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8864109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浅谈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浅谈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摘要:黑龙江是大豆的主产区,近年来大豆病虫害经常发生,影响了大豆的产量与品质,采用防治病害的主要技术措施是最好的办法,应该说做好大豆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势在必行。 关键词:大豆 病虫害 技术 措施 防治 一、大豆的营养价值 大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钙及B族维生素,是我国居民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二、大豆病虫害与防治 (一)大豆的霜霉病 1、病症:叶片展开后,叶脉两侧出现褪色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不规则形或圆形,且在叶的边缘有若隐若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同时叶背面生灰白色霉层。菌丝层粘附

2、病叶表面,内里含有大量的病菌卵孢子。病菌依附卵孢子在种子上和病叶里越冬,成为病菌源。 2、病期:一般6月下旬开始发病,78月是发病的鼎盛阶段盛期,逢阴雨年份发病较重。 3、防治方法: (1)精选种子,根除病粒,实行23年轮作。 (2)药剂防治。拌种,用35%乙磷铝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5%配比。田间发病时可用乙磷铝350倍溶液喷洒,每665平方米用药液40千克左右。 (二)大豆食心虫病 1、病症:看上去是红色小虫,幼虫钻入豆荚,咬食荚中的嫩豆粒,可吃掉半粒豆,严重降低大豆的产量,影响其品质。 2、病期:此虫每年一代,以老幼虫在豆地结茧越冬。隔年7月下旬变成蛹和蛾子,在豆荚上产卵,在雨季水

3、多、土壤湿度大的季节利于发生。 3、防治方法: (1)技术防治。精选抗虫品种,轮作,适时收获,及时回场院。 (2)药剂防治。用农药拌种,适时播种,撒于田间,每4垄撒1垄,或用80%敌敌畏乳油,每667平方米用100毫升,浸蘸20厘米长高梁茎秆或玉米茎秆50根,每隔45垄插1垄,每走78步插1根。 (三)大豆灰斑病 1、病症:主要危害成株期叶片,并侵染种子、幼苗、茎、荚。病粒出生的幼苗子叶上出现圆形褐色病斑。后期还可能形成不规则形病斑。潮湿时叶背面病斑中央部分多生灰色霉层,是病菌的分生孢子。 2、防治方法: (1)苗期较湿润多雨的地区,用50%福美双拌种,每100公斤种子用药0.4公斤。 (2)

4、针对感病品种,生长茂密的豆田,在发病初期或荚和易感病期喷药,尽量控制籽粒上的病斑。常用药剂有40%多菌灵胶悬剂每亩用药100克,或50%甲基托布津100克,兑水80公斤100公斤喷雾。根据病情发展,间隔7天10天,共喷2次3次。 (四)大豆菌核病 1、病症:苗期染病茎基部褐变,呈水渍状,湿度大时长出棉絮状白色菌丝,后病部干缩呈黄褐色枯死,幼苗倒伏、死亡。成株期症状成株期染病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植株上部叶片变褐枯死。豆荚染病呈现水浸状不规则病斑,荚内外均可形成较茎内菌核稍小的菌核,可使荚内种子腐烂、干皱、无光泽,严重时导致荚内不能结粒。 2、防治方法: (1)选用耐病品种,排除种子中混杂的病菌

5、核。 (2)合理轮作倒茬。大豆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倒茬,可显著减少田间菌核的积累,避免重茬、迎茬。 (3)加强田间管理。收获后应及时深翻,及时清除和烧毁残茎以减少菌源。大豆封垅前注意及时中耕培土。注意平整土地,防止积水和水流传播。 (4)化学防治。菌核病病菌子囊盘发生期与大豆开花期的重叠盛期是菌核病的防治最佳期。喷施50%速克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可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 (五)大豆根蛆病 1、病症:幼虫咬食大豆幼苗根部,形成蛆道,并排泄粪便,造成根部腐烂、豆株矮小,被害严重的豆苗枯死。 2、病期:每年都有,通常蛹在大豆根皮内或

6、土缝内越冬,转年5月中下旬,化做成虫,在大豆根处产卵,孵化出幼虫,危害豆苗根部。 3、防治方法:用药剂拌种预防幼虫,40%乐果乳油按种子量的0.5%拌种,兑水喷雾。如拌大豆种子100千克,用0.7千克药,兑水4千克,用喷雾器喷雾,边喷边拌,摊开晾开。成虫多发期可用7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677平方米喷药液40千克。 (六)黑绒金龟子 1、病症;成虫危害大豆幼苗,咬食生长点或咬断幼茎,严重发生时可将幼苗吃光造成缺苗断条,甚至毁地。 2、病期;每年生一代,成虫在土中越冬,多发生在豆茬地。夏初是在杂草上取食,夜间是潜伏在土中,白天出来危害。 3、防治方法:可用25%敌百虫粉剂喷撒,

7、每667平方米2千克:或用2.5%敌杀死、5%来福灵、2.5%功夫等药剂,每667平方米1520毫升,兑水40千克左右,喷雾。 (七)大豆蚜虫 大豆蚜虫是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 1、病症:以成虫和若虫在豆株的顶叶,嫩叶和嫩茎上刺吸汁液。严重时布满茎叶,造成叶片卷缩,发黄,植株矮小,分枝及结荚的数量减少,百粒重下降,产量降低,甚至整株死亡。一般田块轻则减产20300A,重则减产50%以上,大豆蚜虫还能传播花叶病毒病。 2、病期:大豆蚜虫危害盛期在6月底、7月初。一般6月中下旬开始在大豆田出现,持续高温,干旱少雨,容易使蚜虫大量发生,越干旱危害越重。 3、防治方法: 要贯彻合理用药,保护天敌的原则。 (1)早期防治,当大豆蚜虫点片发生,田间有510%植株卷叶,或有蚜株率超过50%,百株蚜量15003000头以上时,可喷药进行防治,可用10%蚜克死每亩1020克;或3%莫比朗乳油1020毫升;或25%快杀灵每亩30毫升,以上药剂每亩对水30公斤,均匀喷雾。 (2)生物防治。利用蚜虫的天敌防治,大豆蚜虫的天敌较多,有草蛉、捕食性瓢虫、寄生蜂和食蚜蝇等,在天敌数量多时,可抑制蚜虫数量的增长。-最新【精品】范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