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章节试题.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8868909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章节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章节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章节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章节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章节试题一、单选题1、2009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 答案:C2、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文中:A“皓月”是人造光源;B“皓月”是自然光源;C“静影沉壁”是反射形成的虚像;D“静影沉壁”是折射形成的虚像.答案:C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发生漫反射时,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光从空气射人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C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D平面镜可以成实像.答案:A4、在图所示的

2、几种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答案:D5、2009年7月,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产生日食的原因和下面示意图中能看到日全食的区域分别是A光的反射;a区 B光的折射;b区C光的直线传播;a区 D光的直线传播;b区答案:C6、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光的传播路径的图是( )答案:C7、小明想拍一张雨后晴空的照片,小华建议他加一块滤色镜,小明应选择A红滤色镜 B黄滤色镜 C蓝滤色镜D绿滤色镜答案:C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发生漫反射时,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光从空气射人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C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D平面镜可以成实像.答案:

3、A9、如图所示的四种事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答案:C10、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光的传播路径的图是答案:C11、图中,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答案:C12、 “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到井里去了!” (如图所示)。关于井中月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井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B井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C. 井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D井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答案:B13、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海市蜃楼的记载,宋代大诗人苏轼在登州海市中也描述过海市蜃楼的奇

4、观。海市蜃楼现象的产生是由于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答案:A14、如图所示,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烟火晚会礼花绽放的景象。礼花绽放时声音和景象是同时发出的,但在较远处观看时,总是先看到礼花绽放的景象,后听到声音,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礼花绽放时,发出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B、 礼花绽放时,存在内能和机械能的转化C、 礼花升空过程中,其增加的重力势能一定等于减少的动能先看到景象后听到声音是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大得多答案:C15、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海市蜃楼的记载,宋代大诗人苏轼在登州海市中也描述过海市蜃楼的奇观。海市蜃楼现象的产生是由于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5、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答案:A二、填空题1、写出下列光学现象形成的原因:(1)路灯下影子;(2)人站在河边能看见水中的鱼;(3)人站在河边看见自己在水中的倒“影”;(4)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向上弯折;(5)用平面镜制成的潜望镜可以在战壕里观察外面的景物;(6)小孔能成像;(7)海市蜃楼;(8)立竿见影的“影”; (9)夏天天晴时,在树荫下的圆形光斑。以上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_,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_(填序号),其余可以用光的_原理来解释。答:(3)(5) (2)(4)(7) 直线传播 2、月亮在河里倒影的“影”、立竿见影的“影”、雨过天晴后悬挂在天空的彩虹,分析它们的成因其原理不同,

6、它们分别是由于光的 、 和 引起的。答:反射 直线传播 折射3、人生活在光的世界里,伴随着“影”的存在。“人影相随”中的“影”是光在空气中 _形成的。人在水中的“倒影”是指光在水面 形成的。 答:沿着直线传播 反射4、盐渎公园的河边垂柳成阴,水面倒影如镜,河水清澈见底,从物理角度看:“垂柳成 阴”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于光的 所形成岸边柳树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看到的河底比实际的河底 (选填“深”、“浅”或“一样”),这是由于光的 而形成的答:直线传播,反射,虚像,浅,折射现象5、早晨,我们看见太阳的视位置比它的实际位置偏高一些,这是光的_现象,当一个人逐渐向平面镜靠近

7、时,他的像将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光的折射,不变。6、早晨,我们看见太阳的视位置比它的实际位置偏高一些,这是光的_现象,当一个人逐渐向平面镜靠近时,他的像将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光的折射,不变。7、如图,MM是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光从空气射到水面时既发生反射也发生折射由图可知,A0是 光线,OB是 光线,OC是 光线,N0C是 角答:入射 反射 折射 折射 8、生活、生产中长用到光学知识:在开凿大山隧道中,用激光引导掘进机掘进方向,如图2所示,是利用光的 ;有时人们把电视机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对面的墙壁发射,也能控制电视,这是利用光的

8、。答:直线传播 反射9、盐渎公园的河边垂柳成阴,水面倒影如镜,河水清澈见底,从物理角度看:“垂柳成 阴”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于光的 所形成岸边柳树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看到的河底比实际的河底 (选填“深”、“浅”或“一样”),这是由于光的 而形成的答:直线传播,反射,虚像,浅,折射现象10、在200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节目逗趣中的手影表演惟妙惟肖手影可以用_来解释;在生活中,常常会看见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和水中的鹅卵石,这可以分别用_和_来解释。 答: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三、计算题1、某初中物理课外兴趣小组运用所学物理知识探究益智游戏“打砖

9、块”中的物理原理,游戏中游戏者需操作底边上的一根水平“棒”,让一颗不断弹来弹去的“球”在撞击作为过关目标消去的“砖 块”的途中不会掉落到底边上,把砖块全部消去就可以破关。球碰到砖块、棒与边界都会反弹, 球碰撞后速度大小不变,反弹前后速度方向的规律与光的反射规律相似,设在游戏中棒的长度为1cm,每次发球时,球放在棒的右端,ABCD 为一个矩形,AB 边是砖块,BC、AD 是边界,其 中 CD 边长 13cm,BC 边长 15cm,如图所示,已知每次发射时球的速度均为 5cm/s。(1)若小球垂直于 CD 边向上发射,求小球经多长时间回到底边?(2)若小球以斜向右上的方向发射,在 E 点第一次与边

10、界相碰,如图。已知 E 点到 C 点的距离 为 9cm,球每次与边界发生碰撞后,轨迹与边界所构成的直角三角形都满足竖直边比水平边比轨 迹边等于 3:4:5 的特点,在球发射的同时,棒立即水平向右做单方向的匀速运动,为保证球不 从 CD 边掉下,则棒的速度范围为多少?答:(1)6s;(2)1cm/s至1.1cm/s【解析】(1)已知AD的长度和速度,利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可求时间;(2)根据小球的运动轨迹画图,求出小球运动的时间;通过轨迹与边界所构成的直角三角形都满足竖直边比水平边比轨迹边等于3:4:5的特点,结合光的反射规律特点解题。【详解】(1)小球垂直向上,则小球往返的路程为,小球回到底边所用

11、时间:;(2)根据题意作图:如图所示,由题可知,可得;,可得:,;由题可知,球碰到砖块、棒与边界都会反弹,反弹前后速度方向的规律与光的反射规律相似,所以,所以,可得:;在四边形FGIE中,FG平行于EI;EF平行于GI,即四边形FGIE为平行四边行;所以,可得:;由于,可得:,;综上所得,小球运动的路程为:;小球运动的时间,由图可知:棒的长度为1厘米,要能接到小球,小球的至少有一端要移到K点就可以,由此可知,棒移动的最小距离,此时速度;棒移动的最大距离,此时速度。即速度范围为1cm/s至1.1cm/s。2、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为3.8105km,若将一束激光射出后,那么等激光反射回后,将会用多长时间。答:t=2s/v=2.53s3、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为3.8105km,若将一束激光射出后,那么等激光反射回后,将会用多长时间。答:t=2s/v=2.53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