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童区寄传教学设计-浙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童区寄传教学设计-浙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童区寄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识记柳宗元简介。2、掌握课文大意,了解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 3、学习本文通过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品味本文简洁传神的表达特点。4、学习区寄不畏强暴、以智慧取胜的斗争精神,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教学重点】体会本文表现人物的方法,学习区寄不畏强暴、以智慧取胜的斗争精神。【教学难点】官府与“乡之行劫缚者”对表现主人公形象、性格所起的作用。【教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介绍柳宗元和柳河东全集的文学常识。2、导语“自古英雄出少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少年英雄区寄。二、掌握字词,疏通文义。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词读音、句读停
2、顿;借助工具书和文中的注释自读课文,质疑。(说明:目的是让学生自己疏通课文,学会自读古文;只有在疏通课文的基础上,才能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了解;教师可以选择典型语句作一些朗读指导。)2、重点字词、语句释义(1)、二豪贼劫持:两个强盗把他绑架了。豪,强横。贼,古代指强盗(2)、布囊其口:用布蒙住他的嘴。囊,原意是口袋,这里作动词(3)、植刃道上:把刀插在路上。植,立。刃,刀(4)、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做两个郎的仆人,哪如做一个郎的仆人呢?郎,当时仆人称主人为郎。僮,仆。孰若,何如,哪里比得上(5)、郎诚见完与恩:你果真能保全我(不杀我),好好待我(6)、持童抵主人所:带区寄到主人那里。主人,
3、指墟所窝藏豪贼的人3、参考译文区寄是郴州一个打柴放牛的孩子。(有一天)在放牛打柴的路上,两个强盗把他绑架了,反背着手捆起来,又用布蒙住他的嘴,带到四十里外的集市上去卖。区寄假装哭鼻子,害怕得发抖,表现出一副小孩的常态。强盗满不在乎,对着喝酒,喝醉了。一个强盗离开去谈生意;一个躺下来,把刀插在路上。区寄偷偷地看他睡着了,把手上的绳子靠在刀刃上,一上一下用力地磨,把绳子磨断了,趁机拿起刀,杀死了那个睡觉的强盗。区寄还没有跑出多远,谈生意的强盗回来了,抓住区寄,大吃一惊,打算杀死他。区寄连忙说:“做两位郎君的僮仆,怎能比得上做一位郎君的僮仆呢?他对我不好嘛(所以我杀了他);您果真能保全我,好好待我,
4、无论怎么办都行。”那个强盗盘算了很久,心想:“与其杀掉这个孩子,哪比得上卖掉他?与其卖出去两人平分货款,哪比得上我一个人独吞?多亏这孩子杀掉了他,太好了!”立即把他同伴的尸体藏好,带着区寄到窝主家(过夜),把区寄更结结实实的捆好。半夜时分,区寄转动身子,把绳子就着火炉烧断,尽管手烧伤了也毫不畏怯;又拿起刀杀死了那个谈生意的强盗。接着就大喊起来,惊动了整个集镇。区寄(对众人)说:“我是区家的孩子,不应当做僮仆。两个强盗绑架了我,我幸而杀死了他们俩。我愿意把这件事向官府报告。”集镇的官吏向州官报告了这件事,州官又向大府报告。大府把区寄召来看看,原来是个老实的孩子。刺史颜证很赞赏他,想留他做小差吏,
5、区寄不肯,(于是)赠给他衣服,派差吏护送他回乡。乡里掳人的强盗都不敢正眼看他,谁也不敢从他家门口走过,都说:“这孩子比秦武阳小两岁,却杀了两个大强盗,怎么能去碰他呢?”三、课堂巩固。1、试背课文。2、完成课后练习三。四、作业:背诵课文。第二课时一、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记叙区寄智杀第一个强盗的经过。可分两层。第一层写区寄遇劫的经过,这是故事的缘起,由此引出“智斗”的故事。第二层写区寄智杀第一个强盗,区寄的这次反抗行动显得既小心谨慎又坚决果断。第二部分记叙区寄智杀第二个强盗的经过。可分两层。第一层写区寄机敏地对付第二个强盗,表现了非凡的机智和勇敢。第二层写区寄智杀第二个强盗,并
6、且“愿以闻于官”,表现了他很有心计,而且知事明理。第三部分是事件的尾声。也分两层。第一层写区寄不肯为“小吏”,被护送还乡,表现了他纯朴憨厚的性格。第二层写“乡之行劫缚者”对区寄杀盗一事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区寄的惊人勇敢。总之,全文表现这位少年英雄机智勇敢的性格和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也反映了唐代中期黑暗腐败的社会现实。二、相互质疑,合作探究。1.与坏人周旋时,区寄哪些方面处于劣势?2.他利用了自己作为孩子的哪些特点和对手的哪些弱点?3.区寄在自救过程过程中表现了哪些不同于一般孩子的品质?4.获救后又有什么难能可贵的选择?5.官府与“乡之行劫缚者”对于表现区寄起了什么作用?6.读了本文对我们有什么
7、启发?7.通过本文作者还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三、分析人物性格沉着机智、聪明过人、果敢决断、不畏强暴,是一个少年英雄的形象。四.写作特点 本文表现区寄这个人物,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第一、二段写区寄被绑架和杀贼自救的经过,是正面描写。通过区寄在这场生死斗争的具体活动,灵活巧妙的伪装,机敏对答的谎言,善于利用条件解救自己的方法,表现出了他机智勇敢的性格和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第三段是侧面描写。通过对官府和强盗两种不同的人对区寄杀贼一事的反应和议论,来进一步突出这个少年英雄的形象。五、质疑六、作业:完成练习部分;背诵全文课后练习解答第一题区寄是小孩,年幼体弱,又是一人对二豪贼,这些都是他的劣势
8、。区寄利用了孩童胆小害怕和幼稚体弱的特点,前者如“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后者体现为豪贼把他绑缚后都放心睡去。区寄所利用的敌手的弱点主要是:对小孩子的轻视,麻痹大意。区寄示弱后,“贼易之,对饮酒,醉”。区寄杀一贼后,另一贼只是把他绑紧些,仍倒头睡去,仍低估了区寄的智力和胆量。区寄充分利用了敌手的轻视麻痹,紧紧抓住了因此造成的疏忽的间隙和逃脱的机会。利用了贼人趋利的弱点。区寄用“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打动强盗的心,不仅保住了性命,而且再次留下了杀贼逃脱的可能。第二题区寄在自救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同于一般孩子的品质。第一是胆略,沉着镇定。贼人对他的最大疏忽也在这里。区寄的机智勇敢才能发挥,才能从
9、容与敌周旋,才能瞅准逃脱的机会。第二是智勇双全。首先是机智,伪儿啼哭,就火就刀绝绳,以“一郎僮”打动贼人,杀贼,哭叫报官等等,都是很有心计的谋划、决策。其次是勇敢,“虽疮手忽惮”,“取刃杀贼”,这些勇气以及前面的心计都是一般孩子难以达到的。所以,结尾对其胆略智勇用了一个侧面描写,以秦武阳作比,以众贼不敢正视他,不敢过其门作了烘托。 第三题第1小题者:的。者:的人。如句的有“乡之行劫缚者”。第2小题第一个“之”:往,到;第二个“之”:他(指区寄)。之:往。译为“他”的还有“贼易之”,“因取刃杀之”,“孰若卖之”等等。“烧绝之”的“之”也是代词,但译为“它”,指绳索。该文中的“之”还有译为“的”的
10、,如“乡之行劫缚者”的“之”。第四题“与其杀是僮”与“是儿少秦武阳二岁”中的“是”意义相同,皆为指示代词,可译为“这”“这个”。在两句中都是组成“是僮”“是儿”的主谓结构或复指结构的名词词组,但前句“是僮”作“杀”的宾语,后句作全句的主语。“是”作为“这”“这个”意,在古汉语中为“是”的主要意义,如李寄中的“自是东冶无复妖邪之物”,在现代汉语中还存在,如“由是可知”,“是日天气晴朗”。“因为我是王,是他们的主子”中的“是”为系词,起联系主、谓语的作用,为现代汉语最常见的用法。教学反思本文塑造了一个11岁的少年英雄的形象,比学生的年龄还要小,很容易引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思想的共鸣,这就为本文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中,文言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重点,而思想教育则是另一个重点,在学习本文后,不少学生在话题作文话说区寄中,列举了古今中外的一些少年英雄形象王二小、雨来、刘胡兰、赖宁等等,并表示要想他们学习,珍惜今天;还有的同学发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是黑暗的,社会秩序是混乱的,强盗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劫持打柴放牧的儿童,而后把刀插在路旁,旁若无人地睡觉总之,像这样有故事情节,有鲜明人物的文章,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效果都是很不错的;那,这也带给我一些思考:没有情节和人物的文章应该怎么上?我想,教有法,教无定法,能让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