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试题(附答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试题(附答案) .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新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试题(附答案) 不断努力学习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下文是查字典语文网为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大家一定要仔细阅读哦。 一、基础知识与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分) A.佝(gu)偻 逡(qn)巡 旋(xun)涡 东西二阃(kn) B.缱绻(qin) 撇(pi)开 癖(p)好 玲珑剔(t)透 C.干瘪(bi) 孱(cn)头 趿(j)拉 石室金匮(gu) D.攻讦(ji) 给(gi)予 潜(qin)藏 残羹冷炙(zh)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寒喧 钳制 走投无路 命运多舛 B.烟霭 斑驳
2、 刮垢磨光 抱残守缺 C.自戕 妥善 礼上往来 销声匿迹 D.遐思 急剧 迫不急待 破釜沉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办公室里,犯了错的我,低垂着脑袋,听任班主任批评教育,不赞一词;我想,他独自说完之后,事情也就算了。 B.直到受审,刘汉这个曾不可一世的商界“狂人”才痛定思痛地说了句心里话:“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吃,我落到今天这下场,教训真是刻骨铭心。” C.一走进校园,放眼望去,桃林中片片桃花尽情绽放,煞是美丽,好一派生机盎然、万卉争荣的景象。 D.但是必须注意,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一挥而就,即使在社会急剧变幻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3、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文学经典是指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伟大作品,它们在漫长历史中经受考验获得地位,具有丰富心灵和提升人生境界的价值不可低估。 B.柳永自从步入词坛以后,北宋词坛创作面貌为之一新,出现了新的格律和更丰富的创作内容,词坛有了第一位专业词人。 C.20世纪80年代初,当西服重新在国内出现时,被赋予了开放的符号意义,穿不穿西服则有了保守与否的政治含义。 D.京剧兴盛之后,徽剧艺人多学唱新腔,作为一种剧种的徽剧日渐衰弱,新中国成立前甚至濒临消亡。 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授予官职) 微以自文于君亲(文
4、饰) B.等之未有贤于鲧者(等待) 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处死) C.虽董之以严刑(督责) 专以射为戏,竟死(竟然) D.公始常欲奇此女(以为奇) 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免除赋税徭役)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在文学上,他提出“兴复古学”的主张。他自幼勤学,所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七录斋”。 B.东方和西方的科学中“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是说科学基础、黄金规则、道德热忱等来自东方的“光明”,而实验精神、科学方法等则来自西方的“法则”。 C.庄子又称南华经,是庄子和他的门人
5、以及后学者所著。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道理是庄子的一大特色。在思想方面,庄子提出了“兼爱”、“无为”思想。 D.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一本历史著作。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其“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更为后世史家所推崇。 7.下面文段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端午节,请分点概括,不超过16个字。(4分)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殉国,后人为追怀其高洁情怀,便以该日为节,举行各种纪念活动。端午节又有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别名,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有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古时,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持菖蒲、艾叶,喝雄黄酒的习俗,这些习俗,在我国
6、南方地区保存较完善。近年来,受中韩端午申遗之争的影响,端午节以及相关的端午文化正越来越多的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东南亚、澳洲、美洲、欧洲等地的若干国家,都有民间团体在端午日举行各种活动,端午节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节日。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题。 汉王既用滕公、萧何之言,擢拜韩信为上将军,引信上坐。王问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向争权天下,岂非项王耶?”曰:“然。”“大王自断勇仁悍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 信再拜贺曰:“唯信亦以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楚,请言项王为人。项王喑噁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
7、属贤将,此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谨,言语呴呴,人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印刓绶弊,忍不能与,此所谓妇人之仁。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都彭城,又背义帝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多怨,百姓不附,特劫于威强服耳。名虽为霸王,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人。唯独邯、欣、翳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大王之入武关
8、,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且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约,大王当王关中,民户知之。大王失职之蜀,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于是汉王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八月,汉王东出,秦民归汉,汉王遂诛三秦王,定其地,收诸侯兵讨项王,定帝业:韩信之谋也。 (节选自刘向新序,有删改) 注:刓(wn):磨损。 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王自断勇仁悍强,孰与项王 断:判断 B.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 臣:使臣服 C.百姓不附,特劫于威强服耳 附:依从,依附 D.民无不恨者 恨:痛恨 9.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
9、一组是( )(3分) A.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B.因问王曰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大王之入武关 而不在使者之目 D.今大王举而东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王刘邦采用滕公、萧何的意见,提拔韩信,拜韩信为上将军,并放下架子,虚心请教韩信,终于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 B.当刘邦问计于韩信时,韩信为感谢刘邦知遇之恩,把自已在项羽军营里了解的情况和项羽犯的错误都告诉了汉王刘邦。 C.韩信认为,项羽的匹夫之勇、妇人之仁、扎营彭城、放逐义帝、任人唯亲、任用降将、失去民心,已使他到了不攻自破的地步了。 D.汉王
10、深为韩信推心置腹的谋划而高兴,并采纳其计策,马上部署将领落实韩信的谋划,最终有了“收诸侯兵讨项王,定帝业”的局面。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又背义帝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3分) 译文: (2)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4分) 译文: (3)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3分) 译文: 三、诗歌鉴赏(7分) 12. 阅读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第四节,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11、 祖国呵, 我亲爱的祖国! (1)既然“我”只是“你”的“十亿分之一”,又如何能成为“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这样的表达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3分) (2)本节文字主要采用了哪一种手法抒发情感?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其身正, 。(论语子路篇) 汩余若将不及兮, 。(屈原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廉颇闻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能克终者盖寡。(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择善而从之。(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 亦以明死生之大, 。(张溥五人墓碑记)
12、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7题。 生命的滋味 几年前的一个夜里,我走在马路上,路边停满了车,走着走着,一只,两只,几只小猫从车底跑出来,似乎想跟我玩。我朝它们走去,才看见猫妈妈紧张地看着这几只小猫,更紧张地看着我。这一家人在城市里流浪,它们会幸福吗? 更早几年,还在学校,夜里我们骑着车,经过学校里的小河,一只猫妈妈带着自己的几只小猫正在行进的途中,它们大概是搬家了,顺着铁栅栏往校墙外走。见到我们,猫妈妈加快了步伐,一溜烟消失了,小猫也紧紧跟随,但还是有一个落下了,嗷嗷地叫唤。同学想把小猫抱走,我说,一会它妈妈会来找它的,我只是这么说。它们最后团聚了么?
13、前几天,我们去一处废弃的厂房考察,天气已经变凉,我们穿着厚厚的衣服小心翼翼地穿过铁丝网,来到一片荒废的建筑里。厂房里的机器早已搬空,玻璃都被敲碎,剪断的铁丝电线从高高的房梁上垂下。地面上堆放着杂物,墙上留下了涂鸦,有个地方写着:“阿凡提到此一游”。同事拽着我,感觉很害怕,说如果天再暗一点,真的像电影里的绑架现场。这是被城市遗忘的地方,曾经机器轰鸣,而在我们的眼里,未来它将熙熙攘攘。而今它仍然具有生命力,厂房的东侧空地长满了树木和没膝的杂草,周边的水泥地上长出了许多的野草。只是这生命不被承认,迟早有一天它们要接受割除和改造,成为与一片欣欣向荣的商业所匹配的景观。 当我们准备离开时,我受好奇心驱使
14、,来到一间小屋,想看墙上还未揭掉的字纸,却在地上,一处辨不清是毛毯还是沙发皮套的堆放物里,发现四只团在一起的小黑狗,它们的身体半截盖在被子之下,虽然简陋,却能给它们足够的温暖。离开之后,我们沿着马路继续考察,一只母柴狗甩着奶子穿过花坛,遥遥地看了我们一眼。厂房已经荒废多年,沿着马路的一边为了美观故意刷上了明亮的漆色,我曾预想会在那里遇到流浪汉,却发现那里有狗的一家。它们会不会饿肚子,小狗长大之后,会继续流浪吗? 不得不承认,这些疑问其实包含了作为人的我的自我关怀。生而为人,我们为生命赋予了重重的意义和价值。我们会为自己庆生,为亲友厚葬,我们设计并遵守种种制度和规则,并且一生都在理性和非理性、守
15、序和失序之间挣扎。然而在人群之外,在更广阔的空间里,生命简单而野蛮。一只小猫从无到有,从一团肉泥成长为捕食能手。一只从未受过宠爱的流浪狗照例每天觅食、哺育,却从未听说有哪只狗因为生活压力而自杀。生命脆弱,死亡的威胁从未消失过,然而这些生命却从未因为顾虑明天而自断。 人生之中有许许多多无可奈何的事情,痛苦与烦恼常存,有时出自强烈的打击,有时出自难以更改的性情。幸福圆满常常难以企及,想要得不到,得到不想要,骚动的欲望更加重了不幸的感觉,记忆里的伤痕和幻想里的末日让人更容易离开现实,变得像亡命之徒,与自己作着旷日持久的追逃噩梦。然而在计算收入和个人颜面的房间之外,世界以无比宽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生灵,
16、让它生,让它快活,让它以本能延续自己,而非用道德和律法、成文和不成文的规矩裁定它的本质,羁押它的未来。 当有一天,我们迎来了死亡。人生中曾有的痛苦喜乐也随我们一同死亡。生命中的各种滋味与我们同生同死,并且,因为苦,我们识别出了甜,因为甜,我们识别出了苦残缺与完美,虚浮与实在,与我们同生同死,并因为我们身处其中一端,我们也同时拥有了另一端。 (选自2014年第1期散文,有删改) 14. 第段中,作者为什么要描绘树木、杂草、野草的繁盛景象?(6分) 15.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段中两处划线句的含意。(4分) (1)生而为人,我们为生命赋予了重重的意义和价值。 (2)从未听说有哪只狗因为生活压力而自杀
17、。 16.第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17.结合全文,探究第段中“不得不承认,这些疑问其实包含了作为人的我的自我关怀”句的丰富内涵(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0题。 文学的“粥化” 要是没有敦诚、敦敏两兄弟,和张宜泉写给曹雪芹的诗,还真不大相信红楼梦里作者自己说的,他是在“茅椽蓬牖,瓦灶绳床”的贫困状态下,“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地进行创作的。 敦氏兄弟这两句诗,“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举家食粥,也许有诗人的夸张,有酒可赊,说明还不到断顿的程度。但曹雪芹晚年的艰难,是确凿无疑的。 喝粥的人能写出如此伟大的作
18、品,真让我们吃干饭的人羡煞愧煞。 于是我相信,粥与文学或许有些因缘。郑板桥在山东做官的时候,给他家人写信,就说十冬腊月,凡乞讨者登门,务饷以热粥,并佐以腌姜,可见他是对粥比较了解的文人。苏东坡在大风留金山两日写过“半夜不眠听粥鼓”,描写了寺庙里的和尚,是怎样等待着天亮以后的这顿粥的。因为和尚没有晚餐这一说,连做梦也惦着那碗热烫的稀粥。 食粥,可分主动与被动两类。主动食粥者多半系快活之人,为使食物更滋润地进入肚子,或“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考虑到肠胃的消化能力实际需要,才喝粥的。这时候,粥是辅助食品,不唱主角。一旦粥挑了大梁,那就成了被动食粥,非喝不可,不喝不行,粥稀得可以照见人影,喝的人通常就
19、不快活,或很不快活了。所以,饥饿只能产生现实主义,如曹雪芹,而吃饱了以后的作家,如当下你我之辈混迹于文坛者,只能写出打呃文学,大概也不是什么妄言。 虽然粥和饭成份相同,但形式颇异,一为流体,一为非流体,区别在于水和米的比例上。由此可见粥的最大特点就是水份比较多,而干物质比较少。粥可以填满胃部,但不耐久,两泡尿一撒,就饥肠辘辘了。在文学范畴里,凡兑水太多,言之无物者;凡米粒甚寡,内容空洞者;凡文字游戏,华而不实者;凡思想浅薄,识见鄙陋者;凡前车后辙,老调重弹者;凡鸡零狗碎,茶杯风波者;凡无病呻吟,感情廉价者;凡假冒伪劣,粗制滥造者1这些当代文坛屡见不鲜的现象,大概都可称之为文学的“粥化”危机。
20、社会需要货真价实的精神食粮,读者需要结结实实的文学营养,这是时代赋予作家的使命。 但是,不幸的是,在当下物质第一的世界里,那些自以为是永垂青史的大师级作家,那些自以为是千古绝唱的了不起作品,之所以愈来愈不堪入目,愈来愈被人不以为然,就是由于他愈来愈多地兑进太多的水,而愈来愈少地放进米粒。若是减去那些大家看腻了的老套路、变换不出新花样的性描写、令人恶心的陈词滥调,和大家都能猜想到的情节、故事、结局,就实在没什么干货了。文学出现了“粥化”现象,十之八九,是由于作家的那块地里,打不出几粒粮食的缘故。2 如今,把煮粥的办法运用到文学上来,几乎成为作家的手段:本是短篇,硬拉扯成为中篇;本是中篇,拼命兑水
21、,扩充膨胀,以长篇面貌出现。一部作品叫好以后,跟着拷贝出若干同类项的复制品,影视剧取得成功以后,立马一鸡两吃,长篇小说跟着上市。在经济效益上,也许能有可观的收入,但读起来,就很不舒服了。因为往粥里掺的是水,至少不硌牙;可是往小说里掺的东西,味同嚼蜡,那就令人反胃了。说不定还会混入一点三聚氰胺,那可就害人了。 “粥”字若没有其中的“米”字,就是“弱”。因此,弱化的作家,写出粥化的文学,是一点也不奇怪的。让读者喝这样光灌大肚的粥,实在是有愧于掏钱买书的读者。其实,文学作品,有多少米,做多少饭,绝不拼命兑水,属于职业道德。红楼梦里有一回说到给贾母开饭,竟无法多出一碗来给别人吃,于是从贾母嘴里,便说了
22、那句“可着头做帽子”的成语这对作家来讲,倒是至理名言。 (有删减) 18.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行文脉络。(6分) 19.文章第段和第段两处画线句子分别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 20.请根据文本内容,概括当下文学“粥化”的原因。(6分) 七、作文(70 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请以“打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
23、文体正确;不得抄袭;不盲目抒情,不无病呻吟。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2014.6 一、基础知识与语言文字运用 1.B(A项“旋涡”中的“旋”应读为xun,C项“趿拉”中的“趿”应读为t,D项“给予”中“给”应读为j。) 2. B(A项,寒喧寒暄 ;C项,礼上往来礼尚往来;D项,迫不急待迫不及待。) 3. A(A.原指文章写得好,不需要再添加一个词语,现也指一言不发。B.痛定思痛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之后,回想以前的痛苦。C.万卉争荣:春季很多种鲜花争相开放。常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景象繁荣兴盛。D.项“一挥而就”应为“一蹴而就”。一挥而就:指绘画、书法和写文章,一动笔很快就完成了。形容才思敏捷,才智聪颖。一
24、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4.D(A. 具有丰富心灵和提升人生境界的价值不可低估,句式杂糅,应删除“具有”或“不可低估”; B.中途易辙,应把“自从”放在句首;C. 缺少主语,删除“当时”。) 5. A(B.等: 比较 C.竟死 竟: 一直到 D. 奇: 使与众不同) 6. C(“兼爱”思想是墨子提出的。) 7. 起源传说(或起源) 节日别名(或别名) 民俗活动(或习俗) 文化影响(每点1分) 二、文言文阅读 8.D(恨:遗憾。) 9.A(A,”以”都是凭借的意思;B,趁机(于是),通过;C,主谓之间取独,的;D,表承接,表转折。) 10.C(“已使他到了不攻自破的地步了”,于文无据。事实上项羽的军事实力依然很强大。) 11.(1)(项王)又违背了义帝的盟约,把亲近的人、喜爱的人封为王,诸侯心里不平。(得分点:“背”“亲爱”“王”各1分) (2)适逢双方使者的车辆往来频繁,元军邀约我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得分点:“会” “交驰”“当”“ 纾”各1分) (3)这时候,沛公站起来,整理衣服向他(郦食其)道歉,邀请(他)坐上座。(得分点: “摄”“谢”“延”各1分) 评分注意:在考点准确落实的基础上,还要看语意是否把握准确,每句的句意不通扣1分。 第 15 页 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