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晏子使楚》(第3课时)导学案-(新版)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晏子使楚》(第3课时)导学案-(新版)苏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0课晏子使楚【学习目标】通过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分析晏子人物形象。【学习过程】活动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1.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请用“谁干什么”的短语进行归纳。2.读第二段,思考:本段可以分成哪三层?请分别用“谁干什么”的短语进行归纳。活动二分析晏子形象。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中的“习”在文中具体指哪一种说话的方法?找出相关语句,分析这种方法有什么作用?2. 从晏子的语言和动作进行分析思考: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活动三合作探究本文以刻画晏子的形象为主,除了通过晏子的言行进行正面刻画外,还运用了什么方法?请结合具体语段进行分析。活动四 咬文嚼字由“王视
2、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中“视”和“王笑曰”中的“笑”,你能分别触摸到楚王怎样的心理?楚王心理的这种变化能说明什么?【检测反馈】阅读课文晏子使楚(原文略),回答问题。1选出与“齐人也,坐盗”中“坐”字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停车坐爱枫林晚B、族诛连坐 C其一犬坐于前D、坐视不理2翻译句子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3.课文第一段为什么详写楚国君臣的密谋?4.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的写作手法,试结合本文有关内容,分析晏子这一人物形象。5晏子反击楚王用了什么方法?这样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呢?巩固提升阅读下面两则短文
3、,完成15题。 【甲】晏子使楚略 【乙】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日:“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景公:齐国国君。霁(j):天放晴。被:同“披”。陛:皇宫的台阶。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其 实 味 不 同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吏二缚一人诣王() 晏子避席对曰() 齐人固善盗乎() 叶徒相似() 晏
4、子入见,立有间() 逸而知人之劳()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_ 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译文:_4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5两文中,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两人,略作评析。 第十六课时活动一1 君臣密谋策划2 楚王当庭羞辱 晏子巧妙反击 楚王自取其辱活动二1 类比法。由“橘化为枳”的自然现象类比,得出“楚之水土使民善盗”的结论,寓刚于柔,既维护了齐国的尊严,又不使楚王失掉面子,表现了晏子卓越的外交才能和爱国精神。2 1)动作描写如:避席等2)语言描写如: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
5、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机智善辩,沉着冷静,坚决维护国家利益,杰出的外交家、爱国者)活动三第一段详写楚国君臣密谋不仅是为了表现楚国君臣自作聪明、仗势欺人的丑态,更是为下文写晏子反击、楚王受辱做铺垫,也是为了反衬晏子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增强了文章的讽刺效果。文中与楚王自嘲,也是侧面衬托晏子之习辞。活动四视可以理解为“瞟”的意思,可以看出楚王十拿九稳、自鸣得意的心理,充满了对晏子的蔑视;笑一种自我解嘲、无可奈何的笑,可以看出楚王当时颜面尽失却又强装笑颜的尴尬心理。楚王心理上的变化,侧面衬托了晏子的“习辞”。检测反馈1.B3. 第一段详写楚国君臣密谋不仅是为了表现楚国君臣自作聪明、仗势欺人的丑态,更是为下文写晏子反击、楚王受辱做铺垫,也是为了反衬晏子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增强了文章的讽刺效果。4.承前略5. 承前略巩固提升1其实味不同 2捆绑座位偷白白地(仅仅、徒然、只)一会儿舒服(安逸、安乐、安闲) 3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戏弄(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耻辱(自讨没趣)了。 (景公)于是命令下属拿出衣服和粮食赐给挨饿受冻的百姓。 4.环境影响成长(水土异也)。 5略。值得肯定之处提示:晏子机智善辩,具有民本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楚王具有自知之明。景公有着民本思想,从谏如流,且知错即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