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浙江辐射加工产业搞上去的一些思考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把浙江辐射加工产业搞上去的一些思考doc.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如何把浙江辐射加工产业搞上去的一些思考如何把浙江辐射加工产业搞上去的一些思考浙江省技术物理研究所 金祚献 赵尧阶一、产业化的基础是大规模的工业应用产业化的基础是大规模的工业应用 在国际上,辐射加工技术的应用,早在 20 世纪初就已形成了产业化规模。仅以美国 为例,它的非核动力产值(即不包括核动力产值)1993 年为 2570 亿美元,1995 年为 3310 亿美元,分别占 GDP 的 3.9 和 4.7 。中国的起步较晚,80 年代是导入期,90 年代进 入快速发展期,目前已形成了一个初步的产业化体系。据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统计, 2004 年的年总产值仍然只有 400 亿人民币,约占
2、国内生产总值的 0.4 。因此,应当承认, 我们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距离国际先进水平,依然有很大差距。 导致这种差距的基本原因乃未能与大规模的工业应用相结合有关。任何一项现代技术 的产业化规模的形成,都有一个自身发展过程,辐射加工产业的形成也不例外;其中包括, 第一,技术超前开发的成熟程度及其持续发展趋势;第二,形成独立产业的可能性条件是 否成熟;第三,能否与行业实施因势利导的自然结合。 众所周知,一个产业化工业体系的形成,总是以其核心技术在某个现代化产业中的成 熟应用为前提的,例如,早在 19-20 世纪之交,由于现代半导体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以离 子注入为基础的加速器微加工技术成了该行业的发
3、展基础,从而为先进发达国家形成微电 子器件制造业的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而在我们中国,虽然在那时也有离子注入 机的研究机构,但没有形成微加工设备的开发能力和具备生产相应半导体器件的行业支持, 也就失去了这一技术产业化应用的可能性。又如,以电子束辐射改性为基础的低能大功率低能大功率 加速器之所以能在化学工业中成为替代化学交联技术在先进发达国家形成一个独特的工业 产业体系(电线电缆和热收缩材料的加工) ,是由于他们具备了低能大功率低能大功率加速器的制造技 术,而在我国则由于加速器制造技术尚处在大功率瓶颈的时期,而不得不走引进设备的道 路,而当我们具备这些制造条件的时候,则又发现设备的盲目引进
4、反而带来不能形成生产 能力的矛盾:大型电缆厂的引进设备因不能发挥作用而陷入困扰,小型电线加工企业则因 卖不起这样的设备而四出加工。目前,先进发达国家的研究方向已进入为直接利用电子束 进行各种消毒灭菌的可能性而转向高能大功率高能大功率加速器时,我们的研究开发目标还停留在低低 能大功率能大功率加速器的普及推广的目标上。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同样,在放射性同位素辐照技术的普及推广方面,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事实上,我 国极大多数 -辐照装置,都是在 20 世纪的 80-90 年代,在 IAEA 和国内政府的大力推动 下兴建起来的,其基本目标是实现天然食品(或说是农副产品)和医疗用品的
5、辐射消毒灭 菌。但由于我国国情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市场和生产规模均未形成, 加上传统的(环氧乙烷)低成本化学灭菌消毒技术的激烈竞争,基本上可以说是在没有工 业基础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一大批依附于农科院的(或以研究院校为依托的) ,普遍设计规 模在 30-50 万居里的第一代辐照装置,分散、规模小且具有明显的事业示范性特征(这一 特点,除少数较发达地区出现民营企业外,基本格局至今没有任何改变) 。而在西方发达国 家,由于讲究效益和利润目标,始终坚持与工业产品相结合的道路,很快就形成了集约化 程度高、管理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非常先进、资源配置比较合理的现代化加工生产系统。 这就是我们今
6、天可以切身感受到的在发展观念上差别悬殊的压力。 虽然我们的政府或管理部门,为有中国原子能研究院的经营性收入,从 1980 年的 400 多万元,发展到 2004 年的 2.4 亿元而感到鼓舞和自豪(不可否认中国原子能研究院确实为 中国的同位素应用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应该受到我们大家的赞扬) ,但是,一个单位的 成功,并不能完全说明国家产业指导政策的合理性;应该指出,我国辐射加工产业的发展2方式和产业政策目前已到了深刻检讨和反省的时候了,这对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告诫投 资者如何去把握发展机遇与规避风险有其特殊的意义。本文认为,辐射加工产业是否健康 发展的二个基本点是,第一,有无直接瞄准与当代要
7、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和有规模化工业 前途的产品相结合的企业目标;第二,有无自身发展(是服务业还是制造业)的明确企业 定位。二、辐射加工产业的特殊性二、辐射加工产业的特殊性 为什么辐射加工产业的健康发展一定要有直接与当代的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和有规模 化工业生产前途的产品相结合的目标?国际经验告诫我们,辐射加工产业的目前主要应用 领域是消毒灭菌、辐射交联、环保处理和半导体器件改性等四个方面,这是一个不可忽视 的发展趋势。其中,消毒灭菌的主要对象应是医疗用品而不是食品或农副产品。消毒灭菌 装置虽然目前仍然以大型现代化钴源装置(100-500 万居里级)为主,但高能大功率加速 器的技术发展已经显示出其独
8、特的优越性,大功率的高能、中能、低能加速器全面应用于 辐射加工业的新局面,正在展现其未来的曙光。以 IBM Rhodotron 加速器为代表的新一代 加速器正在全世界范围开始推广(但,造价昂贵!) 。其次,耐温电线和热缩材料等化工产 品的辐射交联制造,由于技术成熟、需求量巨大已成为中低能加速器的主要加工对象;大 功率加速器在橡胶硫化工艺的在线应用中,所取得的环境效益令人瞩目,轮胎硫化产值在 日本已占整个辐射化工行业第一位,90%以上子午轮胎都采用了辐射预硫化工艺的制造方 法;在 IAEA 的大力倡导下,大功率高、中、低能加速器在环保领域用于废气、废水、污 泥的处理正在逐步形成气候;高能电子加速
9、器在半导体微电子器件制造行业中的新应用 (改变半导体元器件参数,提高半导体元器件的性能)也已取得巨大成功;不论在美国还 是日本和韩国都视这两个领域为优先发展领域。据报道日本的半导体辐照产值已经达到核 技术应用产值的 60 ,在韩国的核技术应用中,两个比重最大的领域也是与环保的三废 处理和半导体器件的辐射改性相关的领域。由此可见,随着加速器技术在大功率基础上由 低能逐步向中高能拓展的技术进步,直接利用高能电子束穿透高密度质量的物体以进行半 导体改性、橡胶硫化以及有包装物消毒灭菌等各种需要的时代正在到来。此外,根据发达 国家的情况,比较传统的钴源辐照装置也在向更大型更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基于降低辐照
10、 成本和扩大规模效率考虑,目前世界上的最大单座装源量,已经高达 500 万居里。因此, 鉴于传统的钴源辐照装置与加速器辐照装置的各自特点,必须在实际应用中慎重研究彼此 互补性定位的发展趋势已越来越被关注和重视。为了达到理想的的利润目标,国际上的一 些服务性大型辐照企业,目前都得慎重考虑现代化的加速器和钴源辐照装置的合理性配置。为什么辐射加工产业的健康发展一定要重视辐射加工业二极化发展趋势的企业性定位? 不可否认,对产业发展来说,辐射加工只不过是一种可供选择的高新技术手段,或工具, 而不是产品内涵,但是,源于核科技的这一高新技术具有如下与众不同的新特点:第一第一, 都涉及严格的规范性安全目标规范
11、性安全目标。由于这些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可能对人造成伤害的高强 度辐射,必须要求在高度安全性保障条件下,才能获得实施的政府许可,以确保在实施环 境中不对公众造成健康影响,不允许作为一种可随意普及推广并使用的生产模式。为此, 辐照装置的建造和使用都需要取得政府管理资质的特别许可;国家为确保这一特殊产业的 安全生产,也相应地制定了一整套的强制性规范和实施导则(目前,我国也已有这一整套 的制度) 。第二第二,由于设备的一次性投入都比较昂贵,不论是大容量的 辐照装置还是大 功率的高能加速器设备,价值都在几千万元以上,例如,投资一个 100 万居里级的现代 辐照装置,约需 1000 多万元的放射性钴源投
12、资和 1000 多万元的其它设备投资;而购买一 台 10MV80-100KW 级的 IBM 高能大功率加速器,也得化 4000 万元上下的设备投资;因3此,一旦投入而不充分利用都可能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这类大型系统,一旦建成启 用,就要求有足够的加工资源来保证其满负荷的生产效率,才会产生出可观的投资价值或 效益。这二个特点使得投资者和社会发展的政府管理,都必须在确定或核准企业目标时慎 重考虑可能带来的正面的和负面的各种影响。第三第三,辐射加工具有独特的跨行业多用途的 多功能特征,使得它完全具备形成跨行业的综合服务业条件,例如就其消毒灭菌功能而言, 它既可为食品、制药业服务,也可为一次性医疗
13、器械制造业服务,更可为其它许多相关行 业服务;就其辐射改性功能而言,既可以是制造业的一个生产工艺环节,也可作为改善微 电子器件成品性能或某些塑料制品的特殊性能(例如高温电线的后处理加工和轮胎橡胶的 预硫化工艺)的代加工服务环节处理;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样的组织形式真正有利于降低制 造成本和投资风险;因而是一个需要进行不断研究开发的问题。鉴于辐射加工效益的产生, 并不完全在技术本身,应用技术路线的合理设计也可能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这就构 成了辐射加工的企业模式趋向二极发展的演化问题:一极是使其发展成为一种大型生产企 业的基本生产工具;另一极是使其发展成为有助于相关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公共服务业 (
14、所谓辐照中心) 。一般地说,作为大型企业规范使用的基本生产工具,例如加速器成为流 水线上的一个工艺环节和在环境治理中成为一台专用设备,它作为一项核心技术,工艺流 程的针对性十分严格,不会考虑多用途服务的需要;而对于辐照中心而言,情况就完全不 同了。因此不同的企业定位,就会对设备提出完全不同的要求,和增加完全不同性质的配 套装置。一旦忽视辐射加工的这种二极化目标的合理规划,都可能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既 可以是一个难得的的机遇,也可能是一个陷阱。所以,技术作为企业成功的一个基本因素, 应当同时包括技术路线的实施和组织形式二个方面。如果操作组织得当,就是机遇,如果 组织不当,就会出现挑战,这就是事物发
15、展的辩证法。当电缆厂争先恐后地大量引进辐射 交联电缆设备时,恰忽视了这种技术可以是规模化生产交联电线的最佳途径,而并不是制 造电缆的一种最佳生产方式。 由此可见,辐射加工产业的发展有着比一般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更为复杂一些的问题, 需要进行更多的调查研究和思考。不论是已经建成的企事业的单位,还是正在研究加大投 入的创业者,对于他们来说,都有着美好的机遇但也会因企业定位不当导致破产的风险。 由此可见,为使我国辐射加工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步进行一些相关问题的研究探讨,同样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在我国当前经济持续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已为中国 的辐射加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难得的机遇,那些有着
16、强大资金实力和拥有潜在开发 能力并掌握着上游资源的企事业集团,必将因此而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又对 我们按原来发展模式形成的中小型企事业群体形成了如上所述的挑战:那些依然以小钴源 和小加速器为主,设施和管理落后,辐照产品以食品、保健品、中成药为主,或仅仅以某 一个产品作为服务对象的企事业群体,则其发展前景令人堪忧。所以我们认为,为了解决 这一历史形成的问题,针对辐射加工产业这一特殊情况,既需要有政府管理部门的介入, 也需要有企事业单位自身的智慧和自觉。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重新营造出一片欣欣 向荣的发展景象。 三、只有抓准方向才有成功的希望三、只有抓准方向才有成功的希望 辐射消毒灭菌
17、与辐射交联一直是我国核技术应用的两个重要领域。但以小钴源和小加 速器为主,设施和管理比较落后的服务业,不仅只能满足以食品(或农副产品) 、保健品、 中成药为主的社会需要,而且由于经营规模小,生产成本高,颇有面临失去竞争优势,而 出现被市场淘汰的风险。同时对政府管理者来说,如果继续放任不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 (主要是税收政策)的存在,而将受到“影响规范化市场形成”的指责。 事实上,据初步调查发现,以医疗用品为基础的消毒灭菌市场的需求量,只要组织合4理,足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产业支撑体系。例如,在华东地区已经出现了三个比较现代 化的机构,一个是苏州中核华东辐照中心,一个是 IBM 在上海浦东新建一家
18、辐照厂上 海核新辐照厂,再一个是台商在福建开设的吉星辐照科技有限公司。中核华东辐照中心装 备有 200 万居里级的现代化钴源辐照装置,上海核新辐照厂则是安装一台 IBM 型 10MV80KW 大功率加速器的医疗用品消毒灭菌的现代示范中心,吉星辐照科技有限公司则 是一个投资一亿多的既有钴源又有加速器的现代化辐射加工服务性企业。虽然在这一地区 已开始出现这类拥有超强辐照能力的加工中心,但这个区域内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市场并 未因此而饱和。据调查,马来西亚的 STERIL -辐照中心,有 50 的辐照产品来自中国, 澳大利亚布里斯本辐照中心的产品资源,也有 70-80 来自中国;即使在浙江杭州地区,
19、也有足够的医疗用品生产厂家可确保一个现代化的辐照中心满负荷地运行。在化工产品的 辐射交联市场方面,目前国内已有建成的生产线超过百条,但生产配置并不合理,有市场 前景的辐射交联产品(如电线)和适合于半导体辐照改性的加工设备并不多见,橡胶轮胎 的硫化工艺、环保三废处理的真正应用几乎还是空白。这表明,并不是辐射加工业没有前 途,而是怎样去占有这个市场,并形成自己的产业化体系。如不抓准方向抓准方向采取措施,你就 会失去机遇,分享不了这快本可分享到的这块蛋糕。 根据我国目前辐射加工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大体可给出如下三点评论:第一,技术超 前开发的投入远远不足,以致于许多有效益的工艺技术路线开发至今无人去做
20、;辐照用的 钴源还得依赖从加拿大和英国进口,技术成熟的高能大功率加速器还得听命于外国人垄断 经营,例如一套 IBM 型 10MV80-100KW 的设备(主机加束下装置)的售价高达 4000 万 元人民币。第二,这一事业并未真正引起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将其列入各级政府的发展 导引计划,也未真正引起有经济实力企事业集团的注意和重视,具体着手开发。第三,已 经形成的企事业单位由于体制原因,都无因势利导的振新行业产业化目标的自觉性和主动 性。四、浙江已到了四、浙江已到了“机不可失机不可失”的时候了的时候了 事实上,在国家的层面上,为迎头赶上国际发展的新形势,国务院除了形成大力发展 核电决策的同时,已
21、决定从 2004 年起开始实施“民用非动力核技术高技术产业化专项” , 明确提出用 5 年左右时间使我国的非核动力技术工业应用的产业化规模达到 1000 亿元的水 平,年均增长速度 15%;力争到 2015 年形成 3000 亿元的规模目标。其中,在辐射加工产 业方面的发展重点是:第一第一,在完善研发、扩大应用面的基础上,积极提升辐射产业现代 化的水平。其中包括,在医疗用品的辐射消毒灭菌方面,能在 2010 年用辐射法替代化学溴 甲烷或环氧乙烷灭菌消毒法,有 70-80%的替代率;同时要在开发辐射化工在环保中的应用 用 EB 法处理烟道气的工业应用,在 2010 年至少有 29 套能直接投产应
22、用。第二第二,重 点推广建设 100 万居里以上的工业 辐照装置,使我国的辐照装置全面现代化,淘汰不经 济的装置能力在 50 万居里以下的 辐照装置;并要力争在 2010 年达到一亿居里的规模。 加速器的发展重点是推广 13Mev 机型的工业应用,发展 3-4 Mev 机型(烟道脱硫用) ,积 极开发高能大功率加速器(10MV 以上/10-100KW)的机型,争取到 2010 年的实现工业辐 照总功率达到 1 万千瓦的目标。第三第三,积极推动行业性的联合重组,以充分发挥已有设备 的效益。走市场运作的路子,争取仅早形成辐射改性、辐射消毒、辐照食品、辐射化工以 及辐射环保等产品的大型集团化或基地化
23、目标,争取辐射加工的总产值能在 2010 年就可超 过 1000 亿元。对于浙江来说,显然已经到了要为发展辐射加工产业而及时采取措施的时候了,如果 不及时采取扶植性的发展措施,浙江将面临失去发展机遇的严重挑战。原因很简单,第一第一, 浙江的工业辐射加工资源十分丰富,在产品资源上已为形成辐射加工产业集团化奠定了可5行性基础。我省地处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下游经济开发区的腹地,有出海良港作为依托, 是我国传统的加工出口基地;其中包括医疗器械、中成药、五金家电和食品加工。国外先 进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已开始陆续进驻浙江;本省也已有 100 多家医用品生产企业,需经 过辐射灭菌才能出口和投放市场,年产能力已
24、达 30 多亿。根据我国已经批准加入的保护 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伦敦修正案”和“哥 本哈根修正案” ,在近几年必须实现与国际并轨,这使辐射灭菌技术取代 80%的溴甲烷灭 菌技术成为可能。预计在近 5 年就可形成一个年产 2000 万元的医疗用品的辐射加工市场, 目前基本上都得流往外省加工。浙江省技术物理应用研究所正在重点开展的半导体辐照改 性项目,从原料到最终产品都是浙江企业的强项(硅材料由杭州杭鑫电子工业有限公司生 产,芯片由绍兴华越微电子有限公司和杭州友旺电子有限公司等生产) ,全国最大的节能灯 生产出口基地也在浙江(浙江阳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仅
25、辐照节能灯芯片一项,就有 600 万元的产值。此外,作为中成药生产出口基地之一的浙江,几乎所有的出口产品,都将进 行辐射灭菌处理,年辐照量在 10000 吨左右。在调味品辐射消毒灭菌方面,仅杭州地区顶 新集团的康师傅方便面调料一项,就有 600 万元上下的年辐照灭菌产值。这就是说,组建 现代化辐射加工基地的市场基础已在浙江形成。第二,第二,以研究院校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浙江 辐射加工业,由于离现代工业化规模的要求相去甚远,不论在设备现代化上,还是在管理 体制上或经营理念上都存在着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而有被挤出市场的可能。例如,浙 江省技术物理应用研究所是目前省内唯一从事核技术工业应用研究与开发的
26、单位,在加速 器辐照半导体改性、交联电线电缆和热收缩材料的加工改性方面,虽然加工经验丰富、质 量可靠,经济效益良好;但由于设备跟不上现代化更新的需要,应用开发受到限制,要么 停留在只能为少数几家公司加工服务的规模上,而不能成为一个面向社会全方位服务的中 心;要么随着那些受市场诱惑而又投资不足的小企业的无序竞争下被市场淘汰出局。在 辐照装置方面,我省虽然已有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和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 利用研究所的辐照中心,但因不可与苏州中核华东辐照中心的 200 万居里相比;也不可与 福建的吉星辐照科技有限公司投资一亿多元包括同时建有大型加速器和 200 万居里钴源的 规模相比,而面临设备现代化的竞争而遭遇淘汰的危险。第三,第三,限制浙江经济发展的一个 瓶颈是能源,而化工生产和消毒灭菌等企业,不仅都是耗能大户和有恶化环境的倾向,而 辐射加工是一个利用自然辐射能的产业,对于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质量有极大的好处。因 此,辐射加工业确是一项适宜于在浙江发展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