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1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以下有关对K值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K值一旦确定,就不会再改变B512大地震使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其K值将减小C在“J型曲线和“S型曲线中都存在K值D当某种群数量到达K值后,其数量将保持在K值不变答案B解析K值称为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当环境发生变化时,K值变化,假设环境条件改善后,K值变大,假设环境条件遭到破坏,K值变小,A错误;512大地震使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那么不利于大熊猫生存,K值变小,B正确;“J型曲线不存在K值,而“S型曲线存在K值,C错误;当种群数量到达K值后,其数
2、量将在K值左右波动,D错误。2右图表示野兔进入某草原后的种群增长情况,对该图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AB段兔群数量较少的原因是性别比例失调BBC段兔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CD段兔群的生存斗争在进一步加剧DDE段兔群的增长率几乎为0答案A解析此曲线其实是一个“S型曲线,AB段兔群数量较少是因为野兔还没有适应该草原的环境,性别比例并没有失调,A错误;BC段兔群数量迅速增多,为增长型种群,B正确;CD段兔群数量增长减慢,是因为兔群的种内、种间等生存斗争加剧,C正确;DE段兔群数量已经到达了环境的最大容纳量,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增长率几乎为0,D正确。3右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
3、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以下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t1t3 时间内甲、乙种群均呈“S型增长Bt4t5 时间内乙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Ct3t5 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Dt2 时刻甲种群数量为K/2答案A解析甲种群在t1t3时间段呈“S型增长,乙种群在t1t5时间段呈“S型增长,A错误;t4t5时间内乙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说明其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种群增长速率仍大于0,因而说明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B正确;t3t5时间内甲种群增长速率为负值,说明此时出生率小于死亡率,那么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t3t5时间内乙种群增长速率为正值,说明此时出生率大于死
4、亡率,那么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正确;t2时刻甲种群增长速率到达最大,种群数量为K/2,D正确。4以下图表示在采用不同网目(网眼直径)和不同捕捞强度时对大西洋鳕鱼捕获量的影响。以下相关分析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调查鳕鱼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B持久保持捕捞强度2会导致鳕鱼的种群数量不断减少C保持捕捞强度1,同时用大网目捕鱼,更有利于保持鱼群的持续开展D保持捕捞强度2,同时用中网目捕鱼,能使鱼群的年龄组成更接近稳定型答案D解析活动能力强和活动范围广的动物采用标志重捕法来估算种群密度,A正确;据图分析,持久保持捕捞强度2会导致鳕鱼的种群数量不断减小,甚至消失,B正确;保持捕捞强度1使得种
5、群数量处于动态平衡,160 mm的大网目长时间捕鱼时捕获量最多,更有利于保持鱼群的持续开展,C正确;保持捕捞强度2,用中网目捕鱼,种群数量减少,使鱼群的年龄组成更接近衰退型,D错误。5如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D在de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不变答案B解析图示a点东亚飞蝗数量急剧上升,此时种群增长速率到达最大,病虫害防治工作应在a点所示时间之前进行,A正确;图示ab段种群数量仍然在上升,但种群增长率呈下降趋势,B错误;利用性引
6、诱剂诱杀雄虫,使种群性别比例失调,导致出生率降低,从而降低种群密度,C正确;在de段,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增长率为0(零),D正确。6如图,曲线表示某种群的出生率,曲线表示其死亡率。那么()A种群在c点之前呈“J型曲线增长,c点之后呈“S型曲线增长B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a点对应的时期Cc点时此种群的个体总数到达环境容纳量D曲线说明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的影响答案C解析种群在c点之前出生率死亡率大于0,但是差值逐渐减少,所以c点之前种群呈“S型增长,而c点之后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逐渐减少,A错误;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应该是增长率最大的时候,由图可知a点之前增长率比a点时要大,所以增长的更快
7、,B错误;c点种群的增长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最大,到达其生活环境负荷量(K值),C正确;曲线说明种群数量变化受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的影响,D错误。7在自然条件下,某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该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曲线上的点N(KN)/KS1200.90S2500.75S31000.50S41500.25S51800.10A环境阻力对该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B(KN)/K为0.50时,该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C假设该种群为蝗虫,那么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到达S3点时进行D假设该种群为草鱼,那么捕捞草鱼后需控制草鱼剩余量在S5点
8、答案B解析环境阻力对该种群增长的影响在S4点之前已经出现,A错误;(KN)/K为0.50时,该种群数量为K/2,此时该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B正确;假设该种群为蝗虫,那么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到达S3点之前进行,S3点时蝗虫的增长速率最大,此时进行防治蝗虫难度较大,C错误;假设该种群为草鱼,那么捕捞草鱼后需控制草鱼剩余量在S3点,有利于种群快速增长,D错误。8以下图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15年种群呈“J型增长B2030年之间种群增长率为零C到20年时种群的数量最多D1520年间种群数量不断减少答案C解析假设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0,t年后种
9、群数量为:NtN0t,根据指数函数的特点,值大于1,种群数量增长,值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值等于1,种群数量不变。由图可知:种群数量在第15年呈指数式增长,为“J型曲线,A正确;种群数量在第1020年之间不断减少,至第20年时,种群数量维持稳定,因此,种群数量在第20年时到达最少,C错误,D正确;在第2030年间,1,种群的增长率为0,B正确。9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一个岛屿,在19371942年期间,这个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如下表所示。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年份(年)193719381939194019411942种群数量(个)25462084407701380A该种群的环境
10、容纳量(K值)为1380个B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该种群种内斗争逐渐减弱C在19371942年期间,该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J型D该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答案D解析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题中所给的数据不充足,无法判断K值,A错误;岛上的食物和空间有限,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该种群种内斗争逐渐增强,B错误;在19371942年期间,该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S型,C错误;该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D正确。10如图表示“种群增长的坐标曲线。请据图答复以下有关问题:(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到达欣赏目的,人们把它引
11、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_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趋势。这充分表达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的生物_的特性。(2)自然界中种群增长曲线表现为图中的曲线_。(3)太湖蓝藻事件使太湖美丽的形象大打折扣,假设曲线表示太湖蓝藻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到达_点后,增长速率为0。(4)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_点后进行,原因是_。答案(1)过度繁殖(2)(3)f(4)ee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e点后捕捞,使捕捞后的数量维持在e点,可以持续获得较大捕获量解析(1)根据曲线可知,表示“J型曲线,表示“S型曲线;外来物种入
12、侵,短时间内出现“J型增长,即曲线,表达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的过度繁殖。(2)自然环境下,种群的增长为“S型曲线,与图中曲线符合。(3)假设曲线表示太湖蓝藻增长曲线,由图可知,当种群数量到达f点后,增长速率为0。(4)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e点后进行,这样在狩猎后会使种群的数量降到e点水平,此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11如图为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请据图答复以下问题:(1)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_型增长,在t1t2时间内,该生物的种群数量呈_(填“上升或“下降)趋势,假设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那么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_。(2)A
13、曲线呈“J型,表示种群在_等条件中的增长。(3)B曲线呈“S型的原因是自然界的_是有限的,阴影局部表示_。(4)根据种群变动的曲线,解释为什么投药灭鼠在短期内能控制鼠害,但很快又会鼠灾泛滥的原因:_。对此,我们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鼠害的原那么是_。答案(1)“S上升N/2(2)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3)资源和空间由于环境阻力,被淘汰的个体数(4)老鼠的抗药性逐渐增强(合理即可)降低环境容纳量解析(1)在t0t2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在t1t2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虽减小,但种群数量仍呈上升趋势;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t1为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时刻,种群
14、的数量为N/2。(2)A曲线呈“J型,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3)B曲线呈“S型,原因是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阴影局部表示由于环境阻力,被淘汰的个体数。(4)根据种群变动的曲线,投药灭鼠在短期内能控制鼠害,但很快又会鼠灾泛滥,原因是老鼠的抗药性逐渐增强。降低环境容纳量是控制鼠害的有效措施。12灰茶尺蠖是茶树主要害虫之一,对茶叶生产影响较大。下面是对某地区灰茶尺蠖的研究资料。资料一适宜灰茶尺蠖生活的环境温度是2123 ,低温或高温均阻碍灰茶尺蠖的生长发育。灰茶尺蠖有黑体型和灰体型两种。相较于灰体型个体,黑体型个体对低温适应能力更强,但抵御高温能力差。资料二研究发现
15、灰茶尺蠖黑色性状对灰色性状为显性性状,但在某地田间调查发现,黑体型个体在田间数量较少,黑体型个体在田间的最高分布比例是35%,有些区域目前甚至没有黑体型个体的分布。请根据资料答复以下问题:(1)假设要调查温度对灰茶尺蠖产卵的影响,需调查单位面积上灰茶尺蠖虫卵的数量,调查方法应选择_法。(2)黑体型与灰体型两种体色灰茶尺蠖之间的关系是_(填“种内关系或“种间关系)。(3)温度等气候条件能影响昆虫生长发育进而影响灰茶尺蠖种群数量,此外影响灰茶尺蠖种群数量的外界因素还有_等。假设要减小灰茶尺蠖对茶树的危害,可选择特定的环境条件种植,降低灰茶尺蠖的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是指_。(4)资料二所述结果与其
16、显性遗传特性不相符,依据资料一对此结果作出解释:_。答案(1)样方(2)种内关系(3)天敌、传染病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4)该地区温度较高,不利于黑体型个体的生存和繁衍解析(1)灰茶尺蠖虫卵的个体小,故调查其密度时需要用样方法。(2)黑体型与灰体型两种体色灰茶尺蠖是同一个物种,故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种内关系。(3)自然界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主要有天敌、传染病、温度等。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4)由资料一可知,黑体型个体对低温适应能力更强,但抵御高温能力差,故资料二中,黑体型个体在田间数量较少,可能的原因是该地区温度较高,不利于黑体型个体的生存和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