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检考试-初中化学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模拟题-初中化学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检考试-初中化学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模拟题-初中化学试卷.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检考试-初中化学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模拟题、复习资料-初中化学试卷-试卷下载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检考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2分)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标号填在括号内。1.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针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2.二氧化碳虽然只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右图所示,下列过程放在X处不合理的是()。A人和动物的呼吸 B发
2、展利用氢燃料C化石燃料的燃烧 D植物的呼吸作用3.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含氟牙膏、高钙牛奶、补铁酱油等,说明化学与人的健康密不可分。这里的碘、氟、钙、铁是指()A.单质B.分子C.元素D.原子4.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被用作火箭的燃料,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B.碳单质用于冶炼金属,利用了碳单质的还原性C.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了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5.小昭同学进行的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6.我国三峡水电站提供的清洁价廉、强劲、可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107t原煤的火力发
3、电厂的电能。三峡工程无助于控制()A.白色污染 B.温室效应C.酸雨产生D.烟尘污染7.近年来,煤矿的瓦斯爆炸履见不鲜(瓦斯主要成分:甲烷),瓦斯已经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大敌。煤矿的下列措施与防止瓦斯爆炸无关的是()A.建设矿井下的通风设施B.禁止工人穿化纤衣服进入矿井C.禁止在井下吸烟D.工人必须戴安全帽才能进入矿井8.在一只透明的玻璃杯里装入半杯水,向其中加入一块冰糖,盖上盖子,立即在液面处画上记号,过一段时间,观察到冰糖消失、液面下降。这一实验不能说明()A.分子的体积很小B.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会破裂成原子9.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阿兰同学做了许多分子、原
4、子模型,其中能说明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10.以保护环境和垃圾资源化为目的,将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下列垃圾属于同类物质的是A废电池、易拉罐B废旧报纸、硬纸板()C废铜烂铁、杂草枯枝 D装化学试剂的瓶子、空啤酒瓶1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对一些生活物质进行鉴别。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采用的方法或所加物质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或所加物质 A 蒸馏水和食盐水 萝卜条蒸发水 B 食盐和面碱(Na2CO3) 稀盐酸闻气味 C 硬水和软水 肥皂水煮沸 D 黑醋和酱油 闻气味尝味道 12. 最近我国著名化学家徐辉碧教授根据众多实验事实提出硒(元素符号Se)与艾滋病
5、的发生和发展有关。硒的一种化合物K2SeO4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A+4B+6C+2D-4二、选择题(本题共16分)13.葡萄中含有丰富的白藜芦醇(C14H12O3),它具有抗癌性能,可抑制癌细胞的增生。下列有关白藜芦醇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B.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6C.它由1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D.该物质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2:314.使12g镁分别在一定量氧气中燃烧,得如下实验数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所给氧气的质量g 4 8 16 生成氧化镁的质量g 10 20 20 下列关于以上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第一次
6、实验中镁没有燃烧完B、只有第二次实验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第三次实验中氧气没有消耗完D、三次实验中固体质量都增加了15下图是某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图表文字(I为碘元素符号)。由此,得到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A此食盐是纯净物 B“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单质C、1kg此食盐中含碘酸钾(35+15)mgD“菜未烧熟不宜加入加碘盐”的原因可能是碘酸钾受热不稳定16.下图是收集干燥R气体并对它进行吸收处理的正确装置。由实验装置推测该气体的有关性质,正确的一组是()。 A B C D 密度比空气 大 大 小 小 水中的溶解性 难溶 易溶 易溶 难溶 17.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水的组成。从书中他们了解
7、到:电解水产生V氢气:V氧气=2:1,但他们在实验中所得数据是V氢气:V氧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他们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A明明认为要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B小红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C亮亮认为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D小东说要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18.我们学化学的第一个家庭小实验也是观察和描述蜡烛的燃烧。图示是实验中可以完成的几个步骤,请分析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要先观察物质的物理性质,这是与平时点燃蜡烛的明显不同之处B由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外焰温度最高C由可见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 D由可证明蜡烛是气体燃烧19某同学在实验室里过滤一
8、种浑浊液,发现滤出的液体仍很浑浊,他检查实验装置后,发现漏斗外壁没有水,滤纸也未出现破损或小漏洞,则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下列错误操作中的()。A滤纸高出漏斗边缘的部分未剪掉B滤纸与漏斗之间有气泡未被排除C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D过滤时玻璃棒靠在单层滤纸一边20点燃H2、O2和N2的混合气体20g,完全反应后生成18g水,则剩余的气体不可能是AH2、O2和N2的混合气体BO2和N2的混合气体( )C2gN2DH2和N2的混合气体三.填空题(共36分)21.(3分)用化学符号表示:(1)2个氮原子_;(2)2个氢氧根离子:_;(3)+2价的钙元素_。22.(1分)环保部门常用I2O5测定空
9、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I2O5+5CO=I2+5X,根据生成X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X的化学式是_。23.(4分)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氧气的这一特性,使氧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正是由于氧气的这一性质,人们为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在某些情况下,要使物质与氧气隔绝。请你从以上两个方面各举两例予以说明。应用氧气:_;_。隔绝氧气:_;_。24.(3分)已知几种离子或原子的结构、带电情况及其化合价,如下表所示:此表可反映出一些规律,如:“阴离子的电子总数大于质子数”。你还能总结出:(1)_;(2)_;(3)_;25.(3分)在做铝箔在
10、纯氧中燃烧的实验时,先在铝箔一端裹一根木条的目的是:_。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26.(2分)科学家发现用二氧化钛(TiO2)作催化剂可以使水在光照条件下分解制得廉价的氢气,这使氢能源的研究和应用更向前迈进了一步。请你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7.(6分)根据燃烧三角图,请你设计三种不同类的方法使一根点燃的蜡烛熄灭,并简述熄灭的原因。 序号 方案 灭火原理 1 2 3 28.(6分)请任选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三种气体中的两种,用两种方法鉴别: 我要鉴别物质的是: _和_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方法一 方法二 29.(8分)某班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套能验证一氧化碳性质并带有趣
11、味性的实验,效果明显。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当打开开关a(同时在尖嘴处放一火源),通入适量的一氧化碳后,关闭开关a和b,并撤掉火源约1015 min后,可观察到A中鱼仍然活着,B中蛙死亡,C中正常的深红色血液变成鲜红色。然后打开开关b,同时再在尖嘴导管处点燃。试回答: A中结果说明_ B中结果说明_ C中结果说明_ 在尖嘴导管处点燃的目的是_.为了防止煤气中毒(CO中毒),工人师傅常在煤气中加入微量的乙硫醇(C2H6S),乙硫醇具有很臭的气味。请回答:为什么常在煤气中加入微量难闻的气体?_.在空气中点燃乙硫醇,会生成水、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请写出乙硫醇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如果晚上在家中闻
12、到这种臭味,首先应做的是()A、开灯查看什么地方发生煤气泄漏B、拨打110电话报警C、立即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D、立即打开排气扇开关四、实验与探究(共26分)30明明同学在家用高压锅为妈妈煮饭时,不小心把饭烧焦了,得到了一种黑色残渣。根据这一现象,请你猜想:米饭中含有_元素。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这个猜想: 实验步骤 能得出结论的实验现象 (及化学方程式) 实验 结论 31(4分)甲、乙两同学想通过实验鉴别炭粉和氧化铜两种黑色粉末,各设计如下方案:甲:将两种黑色粉末分别在空气中灼烧,有火星出现且黑色粉末逐渐减少的是炭粉。乙:将两种黑色粉末分别放在试管里,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热,有亮红色物质出现的原物
13、质是氧化铜。你认为最佳方案是_(填“甲”或“乙”),理由是_32下图是一些常用仪器,请从中选取适当的仪器,设计一个你认为较好的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9分)(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_,_,_。(2)请将你设计的装置用图画出来。(注意:a可使用图中没有的仪器;b画得不好没有关系,只要你将意思表达清楚即可,可配合文字给予说明。)(3)试分析自己设计的装置的优缺点(各一点)。优点:_;缺点: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33(6分)为了探究不同物质、时间、数量等因素对吸附作用的影响,某校化学探究小组的学生设计了“木炭和活性炭吸附性的对比研究”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在下表中,请你根据下表
14、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 编号 取用 红糖溶液 向溶液中 加入的物质 搅拌静置 时间 min 过滤所得 滤液编号 实验现象 1 10mL 5g活性炭 5 A 四种滤液都比原溶液颜色浅 滤液B比滤液A颜色浅 滤液D比滤液C颜色浅 滤液A比滤液D颜色浅 2 10mL 10g活性炭 5 B 3 10mL 5g木炭 5 C 4 10mL 5g木炭 10 D 从上述实验中,你可得到哪些结论?_从本实验的分析中,我们受到的启发是:当多种因素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时,我们应该_五、计算与分析(共10分)34(2分)世界卫生组织(WHO )将某氧化物R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能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元素的质量比为7164,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对照试卷首页所给出的相对原子质量找出R所对应的元素,可以确定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35(8分)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某同学实验前称得42.5g过氧化氢溶液,加入1g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物的质量为41.9g。计算:反应中放出氧气的质量;实验中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欢迎下载使用,分享让人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