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第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第一讲回扣二必知9个地理规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高考第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第一讲回扣二必知9个地理规律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与季节变化规律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与季节变化规律(1)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春分日与秋分日,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春分日与秋分日,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原因: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原因: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夏至日,太阳辐射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辐射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原因: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原因: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两侧递减。冬至日,太阳辐射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太阳辐射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原因:太阳直射
2、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原因: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两侧递减。(2)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赤道两侧的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季节变化小。赤道两侧的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季节变化小。原因:正午太阳高度大,且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原因:正午太阳高度大,且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小。变化小。中纬度地区,当地夏季太阳辐射强,当地冬季太阳中纬度地区,当地夏季太阳辐射强,当地冬季太阳辐射弱。原因: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大,昼夜长辐射弱。原因: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大,昼夜长短变化较大。短变化较大。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少。原因:昼夜长短变化最
3、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少。原因:昼夜长短变化最大,正午太阳高度小。大,正午太阳高度小。2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规律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规律(1)规律:规律:日地连线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因此,距日地连线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因此,距离太阳越近,公转速度越快。离太阳越近,公转速度越快。(2)公转速度变化图示:公转速度变化图示: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受到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受到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即太阳直射点即太阳直射点)是变化的。是变化的。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
4、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同一纬线上正午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太阳高度相等。同一天,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四周递减。太阳直射点同一天,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四周递减。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所在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90)。正午太阳高度由直。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季节变化。当太阳直射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季节变化。当太阳直射点在某地时,该地正
5、午太阳高度就最大;当太阳直射点向点在某地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就最大;当太阳直射点向某地靠近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就增大;反之,则减小。某地靠近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就增大;反之,则减小。正午太阳正午太阳高度随季高度随季节变化节变化 5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1)季节变化规律图示季节变化规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以北半球为例)(2)纬度分布规律纬度分布规律赤道处始终昼夜平分,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赤道处始终昼夜平分,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平分。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状况相反,时间长短相同。夜长
6、短状况相反,时间长短相同。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相反。另一半球相反。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与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极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与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也经历了不断扩大、缩小的过程。昼、极夜现象的范围也经历了不断扩大、缩小的过程。(3)极圈内的昼与夜极圈内的昼与夜极圈内因为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所以昼夜更替的周期极圈内因为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所以昼夜更替的周期并不都是并不都是24小时,纬度越高,昼夜更替的周期越长,极小时,纬度越高,昼夜更替的周期越长,极点附近为一年。点附近为一年。地球公转的速
7、度在远日点附近较慢,在近日点附近较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远日点附近较慢,在近日点附近较快,所以北极圈内的极昼日数比南极圈内的极昼日数要快,所以北极圈内的极昼日数比南极圈内的极昼日数要多;相反,南极圈内的极夜日数比北极圈内的极夜日数多;相反,南极圈内的极夜日数比北极圈内的极夜日数要多。要多。6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1)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北半球北半球)自赤道向南、北,约每隔自赤道向南、北,约每隔30度为一个气压带,全球共度为一个气压带,全球共7个个气压带。且由赤道向两极,低气压带和高气压带相间分布。气压带。且由赤道向两极,低气压带和高气压带相间分布。两个气压带间是一个
8、风带,全球共两个气压带间是一个风带,全球共6个风带。个风带。各气压带的中心位置:赤道低气压带各气压带的中心位置:赤道低气压带0,副热带高,副热带高气压带气压带30,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60,极地高气压,极地高气压带带90。(2)移动规律移动规律时间时间半球半球季节季节气压带、风带气压带、风带1月月北半球北半球冬季冬季南移南移南半球南半球夏季夏季7月月北半球北半球夏季夏季北移北移南半球南半球冬季冬季7“副高副高”与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与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1)“副高副高”与锋面雨带的关系:与锋面雨带的关系:锋面雨带始终锋面雨带始终位于位于“副副高高”的西北侧,是从的西北侧,是从“副高副高
9、”吹来的暖空气与北方的吹来的暖空气与北方的冷空气相遇形成的;锋面雨带与冷空气相遇形成的;锋面雨带与“副高副高”同进退。同进退。(2)(2)移动规律移动规律( (正常年份正常年份) )春末春末(5(5月月)“)“副高副高”位于位于1515N N2020N“N“雨带雨带”位位于华南于华南( (南岭南岭) );夏初夏初(6(6月月)“)“副高副高”延伸至延伸至2020N“N“雨带雨带”位于长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形成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形成“梅雨梅雨”天气;天气;7 78 8月月“副高副高”北进到北进到2525N N3030N“N“雨带雨带”位于华北、位于华北、东北,东北,( (长江中下游为
10、长江中下游为“伏旱伏旱”天气天气) );9 9月月“副高副高”南南移移“雨带雨带”南移,北方雨季结束。南移,北方雨季结束。(3)(3)影响:影响:“副高副高”强或弱,会导致强或弱,会导致“雨带雨带”推进速度快推进速度快或慢,引起或慢,引起“北涝南旱北涝南旱”或或“南涝北旱南涝北旱”。8全球气温水平分布规律全球气温水平分布规律相似性相似性无论南、北半球,还是冬、夏季节,气无论南、北半球,还是冬、夏季节,气温都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温都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差差异异性性半球半球差异差异北半球北半球 等温线较为密集等温线较为密集南半球南半球等温线较北半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海等温线较北半球平直,原因是
11、南半球海洋面积比较广洋面积比较广海陆海陆差异差异海洋海洋1月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月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7月海洋月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陆地陆地1月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月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7月陆地月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相似性相似性无论南、北半球,还是冬、夏季节,无论南、北半球,还是冬、夏季节,气温都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气温都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差差异异性性大洋大洋差异差异大洋中部大洋中部等温线较边缘地区平直等温线较边缘地区平直大洋边缘大洋边缘等温线较大洋中部弯曲,原因是受海等温线较大洋中部弯曲,原因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和寒、暖流影响陆热力性
12、质和寒、暖流影响大陆大陆差异差异平地平地等温线较山区平直等温线较山区平直山地山地等温线较为弯曲且复杂,因地势变化等温线较为弯曲且复杂,因地势变化而变化而变化相似性相似性无论南、北半球,还是冬、夏季节,气温无论南、北半球,还是冬、夏季节,气温都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都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差差异异性性冬冬夏夏差差异异冬季冬季南、北半球等温线均较密集,即北半球南、北半球等温线均较密集,即北半球1月月(冬季冬季)等温线较等温线较7月月(夏季夏季)密,南半球密,南半球7月较月较1月密月密夏季夏季南、北半球等温线均较稀疏,因为南北温南、北半球等温线均较稀疏,因为南北温差小差小9地带性分异规律地带性分异规律分异规律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形成基础 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影响因素分布特点分布特点从赤道到两极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的地域分异热量热量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沿纬线延伸,纬沿纬线延伸,纬度更替度更替从沿海向内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的地域分异水分水分海陆分布海陆分布沿经线延伸,经沿经线延伸,经度更替,中纬度度更替,中纬度明显明显山地的垂直地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域分异水热状况水热状况海拔高度海拔高度沿等高线延伸从沿等高线延伸从山麓到山顶更替山麓到山顶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