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稳态章末检测-苏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稳态章末检测-苏教版必修3.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章末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列术语中,阐述生态系统的是()A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B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C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 D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2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 B一定能固定CO2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 D一定是植物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
2、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4右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图中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蛇处于多个不同营养级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该生态系统中青蛙和蜘蛛可利用总能量大于蝗虫可利用总能量A BC D5右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衍情况。已知种群 C是自养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简单食物链可表示为CBAB种群B在第57年时间内个体数下降是由于A的增加和C的减少所致CB和A的存在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一定自然区域内,A、B、C 三个种群中全部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6右图是生
3、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A、B、C、D的能量之和B信息传递仅发生在A、B、C、D、之间C此图不能完整地表示出该生态系统的结构DB营养级中的生物个体数目一定比A营养级中的少7假设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掉,稻田生态系统中()A水稻害虫密度将下降 B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减少C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 D物种多样性上升8. 图中是以每个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多少而绘制的金字塔,其中1、2、3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个营养级的生物,下面哪条食物链与该金字塔相符()草树昆虫兔鸟狼ABCD9右图为碳循环的主要途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B能实现光能电能化学能的转化B由
4、BCD能量传递效率是变化的CB、E是实现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沟通的关键环节DB、C、D被E食用而处于第二、三、四营养级1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质循环发生在种群和无机环境之间B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C碳元素在生态系统内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和碳水化合物D生物圈在物质上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11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1和2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生物群落B3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C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D代表光合作用,代表呼吸作用12有关右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若该图表示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则应加上由丁到甲的箭头
5、,并可确定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丁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若该图表示食物网,则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C若该图表示一个群落,则丁为分解者D若甲为生产者,则甲一定是自养型生物13我国北方处于稳定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其碳循环如图所示,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的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夏季,abce B秋季,efcf14某自然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构成的一条食物链:甲乙丙丁,其中甲是自养型生物。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所含的有机物能量分别为a、b、c、d。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甲从无机环境中获得的能量肯定大于aB若b0.2a,此生态系统可能会受影响C甲单一个体
6、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在四种生物中最多D这四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构成一个自然生态群落15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水稻从播种到稻秆还田的全过程,发现在水稻分蘖期间,农民拔草、治虫;然后排水进行搁田(亦称“晒田”);稻谷收获之后,有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稻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多选)()A农民拔草、治虫目的是使能量较多地流向水稻B搁田时排出的水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C搁田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D焚烧稻秆可提高土壤肥力,实现能量高效利用16下面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以两种呼吸方式将碳返回无机环境中B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的高C食物链中生物种类的增加一定会导致
7、生态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的降低D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存在必不可少的成分17若图示表明的是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则物种A与物种B之间的信息传递的方向是()A信息只能由A传递给BB信息只能由B传递给ACA与B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DA与B之间不能相互传递信息18对海洋岩礁上的藻类植物调查时发现,一般在浅水处生长着绿藻,稍深处是褐藻,再深一些的水域中则以红藻为主,直接影响海洋中藻类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阳光 B温度 C海水含盐量 D海水含氧量19在如图食物网中,a表示鸟的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若要使鸟体重增加x,最多需要生产者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Ay90ax10x By25
8、ax5x Cy20ax5x Dy100ax10x20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做过以下实验: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一间被丛林包围的屋里,把一只雌性蚕蛾放在纱笼里,周围撒满樟脑。尽管外面狂风暴雨,还是有几十只雄蛾扑向纱笼,此现象说明()A昆虫间通过信息相联系,这种信息是无线电波B昆虫间通过信息相联系,因为昆虫都具有趋化性C昆虫间通过信息相联系,联系的媒介是阴雨天气D昆虫的雌雄个体间通过信息相互联系,这种信息是化学信息性外激素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姓名:_班级:_学号:_得分:_二、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21(13分)下列表格内数值表示某人工池
9、塘生态系统一年内主要营养级的能量,下图方框内表示该池塘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分析回答:生物aibi浮游植物(a1,b1)9 0008 100浮游动物(a2,b2)700600双翅目幼虫(a3,b3)150120摇蚊(a4,b4)1 000900太阳鱼(a5,b5)300210鲈鱼(a6,b6)4530 注:ai表示一年内该营养级生物总能量;bi表示一年内该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i表示生物类群。(1)该池塘生态系统内食物链的条数为_条,其中处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是_。(2)该生态系统内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是_。(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渠道是_;图中显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出途径有_条。(
10、4)如果能量传递效率(第 n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第n1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则能量从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效率是_。(5)一年内,“bi”的利用途径有:_。(6)对人而言,如果从该池塘生态系统获取最大能量,可采取的措施有:_。浮游动物浮游动物双翅目幼虫太阳鱼”这条食物链的存在,对太阳鱼的影响是_。22(11分)一森林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两种昆虫,原来这两种昆虫密度长期在一定范围中波动,保持动态平衡。后来在时间T点,对森林施放了一种邻近林区曾多次使用的化学杀虫剂,这一生态系统就发生了变化,如图所示:(1)甲昆虫是_食性昆虫,乙昆虫是_食性昆虫,甲、乙两种昆虫之间为_关系。施放化学杀虫剂后,甲
11、昆虫密度上升的原因是_,乙昆虫密度下降的原因是_。(2)施药前,该生态系统保持_的状态,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稳定性;施药后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_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3)预测施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昆虫密度和森林光合作用产物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何种稳定性?_。23(8分)某种植玉米的农场,其收获的玉米子粒既作为鸡的饲料,也可作为人的粮食,玉米的秸秆加工成饲料喂牛,生产的牛和鸡供人食用,人、牛、鸡的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沼渣、沼液作为种植玉米的肥料。据此回答(不考虑空间因素):(1)请绘制由鸡、牛、玉米和人组成的食物网。(2)牛与
12、鸡之间 _(有、无)竞争关系,理由是_。人与鸡的种间关系是_,人与牛的种间关系是_。(3)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_所固定的_,无机环境中的碳以_形式进入该人工群落。(4)假设该农场将生产玉米的1/3作为饲料养鸡,2/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现调整为2/3的玉米养鸡,1/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仍供人食用。理论上,该农场供养的人数将_(增多、不变、减少),理由是_。24(9分)利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原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回答:(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2)图中A代表_,为保证各
13、营养级都有较高的输出量,随营养级的升高,输入的有机物应增多,原因是_。(3)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_ J/(cm2a),其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4)若用上图表示森林生态系统,则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会远大于人工鱼塘生态系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森林生态系统中_。25(9分)设计实验,证明雌蛾能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1)实验步骤:夜晚,将若干未交配的雌蛾(只有未交配的个体才能分泌性外激素)分成A、B两组。把A组雌蛾直接放在诱捕器(标记为A)中,把B组雌蛾先放在封闭的玻璃管中,再放在_(标记为B)中。把A、B两个诱捕器均悬挂在门外。一夜后,观察A、B两个诱捕
14、器,发现A诱捕器_,B诱捕器_。(2)实验结论:_。(3)延伸探究:科学家事先捕捉到一些生长状态正常的雄蛾,分成C、D两组,C组全部被剪掉触角,D组保持原状。同时放飞后,发现D组的雄蛾几乎全部被A诱捕器捕捉,而C组雄蛾几乎没有一只被捕捉。这种现象说明:_。第四章 章末检测 答案1D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环境中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2D生产者包括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食性昆虫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它们都属于自养型生物。3B太阳光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病毒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4B生物群落由该地域所有生物构成,错误。图中有4条食物链:大麦蝗虫青蛙蛇、大麦
15、蝗虫蜘蛛青蛙蛇、狗尾草蝗虫青蛙蛇、狗尾草蝗虫蜘蛛青蛙蛇,蛇处于第四、五营养级。青蛙捕食蜘蛛,二者又同时捕食蝗虫,又为竞争关系。青蛙与蜘蛛利用的能量来自蝗虫,蝗虫利用的能量来自大麦和狗尾草,蝗虫所含能量少于大麦和狗尾草。5D从三个种群的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消长关系可以判断:C为生产者、B为初级消费者、A为次级消费者,所以食物链为:CBA。消费者作用之一是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物群落的成分还包括分解者,所以D错。6C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A;信息传递不仅发生在A、B、C、D之间,还能与无机环境之间发生;此图仅表示了生物部分,生态系统的结构还包括无机环境;B营养级中的生物个体数目不一定比A营养
16、级中的少,如大树与蚜虫。7C水稻田中的杂草与水稻为竞争关系,当杂草全部清除掉后,能量更多的流向水稻,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水稻害虫的密度将增加,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基本不变,物种多样性不易确定。8C生物数量金字塔一般是正立的,但有时也有例外,像树、虫和鸟之间就符合该图的关系。9DA是无机环境,B是生产者,C、D都是消费者,E是分解者。实现光能转化成电能,再转化成化学能的是生产者。能量传递的效率是10%20%,每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不同的。B和E是连接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的关键环节。B是第一营养级,C是第二营养级,D是第三营养级,E不参与食物链的形成。10C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
17、间,它与能量流动是密不可分的,碳以CO2形式进入生物群落,在生物群落内部以碳水化合物的形式进行传递,再以CO2的形式返回到大气中,生物圈在能量上是不能自给自足的,但在物质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11C由图中1,4的关系及与4其他成分2、3的关系可知4为大气中的CO2,而1为生产者,1与2同时流向3,则3为分解者,2为消费者。生物群落应为生物总和即为1、2、3。3可以为蚯蚓等动物,并不一定是原核生物。代表光合作用,代表呼吸作用。12B在物质循环中,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是相互的,即生产者既能吸收CO2,又能释放CO2,生产者属自养型生物;若表示食物网则甲为生产者,丁为最高营养级,共有4条食物链;在
18、群落中所有生物都有物质会流向分解者,所以若该图表示一个群落,则丁为分解者。13A我国北方的夏季昼长夜短,气温较高,生产者同化作用占优势,生长较快,因此abce;在秋季,植食性昆虫的遗体、残枝败叶相对增多,动物粪便增多,而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相对稳定,由于气温变低,土壤中的微生物代谢变缓、繁殖变慢,因而efg;在冬季,动物呼吸作用加强以维持体温,即d增大,而动物可摄入的有机物相对减少,即c减少,可能的关系是dfc。14AB甲即生产者,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去向: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利用,因此甲从无机环境获得的能量大于a;当b0.2a时,该生态
19、系统能量供应不足,会遭到破坏;仅由生产者、消费者不能构成群落,还需分解者;第一营养级种群中一个个体所含有机物总量不一定最多,如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某个浮游植食性昆虫所含能量可能少于其他营养级的单个生物所含能量。15ABC拔草减少了竞争者,使能量更多的流向水稻,治虫是使能量更多的留在本营养级中;由于水稻田中施肥,含有较为丰富的营养物质,排水后可能对其他水体造成污染;搁田使水分减少,根向土壤深处寻找水分,有利于根的生长;焚烧秸秆不利于肥田和能量的有效利用。16B并不是所有生物都有两种呼吸方式;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高;食物链中生物种类的增加,也可以提高生态系统总能量的利用率;生产者和分解者
20、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存在所必不可少的成分。17C由图可知,物种A与物种B之间形成捕食关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实现这种动态的制约关系的是双方之间彼此进行的信息传递,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在调节种间关系中的作用。18A海洋生物的垂直分布主要受阳光的影响。因为海水对各种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吸收强度不同、各色光的穿透能力也不同。蓝绿光的穿透能力最强,所以能吸收蓝绿光的红藻就生活在下层,而上层浅水处藻类接受蓝紫光、红橙光,表现为绿色。19A体重增加是指物质增加,但物质里面包含能量,所以此题可以能量传递效率10%为根据进行计算。根据a可求得鸟从草获得食物的比例为1a,则有:yax10%10%(1a)x10%
21、,整理得:y90ax10x。20D昆虫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性外激素,它由昆虫的体表腺体所分泌,并且具有挥发性,其作用是引诱异性个体前来交尾。这样雌雄个体就通过化学信息联系在一起,完成生殖过程。21(1)3太阳鱼和鲈鱼(2)双翅目幼虫和太阳鱼(3)食物链和食物网4(4)18.52%(5)未被利用,呼吸消耗,传递给下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6)提示:从减少食物链的条数和缩短食物链来减少能量损耗这两个角度考虑(7)一方面,这条食物链的存在使能量损耗增加,减少了太阳鱼的数量;另一方面,这条食物链的存在,增加了太阳鱼的生态稳定性解析(3)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出途径有4条,包括
22、鲈鱼和太阳鱼流向人类,还包括双翅目幼虫和摇蚊羽化后进入其他生态系统。(4)第一营养级是浮游植食性昆虫组成的,第二营养级是由浮游动物和摇蚊组成的,第二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为:6009001 500,1 500/8 100100%18.52%。22(1)植肉捕食具有抗药性,天敌数量减少没有抗药性(2)相对稳定抵抗力自我调节(3)施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昆虫密度和森林光合作用产物量会逐渐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解析 解答本题的切入点是分析图中生物量的变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据T点之前,甲、乙两种昆虫的波动情况,可以判断出乙捕食甲。T点之后,乙昆虫数量减少,甲昆虫失去了天敌的
23、控制,数量增多,导致森林光合作用产物量下降,总结出食物关系为:森林中的生产者甲乙。23(1)(2)无它们所需食物资源不同(或牛食玉米秸秆、鸡吃玉米子粒)捕食与竞争捕食(3)玉米(其它答案也可)太阳能CO2(4)减少改变用途的1/3玉米被鸡食用后,在鸡这一环节散失了大部分能量,导致人获得的能量减少解析(1)分析题意,鸡、牛、玉米和人组成的食物网如右图。(2)牛与鸡之间所需食物资源不同(牛食玉米秸秆,鸡食玉米子粒),所以它们之间无竞争关系,人与鸡之间构成捕食与竞争的关系,人与牛之间构成捕食关系。(3)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因此,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玉米所固定的太阳
24、能,无机环境中的碳以CO2的形式通过绿色植食性昆虫的光合作用进入该人工群落。(4)依题意,理论上该农场供养的人数将减少,因为改变用途的1/3玉米被鸡食用后,在鸡这一环节散失了一部分能量,导致人获得的能量减少。24(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答不全不可)(2)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3)11012.7%(4)植食性昆虫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解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2)生产者的能量去向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贮存、流向分解者和自身呼吸消耗,能量流动的特点之一为逐级递减。(3)流向肉食动物的能量为:0.255.10.052.152.5,则生产
25、者流向植食动物的能量为:40.59流向肉食动物的能量(2.5)有机物输入214,所以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23703(生产者流向植食动物的为14)110,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100%12.7%。(4)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多而且有分层现象,能充分利用光能。25(1)同样的诱捕器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蛾没有捕捉到雄蛾(2)雌蛾能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3)雄蛾的触角是感受性外激素的重要器官解析(1)实验目的是证明雌蛾性外激素的作用,因此要设置对照实验,一组使性外激素发挥作用,另一组使性外激素不发生作用。(2)因为本实验为验证性实验,因此实验结论即为实验目的。(3)分析延伸探究的题干信息可知:雄蛾触角的有无对实验结果有明显影响,因此说明雄蛾的触角是感受性外激素的重要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