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库100题含答案(测考46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库100题含答案(测考46版).docx(5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库100题含答案1. 题型:单选题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称为( )。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课程目标D教科书 考点 课程计划 解析 课程计划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主要依据。综上所述,A项正确。B项,课程标准是指在一定的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的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一定教育阶段的
2、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2. 题型:单选题衡量一种教学方法是否具有启发性,关键是( )。A可以从形式上进行判断B可以从学生的外在表现上进行判断C教师能否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D教师是否从自己的主观出发 考点 教学方法 解析 衡量一种教学方法是否具有启发性,关键是看教师能否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而不是单从形式上去加以判断。综
3、上所述,C项正确。A项,衡量一种教学方法是否具有启发性,不能单从形式上去加以判断。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D项,为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3. 题型:单选题李老师近期换到一所新的学校任教,他感到了稍许压力。根据伍尔若和梅教师职业压力理论,李老师的压力属于( )。A中心压力B情境压力C外围的压力D预期性压力 考点 教师心理健康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心理健康。外围的压力是指教师经历的重大生活事件或压力情节,如换到一所新的学校或长期的人际关系冲突。李老师近期换到一所新的学校任教,他感到了稍许压力,属于外围的压力。综上所述,C项正确。A项,中心的压力是指较小的压力及日常的麻烦,
4、如某次课的幻灯片丢了,故排除。B项,情境压力是指教师现在的心境,故排除。D项,预期性压力是教师预先考虑到的令人不愉快的事件,如与校长将要进行一次谈话,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4. 题型:单选题感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是在创造性思维过程的( )阶段。A准备B酝酿C顿悟D验证 考点 思维 解析 顿悟阶段也叫做豁朗阶段,经过酝酿阶段对问题的长期思考 ,创新观念可能突然出现,思考者大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综上所述,C项正确。A项,准备阶段是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是搜集信息、整理资料、做前期准备的阶段。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项,酝酿阶段要对前一阶段所获得的各种资料和事实进行消化吸收
5、,从而明确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和方案。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思路豁然贯通以后,所得到的解决问题的构想和方案还必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反复论证和试验,验证其可行性。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5. 题型:单选题小林看到老师表扬了班上喜欢展示自己才艺的学生,练钢琴也更加用心了,小林受到的是( )。A强化依随B直接强化C自我强化D替代强化 考点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解析 替代强化是指看到他人成功的行为、获得奖励的行为,就会增强发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如果看到失败的行为,被惩罚的行为,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题目中小林看到同学因展示才艺收到表扬,自己也更努力了
6、,就属于替代强化。综上所述,D项正确。A项,为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B项,直接强化是指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自我强化是指对自己表现出的符合或超出标准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6. 题型:单选题埃里克森认为每个人在生长过程中,都普遍体验着生物的、生理的、社会的事件的发展顺序,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A勤奋对自卑感B主动对内疚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自主对羞怯与怀疑 考点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121
7、8岁属于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综上所述,C项正确。A项,是学龄期(612岁)的冲突,故排除。B项,是学前期(46岁)的冲突,故排除。D项,是儿童期(18个月3岁)的冲突,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7. 题型:单选题一般来说,直接认知被评价者的最好方法的为( )。A观察法B测验法C调查法D自我评价法 考点 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解析 观察法是直接认知被评价者的最好方法。综上所述,A项正确。B项,测验法主要以笔试进行,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最基本的方法。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调查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进行学生成绩评定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与题意
8、不符,故排除。D项,自我评价法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8. 题型:单选题最先提出“班级”一词的是( )。A埃拉斯莫斯B赫尔巴特C康德D夸美纽斯 考点 班级的含义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班级的含义。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最先提出“班级”一词。综上所述,A项正确。B项,赫尔巴特是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则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与题目无关,故排除。C项,康德是18世纪后半期德国哲学家,德国哲学革命的开创者,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近代西方哲学史上二元
9、论、先验论和不可知论的著名代表,有重大贡献的自然科学家,故排除。D项,夸美纽斯是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出身于一磨坊主家庭。他是公共教育最早的拥护者,其理念在他所著作的大教学论中提出,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9. 题型:单选题“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陶行知这段话体现了德育的哪一原则?( )A知行统一原则B长善救失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疏导原则 考点 德育原则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
10、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即教育学生要有的放矢。综上所述,C项正确。A项,知行统一原则即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故排除。B项,长善救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故排除。D项,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又称循循善诱原则,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10. 题型:单选题下列人物中,属于形式教育论代表人物的是( )。A斯宾塞B马卡连柯C洛克D赫尔巴特 考点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解析 形式教育论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
11、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则是无关紧要的。代表人物是洛克、裴斯泰洛齐。综上所述,C项正确。AD项,斯宾塞、赫尔巴特是实质教育论的代表人物,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则无需特别训练。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项,为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11. 题型:单选题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具备“服从强权和权威,力避惩罚”特征的儿童道德发展处在( )水平。A自我中心B遵守法律C前习俗D后习俗 考点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处在前习俗水平的儿童,其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
12、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综上所述,C项正确。A项,属于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B项,处于习俗水平,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与题目不符,而且遵守法律是一个道德阶段,而不是道德水平,故排除。D项,后习俗水平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已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是有了更普遍的认识,想到的是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并已将此内化为自己内部的道德准则,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12. 题型:单选题孔子提出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
13、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考点 教学原则 解析 “学而时习之”意思为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意思为温习旧的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体现的教学原则为巩固性原则。综上所述,B项正确。A项,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循序渐进原则又称为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
14、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与个性特点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13. 题型:单选题从众和服从处于品德形成的( )阶段。A认同B依从C内化D结束 考点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品德的形成过程一般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而跟随他人行为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综上所述,B项正确。A项,认同是在思想、情感、
15、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故排除。C项,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故排除。D项,属于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14. 题型:单选题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从学习与( )开始的。A感知教材B理解教材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 考点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解析 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从学习与感知教材(主要是教科书)开始的。综上所述,A项正确。B、C、D项,虽然也是教
16、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之一,但并不是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15. 题型:单选题布鲁巴奇等提出了教师反思的四种方法。其中不包括( )。A反思日记B详细描述C交流讨论D观察学生 考点 教师成长的方法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成长的方法。布鲁巴奇等人1994年提出了教师反思的四种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和行动研究。综上所述,D项当选。A、B、C项,都属于布鲁巴奇提出的教师反思的四种方法,题目中要求选出不包括的,故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16. 题型:单选题提出人的所有自然禀赋都有待于发展才能生存,“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的人物是( )。A康德
17、B斯宾塞C杜威D赫尔巴特 考点 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解析 康德的主要教育观点有:(1)人的所有自然禀赋都有待于发展才能生存,“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2)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都得到自我完善。综上所述,A项正确。B项,斯宾塞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其教育代表作是教育论,他认为,教育目的是为未来“完美生活”做准备的,主张运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知识的价值,强调实用学科的重要性。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其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他提出了“儿童中心(学生中心)” “活动中心” “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
18、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赫尔巴特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是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同时,这本书也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17. 题型:辨析题教育目的不等于培养目标。 考点 教育目的的概念 解析 此题属于概念易混型辨析题。该类型主要是对具体知识点概念、特点以及相关概念之间关系的考查。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考生需要重点说清不同的概念分别是什么以及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8. 题型:单选题教育的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人口对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
19、作用,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影响着劳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及教育质量B人口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质量影响和制约着教育质量C人口流动和人口分布不会对教育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D人口增长制约和影响着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战略重点的选择 考点 教育与人口 解析 选项中A、B、D项均是对人口对教育的影响的正确表述,故排除。C项,说法错误,人口结构是指人口在年龄、性别、文化、技术、职业、阶级、地域、民族等方面的构成状况,人口结构每个方面的变化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育,人口流动、人口分布都会对教育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当选。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19. 题型:单选题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
20、的职业”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凯洛夫C赫尔巴特D赞科夫 考点 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解析 夸美纽斯曾赞誉教师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他于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综上所述,A项正确。B项,凯洛夫主编了教育学 (1939年出版),该书被公认为世界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赫尔巴特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是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著有教学与发展,提出了适应时代要求的“发展教学论”。与题意不符,故排
21、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20. 题型:简答题简述知觉的特性。 考点 知觉 解析 一般而言,解答此类题目的技巧性不强,答案都比较固定。考生取得高分的关键在于答案的清晰性和全面性。21. 题型:单选题教学内容、方法和进展要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B量力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启发性原则 考点 教学原则 解析 量力性原则,又称为发展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便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综上所述,B项正确。A项,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与个性特点出
22、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循序渐进原则又称为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22. 题型:辨析题教学过程中学生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至于直接经验则不需要学习。 考点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解析 此题属于曲意理解型辨析题。该类
23、型主要是对知识点理解的考查。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考生需要对考点有着较为全面的把握,明确考点的正确理解方式,然后逐条列出即可。23. 题型:单选题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借助的是()。A生产经验B生活经验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 考点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解析 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并且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综上所述,D项正确。A、B、C项,均为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24. 题型:单选题小牧经常帮父母做家务是为了得到零花钱,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牧的道德发展属于( )。A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B相对功利的道德取向阶段C
24、“好孩子”道德定向阶段D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考点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处于相对功利的道德取向阶段的儿童为了获得奖赏或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尊重规则。假如对自己有好处,为别人服务就是“对”的。“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是这一阶段的指导思想。这是一种低级的、实用主义的对等观念。题目中的小牧做家务是因为可以得到零花钱,是对自己有好处的。综上所述,B项正确。A项,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只根据后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他们为了免遭惩罚而听从权威人物的命令,尚未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准则概念,故排除。C项,“好孩子”道德定向
25、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故排除。D项,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又称为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认为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25. 题型:单选题某中学生刘某,学习浮躁,作业敷衍,但他却能精心照料班上的盆栽花卉,经常给花卉施肥浇水,使花卉长势良好。看到这种情况,班主任没有过多批评该生的学习行为,而是经常表扬他在照料花卉上的耐心与细心,并鼓励他将这种耐心和细心同样用于学
26、习。不久该生的学习情况有了好转,并最终以优异成绩初中毕业。这位班主任的做法,主要体现了德育的( )。A目的性原则B长善救失原则C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考点 德育原则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长善救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该老师发扬学生刘某的长处,依靠其长处克服自身的缺点,体现的就是长善救失的原则。综上所述,B项正确。A项,属于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C项,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与依赖结合起来,
27、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故排除。D项,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整合,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26. 题型:单选题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则是无关紧要的,主张这种观点的为( )。A个人本位论B形式教育论C实质教育论D无目的论 考点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解析 形式教育论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则是无关紧要的。代表人物是洛克、裴斯泰洛齐。综上所述,B项正确
28、。C项,实质教育论则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则无需特别训练。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斯宾塞。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D项,均为无关干扰选项,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27. 题型:单选题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在数量上受时间因素制约的规律,认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呈( )。A减速型B负减速型C加速型D负加速型 考点 记忆 解析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在数量上受时间因素制约的规律: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量随时间递增;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呈负加速型。综上所述,D项正确。A、B、C项,均为无关干扰选
29、项,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28. 题型:单选题以下关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中,不正确的是()。A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B机器大工业生产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C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条件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考点 我国的教育目的 解析 选项中A、C、D三项都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正确的观点。故排除。B项,说法错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当选。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29. 题型:单选题关于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说法
30、错误的是( )。A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B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C制约着教学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D制约着受教育权 考点 教育与生产力 解析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选项中ABC三项,均属于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故排除。D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受教育权,属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当选。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30. 题型:单选题从类别结构上看,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可划分五大类,不包括以下的( )。A基础教育B特殊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 考点 课程开发
31、 解析 从类别结构上来看,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可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五个大类。选项中A、B、D均属于我国现行学校教育的类别,故排除。C项,属于我国现行学校教育从层次结构方面进行的分类,当选。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31. 题型:单选题在注视电灯一会儿之后,闭上眼睛,眼前会出现灯的一个光亮形象,位于黑色背景之上,这种感觉现象是( )。A感觉对比B负后像C正后像D感觉适应 考点 感觉 解析 感觉后效是指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并不立即消失,仍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的感觉现象。感觉后效在视觉中表现尤其明显,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
32、同叫正后像,题目中电灯是亮的,后像也是光亮的,是正后像。综上所述,C项正确。A项,感觉对比是指不同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导致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项,感觉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叫负后像。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32. 题型:单选题心口如一,“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体现的是哪种德育原则?( )A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B循循善诱原则C长善救失原则D集体主义教育原则 考点 德育原则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以学生的
33、现实生活为基点,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把思想政治观念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学习同参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把提高道德思想境界与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做到心口如一,言行一致。综上所述,A项正确。B项,循循善诱原则又称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故排除。C项,长善救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与题目不符,故排除。D项,集体主义教育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有赖于学生的社会交往、共同活动,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社会交往和集体活动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集体
34、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33. 题型:单选题小远本打算在3天内完成手上的任务,但领导临时分派了一项紧急的新任务,小远又很快把精力投入到了新任务上。这说明小远的( )。A注意广度大B注意稳定性强C注意转移快D注意分配性好 考点 注意 解析 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良好的注意转移表现在两种活动之间的转换时间短,活动过程的效率高。综上所述,C项正确。A项,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它反映的是注意品质的空间特征。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项,注意的稳定性也称为注意的持久性,是指
35、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这是注意的时间特征。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动。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34. 题型:单选题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指的是( )。A能力B气质C个性心理D性格 考点 心理学概述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心理学概述。个性心理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综上所述,C项正确。A项,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故排除。B项,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
36、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故排除。D项,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35. 题型:单选题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 )。A赫尔巴特B杜威C康德D洛克 考点 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解析 康德是把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其代表作是康德论教育。综上所述,C项正确。A项,赫尔巴特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是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同时,这本书也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与题
37、意不符,故排除。B项,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其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他提出了“儿童中心(学生中心)” “活动中心” “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洛克的代表作为教育漫话,他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36. 题型:单选题小远在学习了“凸透镜”的知识后,对之前学习的“凹透镜”的知识理解得更深了。这种迁移现象是(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负迁移D垂直迁移 考点 学习迁移的含义及分类 解析 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不同,划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题干中学习凸透镜知识对之
38、前学习的凹透镜知识产生影响,属于逆向迁移。综上所述,B项正确。A项,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负迁移也称“抑制性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37. 题型:单选题20世纪40年代,苏联教育家( )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A马卡连柯B凯洛夫C昆体良D赫尔巴特 考点 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 解析 20世纪40年代,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综上所述,B项正确。A项,马卡连柯著有教育
39、诗论共产主义教育,他在流浪儿童和违法者的改造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核心是集体主义教育思想。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昆体良提出了“模仿、理论、练习”三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理论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赫尔巴特提出教学过程由“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阶段构成,他还认为教学过程是建立在学生心理活动基础之上的。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38. 题型:单选题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两种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 )决定的。A自我心理B教学C教师D学习 考点 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心理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的发展水
40、平,这是指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即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这两种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综上所述,B项正确。A、C、D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39. 题型:分析论述题材料全屏小辉是班上有名的“调皮大王”,他上课在前排同学后背贴字条,课间把口香糖粘在同学的椅子上,还给同学起绰号,用小石头砸坏了邻居的窗户玻璃他经常遭到老师的批评,他的父亲对他非打即骂。九岁那年,小辉转学遇到新班主任,父亲对新班主任说:“我这个孩子非常调皮,我拿他没办法,请你帮我
41、严格管教。”班主任好奇地走进小辉,从生活上关心他,学习上帮助他,并尝试与他进行朋友式交流。全面了解后,老师对他的父亲说:“你的孩子虽然调皮,但是非常聪明,我们要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在老师正确的指导下,小辉成了品学兼优的学生,后来他还成为了著名企业家。27简答题联系材料分析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应贯彻哪些原则? 考点 考点:德育原则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40. 题型:辨析题坚持以教学为主的办学规律,要求学校领导集中全校所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教学活动。 考点 教学的任务 解析 此题属于以偏概全型辨析题。该类型主要考查的是由多个小知识点组成的大知识点,考题往往将大知识点等价于该知识
42、点下的某个小知识点,或认为该知识点只包括某个单个知识点。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考生需要把大知识点下的其他小知识点一并列出,这样论据才更有说服力。41. 题型:单选题教育史上最早明确提出“教学的教育性”这一命题的的教育家为( )。A赫尔巴特B马卡连柯C洛克D布鲁纳 考点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解析 教育史上最早明确提出“教学的教育性”这一命题的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他说:“我不承认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综上所述,A项正确。B、C、D项,这三位教育家均不是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的提出者。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42. 题型:单选题对人或对事作出符合自己认识水平的道德评价,这属于哪种品德的心理结构(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考点 品德的内涵及心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