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8826658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8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析每逢佳节倍思亲、孙中山破陋习;习作“关于古诗句的研究报告”和一个综合练习八。本单元课文以每逢佳节倍思亲为重点,要求学生旨在理解诗句意思,为习作写古诗的研究报告作准备。 两篇课文写的都是作者或文中的人物回忆年少时的事,每逢佳节倍思亲采用“文包诗”的形式,以九月九日以山东兄弟中的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为题,使一股浓浓的亲情溢于纸面。孙中山一文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孙中山姐姐缠足前的活泼能干,缠足时和缠足后肉体及心灵上的痛苦,强烈的控诉了辛亥革命前缠足陋习对中国妇女的残害。 二、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词义,能用

2、有关的词语造句,能体会字里行间反映的人物感情。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有条理地讲述故事,能背诵诗句和成语。4拓展与课文、练习相关的内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收集、整理资料,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故事,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5.掌握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有条理地叙述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把自己对诗句的研究写成一篇研究报告。6. 掌握请假条的格式,会写请假条。三、教学重难点:1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2学习默读课文,能有条理地讲述故事。 3掌握请假条的格式,会写请假条。 4初步懂得什么叫研究报告,如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四、

3、单元课时安排: 23.每逢佳节倍思亲 2课时;24.孙中山破陋习 2课时;练习8 3课时;习作8“关于古诗句的研究报告”2课时;第8单元 第1课时 总第76课时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23.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目标:1、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2、 2.联系课文,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3、 3.能用钢笔熟练地书写生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写字姿势正确。教学重难点: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2.认真规范的练习写生字教具学具准备:课前作业单 课堂练习作业单 彩色笔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4、、感情调动,导入课题1.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许多美好的传统节日,你们知道的有哪些?2.在过这些节日的时候,我就想起这样一句千古绝唱“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透露出浓浓的思乡之情,而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以这句诗为题的一篇文章,(板书每逢佳节倍思亲3.谁能来带上这种浓浓的思乡之情读一读课题(1到2个同学)4.思亲之情多强烈呀!咱们一起来读一读!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二、以题引诗1.这一句千古绝唱你们知道出自哪一首诗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诗人是谁?(指名生答)。3.你对他有哪些了解?(补充:王维是唐朝大诗人,家乡在山西祁县,他的“山水田园”诗尤其出色。九岁时开始写作,被称为“神童”,15岁便离开

5、家乡,离开亲人,到长安求学。)4.他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也是一首非常著名的诗,那你知道农历的九月九日是什么节吗?(重阳节)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里的“山”指的是华山,“山东”是华山东面的意思。6.哪谁能来好好的读一读诗题。(指名生读)三、初读感知1.孩子们,这首诗隐藏在课文里,你能找出来吗?读一读,用彩色笔把这首诗圈出来。2.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你找到的。(指名12生读)3.像这样的诗藏在课文里,这样的课文我们把它称为“文包诗”。4.诗是诗人心灵的独白,要明白诗人的内心,我们就得去了解诗句背后的故事,让我们走进关于这诗的文章,好好地读读。四、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明确要求1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

6、文第23课,根据我的要求进行朗读。2.看我有一些什么要求呢?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1)、默读课文,在这篇课文中藏着一些生字,再读的时候注意要把字音读准;(2)、把句子读通顺;(3)对于难读的句子多度两遍。五、生字词的学习1.自学生字。2.记忆字形。3.教师示范写。4.学生描红。六、作业抄写生字词第8单元 第2课时 总第77课时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诗文对照,读中解疑。(一)细读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思考问题:为什么王维思念起自己的亲人?读后讨论。2.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诗文对照,说说诗句的意思。3.指导感情朗读第一段。你觉得离开家乡两年的王维心情怎样?你离开过你的爸

7、爸妈妈一段时间吗?你的心情如何呢?你能把王维此时的心情读出来吗?(“不知不觉已经两年了”读得稍缓,带些伤感。)齐读。(二)、细读第二自然段(10分)1.师引读:这时,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重阳节是个怎样的景象呢: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描写重阳节景象的句子。指名读。边出示句子。2.大家知道重阳节是怎么样一个节日吗?生说(师适当补充:人们会登高、赏菊、吃重阳糕、吃团圆饭、插茱萸等)课件演示。其间配上欢快热烈的中国民族音乐。3.师:我们可以感觉到重阳节是一个欢乐、美好、团圆的节日,难怪大家要称重阳节这样的节日为“佳节”了。4.你能读出这种热闹的情景吗?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通过你们的朗读,让大家都

8、仿佛沉浸在这热闹的“佳节”气氛中了。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5.是啊!到了重阳节这一天人们都兴高采烈的,非常高兴。出示“兴高采烈”(1)指名解释“兴高采烈”的意思。读文中例句(2)出示例句:重阳节到了,小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划船(做游戏)。(3)根据提示造句:(谁)兴高采烈地(做什么)。(谁)玩(什么)玩得兴高采烈。(4)指名造句。6.但就在大家在大街感受热闹的节日气氛的同时,一位少年,孤独一个人,站在这热闹的街市中,他便是15岁就离开家乡和父母的王维。(1)课件出示“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自由读,体会王维此刻的心情 (2)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比进行说话(3)出示:

9、在热闹非凡的长安街上,王维却孤身一人,所以他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王维却孤立街头,所以他在家家户户合家团聚之时,王维却形单影只,所以他这正是,师引读:每逢佳节倍思亲8.出示:每逢佳节倍思亲诗文对照,说说诗句的意思。9.出示卡片:(一年一度、扶老携幼、兴高采烈、登高游玩、家家户户、欢度节日)10.用上这些词说说诗人为什么“倍思亲”,比一比谁用的好词多。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11.指导感情朗读。齐读段二(一、二、三句读出人们欢度佳节的热闹、愉快气氛;第四句声音放低,速度放缓,读出王维的孤独与寂寞,深深的思念之情。)过渡:人们欢度佳节,多么热闹、多么高兴,可是王维此时却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了?他会

10、想起谁?想起哪些事呢?(三)、细读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让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出示。2.自由读,同桌讨论问题:王维想起了哪些人?哪些事?指名说。教师讲述(出示)茱萸:一种有浓烈香味的植物,古人在重阳节登高时,将茱萸插在头上,据说可以消灾避邪。假如此时你就是王维的兄弟,想对远方求学的王维说什么呢?3.师:其实王维还想了很多很多,但书上没有全部写出来,而是用了一个标点符号省略号来表示的。王维还会想些什么?指名说说看。师扮演王维引导学生说:我不由得想起了每逢重阳节母亲要给我们做香甜可口的桂花糕每逢重阳节兄弟们要给爷爷奶奶送寿桃每逢重阳节小伙伴们要结伴出去赏菊、游玩王维还想到,师引读:此时此

11、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这就是:师引读出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4.齐读第三段(四)、细读第四自然段1.此时王维想起了很多人、很多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可用书上的哪个词表达?(板书:思绪万千)他提起笔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2.文诗对照,引导后或小组讨论后说说整首诗的意思。3.出示古诗,配上乐曲,让学生扮演诗人诵读古诗。师小结:以后,人们离开家乡,漂流在外地,每逢节日总会特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时,便会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啊。这首诗成为了千古绝唱,而这句话便成为万千游子口中的千古绝句。4.其实,据老师所知,有很多同学的亲人都不在自己身边,你想他们吗?你

12、想对他们说些什么?以课前采访的三(2)班王政莛、常文星小朋友为例(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拿出带来的远方亲人照片练习说话。指名说。5.你们愿意把这首诗送给远方的亲人,古筝音乐起,课件出示古诗,全班齐读。四、拓展诗句,感情升华。每逢佳节倍思亲,有这样感叹的又何止王维一人啊!1.课件出示:看,思念,在李白笔下,就是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念,在张籍的眼中,又是那: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思念,在王安石的笔下,又是那: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思念,在苏轼的笔下,又是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生齐读诗句。思念,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那么,它在我们同学的眼中又是什么呢?好好酝酿酝酿

13、,给你最想念的亲人写下你最想说的话吧!五、解疑质疑。本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师擦去黑板上问号。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下节课我们共同探讨。六、布置作业。1.用“兴高采烈”书面造句,写到本子上。2.结合课文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板书设计:23.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重阳节思念亲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异乡异客思绪万千教学反思第8单元 第3课时 总第78课时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24.孙中山破陋习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有生字组成的新词。 2学习默读课文,讲述故事。3理解掌握课文的内容,体会孙中山对缠足这一封建陋习的憎恨和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教学重难点:体会孙中山对缠

14、足这一封建陋习的憎恨和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孙中山先生吗?他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从小就反对封建习惯势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讲他这方面事迹的。二、揭示课题,解题1板书课题:24 孙中山破陋习2解释题意(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像(2)简单介绍孙中山(3)孙中山破陋习中的破是破除,废除的意思,陋习是指不好的,不文明的,不合理的习俗。连起来说,就是孙中山废除不好的习俗。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三、初读课文1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加上小节号。(2)画出不理解的生字。(3)查字典

15、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空闲废除缠足痛苦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孙中山 挑柴 罪 缠足 空闲(2)指名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3)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缠足 废除 刺痛3各自自由读课文 4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四、写字指导1自由记。 2交流记忆方法,表扬好的记忆方法。3教师示范书写。 1抄写词语2练习读熟课文3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件事?五、总结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第8单元 第4课时 总第79课时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读生字卡片二、学习课文(一)默读课文,课文按照事前,事情经过,事后顺序写的。(二)分段讲读课文1

16、学习第一部分(1)指名读 (2)小结:讲了孙中山小时候有一个能干、活泼的姐姐。 齐读2学习第二部分(1)指名读 比较:妈妈正在用意根布条给姐姐缠足。妈妈正在用一根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足。(2)出示投影,指导看图。*画上有哪两个人?屋子里坐着的是谁?她正在干什么?屋子外站着的是什么人?他神情、态度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小结图意。(3)孙中山看到姐姐缠足痛苦流泪,感到怎样?他向妈妈提出什么意见?妈妈是怎么说的?齐读3.4两节。孙中山反对给姐姐缠足的理由是什么?妈妈为什么叹气?可是妈妈又不能不这样做,为什么呢?(4)孙中山听了妈妈的话,又是怎样和妈妈争辩的呢?他争辩有用吗?自由读读第5

17、.6.7节。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比较: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哪一句好?好在哪里?(5)指名读第7节, 思考:孙中山同妈妈的争辩没有用,那结果怎样呢?这件事使孙中山 感到怎样?比较: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哪句好?为什么?(6)小结 (7)齐读第二部分三、作业:读课文,练习讲这个故事。板书设计:24.孙中山破陋习喜欢姐姐姐姐缠足痛苦、流泪废除陋习生气 心疼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教学反思第8单元 第5课时 总第80课时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习作8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研究报告 2.动手查资料后完成一

18、份研究报告 教学重难点:完成古诗研究报告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有一个小朋友叫屈美生,他写了一篇关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研究报告,你们想看看吗?二、读懂例文1.请小朋友们认真读读这份研究报告,边读边想想,从这份研究报告中,你有多学到了哪些知识? (交流) 2.看了刚刚的研究报告,你觉得对于诗歌的研究报告可以写些什么? 3.(讨论)你觉得哪些内容是这份研究报告中没有写到,而你觉得应该在研究报告里写一写的? 4.读了这份研究报告,你认为在写研究报告前应该做哪些事,可以帮助自己把研究报

19、告写得更好? 三、了解写法1.一起来看看这些诗句,轻声的多读几遍。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2.这五句诗你熟悉吗?谁知道这五句诗的一些知识。 3.哪些诗句你最不明白呢?你想不想对它研究研究?现在啊,老师给同学们这个机会,在我们的这个课件中的诗词意境部分老师已经准备了很多材料,请同学们可以去查找,选取。把你感受最深的关于这个诗句的内容用文字写下来,好吗? 4.记住老师的话:先选择不明白的诗句,再去老师准备的材料中查找自己需要的,最后把关于这句诗句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 四、欣赏成果。各个同学的研究成果。相信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研究,对这个古诗句有了新的感受,也增长了不少知识。 拓展: 五、小结老师

20、啊在课外拓展部分还有很多的诗词供同学们去研究。当然,我们更希望同学们能以其他的方式来研究古诗,比如自己上网查找,到图书馆翻阅资料等。让我们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途径来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第8单元 第6课时 总第81课时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 :什么是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应怎样写? 二、学生继续修改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在巡视过程中,选出需要点评的作文草稿) 三、评点学生习作,提示要点。 1.实物投影出示时婷同学的作文草稿进行评点。 (1)自由读这篇作文,小组讨论:这篇作文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我们学习;哪些地方写得不好,还需要改进?(2)交流。 师小结:时婷这

21、篇文章能安一定的顺序写,只是似乎内容少了(3)针对以上不足之处,集体修改这篇作文。 (4)齐读修改好的文章。 2.根据学生作文草稿的情况,提出以下修改要求: (1)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应略去。 (2)把研究报告写具体。 四、学生根据以上修改要求进行修改,教师辅导。 1.学生自己修改。 2.小组互相修改。 3.读一读修改好的文章。 五、 学生誊写作文,教师巡视。 板书设计:习作8 语句写通顺,意思说明白。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教学反思第8单元 第7课时 总第82课时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练习8教学目标: 1.读对联,了解有关岳飞的历史资料。2.积累词汇与古诗。教学重难点:积累词汇与古诗。教具

22、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学用词用句1.指名读题,弄清题目的要求。2.让学生查字典,查出“辜”、“铸”、“佞”的意思。3.查查资料,了解岳飞的有关历史资料。4.再读读这副对联,看看学生们是否弄懂对联的含义。(辜:罪过铸:铸造佞:指奸诈谄媚的小人。)二、读读背背1.教学第一部分(1)让学生读读这些词语,读准字音。(2)让学生对这些词语提出不懂的地方。(3)老师简单讲解。学海无涯:学习像是在海上航行,没有边际,要学的知识无穷无尽。书山有路:读书就像是登山,有路可走的,路径是什么?就是勤奋。九牛一毛:像是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的数量中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

23、微不足道的数量。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数量。孜孜以求:不断追求,不知劳累。全力以赴:付出所有的精力去做成一件事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比喻在学问、技术等方面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后,再继续努力,向前发展。(4)比一比,看谁记得快,看谁记得准。2.教学第二部分(1)先让学生试着读读这首诗。(2)简要讲讲这首诗的含义。(3)领着学生反复吟诵,体会梅花的坚强品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第8单元 第8课时 总第83课时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写好钢笔字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2.指导。a说说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b出示:困、周、间,指名读一读,并说说

24、这三个字是什么结构,有什么发现?(三个字是包围或半包围结构。)c在写的时候,包围的外框不要写得太满,里面部分不要写得太大或太小。d出示“困”,指导书写,学生书空。e教师范写,注意里面的木的最后一笔要写成点。f学生练习在田字格里描红“困”,并临写。g按以上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周、间”两个字。(教师巡视指导)二、学写毛笔字1.指导学生观察“水”中的竖钩。在竖中线居高起笔,下行至“钩”处微向左下挫笔,再提锋向上缩笔,然后快速向左上钩出。2.教师执毛笔范写竖钩。3.学生临帖描红(提示正确的执笔姿势)。4指导观察“家”中的钩横钩。5.学生临贴描红。6.学生自由练习写两种钩,互相交流书写心得,教师巡视指导。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第8单元 第9课时 总第84课时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完成请假条1.讲解请假条的格式。2.让学生读读前两个自然段,说说谢哲平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了请假条。3.让学生自学请假条,归纳出请假条的格式,并且说一说,怎样写。如开头,结尾。4.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什么情况下用请假条。5.创设情境,让学生写请假条。6.写完后修改、评议。 二、小结。第3单元 第10课时 总第33课时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第3单元 第11课时 总第34课时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35 / 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