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桃花源记年级科目八年级语文课题桃花源记主备人审核人初二语文组总课时数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文中的重要文言实词。2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1理解积累文中的重要文言实词。2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教 学 过 程一、前置练习,积累知识1作者常识: 作者 ,又名 ,字 , (东晋)诗人,私谥 ,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豁然( ) 俨然( ) 阡陌( )诣( ) 刘子骥( ) 语云( )二、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导入语:你知道世外桃源的故事吗?
2、世外桃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幻想中的美好世界。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句读。2.再读课文,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3.理解课文内容。(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2)作者是如何描写桃花林中的自然景色的?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3)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4)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安乐幸福) (5)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民风淳朴、热情好客)(6)渔人是如何离开桃花源的?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7)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远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四、归纳总结,提升能力(1)在桃花源中,作者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作者笔
4、下的桃花源,虚构了这样一种理想社会: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2)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愿望,的也是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但他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五、当堂检测,检查效果1.释下列加点的字:便舍船 屋舍俨然 寻向所志 处处志之 芳草鲜美 来此绝境 阡陌交通 便要还家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此中人语云2.句子翻译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有错误的请改正。(1).“落英缤纷”指的是秋天草木凋零。(2).“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指的是与世人的衣着有很大的差异,仿佛另一个国度,另一个民族的服饰。(3).“皆叹惋”说明村人是因为听了渔人叙述自汉至晋的历史变化而叹惋。(4).文章结尾没讲清“遂迷”是怎样发生的,是作者的失误。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