020年6月底家庭承包耕地流向企业的有2300多万亩,其中绝大部分没有用于种粮食,长期来看这种发展方式存在一定问题。从发展趋势看,家庭专业生产大户(家庭农场、家庭养殖场)将是我国将来商品粮和大宗农产品的主要生产者;专业合作社将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企业将主要在农业产前投入品、产中服务、产后收储、加工和流通领域以及规模化养殖和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发挥主体作
8、用,并在完善当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竞争力方面起重要作用。(2)校园错误消费气氛的催化。学校也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一个介体。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对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就算有类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够或教育意义不强。二、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面临的问题新型经营主体的优势和发展的动力来源于资源相对集中所产生的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以及专业化分工所带来的效率的提高。而规模化和专业化需要一系列土地、金融、保
9、险制度以及公共政策的支撑,但目前仍面临一系列问题。一是土地稳定流转难。新型经营主体由于要扩大规模并进行相应的投入,都希望土地流转能够规范、稳定和集中连片。而只要土地的社会保障和就业缓冲功能未被制度化的社会安全网替代,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只能为土地流转和集中创造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很多种粮大户反映,一些农民宁愿让地荒了,也不愿流转给经营大户,造成“有田的不想种,想种的没田现象。据统计,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家庭经营承包地流转占总承包面积20%,远低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比例。由于流转关系不稳定,大户们对土地投入动力缺乏,“怕变、“不敢投入成为普遍心态。二是政策支持缺乏。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体系是以家庭
10、承包经营为基础,针对新型主体的专项扶持政策不多。如种粮补贴是按原有的计税承包面积发放,农民形象地讲“不管目前是种树的、养鱼的还是打工的,都能够享遭到种粮补贴,拿钱的不种粮、种粮的不拿钱。一些粮食经营大户一方面拿不到补贴,另一方面还要支付土地流转费用,单位面积的生产成本大大增加。很多种粮大户反映,他们租种土地需要付出成本,但却拿不到种粮直补。三是融资贷款难。新型经营主体由于经营规模扩大,对资金的需求远远大于传统经营户,但涉农贷款“卡脖子、经营大户融资难的问题日显突出。截至2020年12月,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62.99万亿元,其中农业贷款2.73万亿元,仅占4.3%。很多新型经营主体
11、只能单打独斗,从金融部门得到的支持有限,远不能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四是农业保险难。新型经营主体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相较于多种经营来讲分散风险的能力更弱,更需要农业保险,但由于目前农业保险存在法律缺位、财政补贴少、保险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等问题,农业保险尤其政策性保险、巨灾保险和再保险等远远知足不了新型主体发展的需要。五是公共服务缺乏。目前新型主体农业服务需求有三个重要转变:一是个性化,二是全程化,三是综合性。新型经营主体根据本人业务发展的特点需要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而且其需求由单纯的生产环节服务向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服务扩展,对新品种与新技术引进和试用、市场信息、地理标识、质量检测、产品营销服务等综合性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但是原有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主要是针对传统家庭经营户提供生产技术服务,还是靠“大喇叭灌输、大呼隆培训、大挂图宣传,很难知足新型经营主体从事当代农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个性化、全程化和综合性服务。六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缺乏。新型经营主体由于经营规模扩大,需要平整土地、挖掘水渠、兴修机耕道、较大的晒场等。但通过对种粮大户和合作社的调查发现,由于基础设施投入较大、回报周期长,有些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因而普遍投入缺乏,一位种粮大户介绍讲“推土机一响,就是200块1小时,一家一户哪搞得起?再讲地又不是我家的,谁舍得花这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