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育思想中自然无为和柔弱不争对现代教育的启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德育思想中自然无为和柔弱不争对现代教育的启示.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老子德育思想中自然无为和柔弱不争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积淀,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优秀的传统德育思想。老子的德育思想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他唯一传世之作道德经更是中国德育思想史上的经典之作。本文主要探讨老子德育思想中的自然无为和柔弱不争思想,并根据这两大思想提出几点对现代教育的重要启示。 一、自然无为与柔弱不争思想 1、自然无为思想 老子讲道法自然(道德经25章)就是道。纯任自然,顺应自然,让万物自由地生长,尽情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点。老子又讲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37章),道永远是顺其自然不妄自作为的,但是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做的。无为是遵循
2、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反对人为的破坏与干扰。无为不是真正的无所作为,更不是天命论那一套消极悲观的思想,而是反对妄为、逆道而为。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道德经5章)老子认为,在天地之间就像有个风箱一样,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这说明有时多言、多做未必是一件好事,未必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老子讲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德经38章)。老子认为,礼是忠信的不足,是国家祸乱的开始。老子提倡自然之上的无为思想,充分肯定人的自然属性,反对礼这样的社会属性,并认为礼是强加给人的绳索。这一观点也充分体现了老子重内在实质轻表
3、面形式的深刻认识,他强调追求道的人要追求内在的朴实无华,摒弃外在形式的虚华。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道德经57章)老子主张,用清静无欲的方法治理国家,用奇谲诡诈的方法指导用兵,用自然无为的原则统率天下。这不仅体现了老子自然无为的观念,还揭示了不同质的矛盾应由不同质的手段或方法来解决这个普遍而深刻的哲学原理。 老子讲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道德经63章)老子主张,把无所作为当作最大的有为,做事要善于从小事着手,要用恩德去报答自己怨恨的人和事。老子强调做事要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因为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在积极宣扬自然无为思想的同时,也
4、指出要辩证全面地看待难易的关系,主张做事情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由小及大,由易到难,切勿好高骛远。 2、柔弱不争思想 老子讲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43章)。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却可以驾驭天下最刚强的东西,这是老子所提倡的柔弱胜刚强的思想,认为至柔可以驾驭并控制至坚。老子的观点,告诉我们,生活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不可以锋芒毕露,也不能急于求胜。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7章)。圣人在任何时候总是主动把自己放在最后面,不与人们争抢,结果反而在最前面;圣人也总是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但是最后却可以保全性命。 老子讲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
5、则新,少则多,多则惑。(道德经22章)老子的处世之道意义深刻,老子认为在生活中、在社会中,我们不必争先,企图获得全部,很多时候退一步才会海阔天空,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道德经24章)老子指出,真正的高人是深藏不露的,表面上看起来和常人没有什么不一样的,更不会可以去表现自己。因此,老子提倡贵雌守柔的思想,提倡为人要谦下退让、柔弱不争,老子反对主动进取的刻意做法。 二、自然无为与柔弱不争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1、尊重学生的自我想法,培养个性、思想、人格独立的学生 老子主张顺应万物的自然本性,追求原始的自然,切不可人为。在教育过程中,
6、这一点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应把自己的思想、主张强加于学生,应尊重、保留学生自己的想法。教育应培养个性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独立的学生。 2、切勿多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老子认为多言未必是一件好事,未必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时,不要过多地反复强调某个知识,以免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教师应该清楚地指出该知识点的重要性,讲述其大体内容,给学生们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让学生们自己深入理解,以得到一个更好的学习效果。 3、注重教育内容,简化教育形式和规范 老子反对礼这一社会属性,认为礼束缚了人们的本性。老子注重内在实质轻外在形式的深刻认识,对现代教育有重要的现
7、实意义。例如:现在,教师都会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巩固知识。但是,大多数作业都太过于注重形式、规范和外观,如此既不能让学生增长知识,又会耽误学生的时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舍弃一些不必要的规范和程序,注重对知识的追求。 4、优秀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方法,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老子在阐述自然无为思想的同时,揭示了不同质的矛盾应由不同质的手段或方法来解决这个普遍而深刻的哲学原理。老子强调事物的差异性,认为任何事物都没有一种统一的衡量方法。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承认每个学生的差异性,不能强求一律,优秀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方法。教师不应该片面地去看待学生,不应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一个学生是
8、否优秀的唯一标准。 5、教育要循序渐进,慎终如始 老子主张,把无所作为当作最大的有为,做事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由小及大,由易到难。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教师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一步一步地开展教育活动。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慎终如始,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6、教育过程中的柔弱胜刚强 老子认为生活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不可以锋芒毕露,也不能急于求胜。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同样可以运用于教育过程中,就是指,不论学生发生任何问题或者犯严重错误的时候,老师都不应该以急躁、强硬的态度处理问题,如果用强硬的态度面对学生,学生可能会因为害怕而逃避,这样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老师应心平气和地与学生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便解决难题。 三、结语 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和柔弱不争思想内涵丰富,即是老子生存处世的原则,也是治国之道,也可以运用于现代教育中。自然无为思想运用到现代教育中,就是要求教育者尊重学生的自我想法,注重教育内容,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并做到慎始如终。柔弱不争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是教育者在面对问题时要尽量保持平静,应以良好的状态面对学生。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