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doc(4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之第1课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教学目的:1了解我们的地球;2知道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为日常生活提供了必需的条件。3了解人类探索其他星球和制造另一个地球的努力。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人类探索另一个生存环境的过程。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教学难点:了解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条件,理解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一、了解我们的地球:这一节我们将视角拉近到地球本身,学习一下地球自身的结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1大气圈(1)组成:2水圈:水圈有哪些组成?海洋水、陆地水(湖泊水、河流水、冰川水、地下水、矿物水)水在地理环境中扮
2、演了什么样的角色?(1)水是地表最重要的物质和参与地理环境物质能量转化的重要因素(2)水分与热量的组合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3)水为满足生物需求创造了前提。(水自身、水溶解营养物质)(4)水循环调节气候、净化大气。(5)水促进地理环境的发展和演化。3生物圈:生物圈在地球上的范围?(最高到达哪里?又可以深入至哪里?)分析:什么是自然环境?它应该包括多么大的范围?自然环境的定义: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范围和能够影响到人类的范围自然环境的五大因子:气候、水文、地貌、土壤、植被。因此自然环境应该包括这些内容。自然环境的范围:大气层下层、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的上层地球表层学。这个范围也正是大
3、气圈、水圈、岩石圈相交汇的位置,也正是生物圈的位置。二、认识其它星球人类不能生存的原因,知道地球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1结题导言:说说你知道的关于月亮的传说。2质疑:传说中的月亮那么美,似乎是神仙住的地方,那我们人类可釉支月亮上居住吗?月亮能成为另一个地球吗?人类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看课文中登月的内容,思考:读了宇航员阿姆斯特郎的话,你有什么感想?(宇航员为了寻求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不怕牺牲、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3讨论:火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它和地球有许多相似之处,人们幻想将火星作为另一个地球?为此你了解到人类探测火星的哪些知识知识?4交流:你还知道哪些人类探索星球的行动?知道哪些
4、宇航员?杨利伟(首次)2003.10.15费俊龙(指挥长)2005.10.12聂海胜(操作手)翟志刚(指挥长)(首次出舱)2008.09.25刘伯明(轨道舱)、景海鹏(返回舱5你想对这些宇航员说什么?6小结:宇航员昌着生命危险进行迷信探索,正如“阿波罗”实验阶段牺牲的宇航员格里索姆说的那样“征服宇宙是值得冒生命危险的”.齐读这段话.7过渡:宇航员为寻找另一个地球付出了努力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那他们发现了什么?8宇航员发现了许多的价值的资料让我们将月球、火星上的情况与地球上作比较,你得出了什么结论?(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没有找到制造出另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球,地球只有一个,她是多么的重要啊。)9、
5、教师小结:地球提供了生命需要的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它是适合我们生活的家圆。因此我们要保护好地球。10、讨论:面对当前地球出现的种种局面,我们该怎么做?“神七”发射成功对我国探索外太空的航天事业有什么重大意义?11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觉得地球究竟属于谁呢?(板书:人类、其他生命)她是我们唯一的家园。现在我们已认识到破坏环境的严重危害。那我们该怎么办呢?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之第2课 地球孕育了我们教学目标:了解地球上的基本人种及其特征和这些特征形成的原因。树立尽管地球上人们的肤色不同,人人都是平等的的观念。教学重点:地球上的人种及其形成的原因。树立肤色不同,人人平等到的观念。难 点
6、:树立“肤色不同,人人平等”的观念。课前准备:名人的资料、挂图、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我国举行,有许多国家都参加了奥运会,你们注意到参加奥运会的各国的运动员没有,他们的外表是不是一样呢?2.同学们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主要是外表的差异)3.老师小结并板书:“肤色不同”二、了解人种的基本等征1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多种人种吗?2学生讨论回答。3出示表格,让学生边观察,边想,师生共同完成下表人种皮肤的颜色头发眼睛黑种人黑色和深棕色黑色卷发颜色较深黄种人黄色或褐色黑色直发黑色或褐色白种人肤色浅淡金黄色卷发或直发碧蓝或灰褐色4你们知道我们是什
7、么人种吗?三、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1出示地图,让学生了解人们居住的地区和人种分布的情况2出示幻灯片简介地球上的五带以帮助同学们理解生活在热带与寒冷地带的人们的特征。使同学们知道人种的特征与自然界的环境有关。3完成课本6页表4小组活动:同样是黄种人,靠近热带地区的人们的皮肤颜色为什么较深?5反馈小组活动情况,老师小结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人群之间开始融洽。四、老师引导并板书:“人人平等”1人种只是外表的不同,每个人种中都有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们都同样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在作出自己的努力。因此,人种不同,人人都是平等的。2看54页图。鲁迅,权王阿里,居里夫人,他们就分别是黄种人,黑种人,白种人的代表。3小
8、讨论:你还知道哪些不同人种的名人呢?4教师:现在有些民族存在着种族歧视的现象,长时期来,人们追求人人平等的理想从来没有终止过,至今也没有真正变为现实,我们还要为之而努力。五、教师小结:地球上的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区域,尽管人们的肤色不同,但是人人都是平等的,每一个不同肤色的人种都有杰出人物代表。现今地球上仍存在着种族歧视的现象,我们要为追求人人平等的理想而奋斗。板书设计:肤色不同 人人平等黑种人基本人种 黄种人 人人平等白种人课后拓展:收集并建立名人档案。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之第3课 拥抱大自然教学目的:目的要求通过指导小学生欣赏自然美,使之体验到美的感受和愉悦的心情。课前准备:1.让全班小学生每人
9、准备一两幅风景画、风景照或风景挂历,课前展示在教室四周。2.课前要求小学生收集有关歌颂大自然的诗歌及文章等。3.根据小学生课文拍摄的录像翠鸟和瀑布两盘。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是呀,大自然无奇不有。如果你到大自然中走一走,看一看,你一定会感受到大自然无与伦比的美,使你心旷神怡,精神振奋。让我们一起来拥抱大自然,感受自然美吧!”2欣赏图片。“刚才大家欣赏了同学们自己收集到的风景画、风景照和风景挂历中的图片,其中有美丽的田园,有广阔的大海,有名山大川,有名胜古迹和园林建筑,也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这些地方你们去过吗?请把你们见过的自然美景说给大家听听好吗?谁先
10、说?你最喜欢的风景画是什么?为什么?说说自己的理由。”3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 “看了录像以后你的感觉怎样?心情如何?请说说你的感受。”4追求美,创造美,感受美5诗文欣赏。(1)请学生们把自己准备好的诗歌和文章读给大家听听,要边听、边想、边思考,想象诗文中的情景“好,刚才大家听了这么美的诗,这么好的文章。现在请同学们交流一下,在你听诗文时,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景象?有何感受?说给大家听听。”(2)请同学们用最拿手的方法把家乡的美景表达出来,照相、绘画、写诗或散文均可。下周上课时先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拥抱大自然使我们沉醉在大自然美丽的风光之中,大家都感到非常快乐。是的,美好的景物能愉悦我们的心
11、情,陶冶我们的情操,走进大自然,去欣赏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呼吸大自然中清新的空气,去倾听大自然中虫鸟的鸣叫,赏心悦目,这对我们的心理健康是十分有益的。请记住: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他必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人。美国心理学家唐纳德伦德伯格认为,人们在生理上生活上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会产生一种发展人自身潜力的需求,一种追求美感刺激的需求,一种创立人们自己个性和性格的需求。走进大自然,则能使这种需求得到满足。本次辅导活动的主旨就是引领小学生欣赏自然美,陶冶情操。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之第4课 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与警示一、活动目的:1让学生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在对自
12、然的观察、了解、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等思维品质。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结合实践活动中观察大自然,增长知识,了解大自然,并在这样的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二、活动准备:学生准备:收集整理好的图片资料、故事、小品等。老师准备:歌曲伴奏光盘三、汇报交流展示活动过程:1激情导入,营造氛围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母亲,供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大自然也是我们人类的老师,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这一主题我们课下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整理收集了大量资料。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一节课展示一下我们的成果。2各小组汇报展示(1)自然资源小
13、组汇报本组通过网上查找及查阅书籍收集整理了关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矿物等资源的相关资料并以小品谁最富有的形式来汇报,赞美大自然资源丰富。(2)自然灵感小组汇报本组搜集有关人类根据动物、植物、或自然现象而进行的发明创造如:雷达与蝙蝠、响尾蛇与现代军事装备、长颈鹿与抗荷飞行服、电子蛙眼、飞机与昆虫等。以自述的形式阐明现代发明受到谁的启示,有什么作用及对人类的贡献。使学生知道自然是人类的老师。(3)人与自然小组汇报本组从方面汇报:一方面人类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会怎样1、学生讲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等具体事例。2、学生展示生态环境好的地区或风景区的视频或图片并做介绍。第二方面人类破坏环境、违背自然规律的后果1
14、、学生讲故事自然之道打扫森林鹿与狼。2、展示人类破坏环境后受到自然惩罚的图片或视频。使学生更加认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人类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环境。(4)展示自己的小发明小创造。四、师生同台演唱蔚蓝的星球五、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的汇报非常精彩、非常成功。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学到了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在活动中锻炼了自己,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成熟了,相信下一次活动中同学们会表现的更出色!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之第5课 人文景观与自然的交相辉映教学目的:1知道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2自然环境影响人文景观3人文景观影响自然环境4知道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交融教学过程:1自然景观和人文
15、景观自然景观是指自然界原有物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景观,它很少受到人类影。向,诸如自然形成的河流、山川、树木等。人文景观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在自然景观基础上附加人类活动的形态痕迹集合自然物质和人类文化共同形成的景观,如风景名胜景观、园林公园景观等;二是指依靠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综合运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知识,形成具有文化审美内涵和全新形态面貌的景观,如城市景观、建筑景观、公共艺术景观等。总之,由人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共同形成的景观属人文景观的范畴,其内容和形式反映出人类文明进步的足迹,体现出人类的创造力和驾驭自然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人文景观涉及范围广泛大到对自然环
16、境中各物质要素进行的人为规划设计、保护利用和再创造,对人类社会文化物质载体的创造等;小到对构成景观元素内容的创造性设计和建造。人文景观设计建立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础上,具有多学科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其任务是保护和利用、引导和控制自然景观资源,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引导人的视觉感受和文化取向,创造高品质的物质和精神环境。2自然环境影响人文景观不同的气候带,所有的气温便会不一样。影响有结构,材料,内容,性质,历史故事及来源等等方面啦。比如说在热带,建筑多为遮阳避阳的经典型建筑,而在我国东南地区的江南水乡,则是应为地处潮湿湿润,多雨的气候带而产生的。人为了适应不同的气候带,自然会造出不同的建筑及
17、人文景观,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而不同的气候带对动植物的影响更为显著,比如说种类,生态环境等等。像热带的动物,寒带就不可能会有。而围绕着一种生物就会有一个生态小小圈了,而每一种生物的生活环境也就影响了自然景观啦。3人文景观影响自然环境天然景观和人为景观的自然方面的总称。天然景观是只受到人类间接、轻微或偶尔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景观,如极地、高山、大荒漠、大沼泽、热带雨林以及某些自然保护区等。人为景观是指受到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使自然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的景观,如乡村、工矿、城镇等地区。人为景观又称为文化景观,它虽然是人类作用和影响的产物,但发展规律却服从于自然规律,必须
18、按自然规律去建设和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自然景观涵义中的人为景观不包括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特征。4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交融自然景观是园林景观的主体,人文景观是园林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植物造景的过程中不可忽视人文条件的作用,有目的地把人文景观融汇大自然的环境之中,会使园林景观呈现多彩的现象。如:风景名胜区内的楹联题对既借助景观环境的动人效果,又运用语言文字的表意功能,使观者的情与眼前的景融合起来,使游人的审美感受超越了具体时空的限制。杭州云栖寺“身比闲云,月影溪光堪证性;心同流水,松声竹声共玄机”的楹联,不但生动地描绘了实际的景观,而且表达了一种心灵的感悟,从而使人的感受大大地丰富和增强;摩
19、崖石刻,既是造型艺术,又是文学艺术,能起点景作用;神话传说,虽无形影,却给景物笼罩上神奇的色彩;徐霞客的山水游记散文,流传天下,使自然美景存在于人们想像之中。这些人文因素不仅限于视觉感观,而且还包括景物在季节、气候、时序、音响、光影、馨馥气味以及历史传说、宗教等影响下所产生的特殊效果和观赏者各种官能的体察、情绪和意识。正是由于引入这种人文因素,才使景观环境的审美价值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和提高。人文因素与景观的有机契合使得人们从自然景观中得到了丰富的耐人寻味的景感,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人文景观在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应用,丰富和发展了自然景观的内容,使景观环境艺术更趋完美。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之第6课 尊
20、重自然造福人类知识目标:1知道怎样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造福人类。2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都江堰3知道违背自然规律的后果教学过程:1尊重自然规律营造和谐环境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是以巨大的环境和资源代价换来了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以征服自然为目的,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动力的传统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转化为毁害人类自身的力量,人类在征服自然的同时却变成了被自然征服的对象。的确,人们从世纪性洪水的咆哮和干旱的肆虐,以及席卷华夏大地沙尘暴的喧嚣中,分明感悟到大自然正向人类宣战。尽管,每次自然灾难在我们面前,都被众志成城的我们所战胜。但这种胜利所昭示
21、的只是在面临生死之交,一种同舟共济、奋力拼搏的民族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只是将灾难降低到最低限度的一种自救。除此之外,我们要做的应是冷静地反思一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思忖一下,如何去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谆谆告诫人们要充分熟悉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要去做破坏自然环境的蠢事。他在不朽名著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写道:“我们不要过分沉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要对我们进行报复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kk相反地,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2改造自然、造
22、福人类的都江堰李冰主持创建的都江堰,正确处理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泄洪道、宝瓶口引水口等主体工程的关系,使其相互依赖,功能互补,巧妙配合,浑然一体,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统工程,联合发挥分流分沙、泄洪排沙、引水疏沙的重要作用,使其枯水不缺,洪水不淹。都江堰的三大部分,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李冰所创建的都江堰是一个科学、完整、极富发展潜力的庞大的水利工程体系,是巧夺天工、造福当代、惠泽未来的水利工程,是区域水利网络化的典范。后来的灵渠、它山堰、渔梁坝、戴村坝一批历史性工程,都有都江堰的印记。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科学奥妙之处,集中反映在以上三大工程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
23、系统,形成无坝限量引水并且在岷江不同水量情况下的分洪除沙、引水灌溉的能力,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解放后,又增加了蓄水、暗渠供水功能,使都江堰工程的科技经济内涵得到了充分的拓展,适应了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都江堰水利事业工程针对岷江与成都平原的悬江特点与矛盾,充分发挥水体自调、避高就下、弯道环流特性,“乘势利导、因时制宜”,正确处理悬江岷江与成都平原的矛盾,使其统一在一大工程体系中,变水害为水利。3违背自然规律的后果风霜雨雪,大自然现象,老天爷要下雪,这是必然的,只是选错了地点和时间。在南方可以五十年不遇,在北方则是司空见惯。看来老天爷也有犯困的时候,那么
24、何谈人定胜天?古人讲,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输电线路的设计根本就没考虑老天爷的事,煤炭储运也没考虑灾难会发生,红色、橙色警报都是事后诸葛,就像当年的SARS一样,应急预案都那里去了?不该有的损失谁来承担?人定胜天,是用来激励人们正确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语,实际上是违背大自然规律的一句话。就现阶段看,人还没有能力和大自然抗争,因为我们对天灾的远期预报还做不到。所以经常性的防范工作就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们的规划,我们的设计是否能向日本人搞建筑必须考虑地震灾害一样,把各种灾害性因素考虑进去。一味追求眼前的低成本,势必养成长远的大患,这样的教训还少吗?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之
25、第7课 探索大自然教学目的:1了解远古时代对大自然的探索2了解工业时期对大自然的征服3了解今天对大自然的和谐探索教学过程:1远古时代对大自然的探索鸟儿展翅可在空中自由飞翔。据韩非子记载鲁班用竹木作鸟“成而飞之,三日不下”。然而人们更希望仿制鸟儿的双翅使自己也飞翔在空中。早在四百多年前,意大利人利奥那多达芬奇和他的助手对鸟类进行仔细的解剖,研究鸟的身体结构并认真观察鸟类的飞行。设计和制造了一架扑翼机,这是世界上第一架人造飞行器。以上这些模仿生物构造和功能的发明与尝试,可以认为是人类仿生的先驱,也是仿生学的萌芽。2工业时期对大自然的征服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出现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即
26、蒸汽机革命,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标志,迅速扩展到了各行各业,这次革命的特点是解放了人的体力,提高了物质生产力,从而导致了工业革命的胜利完成。到20世纪初为止,法国、美国、德国、俄国、日本继英国之后也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直接后果是资本的集中,现代市场经济和工厂制度的形成,农村大量城市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对于技术主导的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变化,直到今天一直令很多人惊奇和赞叹。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技术在给西方国家带来资本的同时,其带给人类的各种风险也成为现实。在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鼓舞下,在与数学理性的联姻中,技术更多的体现了其工具主义的一面,技术在资本主义的生
27、产中,被当作资本家夺取剩余价值的唯一的有效工具,在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技术的发展体现为盲目的、无限制的向前推动,自然界仅仅被作为从属于人类满足剩余价值生产目的的工具和被征服、被控制的对象和客体,一味被人类索取和控制,从而扩大了人与自然的分裂和对抗,以技术为中介征服自然的种种不良后果也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逐渐凸现出来:首先,人沦为机器的奴仆,人在劳动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丧失。由于近代以来形成的以数学理性为核心的工具理性把数学与思维相混淆,数学计算成为了资本家的思维方式,他们只关心以有效的方法计算投入和产出、以最佳的途径获得最好的效益、最多的物质享受和最高的剩余价值占有。于是,在工业化过程中,机器取代
28、了人力,以流水线、批量生产为特征的技术生产在社会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人开始成为机器的奴隶。在生产线上,人不见了,剩下的只是根据精细的劳动分工而进行精密科学测定的基础上安排的“手”和“物”,人丧失了自主性、判断力,也丧失了最宝贵的创造性,卓别林摩登时代中惟妙惟肖刻画的在流水线上人的“机器人”的形象是当时工人处境的生动描绘。其次,城市化进程加快,贫富差距增大。由于对于能源和生产资料的需求,许多工厂主开始选择新的地区设厂,能源丰富地区的圈地运动从18世纪开始得到快速发展,农村在不断消失,各种规模的城市在不断产生,以至于19世纪被称为“城市世纪”。因为土地的丧失和城市生活的吸引,大量的农民开始从农村外
29、流,人流像潮水般涌入城市,工人区的住房困难给城市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简陋的实用建筑、冒烟的烟囱、煤气贮存罐和垃圾都聚集在郊区简易住宅的周围,在无生气的、挤满了工人的贫民区,几乎看不到成行的树木和绿化地带,看不到想象中的城市的其他建筑物。贪得无厌的土地投机商人则充分利用土地,以尽可能低的造价建造多层的带有后房、穿廊和窄小院子的出租房屋来谋取最大的利益。而在工厂主的聚居区,豪华别墅和十分讲究的公共建筑则与工业城市中贫困的工人区形成鲜明的对比,资本家和工人的贫富差距在生活环境上得以充分的展现。再次,新的阶级结构出现,工人运动风起云涌。技术进步不仅带来贫富的差距,也使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占有财
30、富、权力的资产阶级和丧失生产资料、生存都困难的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矛盾成为工业化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工厂主尽可能以最低的工资来雇用工人,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是他们最实际的追求,不光丧失土地的农民是他们的剥削对象,就连儿童、妇女也不能幸免,这些最底层不但得不到生存的最低保障,而且还要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以上,为了生存,他们在工厂区和新兴工业城市像流沙一样四处漂泊。为了生存,他们从绝望中觉醒,组成了自己的阶级工人阶级,开始了与资产阶级艰苦卓绝的斗争。兴起于18世纪70年代的“卢德运动”成为斗争的先声,工人和失业的手工业者把失业归咎于机器,开始大规模的捣毁机器。这场运动从英国迅速扩展到法国、比利时、德国和
31、其他国家,并且引发了大规模的工人运动,一直持续到19世纪20年代而以失败告终。最后,生态平衡得到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当冒着浓浓黑烟、发出震耳欲聋声音的蒸汽机向大自然吹起征服的号角时,它发出的废气和噪音也污染了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早在工业革命初期,由于煤炭燃烧放出的烟尘和二氧化硫急剧增多,从1873年1965年,伦敦共发生了十几起烟雾事件,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52年,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伦敦烟雾事件。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出的二氧化碳从那时起就开始形成我们今天为之恐惧的温室效应,机械在农业上的应用,造成了水土的严重流失和沙尘暴的频繁暴发。大工业带来的危害数不胜数,如大气臭氧层的破坏
32、、酸雨污染、化学品污染、城市垃圾泛滥,由于大量城市化导致的森林锐减、水资源短缺等等。这些问题触目惊心,当我们今天大呼保护环境的时候,可曾想过,由于技术过分的功利性、工具化追求带给我们的危险从工业革命开始就已经开始埋下了祸根。工业革命的意义是重大的,它带给人类社会的改变是绝无仅有的,这些改变尽管与诸多技术风险相伴而行,但是人们更多看到的是技术的工具性作用。而与科学理性不同,技术的工具理性更加突出人类对于世界的征服、控制和改造,与自觉到自己的有限性的古希腊理性相区别,工具理性无比坚定的让世人相信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如果问题不能得到解决,说明科技还不够发达,如果出现了不良后果,消除后果的唯一办
33、法就是进一步发展科技。由于对于技术的工具理性的无比坚信,虽然人们对于技术风险在工业化过程中带来的诸多后果已经有所意识,但是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人们并不是诉诸于对技术的反思,而是更加坚信技术的作用,加之19世纪以电学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为人类开辟了一种新的能源,使人们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人们开始确信工具理性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方,技术可以无限制的发展。因此,技术在19世纪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反思,而且还得到了更加快速的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图景下,工具理性得到了张扬,取得了它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相信,借助理性和科学技术,人类有足够的能力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控制自然,也能够建立一个道德至善、人性至美的
34、理想社会,工具理性就这样被推到了巅峰,而这种绝对的理性主义早已不是柏拉图所倡导的绝对理性,而成为了只有工具理性自身的残缺理性,它带来的新的世纪也必将是一个善恶共存的现代社会。3今天对大自然的和谐探索一是倡导一种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伦理态度。我们必须意识到,自然环境不是我们欲望的函数,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体。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有一条永远割不断的脐带,当我们从自然母体中汲取营养而创造文明时,我们不要忘记自然母亲的恩德,更不能做一个以怨报德的不孝子孙。人不过是自然之子,我们无时无刻不受自然的恩惠,我们的生存无不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中的所有资源,如土壤、空气、水、气候、森林、草原和各类动植物,
35、对我们来说都是生死攸关。我们的命运与大自然的命运紧密交织在一起,就如同心灵和躯体一样密不可分。今天,我们不能再以一个征服者的面目对自然发号施令,而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从一个号令自然的主人,到一个善待自然的朋友,这是一次人类意识的深刻觉醒,也是一次人类角色的深刻转换。实现这一角色的转换不仅需要外在的法律强制,更需要我们的良知和内在的道德力量。我们需要一种新的伦理学,以便为我们适应这种新的角色建立起新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二是倡导一种拜自然为师、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纵观许多古文明的兴衰,我们发现,这些文明之所以从强盛走向衰落,是因为他们在文明发展过程中
36、很少或根本没有遵循生态规律,对自然界肆意开发和掠夺,从而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崩溃,最终酿成文明的衰败。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如此,玛雅文明如此,哈巴拉文明也如此。直至今天,我们仍未从中汲取应有的教训,甚至采用更加强大的手段破坏着更大范围的生态系统。如果说,过去的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破坏的只是局部的生态系统,最终导致一个区域性的文明衰败;那么现在的工业文明破坏的则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难以设想,一个失衡的地球怎么能够支撑起一座庞大的文明大厦呢?因此,我们必须从现在起,拜自然为师,循自然之道,从自然界中学习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之道。我们不要过度迷恋人类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信条,实际上,现存的环境问题往往是我们对自
37、然无知或知之甚少的结果,它的最终解决需要我们到自然生态系统中去发现和掌握生态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目前的困境。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之第8课 桀骜不驯的大自然知识目标:知道自然灾害是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初步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以及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能力目标:学会整理资料,以及与他人交流信息资料。一、激情导入:1播放视频512汶川8.0级大地震、青海玉树7.1级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造成了69227人死亡,17923人失踪,灾区总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受灾群众4625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多元。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地震,震中距市州
38、所在地玉树30公里,震中烈度9度,截止到4月19日22时,地震已造成2039人死亡,12135人受伤。2板书课题:大自然发怒的时候3大自然像发怒的时候还有很多,我们把它们统称为“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二、交流活动:1我国发生过哪些自然灾害?(视频)(1)1998年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2)1976年唐山特大地震,造成24万人死亡。(3)沿海地区夏天常刮台风。(4)新疆冬季时常发生雪灾。2我们的家乡发生过哪些自然灾害?(1)前几年我们坪坝发生过虫灾,稻飞虱危害严重,稻谷大量减产。(2)2007年7月13日京山发过大水,实小、中
39、百仓储都淹没了。(3)夏天常有雷电电死人、牛现象。3除此之外,地球上还有哪些自然灾害?水灾、旱灾、风灾、地震、泥石流、虫灾、火山喷发、滑坡、雪灾和森林火灾。三、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一)地震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现象。1地震给人类带来哪些灾难。路面开裂、房屋倒塌、人员伤亡、引起火灾2除此之外,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哪些灾难?山崩、洪水、泥石流、毒气蔓延、瘟疫、爆炸等(二)水灾和旱灾11954年长江特大洪水,淹没农田4750多万亩。2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特大洪水。3洪水除了吞噬村庄,还有哪些危害?淹死人,淹没农田,导致粮食减产甚至绝收,瘟疫,电死人畜等。水多了会泛滥,没水又会怎样呢? 旱灾4旱灾的危
40、害自古以来,旱灾同洪水一样,是我国人民的心腹之患。去年入秋以后,中国西南、江南、华南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云南更是遭受60年一遇的罕见特大旱灾。同时,华北大部、西北东部以及黄淮大部近40余天基本没有降水,部分冬麦区出现旱象。面对严重旱情,云南、广西、贵州、重庆、四川等受旱省区纷纷积极投身抗旱,全力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三)其他自然灾害1海啸: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大海啸,13个印度洋国家的21万6000多条人命就这样消失在惊涛骇浪中。2雪灾:2008年1月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入冬以来最大幅度的降温和雨雪天气,雪灾已造成湖南、湖北、贵州、安徽等10省区3287万人受灾,倒塌房屋31万间;因
41、灾直接经济损失623亿元。许多铁路班次因为大雪无法启动,导致50万人滞留在广州无法回家过年。四、总结: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生存环境,我们要好好保护大自然:但大自然又是人类的杀手,它带给我们许许多多自然灾害。当我们面对自然灾害时,请好好保护自己;当别人面对自然灾害时,请伸出援助之手。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之第九课 人类让地球变得伤痕累累学习目标:1知道人口众多,资源有限,环境遭到污染已经造成对地球的威胁。2知道人们为保护地球所做的努力。3逐步形成保护地球,珍惜资源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环境恶化、人口剧增、资源匮乏是当前地球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初步树立环境忧患意识。教
42、学准备:1调查“人口状况”“资源状况”“环境状况”收集相关资料。2师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地球为人类创造了万物和谐的生存环境,可是这种和谐的环境正在被打破,地球越来越感到不堪重负。是谁破坏了地球万物的和谐?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到底怎么样呢?2同学们,地球母亲一样养育我们成长,今天,地球母亲给我们写来了一封信。(将信发给每一组)师:读了地球母亲的信,你有什么感想?3瞧,滨江路小学六(1)班的同学已经出发了,他们去帮助地球母亲找出病因,让我们已马上参与到他们的行动中去吧。二、汇报整理。1师:现在请各组从“人口状况”“资源状况”“环境状况”三个主题中,交流自己收集到的
43、相关资料。2指导学生汇总、整理收集到的资料。资源名称减少情况减少原因减少后果森林水石油煤生存环境污染情况污染原因减少后果大气土壤三、认识明理。1让学生观察教材第51页的漫画,思考:(1)漫画中有些什么?当你第一眼看到这幅漫画时,你有什么感受?(2)漫画的主题是什么?漫画中表现的问题是什么?2学生讨论交流。3调查人口的小组在全班展示调查结果。并引导学生补充下列句子a、由于人口增长过快,我们的住房会b、由于人口增长过快,我们的交通会c、由于人口增长过快,我们的粮食会5组织各小组把他们讨论的结果写在黑板上,教师总结归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系列负面影响。人口住房拥挤;人口交通_;人口粮食6过渡:地球人口
44、过多,让地球已经不堪重负。可人类还要生存,每天我们都要用大量物品和食品,你们知道这些资源是从哪里来的呀?生:来自地球。7. 学生思考交流自然资源的破坏一短缺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8. 老师朗诵寂静的春天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及其带来其带来的后果,增强环保意识。四、课外延伸:完善个人环保行为,完成个人环保跟踪卡的记录。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之第10课 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环境问题教学目标:1了解当今世界环境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2知道全世界和中国在保护环境方面所作的努力。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保护环境的好习惯。教学过程:一、人类在享受科技进步的时候,面临日趋严重的环
45、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一)发展和恶化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能源问题和温室效应。2热带雨林所遇到的问题。3物种消失的阴影。4自然资源的过量消耗。5一个全新德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了解斯德哥尔摩会议后世界环境变化。二、中国的绿色行动1环境保护法颁布,(绿色德保证)环境保护法颁布德背景(1)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使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2)设立环境保护机构,加强环境管理。(3)加强环境保护德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德环境保护意识。2游戏:第一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一半左右吗?为什么?(不是!)第二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四分之一吗?为什么?(不是!)第三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八分之一吗?为什么?(不是!
46、)第四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十六分之一吗?为什么?(不是!)第五次切苹果,教师切下1/16苹果片上的苹果皮,然后沉重得告诉学生:同学们,看吧,1/16苹果片上的这么一层薄薄的苹果皮,就相当于我们全球60多亿人口可以利用的总的淡水资源!3学生谈谈做了这个游戏之后的体验。4问题: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5认识中国面临的严重缺水问题。四、集体讨论:水污染如何防治?五、小记者调查行动学生汇报,通过调查的生活中浪费用水的现象,谈谈认识。六、在停水的日子里1导言:相信大家都经历过停水的日子,能说说你的体会吗?2生汇报:引导学生讲讲自己的真实体验,体会停水带来的种种不便。3师小节过渡。七、制定节水措施1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从自己家庭实际出发想办法)2制定并汇报节水措施八、总结延伸1总结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方法2设计广告语,宣传防治水污染3演示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