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地理地球和地球仪专题复习模拟演练含解析.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8884582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考地理地球和地球仪专题复习模拟演练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2年中考地理地球和地球仪专题复习模拟演练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中考地理地球和地球仪专题复习模拟演练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地理地球和地球仪专题复习模拟演练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考专题复习模拟演练:地球和地球仪 一、选择题1.2022襄阳关于经纬网图图1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M点位于N点的西北方向B.M点位于热带,N点位于东半球C.M点位于中纬度,P点位于低纬度D.当太阳直射在P点所在的纬线时,N地昼短夜长【答案】C 【解析】【分析】利用经纬网来判读方向时,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M点位N点的东北方向,故A选项错误;热带的范围是23.5N23.5S(南、北回归线之间),M点的纬度为40N,位于北温带,东、西半球的界线是由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N点的经度为160E,正处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既不属于东半球,也不属于西半球,故B选项错误;当太阳直

2、射在P点所在的纬线时,即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故D选项错误;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M点的纬度是40N,属于中纬度,P点的纬度为0,属于低纬度,故此题选C。2.2022通辽读甲、乙、丙、丁四幅经纬网图,完成小题。1某地28N,85E在2022年曾发生81级地震,甲、乙、丙、丁四图中,能准确显示震中位置的是 A.B.C.D.2如果甲、乙、丙、丁四图图幅大小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A.甲图B.乙图C.丙图D.丁图【答案】1B2D 【解析】【分析】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假设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假设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

3、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假设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假设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甲图中的经纬度为28N,85E,应选B。2从四幅经纬网示意图可以看出,如果四幅图的图幅大小相等,从四幅图所跨经纬度范围比拟得知,范围最大的是丁地,所以比例尺应最小,应选D。3.以下地点中,位于“南半球、西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B.C.D.【答案】C 【解析】【分析】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叫做北半球,以南叫做南半球。北半球越向北纬度越大,南半球越向南度数越大,四个选项中位于南半球有A、C,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4、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西经20度到东经160度之间的经度范围为东半球,四个选项中位西半球有C、D;极昼极夜现象出现极圈以内,四个选项中C、B位于极圈内,综上位于“南半球、西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是C。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虽属于根底知识的考查,但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4.1519年9月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环球航行,麦哲伦在菲律宾群岛因卷入当地的部族纠纷而遇难;船员们在他死后继续航行,于1522年9月回到欧洲,首次完成了人类环球航行的壮举。以下图为麦哲伦环球航行线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麦哲伦船队的这次航行证明了 A.天圆地方B.天如斗笠,地如

5、棋盘C.陆地是中心,大海是陆地的边缘D.地球是个球体2麦哲伦船队在太平洋中航行的大致方向是 A.向东北B.向西北C.向西南D.向东南3麦哲伦遇难的地点位于 A.低纬度地区B.中纬度地区C.高纬度地区D.极地地区【答案】1D2B3A 【解析】【分析】1麦哲伦船队的这次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2读图可知,麦哲伦船队在太平洋中航行的大致方向是自东南向西北方向航行。3根据题意可知,麦哲伦遇难的地点在菲律宾群岛,大约的纬度是030,为低纬度地区。故答案为:1D;2B;3A。【点评】此题考查地球形状的发现过程、方向的判别、高中低纬度的划分,难度不大,把握相关的课本知识是答题的根底。5.读经纬网示意图见图,

6、答复小题1关于图中各点经纬度的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a0,20WB.b20N,60EC.d0, 20WD.e60S,60 E2关于图中各点方向的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b点在a点的东北方向B.c点在a点的西南方向C.d点在b点的正东方向D.e点在d点的东北方向3图中a、b、c、d、e五个地点,看不到阳光直射现象的地点有 A.a、c两地B.a、c、e三地C.a、b、c三地D.c、e两地【答案】1A2D3D 【解析】【分析】1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外表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假设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

7、示;假设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假设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假设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据此读图可知,图中各点的经纬度为:a0,20W,b20N,60W,d0, 20E,e60N,60 E,A对,BCD错。2在经纬网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其中指向北极的一方为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为东方,相反的方向为西方;读图可以看出:b点在a点的西北方向,c点在a点的正北方向,d点在b点的东南方向,e点在d点的东北方向,D对,ABC错。3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

8、S,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66.5,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90,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图中a、b、c、d、e五个地点,看不到阳光直射现象的地点有c、e两地,D对,ABC错。故答案为:1A;2D;3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经纬网上坐标位置的判定、方向的判读、五带的划分,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分析解答,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6.以下图是小月在网上查到的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中的几幅图,顺序已乱,请帮她正确排序 A.B.C.D.【答案】B 【解析】【分析】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麦哲伦环球

9、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那么球体。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属于记忆类知识点,比拟简单。7.观察实验:用翻开的手电筒模拟“太阳,将地球仪放置在手电筒前方,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据此完成以下各题。1关于实验过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自东向西拨动地球仪B.摆放地球仪时,北极指向北方C.灯光能照亮地球的大局部D.此时,光线直射北回归线2此实验能较好地演示 A.四季变化B.五带的形成C.昼夜交替D.影子长短的变化【答案】1B2C 【解析】【分析】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面对地球仪时,应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故A不正确;地球绕地轴不停

10、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时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的方向,故B正确;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灯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故C不正确;读图可知,南极圈以内是极昼现象,北极圈以内是极夜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故D不正确。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结合图示得知,此实验能较好的演示地球自转过程中的昼夜交替现象。故答案为:1B;2C。【点评】此题考查地球的自转的特点,与地球公转比照记忆较好,要求学生具有较多的知识储藏及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8.人类对地球的形状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因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人类

11、对地球面貌的认知进入到图a中 A.阶段B.阶段C.阶段D.阶段2从任何角度拍摄的地球卫星照片上看如图中所示,地球都是一颗蓝色星球,因为 A.每个半球上的陆地面积都大于海洋B.世界上的每个大洲都被海洋包围C.地球外表大约有七分海洋三分陆地D.世界海洋面积大约占全球的50%3读图b,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大洋依次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答案】1B2C3B 【解析】【分析】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先是天圆地方说,再是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后来的卫星照片。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是首次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伟大发现,但由于那

12、时候没有更先进的设备,只能认为地球是个正球体,而没有认识到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那么球体,故B正确。从任何角度拍摄的地球卫星照片上看,地球都是一颗蓝色星球,因为地球外表有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任何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超过陆地面积,故C正确。读图b,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大洋依次是先进入大西洋,经麦哲伦海峡后进入太平洋,又进入印度洋,最后又回到大西洋,故B正确。故答案为:1B;2C;3B。【点评】1此题考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例,牢记即可。2此题考查世界海陆分布概况,牢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3此题考查四大洋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9.仔细判读经纬网图,右图中四个

13、小朋友所在位置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小红站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B.小刚站在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C.小兰所在的地方气候终年寒冷D.小明所在的地方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答案】B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A.小红站在40W经线上,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故A错误;B.小刚站在0纬线上,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故B正确;C.小兰所在的地方位于热带,气候终年炎热,故C错误;D.小明站在40N纬线上,位于北温带,没有太阳直射现象,故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五带的划分、综合性较强。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0.一艘邮轮地出发,经过地和地,到达地

14、,根据以下图,答复小题。1邮轮出发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A.东经130,北纬10B.东经150,南纬30C.西经130,南纬10D.东经150,北纬302邮轮经过的四个地点中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A.B.C.D.3图中地位于地的 A.正西方向B.正东方向C.西北方向D.东南方向4以下现象主要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昼夜现象B.昼夜交替现象C.四季变化D.昼夜长短变化【答案】1A2C3A4B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经纬网地图的判读及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人们把赤道定为0度纬线,向南向北各分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S,度数向南越来越大;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N,度数向北越来

15、越大;人们把本初子午线定为0度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度,在0度经线以东的叫东经E,度数向东越来越大;在0度经线以西的叫西经W,度数向西越来越大。读图可知,图中邮轮出发地的经纬度位置是东经130,北纬10。故A正确。2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读图可知,图中地的经度是130E,地的经度是140E,地的经度是160E,地的经度是180。即位于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地。故C正确。3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地位于地的正西方向。故A正确。4由于

16、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产生的,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故B正确。故答案为:1A;2C;3A;4B。【点评】1此题考查经纬度的判读,熟练掌握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此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读图理解解答即可。3此题考查如何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读图理解解答即可。4此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理解解答即可。11.关于经纬网图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M点位N点的西北方向B.M点位于热带,N点位于东半球C.M点位于中纬度,P点位于低纬度D.当太阳直射在P点所在的纬线时,N地昼短夜长【答案】C 【解析】【分析

17、】地图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一般来说,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确定方向;我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我们通常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以30、60纬线为界将地球划分为高、中、低纬地区,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据图可知:M点位于N点的东北方向; M点位于温带,N点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M点位

18、于中纬度,P点位于低纬度; 当太阳直射在P点所在的纬线时,N地昼夜等长。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既有在经纬网上判别方向,又有低、中、高纬度的划分的知识,学生综合理解,在日常学习中多联系此类型题。12.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示意图,计算以下两题。1R点的经度是 A.20WB.160EC.110WD.60E2Y点东五区与“北京时间相差几个小时 A.3B.5C.2D.1【答案】1C2A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经纬网地图的判读及区时的计算,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读图可知,左

19、边是西半球,右边的东半球。因此可以判断,左图中左侧的经线是160E,右侧的经线是20W。R点所在的经线位于160和20W的中间,根据经度的变化规律可知,R点的经度是110W。故C正确。2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小时,往东每跨一个时区加一小时,往西每跨一个时区减一小时。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小时,东加西减。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Y点在东五区,因此Y点东五区与“北京时间相差3个小时。故A正确。故答案为:1C;2A。【点评】1此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划分及经度的变化规律,难度较大,学生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2此题考查区时的计算,理解解答即可。13.从赤道某点向北行1000千米,再向东行1000千米,再

20、向南行1000千米,最后向西行100千米,那么回到原点的 A.正东B.正西C.西北D.与原出发点重合【答案】A 【解析】【分析】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弧线,也叫子午线,都是半圆形,指示南北方向,长度都相等;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都指示东西方向,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两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两条纬线之间的间隔始终相等。根据题意可知,从赤道某点向北行1000千米,再向东行1000千米,再向南行1000千米。根据经纬线的特点可知,向正南走的经线和向正北走的经线长度相等,向正东走的纬线比向正西走的纬线要长。因此可知,从赤道某点向北行1000千米,再向

21、东行1000千米,再向南行1000千米,最后向西行100千米,那么回到原点的正东。故A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及经纬线的特点,难度解答,学生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14.2022齐齐哈尔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A.北回归线B.0经线C.赤道D.180经线【答案】C 【解析】【分析】南北半球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应选:C。【点评】在地球仪上,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15.读以下图,完成以下问题。1以下关

22、于北极地区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居住在这里的因纽特人为白种人B.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和周围的亚洲、欧洲、北美洲C.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枯燥、烈风D.北极地区科考最正确时间是7-8月2图中甲的的经纬度是 A.80N,120EB.80N,150EC.80N,150WD.80S,60W【答案】1D2C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极地地区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居住在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为黄种人;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和亚洲、欧洲、北美洲的北部;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枯燥、烈风;北极地区科考最正确时间是7-8月,因为此时是暖季,并且有极昼现象。故D正确。2人们把赤道定为0度纬线,向南向北各分

23、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S,度数向南越来越大;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N,度数向北越来越大;人们把本初子午线定为0度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度,在0度经线以东的叫东经E,度数向东越来越大;在0度经线以西的叫西经W,度数向西越来越大。读图可知,图中是北极地区,位于北半球。根据图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图中甲的的经纬度是80N,150W。故C正确。故答案为:1D;2C。【点评】1此题考查极地地区的居民、范围、自然环境等相关知识,根据教材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2此题考查经纬度的判读,熟练掌握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综合题共5题;共45分16.2022襄阳读“竖版世界地图图5,答复以下问题

24、。1B地的主要人种是_。 2C国的居民主要要使用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这种语言是_。 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D地所属的板块是_板块。 4B地所在国家与C国间的合作称为_。 5写出A点的地理坐标_。 【答案】1黑种人2英语3太平洋4南北对话50,75E或75E,0 【解析】【分析】1B地位于非洲南部,属于黑色人种。2C国是澳大利亚,据题意可知,使用的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即英语。3D地所在的位置时太平洋,所属饭块是太平洋板块。4B国所在位置时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属于开展中国家,C国是澳大利亚,属于开展中国家,这两个国家的合作属于南北对话。5A点所在的纬度是赤道,即0,根据图中所给

25、数据穿过非洲最西部的那条经线是15,由于此经纬位于英国西部,所以为15W,与其对应的165经线即为165E,这两条相差180的经线间隔6个空隙,也就是每个空隙相差30,15W与A点的空隙是3个,即相差90,且A点位于15W的东侧,所以A点经度为75E,故A点的坐标为:0,75E。17.读下面两幅图,完成图后填空。1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A_、_;B_、_A点位于B点的_方向。 2一天中,A,D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_,这两点都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_带。 3正午时,D地的人们看不到自己的影子,此时太阳在公转轨道_处填数字,北极将出现_极昼或极夜现象。 44月下旬我们正在进行期中考试,地球将由公转轨道

26、中的_处向_处运动。宜兴市的白昼将变_填“长或“短,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_填“增加或“减少。 【答案】120N;30W;40S;0;西北2D;热3;极昼4;长;增加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符号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符号来表示;有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A点的经纬度是30W,20N;B点的经纬度是0,40S;根据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可知,A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2一天中,A、D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D,

27、这两点都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热带。3正午时,D地的人们看不到自己的影子,此时太阳在公转轨道处,北极将出现极昼现象。4读图可知,是春分日即3月21日;是夏至日即6月22日;是秋分日即9月23日;是冬至日即12月22日。4月下旬我们正在进行期中考试,地球将由公转轨道中的处向处运动。宜兴市的白昼将变长,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增加。故答案为:120N;30W;40S;0;西北;2D;热;3;极昼;4;长;增加。【点评】该题以读地球公转图和经纬网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经纬网的判读,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18.读我国某地某日日历及太阳光线图,完成以下问题。1将图中

28、的日历填写完整:2022年_月22日_冬、夏至。 2请在右图中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3图示时间,北京昼夜长短情况是_。站在丙地影子朝向_南或北。 4丙、乙两区面积较大的是_。 5澳大利亚位于北京的_方向。 【答案】16;夏23昼长夜短;南4丙5东南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经纬网地图的判读和地区运动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读图可知,此时北极圈以内是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说明此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即6月22日。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如下图。3北京位于北半球,图示时间,即夏至日昼长夜短。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丙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因此站在丙地影子朝向南。4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

29、短。读图可知,丙、乙两区所跨经纬度相同,但丙纬度较低,因此面积较大。5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读图分析可知,大利亚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故答案为:16;夏;2;3昼长夜短;南;4丙;5东南。【点评】1此题考查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此题考查地球自转的方向,属于根底知识,牢记即可。3此题考查昼夜长短及影子朝向的变化规律,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此题考查如何在经纬网地图上判读实际范围的大小,了解纬线的长度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此题考查如何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9.a图所

30、示的国家人口约450万人,国土面积约27万平方千米;b图所示国家人口约127亿,国土面积约37万平方千米;C图为世界主要板块分布略图。据此完成以下要求。1比拟a图和b图所示国家的半球位置、人口密度的差异,完成下表内容东、西半球人口密度大小图a_图b_2a图和b图所示国家均为_选填“岛国“内陆国,气候均具有_选填“海洋性和“大陆性特征。 3a图所示的国家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结合图c,推断b图中所示的国家是否多火山地震,并说明原因。 【答案】1西半球;小;东半球;大2岛国;海洋性3是,该国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日本、新

31、西兰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根据图中两国的经度位置可知,a图所示的国家位于西半球,b图所示的国家位于东半球。人口密度就是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民的数目,计算公式是:人口密度=总人口/总面积。根据题意计算可知,a国人口密度小,b国人口密度大。2读图可知,a图和b图所示国家均为岛国,气候均具有海洋性特征。3读图可知,a国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因此多火山、地震。故答案为:1西半球;小;东半球;大;2岛国;海洋性;3是,该国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32、点评】1此题考查日本和新西兰所处的半球位置和人口密度的大小,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此题考查日本和新西兰所处的海陆位置和气候特征,读图理解解答即可。3此题考查日本多地震的原因,利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理解解答即可。20.读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答复以下问题。1该图中心极点为_南极/北极 2判断图中M点的经度是_。 3如果图中N点所属是白昼,AMB为晨昏线。那么这一天,太阳直射在_纬线。图中N点属于东西半球的_半球。 4判断图中B点在M点的_方向。 【答案】1北极215E3南回归线;东4东南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

33、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人们把本初子午线定为0度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度,在0度经线以东的叫东经E,度数向东越来越大;在0度经线以西的叫西经W,度数向西越来越大。根据图中经度的变化规律可知,该图中心极点为北极。2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度数差是45,M点的经度是15E。3读图可知,如果图中N点所属是白昼,AMB为晨昏线。那么这一天所示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夜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图中N点的经度是15E,因此属于东半球。4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读图可知,图中B点在M点的东南方向。故答案为:1北极;215E;3南回归线;东;4东南。【点评】1此题考查极点的判读,了解经度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此题考查经度的判读,了解经度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此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东西半球的划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4此题考查经纬网地图上方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