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兵法(十六):无形篇仅供参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兵法(十六):无形篇仅供参考.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班主任兵法(十六):无形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班主任兵法(十六):无形篇中国人是崇尚兵法的。在历代文学作品中都有大量的因善用兵法而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像诸葛亮,几乎成为中国人崇拜的智慧的化身。但是我们在研究兵法的应用时,也会遇到一定的提醒,那就是必须注意到兵法的基本前提:双方处于敌对状态,彼此间是你死我活的不可调和的武装冲突;胜负的双方仅以武力为依据,没有什么道理好讲,正义的可能会输,非正义的也可能赢;战争允许双方不择手段,行为上没有什么限制;战争的目的是征服或反征服,死多少人都不当一回事。所以,当把兵法原理套用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时,我们就得考虑到这个前提可能发生的变化已经由此引起的争议。有人说
2、,商场如战场,于是兵不厌诈,瞒天过海之术就全使出来了;在人际交往中,为了达到目的而不顾过程,厚黑学因此应运而生,并且还常常奏效,一些人屡试不爽。有人以次来否定兵法,否定兵法在军事生活以外的领域的应用,但是,我想,这不是兵法的实质。兵法是一种思想,不是具体的行为,具体的行为要根据具体环境而变化,这才是兵法的实质。孙子还有一句话,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说得多厉害啊。我们研究兵法,研究学生工作的技巧,就得首先考虑我们这种思想方法的害处或者说是弊端,否则,就难免被人所误解,以为师生之间也存在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斗争呢。兵法的第一个弊端是,既然是一种方法,就无可避免地在某种程度上从它所处
3、的环境中被割裂开来。因为方法是千变万化的,会因事、因时、因人而异,在现实世界中永远不要指望有什么固定不变的公式定理去套用。就好像学生学习,死记公式的人大都是学生方法不好的学生,真正聪明的学生是通过理解公式所揭示的规律而记住公式的。因此,常有人问我这种情况怎么办那种情况怎么办,我很难给出具体的回答。就是这个道理。汉朝时,有一个地方很乱,有人向刘邦举荐了一个人前去治理,刘邦召见这个人,问他的治理之道。此人曰,我还没到那个地方去呢,连具体情况都不了解,哪来的方法?刘邦觉得有道理,就任命他去了。后来,这个人果然把那个地方治理得很好。兵法的第二个弊端就更 致命 了。兵法是一种谋略,用在别人身上大家都津津
4、乐道,但是,如果用在自己身上,那感觉就不那么舒服了。人的心理都是这样的,一旦知道别人在对自己用谋略,马上就会产生反感。所以通常学生朋友看到类似班主任兵法这样的文章肯定要有抵触情绪,这也是正常的,是可以理解的反应。弊端既然有,就要想办法去克服。也许有人说,不要用谋略,就不会产生这些弊端。只要我们满怀一腔热情,照样能把事情做好。但是,这只是理想中的情形,现实生活中的教育,并不永远是那么美好的,纯洁的,仅有一颗爱心,没有工作方法,我们反而有可能会被教育所伤。因为这个世界有规律,人性有弱点,所以必然就存在符合规律与不符合规律的方法,好的方法,事半而功倍;不好的方法,甚至会南辕北辙。比如说治水。自古以来
5、,治水就是一大难题。有许多失败的例子,但也有成功之作,都江堰即为一例。我们现在去参观都江堰,可能会觉得平淡无奇,并不觉得它是什么人间奇迹。岷江水也很温顺,润泽整个成都平原,缔造天府之国之美誉。但也就是这么一个不太起眼的水利工程,却解决了大问题,以至于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受惠。应当说,李冰之前的太守们也不是不体察民情、也不是没有爱心,但他们实在是没有本事,缺少方法。我们千万不要以为都江堰是理所应当这样建的,事实上,直到现在,世界上仍有许多水利专家对其进行研究,而不得不叹服这是世界水利工程的一个创举。所以方法是必需的,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至于兵法的两个弊端,虽然是由兵法本身所带来的,但也并不是不可克
6、服的。三国时,刘备任命马超为平西将军,封都宁侯,对他十分爱护。马超也就大大咧咧地不怎么注意君臣礼节,和刘备说话时甚至经常直呼名字。关羽对此很生气,请求杀了马超,刘备不同意。张飞说: 这样的话,我们应当给他做出礼节的示范。 第二天,刘备召集全体将领,关羽、张飞一同带着刀恭恭敬敬地站在刘备身旁。马超进帐,看坐席上没有关羽、张飞,抬头见他俩站在那儿侍候,很受震动。以后就非常尊敬刘备了。于不动声色之中就使马超受到了教育,不留半点遗憾与副作用,难怪说张飞是一个粗中有细的人,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细,是大智慧的细。这是一种没有痕迹的智慧,是非常高明的智慧。再举一个例子。西汉陈平原来是为项羽做事的,后来从项羽那里
7、逃走。一次渡河时,船主见他一个美丈夫独自行走,怀疑他是逃亡的将领,腰中肯定有金银宝物,好几次打量他。陈平害怕,便脱下衣服,裸着身体帮船主撑船,船主知道他没东西,便算了。陈平巧妙地躲过一场杀身之祸。所以说,好的方法,应当是无形的。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种无形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它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不用强,顺其自然,虽然使用了方法,但是别人不觉得,以为顺理成章。尤为重要的是,方法与目的是一致的,损害别人利益的方法绝对不是无形的方法。第二:方法融入了个人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我们真诚、自然地使用它,以至于自己都感觉不到在使用技巧或谋略。所以说,最好的方法是没有形迹可循的,并不是刻意
8、为之,即使刻意为之,也非常自然,不被人感觉到。唐宣宗因甘露之变而衔恨太监,曾授宰相令狐绹把太监们都杀掉。令狐绹虽然也想诛灭太监,但考虑到其中一些人是无辜的,就秘密上了封奏折,其中说道: 今后对待太监,只要有罪的不姑息,有空缺不补充,这些人就自然慢慢地被取消了。 这是一种刻意的做法,但是自自然然解决问题,不用强,又丝毫不露痕迹。隋朝初的牛弘,史称 大雅君子 ,他的弟弟牛弼,好酒贪杯,经常喝醉。一次醉后竟射死了牛弘驾车的一头牛。牛弘回家,妻子迎面对他说: 小叔子把牛射死了 牛弘接着说: 正好可做牛肉脯。 干干脆脆的一句话,扫却了妇道人家的多少口舌。相信牛弘此举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其胸怀和人格的表现了
9、。把兵法用到无形的境地,就不会存在与现实割裂的问题。从古至今,熟读兵书之人比比皆是,但是真正能运用兵法带兵打胜仗的将领却寥寥无几,那都是因为生搬硬套的缘故。兵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无模可套,无迹可循,其细微之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班主任 )把兵法用到无形的境地,更不会出现副作用了。因为兵法就是我的行为的一部分,是人的本色,并非虚情假意,口是心非。有人说,待人真诚是最高的谋略,但是这种真诚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否则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或者可以这样说,没有谋略是最高的谋略。老子十七章有云: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意思是说,最好的统御者,人民群众不感到有他的存在;其
10、次,人民群众亲近和赞美他;再其次,人民群众畏惧他;再其次,人民群众轻侮他。老子在这里讲述了统治或领导优劣的四个层次,或者说也是四种境界。老子推崇第一个境界,用他在同一章里的话来说,就在于其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 我自然 。这就是说,领导者悠悠然不轻易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都说, 这是我们自己这样做的 。作为班主任,也应该用这个标准来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是属于哪一个层次,哪一个境界。有一些班主任,甚至不能让学生服气,学生不尊重他而轻侮他,这是最低层次的,这样的班主任不多,但是依然存在;还有一些班主任,很凶啊,确实让学生畏惧,但是也就是畏惧而已,属于倒数第二个层次,停留在这个层次
11、的为数众多;能够做到让学生亲近与赞美的班主任我认为已经很了不起了,而且学生还尊重他,不轻侮他,属于这样的班主任应该是有一批的,不管是老教师还是青年教师,我们身边都能找到这样的例子;但是依然还有一个最高的境界,那就是让学生真正的自主、自治,教师无为而治,发挥很大作用,但学生却感觉不到。这样的老师应该是民主型的老师,他起到老师应该起的指导作用,但是更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毕竟,学生的成长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是要通过学生的自我体验去完成的。学生学会了一样东西,不再说,这是老师教会的,他会说,这是我自己学会的;学生经历过失败取得了成功,却不再依赖老师或别人的帮助,他会自己寻找原因,总结经验,他用自己的大脑思
12、维,用自己的思想判断。 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 也许我们老师,应当更多的是成为这样的角色。要说明的是, 无为而治 绝对不是放任自流,什么事情也不做。汉朝时 萧规曹随 的曹参,便崇尚无为而治。当时吏员住的地方临近他家的后园,一些官吏每天饮酒作乐,声音都传到外面来了。曹参身边的人希望曹参游园时能听到这些声音,从而整治一番。谁知曹参听到这些声音,反而立即叫人布置宴席,拿来美酒,也同样这样欢呼,与那些官吏相应和。于是,左右的人就不再说什么了。冯梦龙评论这个例子时说,曹参是极力绘出了太平的景象,暗中消除身边人的谗言与无形。我认为,班主任也要有这种 无为而治 的思想,现在的 治 是为了将来的 不治
13、,而平时的 治 更要大胆放手让学生 自治 ,班主任从一开始就要有这种意识。一个老师,当他在班级时学生表现很好,但是一旦离开,学生却表现很差,不能够说这个老师的管理是成功的。这是一个思路问题。据说特级老师魏书生常年在外讲学,而他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照样学习很好,班级活动也组织得很好,这便是一个成功的典型事例。可见,魏老师能评上特级教师还是大有道理的。在日常的工作中,用无形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就会打开一片新的天地。试举几例加以说明。例一,幼儿园和小学现在都强调对学生的鼓励要有肢体接触。小孩子表现很好,教师看似不经意地摸摸其脑袋或拍拍肩膀后背,以资鼓励,对学生的鼓动非常大。有些小学甚至提出:今天,你
14、摸孩子了吗?不能不说是有一定道理的。对于教师来说,一开始可能有刻意的成分,但要力争做得自然,当形成习惯,与自我相融合时,也意味着教师的教育水平上了一个台阶。例二,学生成长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些错误,有些错误只是阶段性的,教师如果过分追究,反而会起到强化的反作用,反之,适当的容忍和忽视会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学生会在错误中成长。教师有时也要难得糊涂,不要总抓着学生的小辫子不放。汉朝时光武帝斩了王郎之后,缴收了王郎的文书,获得一些官吏与王郎勾结来往的几千封信件。光武帝一封没看,会同诸将把所有信件都烧掉了,他说: 让那些睡不着觉的人感到安稳无忧吧! 这是一种帝王的气魄与智慧。教师要学会抓大放小,而
15、且放也要放得无形。例三,对于一些脾气倔强易冲动的学生,不要指望强行把他的脾气扭过来,扭是扭不过来的。教师可以不动声色,有时明知学生这样下去会碰壁,也不加阻拦,而是默默关注。等到学生吃到苦头之后,暗中加以帮助或点拨,结果会有效率的多。高明的教师,有时还会人为设置一些陷阱或障碍,让性格有缺陷的同学去尝试体验,然后乘机再进行教育,当然要做的不着痕迹。例四,教师的真情投入往往是很重要的教育力量。上课时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调,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得牢牢的;教育学生时设身处地的关心,能够让学生心存感激;在学生犯严重错误的时候,一番义正词严语重心长的话语会让学生痛哭流涕;与学生亲近时的童心未泯或者真情流露,则
16、更能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这种真情也有可能是刻意为之的,但是一定得是真实的,而不是虚伪的,造作的。于漪老师上课给学生读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时,会沉浸进去而流出泪来,这种教育的效果是巨大的,但却是自然的。没有半点伪造的成分。无形虽好,做到却难。要真正实现无形,最最重要的不是技巧,不是方法,而是教师个人的修养,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当所有有效的方法都融入了我的思想和行为之中,我在使用这些方法的时候就会是很自然的,没有痕迹的,那么,我的方法也就自然是无形的,有效果的。就仿佛世间万物本来就是如此,一切都是理所应当,没有什么阻滞,没有什么别扭,可是就在不经意之间,多少不好的结果却已在暗中消除了。还是老子说的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能听起来是有点玄乎了,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感谢阅读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