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语文教师职务培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普通高中语文教师职务培训.doc(77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广东省2009年普通高中语文教师职务培训 引言广东省2009年普通高中语文教师职务培训引导 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的状况,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6月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从而启动了我国基础教育继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新一轮改革。纲要指出:“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旋即,义务教育阶段各科课程标准相继颁布,教材陆续发行,新课程的实施开始由点及面地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其后,
2、教育部又于2003年公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及各科课程标准,并于2004年开始择省进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试验。 广东省作为国家首批进行高中课程改革的试验区之一,从2003年起即组织力量进行高中教材的建设,并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的规划,于2004年秋季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与此相配合,高考也采用独立试卷进行。由此形成了广东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面展开、稳步推进的态势。 语文作为一门贯穿整个基础教育的课程,在广东省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教材建设方面,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于2003年开始组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的研制。语文教材编写组于2
3、004年完成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5个必修模块教科书的编写并获得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通过,为广东省全面启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提供了及时、直接、有力的支持。之后,编写组又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5个选修系列,相继完成了14种选修教科书的编写,有力地支持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顺利进行。 课程实施方面,广东省严格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拟定的课程结构,全部采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开展教学活动。除部分地区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研制的教科书外,大部分地区选用了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教材编写组研制,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在课
4、程标准的指引下,在广东省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在教科书研制者和广大高中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处于改革初期的广东高中语文课程实施呈现出目标明确、思想集中、条件充足、运行平稳的特点,高中语文教学的新格局、新面貌已经逐步形成,“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高中语文学习型课堂教学正在逐步取代过去的传授型课堂教学。 教育评价方面,无论是学业测量还是升学考试,广东省都坚持贯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评价原则,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为评价目的,“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并“根
5、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要求,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各实验学校开始注意利用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去调整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而采用独立命题进行的广东高考也经过两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必考与选考相结合的测试结构。这些变化也有力地支持了广东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改革。 经过五年的努力,广东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改革已经较好地完成了从旧课程向新课程的平稳过渡,编、教、考正在取得更为和谐的整体效应,从高考答卷可以看到,高中生的语文素养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和发展。 然而,改革从来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如此全面而深刻的广东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更是如此。在改革的过程中,迷茫与困惑仍然要比振
6、奋与憧憬更多地伴随着广东的高中语文教师,他们仍然处在探索的艰难困苦之中,因为,在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同时,他们仍然面对着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 广东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已经到了需要冷静反思、总结经验、深入研究、持续发展的时候了。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广东省教育厅制订了广东省2009年普通高中教师职务培训实施方案,旨在“帮助广大教师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我省高中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培训的依据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甚至是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因此,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培训是一项必须持续进行的根本大事。2004年暑假期间,为了迎接广东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全
7、面启动,广东省教育厅根据国家教育部“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课改要求,对担任当年普通高中一年级教学任务的教师进行了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内容的全员培训。此后,又陆续配合课程改革实验的需要,组织进行了多种方式的教师培训。几年来的课程改革实验证明,这些培训都有力地保证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因为,及时而有效的培训无疑有助于广大老师转变陈旧的教育理念,正确地理解及实施新课程。 本次普通高中教师职务培训,依据主要有二: 1、保证我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几年来,我省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不仅暴露出课程实施者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理解上的不彻底,不准确,同时,实验中也出现了许多
8、不利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为了保护改革的初步成果,更为了及时有效地解决已经被发现及正在被发现的问题,保证我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需要通过培训,对本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进行反思、总结及探讨,以求得发展所需要的认识及办法。 2、加快我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步伐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为了更好地推动我省的现代化发展,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做出了关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决定。只有切实加强我省普通高中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才能为我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创造好必备的条件,为此,广东省教育厅于2008年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普通高中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本次培训,就是根据我省教育厅
9、的意见,并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我们希望广大普通高中语文教师,能够着眼于社会发展的大需要,认真参加本次普通高中教师职务培训的学习。 二、培训的目标 广东省2009年普通高中教师职务培训实施方案指出的培训目标是:“围绕我省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开展培训,帮助广大教师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我省高中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根据此,语文课的培训目标为: 1、重新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准确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结构、教学、评价等,尤其要对困扰教师进行课程实施的一些具体问题理清认识,端正思想,以保证课程实施的正确性。 2、对几年来我省普通
10、高中语文课程的改革实验进行科学总结,积累有效经验,检讨存在问题,消除困惑,寻求进一步搞好新课程实施的途径与方法,以利我省普通高中语文课改革的持续发展。 3、提高我省普通高中语文教师的反思性教学研究能力,并以此提高他们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认识水平,促进我省普通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裨益正在进行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 三、培训的资源及内容 根据广东省2009年普通高中教师职务培训实施方案的指引,本次语文科教师培训将引用教育部2008年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并加入根据本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而设计的内容,作为培训资源。培训资源将以互联网站及DVD光盘的方式呈现。此外,由培
11、训者指定的相关书目也是本次培训的学习资源。 教育部开发的教师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即“继教网”高中新课程培训系列课程,是在教育部基础司、师范司的领导下,由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研制专家牵头,联合各地的大学教授、特级教师、一线优秀教研员和优秀教师组成的学科专家团队,集体研制开发而成的精品课程。其中,语文科的培训课程内容包括十个专题约20个小时的视频和相应的资源包。培训课程既介绍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设计,又针对新课程实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用具体案例对高中语文新课程进行准确解析。 结合本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实验情况增加的“引言”和“反思”两个专题,由本
12、省的国家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培训员负责编写及主持教学。其中,“引言”是本次培训的导学篇,主要帮助学员认识培训的目标与内容、方式与要求;“反思”则是本次培训的实践篇,针对广东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引导学员进行反思性研讨,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办法,并提高学员理解并驾驭新课程的能力以及教学研究的水平。 培训的课程内容如下: 引 言 广东省2009年普通高中语文教师职务培训引导 专题一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课程标准的设计 专题二 学习语文必须在读书上下功夫 专题三 学习语文应该养成积累和梳理的习惯 专题四 努力突破写作学习和教学的难关 专题五 在广泛的应用实践中学习语文 专题
13、六 让学生学会鉴赏和探究 专题七 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 专题八 选修课的开设与教学 专题九 高中语文评价与测试 专题十 语文课程建设和教师专业化发展 反 思 广东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的问题研讨 四、培训的方式及要求 本次培训将采取远程网络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学时为60学时,其中在线视频40学时。具体如下: 1在线学习与研讨。 培训期间,学员在线学习视频课程和阅读相关资料,参与在线讨论,按要求完成并提交作业。平均每天学习不少于1.5小时。 辅导教师运用网上互动平台组织学员在线交流,及时梳理和反馈学员提出的问题,批改学员作业,点评学员的观点,批改学员的作
14、业,并通过编辑学习简报,通报学习动态和推荐优秀文章。 2校本培训与教研:学员所在学校要督促学员参与在线学习和互动交流,保证学员的上网学习时间。学员要结合本校课改实际,组织本校教师进行专题研讨,帮助本校教师提高认识,以扩大培训的效果,学员所在学校应予以支持。 3专家辅导与答疑:培训专家要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对学员的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并就学员提出的共性问题、典型问题进行集中答疑,学员必须按时参加专家组织的集中学习。 【思考与练习】 1.此次培训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你个人打算怎样实现这一目标? 2.你在新课程实验中碰到了哪些问题?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怎样的思考? 【拓展阅读参考书目】 中华人民共和
15、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 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语文 课程简介本课程围绕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设计了 10个专题。 专题一是“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课程标准的设计”。讨论的问题包括:高中语文新课程有哪些重要变化,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要解决哪些突出问题,高中语文新课程提出了哪些新理念,怎样理解课程标准中课程性质的提法和语文新课程的核心概念,现在的高中语文课程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有什么样的联系和区别,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以及这些目标的设计有些什么特点等。 高中
16、语文新课程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调整; 2、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而带来教学和评价方式的变化; 3、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和实施机制的调整。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 1、“学科中心”问题。 2、“知识本位”问题。 3、“技能训练至上”问题。高中语文课程提出的新理念是: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素养是涵盖三个维度目标的概念。始终重视语文课程的特点、性质,语
17、文课程一定要充分发挥好它的“育人”方面的功能,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高中语文课程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共同点。它们在语文能力方面的要求目标又是不同的。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有五个方面,就是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专题二是“学习语文必须在读书上下功夫”。讨论的问题包括:怎么看待中学生因为读书少而语文基础薄弱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应该从哪些方面下功夫;今天应该让学生读什么书,经典还是时文,或是学生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怎样能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读书;为什么要强调诵读;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读书”;如何将“读书”纳入语文课
18、程的评价体系等。要学好语文,第一条就是要下工夫读书。要引导学生去读书,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注意学生读书的品位,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能“学生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应引导学生更多地读经典。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读书。诵读一是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抽象化的语言模式,二是会形成语言反应机制,三是能培养语感。课堂上需要读书,读主要是为了涵咏,为了获得语感,为了获得情操的陶冶。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演绎自己的理解,实际上就是让阅读、理解、鉴赏的过程更生动,更有效果。阅读评价不只有考试一种形式。 专题三是“学习语文应该养成积累和梳理的习惯”。讨论的问题包括:学生语文“
19、营养”不良与积累有怎样的关系;语文学习需要积累什么;怎样才能提高积累的有效性;什么是梳理,应该怎样进行梳理;梳理与积累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等。 学生语文基础薄弱 ,关键的问题在于积累少。要 能够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 包含知识的积累、思想的积累、方法的积累、生活经验和素材的积累,等等。 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 梳理要注重归纳的方法,引导对具体语言材料、素材、规则、方法等的观察归类,不宜搞成学科知识条文的识记。积累是语文学习最基础的一步,梳理是使所积累的东西条理化的工作,没有积累就谈不上梳理。 梳理是为了使所积累的东西更好地发挥作用,也是为了下一步更好地积累。梳理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20、。学习梳理实际上又是在方法上不断地积累,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梳理本身也是个积累的过程,是在更高层次上的积累。 专题四是“努力突破写作学习和教学的难关”。讨论的问题包括:当前学生作文的状况如何,还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那些传授写作诀窍的指导书;现在中学写作教学中有哪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怎样能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提高对写作的兴趣;从一些老师的成功经验来看,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比较有效等。学生写作存在中不知如何立意、缺乏可供写作的材料、思路不清、结构混乱、语言文字上还有较多欠缺等问题。既要引导学生积极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关注生活,积累材料;又要引导学生利用图
21、书、网络等搜集积累第二手材料。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建立写作与生活的联系,写作时让学生有意识地调动和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材料,逐渐将积累的材料化为己有。写作教学不能纯粹当作技巧问题来解决,关键还是在于学生的语文积累和思想认识。应该加强写作过程指导,如在开始阶段进行诊断性评价,中间有形成性评价,最后有终结性评价。 专题五是“在广泛的应用实践中学习语文”。讨论的问题包括:为什么要让学生在广泛的应用实践中学习语文;拓展了语文学习的范围会不会使语文课程变得“不务正业”;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投入广泛的语文应用实践;如何使学生在应用实践中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如何使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等。要实现“在生活和
22、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一目标,必须拓宽语文运用的空间;沟通语文与不同领域的联系,增进语言与思维的活动机制;在语文应用的实践中在动态的过程中实现整合,提高实际的应对能力。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并不都是要放到外面去开展活动,要明确定位,基本目标必须落实在语文上。要选择恰当的课题,重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注意课题的价值,教育价值,同时考虑选题的可操作性。再次,要把握关键因素,密切关注实际效果。在实现语文基本目标的同时,可能会伴随产生其他方面的成果和附带的效益。因此要注意整合多重目标,争取效益最大化。 专题六是“让学生学会鉴赏和探究”。讨论的问题包括: 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视培
23、养鉴赏能力;怎样才能提高语文的鉴赏力;熟记鉴赏知识,熟练掌握几种“鉴赏套路”;文学作品的鉴赏须从何处入手;开展语文的探究学习,探究什么,怎么探究;探究学习作为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目标应该指向哪里等。语文课程要利用语言文学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审美力,通过阅读鉴赏活动,在学习品味评价作品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了解一般的知识和鉴赏的规律,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感受体悟、品味咀嚼,思考申发。用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作者沟通,调动自己的经验去体悟形象与作品的意义。参与到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去,成为作品最后的完成者。“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作为一种课程形态,它是指向于“
24、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定向型课程;而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则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学生的探索意识,更有利于学生从单纯的“学习知识”发展到“学会学习”。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研究性学习方式强调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基于对学生的尊重,是学生发展的需要。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而是通过这种转变,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研究性学习也是弥补现有教育缺失的需要。探究的目标指向是:第一,提高学生探究的意识,养成对未
25、知世界的强烈兴趣和旺盛的激情,敢于质疑,敢于求新。提高发现问题的敏感性。第二,学会探究,就要学会多角度地阅读,学会搜集资料、整理信息,根据掌握的信息分析问题,得出结论。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养成的思考习惯和分析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第三,学会探究,也就是要学会在探究中学会独立思考,并且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进而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专题七是“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讨论的问题包括:课堂教学的作用是什么;课堂教学实要不要有预先的设计;课堂教学如果需要预先设计,那么应该怎样进行设计;在教学设计中课堂教学的目标应该如何定位;应该怎样处理好实际的教学过程和预先设计的关系;怎
26、样能让课堂教学最有效地发挥作用等。不管在何种教学理念、何种教学环境,不管是何种课型,课堂教学的设计,甚至是周密的设计,始终是必要的。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又不能完全拘泥于预先的设计,必须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情况随机应变,适时加以调节。教学设计,一方面取决于课程内容和教学进程,另一方面则是根据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教师不仅要在课前精心预设,还要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资源,更应该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生成。而且,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既有学生的生成,还应当有教师自身的生成。这两方面的积极性都激发起来了,语文课就有了灵性,真正精彩的语文课也就呈现出来了。此外,教学设计中课堂教学目标不应该受制于考试,一切
27、教学行为都服从于应试是不合适的。 专题八是“选修课的开设和教学”。这是高中课改所遇到的一个带有很强的操作性的问题。本专题邀请已先行进入选修课开设的学校的老师,一起讨论高中语文课程中开设多少门选修课、开设哪一些选修课比较合适;在这些选修课中老师该怎样分工安排;确定了选修课“菜单”和任教老师之后,学校怎么组织学生选课;在排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该怎么解决;以及条件比较薄弱的学校怎么开设选修课,高中语文老师如何应对选修课的建设和教学,应该如何把握高中语文选修课和大学中文系的选修课的差别,如何把握选修课和必修课在教学上的差别等问题。面对灵活多样的选修课设计和种类繁多的教材,要有一个统筹的考虑。既
28、要依据学分的规定有限度地开设选修课,又应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提升为目的来设置一些最基础的核心课程,还应尽可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丰富选修课的品种。在教师的安排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分工方式。在选修课开设过程中,学校、教师要尽可能地建立和完善教育管理制度、选课指导制度和选修课评价制度。条件比较薄弱的学校可以先重点开好几门核心课程,在此前提下再设法建设一两门有特色的选修课。还可以考虑当地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利用网络资源在网上开设选修课。选修课的开设对教师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教师发展的契机,要实现教师与课程的同步发展。中学的选修课承担着基础教育阶段的任务,不能无限度地高估学生的认知水平,
29、不能把学生当成已经完成语文学习基础任务的大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可接受程度来决定内容的取舍,选用教学方法。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选修课可尝试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但也不可忽视基础性要求。 专题九是“高中语文的评价和测试”。讨论的问题包括:教学评价具有什么样的功能,语文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评价与测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评价的基本手段有哪些,评价学生的语文水平应着眼于哪些方面,语文课程模块的评价与学分认定须注意把握哪些基本要求,近几年各地语文学业水平的评价与测试有些什么经验和值得讨论的问题等。 语文教学评价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语文的检测,不能只看到分数和高考。分数可能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甄
30、别性评价,高考升学是评价的选拔性功能。教学评价的含义要比这更丰富得多。作为一种诊断手段,它既是对学生的,也是对老师自己的。它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测试只是其中一种手段。不能光把眼光放在终结性评价上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形成性评价,或者叫过程性评价。评价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语文课程模块的评价,不能简单地用高考试题的基本形式来规范我们模块检测的试题。要关注在对教科书的使用过程中,我们这块模块应该达成的基本目标是什么,它和高考试题的材料类型可能是不一样的。不能把教育产生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于高考,更不能把教育的出路全部寄希望于高考改革。必须自己首先变起来去承担语文教学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专题十是“
31、语文课程建设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讨论的问题包括:当前语文课程建设重点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新课程拟订的目标是不是太高;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中老师需要多关注哪些问题;语文课程建设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语文新课程的建设中,教师面对的主要问题将是什么;教师该如何应对语文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怎样提升自己,加强专业化发展等。 高中语文新课程提出的目标体现了“取法乎上”的指向,是一种理想的追求。这是我们所处的特殊的时代所赋予我们的使命,不实行跨越式的发展,我们国家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目标。 对语文新课程不适应,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个关键问题。 提高教师的素养是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工作。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
32、学策略将发生变化,教师的角色也将发生转变。教师是 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促进者 和引导者 ,教师应当是课程的 开发者和创造性的实施者 ,教师还应当是 课程改进过程中自觉的行动研究者 。 教师应该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进取,加强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包括 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教师专业情意的发展。要 注重学科素养的提高,鼓励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推进实践知识理论化、理论知识实践化;不断探索和实验,质疑看似 “没有问题 ”的问题;不断使日常工作问题化。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语文课程团队主持专家: 巢宗祺 华东师范大学中 文系教授,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 徐思源 江苏省
33、苏州第十中学语文教师,特级教师 王意如 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核心成员: 方智范 华东师范大学中 文系教授 王云峰 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厉复东 山东省高中语文教研员 王土荣 广东省高中语文教研员 苏盛葵 海南省高中语文教研员 李泽琪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中语文教研员 陈元燊 福建省高中语文教研员 唐江澎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 黄孟轲 浙江慈溪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傅嘉德 苏州市教科院副院长 程 洪 苏州市十中语文教研组长专题一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课程标准的设计 主持人 : 唐江澎(以下简称“主”) 参与人:方智范(以下简称“方”)、 巢宗祺(以下简称“巢”) 第一讲
34、 主 : 各位老师大家好 !欢迎参加“高中语文新课程远程研修视频课程”的研讨,今天我们展开讨论的是第一个专题:“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课程标准的设计”。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将展开 6个方面的探讨。现在和两位专家讨论第一个问题:高中语文新课程到底有什么变化? 巢:高中语文的新变化可以说有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1、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调整; 2、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而带来教学和评价方式的变化; 3、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和实施机制的调整。我想大概有这么三个方面。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具体来讨论一下。首先是课程目标和内容上的调整,我们原来更加偏重于知识能力,但是各个学科现在提出了三个维度。 方:现在的这
35、三个维度,可能第一线的老师们并不陌生。比如说,原来我们对课程的理解:课程就是一个运动员在跑步,指向终点。就是跑到终点我们给他一个评价,比如一个田径运动员,他跑了 100米需要多长时间。我们更加关注结果,现在新课程更加关注过程,就是一个运动员跑的过程,既关注过程,同时也很关心结果。从一个人的完全发展来看,在整个过程中首先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非常重要的人的因素,或许也是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它提到了相当高的地位。第二,就是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也就是说他的一种表现,他的一些学习方法、一些技巧,都是的,也包括良好的习惯,都应该在过程与方法这个纬度里面。(主插:也包括技能。)而原来
36、我们作为一门课程来说,其学科因素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离开了这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学科本身就不存在。语文课程的知识和能力还是作为我们目标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系。如果没有知识能力,那么,情感价值观也好,过程方法也好将无所附丽。(主插:没有载体。)它就不成为一门课的课程。所以我是这么理解它的目标体系的。 巢:另外,内容上的调整。 21世纪初,我们的学习内容和过去很是不同,所以在这一次的课程改革中,内容将充分考虑如何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现代人的自我发展的需要。要说第二个方面的变化,就是学习方式的变化。这一点,对于中国很多老师也好,学生也好,有可能很艰难。东方人习惯于接受学习,多少年来习惯于
37、接受学习(主插:而在强调独立自主的学习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的时候,将学习方式也变成一种个体的独立的过程,所以这个过程要改变过来可能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这是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是毕竟值得我们去做。改变单纯接受学习的状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是学生自己说要改变就能改变得了的。因此,教学方式也要进行改革。另外一点就是,高中课程和过去的目标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要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现在高中提出有选择的学习,有人提出了一个通俗的说法,就是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语文。这样的话,原来的课程结构就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单一的结构与模式曾经适应全中国所有的学生。(主插:就是从东到西,从南到北。)
38、 方:打个比方,过去的课程就像是吃食堂(主插:而且是标准餐),标准餐,你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而现在是自助餐。他可以自主选择。 主:而且这种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也体现着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能力和课程建设的基本水平。 巢:结构变得比过去更加复杂,还需要调整,开放了很多的选修课。开了选修课以后,让学生选了,怎么样保证开放的同时需要有序。要建设新的课程机制,在这个上面,如果讲高中语文新课程跟过去相比有哪些新的变化,最突出的归纳起来应该是这么几个方面。 主:对的,刚才巢老师已经介绍了高中语文课程与过去相比,它无论是在课程目标的设定上, 还是在课程的结构和内容上,以及课程评价上都发生了一些转变,但是最重要的转
39、变还是要引起学习方式的转变。那么作为设计课程标准的两位专家,设计是多年研究,我知道结合国外还有母语教学的一些规律,来把它研制出来的,那么在研制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要解决哪些最突出的问题呢?针对我们这个以往的教学状况而言。 巢:高中语文新课程的设置,开始阶段叫做设计,这里面会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您说过的,要考虑不说各国,但起码是已经进行改革的发达国家的改革经验与方案;那么另外一个,我们还要研究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有什么不一样。确定内容也好,目标定位也好,与教育的发展带来哪些教育理念的变化、手段的变化,我们该如何使用这些;针对过去存在的突出问题。不管是义务教育还是高中教育改革它所遇到的问题。这个开始
40、之初,有个什么世纪教育大讨论, 97年末开始的那个大讨论,把语文教育骂得“误尽苍生”,非常激烈,尖锐。不管批评是否非常准确,有一点(主持人插话:对的,不管批评怎么样,我们可能不认同,但是足以让我们反思),原来的问题大家揭示了很多。像我们从事语文教育的人还是要冷静地反思,有的时候有的批评很尖锐很刺耳,但是我们总要去反思。其中揭示的问题也不少,但是本次改革突出要解决的问题: 1、“学科中心”问题,这样一种观念和做法。 2、“知识本位”问题。 3、“技能训练至上”问题。而且如有些人所说,这个技能很可能是应试技能,到后来还很可能不完全是语文技能。前些年,这些问题普遍存在。最后一个,还是一个突出问题,我
41、们能不能解决好,现在不敢说。多年来,大家一直都在谈一个问题:语文教育效率问题,比较低下,希望通过改革有个明显的改观。有的问题希望能有所改善,但是学科中心不仅仅是语文学科问题,自从建立了学科以来,各个学科就建立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亩三分地以外,你的事我不管了。直到大学,甚至大学以后,这种问题都存在着。有些问题不仅仅是物理、还包括数学等等,是很复杂的问题。要运用综合学科才能解决的问题,那有的人就不行了。我只知道数学,我只知道化学。在语文方面,有些校长、有些教育局长跟我们讲,唐校长,你应该有这个体会,有的数学老师反映:学生这道题目做不好,不是数学问题,而是根本不理解题目的意思,这是语文问题(主
42、插:阅读理解能力不行)。但是语文老师不管,这不是我的事。我只教我语文课本上的东西。这就是学科中心的问题。 主:这还是对学科功能的认识。如果把语文学科的终极性目标再来追问一下:其实一个人要学习语文,他最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信息社会他能吸收信息的基本能力。把这种吸收信息的能力狭隘地理解为是语文或是文学文本的吸收,就不能实现这样一个目标。 方:这个和时代导向有关。 80年代以后,我们看几个语文教学大纲,它教学要求的编制基本上是一种分析性的,分割性的。然后单线的落实知识点和能力训练。比方说,语文被分为“听的训练,说的训练,读的训练,写的训练”四个部分,而将“听”又分割成很多小块,比方说,怎么听广播。但是
43、我们面对的世界是个整体,这种能力的缺失,对世界的认识便有问题了。这样的学生,怎么听人说话?怎么听老师讲课?怎么记笔记?它又把听分割成所谓的技能了。如此一来,语文是面对世界整体的,语文也是面对人的整体的,这样的话把整体的东西完全割裂,引导学生不是关注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这种能力缺乏,以后对世界的理解他就是有问题的。在实践中,他不能很好运用语文的综合能力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可以去考试,但是他不能运用语文。这在过去是比较大的问题。 巢:方老师刚才说的,他可以去考试,首先这个知识题就是很狭隘的,如果是要他解决实践生活中,一个数学问题或者一个物理问题中的语言问题,他可能就又不适应了。还有生活中很多问题
44、,他可能也不适应。题目就在我们教学的很狭隘的那些内容里面。 主:今天恰好有机会向二位专家请教。有些一线老师有一些困惑,现在有一点点解决,好像我们语文的教学缺乏科学的序列性,然后我们就像理科的其他学科或者其他技能的学科去参考。比如投篮,体育老师教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而我们语文,比如写作,是不是可以先练习先写开头,后练习写什么,总在追求一个序列。而有的在中学语文界有影响的老师也在试图构建这样一个科学序列,这个追求有价值吗? 巢:我觉得有些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来思考也是有意思的,语文的有些问题是可以分开,分成阶段性的。我觉得这个还是可以考虑的。但是如果全部拆开来,一段段的内容,然后再把它们组合
45、起来,就不对了。首先应该考虑全面性。另外,语文的问题和其他学科不一样,为什么呢?我打比方来说,有的学科是个工业产品。比如汽车可以拆成很多很多的零件,再组装上。它可以复原。但是语文像是一棵树(主插:它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它不是某一个局部某一个局部可以组装的东西。它是一个生命体,所以情况肯定是不一样的。 主:我也有这个感觉,首先,过分追求有序性是否合理? 这个问题首先值得讨论。 巢:还有一个是知识本位的问题。我曾经到一个中学里去,他们做的题目,我在想,学语文为什么要做那样的题目呢?总是分析语法成分,我想怪不得大学里现代汉语课,老师觉得上不下去了,他们都学过了。 主:是啊,我们的初中学生,读鲁迅作品
46、的时候,曾经讨论杨二嫂四脚伶仃的圆规那个比例是多少。讨论这个问题讨论了很多年。 巢:在修辞学界讨论了很多年的问题,一个老师告诉我:巢老师,我的女儿在小学三年级,带回来的测试题:什么是比喻?什么是拟人?小学三年级做这样的题目。 主:我们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在社会舆论里和语文教育界人们心目当中,以为这些东西才是真正显示我们专业的东西。 巢:语文是什么呢?语音学,修辞学,语法学,语用学和文艺理论等等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就是语文。这是知识本位。比如曾经有个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有一次过来找我,很傻很可爱的告诉我,非常真诚:我的数学、物理、化学各科成绩都很好,就是语文不好,语文也不是都不好,做那些题目我都可以,
47、就是作文不好,能不能给我一个公式,像数理化那样的公式,公式我弄熟了,再做做练习 ,这些学科就学好了。作文我不会写,没有一套公式。他能分析主谓短语、偏正短语,都没有问题,修辞格也很熟,等到写文章的时候,他说我写不下来。 主:我觉得现在这个问题好了很多。原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比较大。我举两个极端的例子吧: 1、我们学语文的时候不是真的学习语言,掌握情况,比如小学初中就是大量的时间花在学习词语解释,误以为学好词素语素意义就可以灵活运用这个词语了。其实中国人学母语完全不是掌握词典所解释的意义是什么,然后才掌握词语的。所以我们的孩子弄得很苦。说个笑话,有一年我被抽去参加特级教师教材审查活动,
48、有个教材就是在“桃花,杏花,梨花,我不让你,你不让我”这个“花”下加个点,是什么?答案就是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然后孩子就去背这种东西,我们也不知道啊? 巢:语文教育界有很多同志认为学语文就是学习语法学、语用学、语义学等等。把这些学好了,语文就学好了。 主:比如到现在,我们还知道“永垂不朽”的“垂”是什么意思?“功败垂成”的“垂”是什么意思? 巢:一个家长看到孩子在订正作业:老师罚他抄 20遍“蘸水”的“蘸”是什么意思。哦,“用木杆儿之类的东西在液体或粘液中轻轻地一粘就拿起来”,这就是“蘸”。这个家长就说:我还是大学毕业呢,这个词我不会解释啊,到小学去,碰到这个题目,我也要罚抄啦。我一听,完了,
49、我这个大学教授也当不成了。 主:古希腊有个语言学家有句名言:“让那些十恶不赦的人都去编词典吧。”就用这种方式来惩罚他。 方:对对。 巢:现实生活中,有谁是这么来理解的呢?没有人按照词典释义来进行解释(主持人插话:而且越经常用的词越不好解释。比如我们最简单的“坐”,你给我解释“坐”是什么意思,这个说清楚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花”,是什么意思?我跟有些老师开玩笑: 请你解释一下什么是“苹果”,这个词我自己查过词典,现在我忘了,有两个义项:一是指什么样的树、什么样的叶子、什么样的果实的植物;二是指这种植物的果实。苹果是这样两个义项。只有这样背好词典以后,才能认知这个叫做苹果。 主:其实,这些看似荒唐的现象背后是一种知识本位在主导。你能把这些知识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