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新《榜样6》观后感(26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最新《榜样6》观后感(26篇).doc(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新最新榜样6观后感(26篇)嘉欣榜样6中所讲述的就是这样一群的优秀儿女,他们无私奉献,爱岗敬业,不忘初心,历久弥坚,把对党对人民的一腔忠诚和拳拳报国心谱写出一章章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诗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最新榜样6观后感(26篇),希望大家喜欢!榜样6观后感【篇1】12月8日晚,河东镇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观看了榜样6(建党100周年特别节目),让党员在收看过程中感悟榜样的力量,接受心灵的洗礼。全体党员通过电视直播,在大屏幕上全程收看了“七一”勋章获得者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草原之子、牧民英雄廷巴特尔;边境线上的活界碑魏德友;当代愚公黄大发;“燃灯”校长张桂梅;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贴
2、心书记”孙金娣;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美丽三沙建设者、祖国南大门守护者七连屿党工委;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导弹专家陈定昌8人的先进事迹。通过嘉宾现场访谈、诗朗诵、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展现了积极投身为民服务一线的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勤恳扎实、忠诚担当的闪亮品质。观看结束后,全体党员纷纷表示,先进模范作为优秀党员的代表,他们的事迹震撼人心,他们的品质令人钦佩,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在任何时刻都不能忘记党旗下“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和弘扬新时代榜样精神,对标先进见贤思齐,对表榜样拷问初心,把榜样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履职尽责,争创一流,努力
3、彰显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政治底色和使命担当。榜样6观后感【篇2】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鼓励党员干部向榜样学习,12月8日晚,耈街乡以党支部为单位,分别组织党员集中观看由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6(建党100周年特别节目)专题节目,激励大家向榜样学习,汲取奋进力量,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榜样6专题节目重点宣传“七一勋章”获得者和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对象典型事迹,通过典型事迹再现、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彰显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
4、锋模范作用,诠释了党员热爱祖国、舍生忘死的伟大精神。观看结束,大家纷纷表示,看了专题片深受感动,备受鼓舞,从榜样的事迹中学到了很多难能可贵的精神。今后,会将学习到的精神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勤于奋斗、奋力向前,担当责任、乐于奉献,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为推动耈街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榜样6观后感【篇3】“我的肉体生命在其(去)哪一天,就干其(去)哪一天。不骄傲,不自满,再多的困难我都不怕。只要人民能得到好处,我愿意用命来换”榜样6录制现场,一个并不算高大的的身影,在初心台前宣读着自己的入党志愿书,声如洪钟,铿锵有力。即便操着一口不易懂的贵州话,现场的每一个人还是被他的情绪所感染。
5、他便是用36年时间,在悬崖峭壁上凿出9400米“救命渠”的黄大发。他是“七一勋章”获得者,是“时代楷模”,是“感动中国人物”,是“最美奋斗者”而在这些闪耀的荣誉之下,他也是团结村的老支书,永远的共产党员,以及,一位可爱的“80后”。走路两步并作一步、上台阶小跑着如果无人告知,很难相信眼前这位精神抖擞、步伐稳健的老人家已经86岁。“老支书修渠这么多年,上上下下,已经习惯了。”同行的团结村村民说他们都是黄大发看着长大的,两位稍年长一些的村民还曾跟着黄大发一起参与修渠工作。即便已经卸任村支书近17年,大家也依然亲切地称呼他为“老支书”,因为他带领着村民们一步步走出了曾经贫穷、困顿的生活,让村民们过上
6、了有白米饭吃、有水喝的日子。现在的团结村,彼时的草王坝,曾是远近闻名的穷村子。“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苞谷沙,过年才有点米汤喝。那时候的草王坝,没水、没电、没路,群众一年到头吃苞谷饭。”黄大发这样说道。草王坝属于喀斯特地貌,海拔1250米,山高岩陡。雨水刚一落地,就顺着空洞和石头缝流走,很难留存。村民经常要走两三公里才能找到一个河沟,来回走两个小时挑水吃。“第一遍淘米洗菜,第二遍洗脸洗脚,第三遍喂猪喂牛,一盆水,村民要用三遍。”水,是草王坝人的穷根,也是他们日日夜夜的期盼。1995年,一条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水渠竣工。这条由黄大发带
7、头开凿的、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大发渠”的天堑之渠,跨过了3个村、10余个村民组,不仅解决了数百户村民人畜饮水难的问题,还满足了田地灌溉用水等,彻底结束了草王坝滴水贵如油的历史。渠修好后,黄大发又带着村民们改造了400多亩梯田,种上了水稻。此后,即便遭遇旱情,有“大发渠”的滋润,村里的水稻也能保证丰收,彻底实现了“旱涝保收”。近些年,随着产业发展,更是形成当地特色品牌“天渠大米”。“1996年通电,2008年通路,现在我们家乡正在修高速路,明年就完成了!”黄大发骄傲地说道,言语之间满是欣慰那个他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村落,已经脱贫摘帽,正大踏步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榜样6观后感【篇4】“要老老实实做人
8、,踏踏实实做事。”“不要为自己着想,要为人民着想。”“做每一行事我们都要带头。”“我们作为一个党员的话,就是要多做事,不管你怎么说,如果一件事没做,就没得意思。”这是记者问到黄大发对青年党员有什么寄语时,黄大发提到的。而实际上,这也是这名有着62年党龄的老党员一直践行着的初心与担当。在那个物资紧缺、技术落后的年代,“大发渠”的开凿可谓困难重重。一锤锤凿、一钎钎撬,前后两次动工,跨越整整36年,最终引得活水来,凭的就是“一锤一钎干革命,愚公移山志如钢”的精神,靠的就是“我们共产党员不讲虚的,就是要带头干,干出来让老百姓看到”的劲儿。1958年,黄大发被推选为草王坝大队长,次年,24岁的他加入了中
9、国共产党。“我决心为村民干三件事:引水、修路、通电。”这是黄大发当时立下的“军令状”。虽然在村民看来无异痴人说梦,但黄大发心里却有底:“草王坝缺水,但几公里外的野彪村水源富足,只要劈开阻隔两村的灵宝山,水就能流进草王坝。”那个时候,一千五百公里外的河南林州“红旗渠”工程火热进行,黄大发备受鼓舞,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带着乡亲们开始修建草王坝的“红旗水利”,计划将附近一条水量丰富的螺丝河水引进村里,工程总计15公里。“我们修的渠一开始也准备叫红旗渠。”一位村民笑着说。不过草王坝的“红旗渠”最后以失败告终。“那个时候不懂技术,测量竖起竹竿用眼睛瞄;没得水泥,沟壁直接糊上黄泥巴作数,锤子钢钎靠蛮力凿,进
10、度特别慢,洪水一来,沟渠被冲得稀巴烂修修补补十几年,办法想尽,可水就是进不来。”“我当时很难过,但我觉得,我们党员必须遇事坚定,不能动摇,渠总有一天要修成功。”黄大发并没有就此被吓倒。1992年春天,修渠工程再次启动。因为有上次的失败,村民们对这个修了十几年都没修通的水渠还是持怀疑态度,黄大发坚定地回应:“我是党员,我是拿生命去换水,我用我的党籍来保证。”修渠开始后,从材料运输到实地施工,年近六旬的黄大发总是冲在最前面。“那会儿我们就跟着老支书,早出工晚收工,穿草鞋上工地,手脚都磨出了血泡。”“遇到一些危险陡峭的地方,老支书自己绑着绳子就去干了”放炮需要的炸材,是他来回步行36公里到乡镇背回来
11、的。筑渠需要的水泥,是他亲自到县城“押运”回来的。有一次运水泥车行至半路突遇暴雨陷入泥潭,黄大发担心水泥被偷,硬是在水泥包上睡了一夜。如今的“大发渠”已是热门景点,渠道边上修建了木栈道,黄大发的老房子也被改造成“党代表工作室”,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我接待我们的游客,能讲一下我们修渠的故事,讲一些共产党人的精神。我很高兴啊!”榜样6观后感【篇5】“这个是杜富佳,杜富国的姐姐,现在在贵阳。”“这个是山东电视台的记者,她之前来采访过我”在让记者输入自己的手机号后,黄大发开始边翻手机里的通讯录,边向记者一一介绍。“您记性真好!”“那是,我记性好得很!”看着记者震惊的眼神,黄大发有点“小傲娇
12、”地说道。生活中的黄大发,就如同邻家的老爷爷一般,真实、质朴、亲切、可爱。“吃饭没得?不拍了不拍了,先坐下吃饭。”“我不累,我不累,你们辛苦了。”看到记者吃饭时候还在拿着照相机拍照,他会招呼记者赶紧入桌吃饭。紧张录制之余,面对记者的询问,也一直表示状态良好。交流过程中,黄大发会提出殷切期望,“要好好工作,精益求精”“要多传递好人好事,要讲好我们的中国故事”。也会叮嘱记者“要好好吃饭,注意身体”“找朋友不要慌,要合适才行,要对你好”如同家里的长辈,言谈间尽是关切。聊到兴起时,甚至还老顽童般地跟记者比起了手劲。那双手握起来温暖、有力,手上的“一沟一壑”都是常年劳作、开渠垦地的见证。榜样6录制结束的
13、第二天,一行人就要返回贵州。临别的时候,黄大发反复向记者发出邀请:“一定要来看我,一定要来找我耍哈!”我们一定会去看您的,看看您生于此长于此奋斗于此的团结村,走走凝结您毕生心血的“大发渠”,尝尝清冽的泉水和它孕育的“天渠大米”,最后,再听您跟我们讲讲共产党员的精气神!榜样6观后感【篇6】20世纪60年代,草王坝人在政府的支持和黄大发带领下,第一次大规模修渠,却因技术等原因,耗时10多年也没修成。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但黄大发不肯服输。1989年,年过半百的他到附近的水利站,一边帮工一边学习。3年多时间里,只有小学文化的他从基础学起,下苦功夫,硬是掌握了许多水利知识。1990年腊月,天寒地冻。为了
14、修渠资金,黄大发赶了两天山路。等找到原遵义县水利局领导时,已满身是泥,一双旧解放鞋磨破了,露出冻得发紫的脚趾。“草王坝大旱,地里颗粒无收,我要带领群众修渠引水。”黄大发从破烂不堪的挎包中掏出立项申请报告。当时,遵义县一年的水利资金不过20万元。据初步测算,从水源地取水到草王坝要经过大小9处悬崖、10多处峻岭,水渠需要从离地几百米高的大土湾岩、擦耳岩和灰洞岩的悬崖峭壁上,打出半幅隧道,需要五六万个工时。草王坝才一两百个劳力,怎么完成这么大的工程量?黄大发撂下一句话:“一年修不成,修两年;两年修不成,修三年。哪怕我用命去换,也要干成!”榜样6观后感【篇7】1992年春,引水工程终于开工,57岁的黄
15、大发带领200多名乡亲,浩浩荡荡奔赴工地。有次炸山出现哑炮,黄大发准备前去查看,有人突然大喊“要炸了”。情急之下,他用随身的背篼罩住自己,碎石块刹时满天飞。万幸的是,碎石只击破了背篼,擦破了他的手臂。1993年,工程进行到异常险峻的擦耳岩,垂直300多米高,放炮非常危险。黄大发第一个站出来,带几名党员上到山顶,把绳子拴在大树上,再系到腰上,顺着石壁慢慢往下探,寻找放炸药的合适位置。“共产党员怕牺牲能行吗?先烈们拿身体去堵枪眼,我们做事就要有这种精神。”黄大发说。1994年,水渠的主渠贯通。清澈的渠水第一次流进草王坝,村里的孩子跟着水流跑,村民们捧着渠水大口地喝:“真甜啊,真甜”从没见过黄大发流
16、泪的村民发现,老支书躲在一个角落里,哭了。1995年,一条跨三重大山、10余个村民组,总长9400米的水渠全线贯通,草王坝彻底告别了“滴水贵如油”的历史。村民以黄大发的名字命名这条渠,叫它“大发渠”。榜样6观后感【篇8】“大发渠”通水后,黄大发马不停蹄地带领村民“坡改梯”。村民徐国树记得,自家“坡改梯”后有了4亩梯田,全部种上了水稻。1996年,亩产达到1000多斤。和徐国树一样,草王坝的村民从此吃饭不愁。接下来,是修路、通电。黄大发每天带领100多名村民上工,大家齐心协力,4公里的通村公路很快铺通。1996年,村里通电工程启动。黄大发带头拿出100元,村民凑钱1万元。一圈上百斤重的电线,村民
17、挽在肩头往前拉草王坝村,终于亮起了电灯。黄大发又商量着修学校。没有老师怎么办?黄大发要求村里几个上过中学的年轻人回来当代课老师,其中就包括他在外打工的小儿子黄彬权。拗不过父亲的黄彬权回村里教书,一干就是十几年。迄今,草王坝走出30多个大学生。昔日的草王坝,如今已更名为团结村。近年来,在黄大发的精神感召下,团结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发展起中药材、有机稻米、有机高粱、精品水果,养起了肉牛、生态猪和蜜蜂,解决就业1100多人,人均年收入突破万元大关。2019年底,团结村顺利脱贫出列,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清零。在团结村,民宿、露营、农旅基地等旅游项目陆续入驻。预计2022年7月通车的仁遵高速在团结村设了下
18、道口。届时,从遵义城区到团结村只需半小时车程,团结村的致富路将越走越宽。榜样6观后感【篇9】1959年初冬,黄大发在入党志愿书上郑重写道:我要求入党是为人民全心全意服务到底,帮群众当好勤务员,不怕牺牲,不怕困难,不怕流血“共产党员就是要干一辈子,不干半辈子。”有着62年党龄,当了46年村干部、38年村支书的黄大发说。如今,早已退休的他每天佩戴着闪亮的党徽,仍在为村里的事忙前忙后。“思想齐不齐,想想大发渠”,已成为团结村干部群众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2018年,团结村建成“大发渠党性教育陈列馆”,黄大发的老屋成为党员政治生活馆。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到这里聆听黄大发讲党课。同时,他也被邀请为各地领
19、导干部讲党课。“愚公移山就是为人民服务,让我再活一次,我还做愚公。”黄大发说。榜样6观后感【篇10】鼠年那时,这场规模浩大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气势汹汹地来临,连地处大山深处的团结村也感受到了它的凶猛。“这个疫情防控工作很重要,不要认为我们没有事就不放在心上,疫情防控人人都有责任,不准打牌、不准办酒。”时代楷模黄大发说。自疫情发生以来,黄大发主动当起了村里疫情防控的义务宣传员,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劝导乡亲们按上级要求科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黄大发告诉记者,他是一名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宣传疫情防范知识,要传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告诉群众,要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不要走家串户,打扫好周
20、围环境卫生。在黄大发的带动下,团结村的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也纷纷行动起来,成立了返乡农民工志愿服务队,在村支两委的统一调度下,积极投入到团结村疫情防控工作中。“疫情就是命令,我们发动百余名党员、志愿服务者参与,每天战斗到村到组,严格落实网格包保责任到组到户到人,做到宣传全覆盖。”平正仡佬族乡人大主席敖文红说。此外,团结村支两委根据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重、宣、查、管、堵、巡、杀、导”八字措施,全面深入、周密细致地防控疫情。平正乡团结村党总支书记王朝海介绍:“我们主要以八字措施为抓手,一是“重”高度重视,二是“宣”大力宣传,三是“查”地毯式巡查,四是“管”监督管理,五是“堵”对出境的交通、进入的
21、车辆进行拦堵和对人员的拦堵,六是“巡”24小时进行巡查,七是“杀”在我们村的每个密集场所进行消毒杀菌,第八是“导”引导群众舆论。”据了解,团结村成立了5个临时党支部、组建了3支志愿服务队、出动了10台宣传车,动员党员、村民组长、护林员、公益岗位就业人员、热心人士等近200人,每天进村入户向群众不间断地做好宣传、劝导、排查和清扫公路,共发放、张贴宣传资料6000多份,拉宣传标语100多条,入户包保宣传排查724户2997人。榜样6观后感【篇11】贵州遵义草王坝村(现播州区团结村),一个被层峦叠嶂的大山遮得严实的村庄,缺水是草王坝的穷根。千百年来,这里的人祖祖辈辈吟唱着一首民谣:“山高石头多,出门
22、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村里有一位老人叫黄大发,他不甘心、不信命,偏和大山较劲,他用36年的时间干了一件事修水渠。黄大发,1935年出生于草王坝村,23岁光荣入党,这一年,他被全村推选为大队长。意气风发的黄大发撂下了“狠话”:修水渠。于是,在黔北的莽莽深山里,黄大发带领草王坝村民修渠,这是一条遵义的“红旗渠”。可现实无比残酷。他们不懂技术,测量仅靠竖起竹竿,两边人用眼睛瞄;缺少水泥,沟壁上直接糊上黄泥巴作数;没有导洪沟,沟渠不盖板,洪水一来,脆弱的沟渠被冲得稀巴烂壮志未酬誓不休。为此,黄大发四处求教,自学水利技术。一听说哪里有在建的水库沟渠工程,就立刻背着干粮匆匆上路,前去“取
23、经”。1992年的春天,黄大发带领村民一头扎进深山开工凿渠。日复一日不停歇,黄大发每天带着200多人的队伍进山,施工队在前面凿壁打槽,村民们在后面挑土砌堡。苦心人,终不负。1995年,这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地跨3个村10余个村民组,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生命渠”通水了!通水那天,山崖上、水沟边,人山人海,鞭炮声、鼓掌声,不绝于耳,杀猪摆席、搭台庆功,好不热闹!这是草王坝村民们最高兴的一天,千百余年的梦终于实现了!大伙簇拥着黄大发上台讲话,站在台上的他沉默良久,欲言又止,一个字都说不出口,眼泪顺着黝黑、皱褶的脸庞直往下流。“不怕山高石头多,苦干就能把贫脱,打岩引
24、水造梯田,穷村变成金银窝。”如今的草王坝,村民的荷包渐渐鼓了起来,幸福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榜样6观后感【篇12】暮色正近,水汽顺着草根儿往上爬,月儿悬在半空。月下一壁山崖,如一把刀平切下来,草木不生。再往下,隐约有一个人影从山腰向那壁上缓慢挪动。“那个就是黄大发。”同行的遵义市播州区委组织部的一位同志笑道,一行人便从山脚追将上去,没几步,露水便将鞋面打得湿透。抬头看黄大发,他却已经驻身,一支烟噙在唇间,喷出的烟雾使他的面目更加模糊。及至近前,黄大发未等众人喘口粗气,复又转身向上攀去,只隔着几人看见他头发灰白。再行十几分钟,竟见到一片稻田,如阶梯般层层叠在这陡坡上,正讶异间,却见稻谷掩映间一条石
25、渠蜿蜒曲折。溯渠而上,便到壁立处,这渠便从这绝壁中穿凿而来,如一条链子挂在人脖颈处。 “这就是大发渠。”同行者介绍,“这是草王坝的救命渠!”老人蹲下身去,撩一捧清水起来,招呼记者,“这水能喝嘞!”话匣打开,老人讲起这渠的来历。“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谷沙,过年才有点米汤喝。这首民谣一直唱到1995年,那时候的草王坝,没水、没电、没路,群众一年到头吃包谷饭。”与草王坝缺水的窘境相比,几公里外的野彪村却水源富足。只可惜两村之间被大山绝壁隔断,草王坝只能望水兴叹。1959年,23岁的黄大发被推选为村里的大队长,立誓修渠引水。然而,10余年的修渠,测量靠竖起竹竿,两边人用眼睛瞄;没有水泥,
26、沟壁直接糊上黄泥巴。“当时根本不知道什么导洪沟、分流渠。”洪水一来,几下子就把沟渠冲垮了。修修补补十几年,水就是进不了草王坝。村民们心灰意冷了,纷纷打起退堂鼓,修渠的事情一搁就是十几年。在一次全乡大会聚餐时,一个干部打趣黄大发:“黄书记,是大米饭好吃,还是你们草王坝的包谷沙好吃呢?”1989年,已是53岁的黄大发,向组织申请到乡水利站跟班学习。“三年时间,掌握了修渠的技术,摸清了其中的奥妙。”回村再开动员会,有村民抵制,为首的就是黄大发的舅公杨春发。“大发,你要把水引过来,我拿手板心给你煮饭吃。”但会散后,杨春发还是悄悄将39元钱塞进黄大发的手里。几斤黄豆、几只鸡、几斤蜂糖,陆陆续续凑到村干部
27、手中,以便黄大发和村干部们拿到场口卖了换钱买材料。1992年春,水渠动工。每天,200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开到山崖,施工队在前面用油钻机凿石壁打槽,村民在后面跟着填土方,干得热火朝天。道路不通,是制约修渠的一大困难。有一次,黄大发去城里拉水泥回来,到离草王坝30公里的地方突然下大雨涨水,车陷入泥潭。天又黑了,黄大发怕水泥被偷,就睡在水泥上,淋了一整夜的雨水。第二天,黄大发在附近通过当地村支书找来十多个人帮忙,才把车推出了泥潭。水泥运到村里,村民们又用背夹,一袋袋步行六公里爬坡上坎背上大山。擦耳岩是水渠最艰险的一段,壁立千仞,看着就叫人两腿打颤。黄大发们硬是靠着风钻和钢钎、二锤这些简单工具,在离地
28、面高近300米的悬崖上开凿出一条长170米的水渠。就这样克服重重困难,经过两年多难以想象的艰苦努力,一条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大渠终于竣工。那天,全村杀猪摆席,隆重地举行庆功宴,黄大发和村民们都流下了热泪。汩汩清水流到草王坝,不仅解决了数百户群众人畜饮水难,还可满足稻田灌溉用水。草王坝从此旱涝保收,彻底结束了滴水贵如油的历史。有了水渠保障,黄大发又带领群众开展“坡改梯”,稻田从240亩增至720亩。昔日草王坝的荒山荒坡,如今变成了良田。如今的草王坝,虽然还没有脱贫,但是百姓的荷包却日渐鼓起来。养殖成了每家每户的产业,少则一两头猪,多则二三十头牛
29、、百多只羊。黄大发自己家,每年最少养两头大肥猪。“单是卖猪,一年少说也能挣个四五千。”黄大发咧开嘴,稀稀落落的牙却难掩笑容。榜样6观后感【篇13】草王坝村,还是那个贫穷、落后、愁苦的草王坝村。穷到有的人全家只有一条裤子穿,穷到村里很多男人娶不上媳妇“好个草王坝,就是干烧(指干旱)大,姑娘个个往外嫁,40岁以上的单身汉一大把。”小小草王坝村,民谣可真不少,仔细一琢磨,个个因“穷”而起。想想也是这个理,没有水,没有钱,没有白米饭,哪能留得住人?哪里富得起来?哪有姑娘愿意嫁过来?多少次,黄大发徘徊在螺蛳水旁,听着“哗哗”流水声,想着水过不来,饭吃不上,村里的光棍一大把他何尝不难过?他何尝不想再修一次
30、?他何尝甘愿就这样听从于命运的安排?“黄书记,是大米饭好吃,还是你们草王坝的包沙饭好吃啊?”在一次全乡大会聚餐时,干部不经意间的一句戏谑,深深刺痛了他。当时的他坐立不安,苍老的脸显得尴尬,嘴里的饭难以下咽,心里酸楚得想哭,“听了我很难受,我恨啊,可泪水只能往肚子里掉。”“没有文化就没有方向,光靠蛮干,注定修不成功。”只有小学文化的黄大发,在第一次修渠失败后痛心疾首,他暗自下决心:学技术。壮志未酬誓不休。那些年来,黄大发四处求教,自学水利技术。一听说哪里有在建的水库沟渠工程,他背着干粮就匆匆上路。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无论要翻几座大山、要蹚几条大河,他都徒步过去,一边走、一边看、一边学。只因为,还有
31、一腔沸腾的血,还有一颗不甘的心,还有一个未圆的梦。1989年,枫香区水利站迎来一位五旬老汉,54岁的黄大发申请跟班学习水利技术。看他年纪一大把,又是老先进,水利站给了他一个辅导员的身份。说是学习,其实就是在工地递上传下,给技术员打杂。“印象中,他上课总是很积极,不懂就问,从不怕别人笑话。”时隔多年,当时一起在水利站学习的刘关刚对那个执着的五旬老汉记忆犹新。“当时他甚至连20公分是什么都不知道,也不明白水准仪上的正、负刻度代表什么含义,整个白纸一张。”的确,黄大发闹了很多笑话,但正如刘关刚所说的那样,他不怕别人笑话。不识字,他就一个字一个字地临摹;不懂测绘,他就缠着技术员就着图纸讲解;不会用工具
32、,他就在一旁专心看别人怎么用捧着一颗心来,这位五旬老汉谦逊得像个小学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三年的时间,他从零起步、从头开始,掌握了许多修渠的知识,知晓了什么是分流渠、什么是导洪沟,还学会了开凿技术。看上去,这位老人还想与天再斗一次。榜样6观后感【篇14】蝉喘雷干,焦金流石,100多天,草王坝村滴雨未下。龟裂的大地仿佛历经风霜后老人脸上的皱纹,清晰而深刻,无奈又哀伤。“撑不住了,孩子们没水喝一直哇哇叫”“没粮食没水,连包沙饭都难吃得上”“这是老天爷把咱们往死路上逼”难道草王坝人只能安于宿命,甘心祖祖辈辈受穷?黄大发手一挥,脚一跺,心一横:“再修一次渠!”1990年冬天,寒风怒号,折
33、胶堕指。从草王坝村通往县城的崎岖小路上渺无人烟,可有一个矮小佝偻的身影在这条小路上走了整整两天这条路他走过一次又一次黄大发要去县水电局给饮水工程立项。这一路怀揣着的是草王坝人千百年的梦,是草王坝村家家户户的命。徒步跋涉了两天的黄大发,下午终于走到了县水电局。此时,瘦弱的身躯已经没几分人样,可眼神并不改当初,一样铿锵、坚定。不巧的是,水电局领导当天下乡了,不在单位。黄大发就打听到县水电局副局长黄著文的家庭住址晚上7点,黄著文回到家。在家门口,他看见一个瘦弱的身影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身上穿着破烂单薄的衣服,脸上冻得红一块紫一块,一双磨破了的解放鞋,露出脏脏的脚趾“我是草王坝村的村支书黄大发,来找你给
34、我们村的饮水工程立项。”“这么冷的天,你怎么来了,快进屋说。”“我想着天气这么冷,领导应该在单位或者在家里,没想到下乡了”终于,经过专业测绘和精心谋划,草王坝水利工程批复了!县、乡政府从当时拮据的财政里划拨了6万元资金和19万公斤玉米。可水利站要求:如果村民们能在第二天早上凑齐1.3万元作为规划押金,技术人员就能马上到位。明知筹钱很难,但黄大发一声没吭,当天就火急赶回村里开动员会,挨家挨户做工作,“尽管很难,但只要有一丝希望,我就要紧紧抓住。”1.3万元,全村一起集资。可这对于当时穷得叮当响的草王坝村,谈何容易?被贫穷和干渴冲散的人心还能聚齐吗?还有人愿意跟着黄大发一块儿做梦吗?果不其然,在动
35、员会上有村民发难,为首的就是黄大发的舅公杨春发。“大发,你要是能把水引过来,我拿手心板煮饭给你吃”“你要是能修好渠,我买烟花给你放”但散会后,杨春发还是悄悄地将钱塞进黄大发手里,黄大发激动地说:“舅公,你这是逼我立军令状啊!”草王坝人到底是被干旱折磨得太久了!尽管失败了一次又一次,可当黄大发再次提出要动工修渠引水时,村民们还是兴奋得像炸开了锅。“黄支书,我们跟着你干!”凑不出钱的就借钱,借不到钱的就卖东西换钱。豆子、鸡蛋、蜂糖朴素的草王坝村民走到80里外的甘溪集市,吆喝声一阵接着一阵。当天晚上,乡亲们打着火把,拿着皱巴巴的零钱,交到黄大发手里。看着大伙儿凑来的救命钱,盯着乡亲们质朴的眼神,黄大
36、发流着眼泪立下了军令状“修不好我把名字倒过来写,我拿党籍来作保证,我拿命来换!”1992年,那是一个春天,黄大发带领村民一头扎进深山开工凿渠,沉寂数十年的大山再次沸腾了。榜样6观后感【篇15】在没有水的地方修水利,怎么修?和水泥灰沙得用水,浇湿渠基得用水,怎么办?只好将水引一截修一截在悬崖峭壁上修水渠,怎么修?人在腰间拴一条缆绳,从山顶一尺一尺试着往下放。人悬在半空中,从谷底看,像极了一只扑腾的鸭子故事远不止这么简单,而是充满了曲折和辛酸。开工第一天,头炮就打“哑”了。石头砸烂了山下村民家的香火位,“村民骂我,要打我,还要拉着我跳崖。”黄大发只好挨家挨户赔笑脸、赔损失。放炮需要炸材,黄大发就去
37、很远的李村买了背回来。脚底磨破了皮,汗水湿透了衣,无论磕绊摔跤,不管刮风下雨,他都坚持如一。修渠需要水泥,得去城里拉回来。有一次行至途中,天降暴雨,车陷入泥潭,进退不得。天黑了,黄大发叫司机到人家里找睡处,而自己却睡在水泥包上,被蚊虫咬了一夜他是真心怕这“宝贝”被偷啊!绝壁凿渠,每一处都充满未知和危险。擦耳岩是最险的一段,壁立千仞,岩壁中间有个凸起,挡住了视线看不到前面情况,悬崖上没有树枝,全是秃岩,稍有不慎便一命呜呼。“太危险了,给多少钱都不干。”没人敢动工,连请来的施工队也停下了手脚,黄大发就用大绳把腰拴着,自己带头翻了过去日复一日不停歇。每天,黄大发带着200多人的队伍进山,施工队在前面
38、凿壁打槽,村民们在后面挑土砌堡。早上出门,提一罐包沙饭,中午捡点刺刺草草点火烧热,囫囵吞下去,渴了就舀两碗河水,碗一甩、罐一扔,转身又往工地去。为了抢进度,他们不分昼夜寒暑,每天坚持苦干到天黑,才打着灯笼火把手牵手地回家。有的干脆就睡在石窝里,看星星眨眼,等日出天明。水渠一尺一米延伸,清澈的河水爬上了悬崖、峭壁、陡坎。千百双手,一颗颗心,水每向前流一寸,草王坝人的梦就更进一步。苦心人,终不负。榜样6观后感【篇16】1992年底,新上任的乡长商顺模十分奇怪,为何草王坝村一半以上的户数姓徐,这么多年却选择一个姓黄的人做支书?“是公心!”每每谈起老支书,70多岁的老党员徐开伦都竖起大拇指。“对他来说
39、,公家的事怎么硬都行,自家的事怎么软都成。”遵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刚平跟黄大发打过几次交道。计划经济时代,农民头上压着粮、油、烟、猪、人五大指标。“乡、村干部为了完成任务到农户家里牵牛牵猪、揭瓦拆房比较普遍,黄大发不肯这么干,在乡里是有名的刺头,敢对我和书记拍桌子。”商顺模说。修渠那几年,车子拉来的水泥堆得像山一样高,车厢里洒落一丁点,黄大发都要清扫入库。有一次老伴儿扫了多半碗水泥,想着补补家里破损的灶台,黄大发一把拉住。“那是我第一次看见父亲对母亲急吼。”二儿子黄彬权说。“那时候买炸药水泥,过他手的钱有二十来万,硬是没出过一分差错。”往事历历在目,村里的老会计杨春有拍着手说,“抠啊,他真
40、的是抠得很。”修渠时工地上天天要钱付账,三天两头俩人就往镇财政所跑。住,3块钱一晚的旅社;吃,就将就一碗饭,不然就一块泡粑。“沟是我修的,我放心不下,随时都牵挂着。”时光逝去,但初心不变、本色不改,退职后黄大发仍然带领村民修沟补渠。“只要是黄支书带头决定的事情,我们二话不说就跟着干。”一呼百应,村民们将渠取名为“大发渠”。2014年10月,照习俗,黄大发提前一年过八十大寿。问他有什么愿望,他说:“活了80岁,最远的地方就去过遵义市,我想有生之年去省城看看。”去省城的当天,黄大发和妻子特地穿了一身新衣服,帽子洗得一尘不染。陪同的乡干部徐飞还没到,老两口就早早等在路边。到了贵阳,黄大发既没去景点,
41、也没去商场,而是要求直接去省委。“老支书在省委有相识?”徐飞心里一阵嘀咕。进了省委大院,黄大发却不进大楼,根本没有找人的意思。“就见他挺起腰,注视着大楼,还有远方飘扬的五星红旗,一言不发”这是一个老共产党人的初心!在黔北深山当了几十年村支书的黄大发,在耄耋之年,想来省委看一眼,看看党组织到底是什么模样。当天,黄大发就回草王坝了。回途车上,徐飞问:“老支书,落心了没得?”“落心了。”多少年滴水贵如油,如今一渠春水流入草王坝家家户户。多少年天黑孤村闭,如今这里夜晚如同掉下星星一片。多少年山深人绝音,如今通村路将草王坝与外面紧紧相连。青山不负英雄志,流水有情入心田,奔腾不歇的渠水悠悠长长,拍得悬崖直
42、作响,崇山峻岭再难阻隔。阳光下的草王坝,像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榜样6观后感【篇17】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了榜样6(建党100周年特别节目)。节目通过典型事迹再现、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彰显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的生动教材一个民族要强大,需要有英雄;一个国家有前途,需要有榜样。这些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们敢为人先,敢为人所不敢为的精神通过收看榜样,我深深体会到榜样的精神力量,坚定了向榜样看齐、做合格党员的决心,并坚持不
43、忘初心、继续前行的干事信念。我觉得我应该做到以下五点:一要坚定理想信念,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要像榜样那样坚定理想信念。二要以感恩之心对待群众,树立宽广博爱的胸怀。坚持把党务工作当作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不敷衍不应付,努力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个人修养,积极转变工作职能,切实做到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三要不忘初心,心系群众,造福于民。始终把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坚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用心系群众的真情实感和实际行动树立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四要养成勤奋敬业,踏实肯干的好作风。要像榜样一样用满腔热情,以持之以恒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项任务。五要养成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好品质。能
44、站在更高的利益上,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去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修炼榜样那样不张扬,默默奉献的个人品质,永葆艰苦奋斗的作风。榜样6观后感【篇18】平凡铸就伟大!在这些榜样的身上,我们读懂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深刻内涵,也增进了对初心、使命、担当的认识。奋进新征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见贤思齐,从榜样的身上汲取伟大的人格力量,无论今后面临什么样的艰难险阻,我们都要一往无前、尽锐出战,为国家和人民当好开路先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勇于责任担当,敢于冲锋陷阵。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局面,我们更要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把人民和祖国的
45、利益放在第一位,身先士卒,尽心尽力的诠释共产党人的模范先锋作用。榜样6中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故事,都彰显着党员的力量,展示着党员的魅力,传递着党员的正能量。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要从坚定理想信仰做起,向榜样学习,学习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他们一身正气,敢于担当的精神,努力交出不负自己,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优异答卷。在疫情防控期间,我校党员同志发扬,舍小家为大家,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党员教师坚持值班值守,严格测温,工作方面不讲价钱,生活方面不讲困难。充分体现了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榜样力量,向榜样学习是我们每个党员的责任。作为书记,要通过党组织组织力的全面提升,凝聚形成抓党建
46、工作促学校发展强大合力。努力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首先用学校的精神和文化,凝心聚力。我们的校训是;团结协作,永不服输;,努力把学校的发展目标、校长意志、学校意志成为教师共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目标和自觉行动深化“学习身边榜样”;其次用制度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树立榜样。学校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并注重过程管理,做好各个环节的督查、考核、评估、反馈和整改,保证了制度的有效落实,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及整体管理质量;优秀党员与普通党员结对子,发挥榜样的作用,用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型三线教学法;的目标引领、学案导学、学习行为的规定流程和动作,引导教师全面提升专业
47、课程能力、教学能力、研究创造性能力和与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同时也有效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状态和投入程度。最后,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师生的心灵深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师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榜样6观后感【篇19】12月8日晚我观看了榜样6的纪录片,观看过程中,我数次哽咽,热泪盈眶,被所有榜样和这些奉献的人感动。就像榜样6里面所有的人一样,我们都是普通的人,有父母,有爱人,有孩子。会害怕,会担心。但是所有人把职责当做使命,把人民放在心中。我们不仅像纪录片里的榜样致敬,也像我们自己致敬。因为在这场战
48、争中,我们做到了听党的话,跟着党走。入党伊始,我便在心中默默许下誓言,无论任何时候,国家需要的时刻,作为青年党员,一定要挺身而出。有责任,有担当,有希望。我们的祖国历经万千磨难,屹立不倒,是因为有无数可爱的人在守护我们。“世上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你我皆凡人,愿你我从榜样中汲取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闪闪发光。以行动回馈所有守护我们的人,我们的国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个人都就应向榜样看齐,砥砺自身,做一名合格党员。坚定信仰,始终心怀担当。寻找榜样的共性,我们能轻易地找到这个共同点:他们的心中必定有着自己的信仰,并且矢志不渝。唯有信仰,才能够让一个人蹈死不顾,这是他们人生
49、的方向,也是他们的力量之源。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断强调,理想信念是根。我们学习榜样,要个性注意看到他们身上信仰的力量。如何坚守信仰,如何将其化为自身的一种力量,是我们永远的课题。我们要不断强化理论学习,夯实自己的党性根基,进一步坚定信仰,也要学会释放信仰的力量,忠诚于党,忠诚于党的事业,怀揣一颗爱民之心,朝着中国梦的方向不断努力。增强本领,干出一番事业。担当体此刻行动上,不光要守好自身本分,坚守一个党员的底线,更要追求事业,为党为民开创一番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不断增强自身本领。我们学习榜样,要学习他们的本领,他们成功的经验,找到一条适合自己施展本领的路,并进一步增强专业潜力,增强自身本领。同时,我们还要学习他们拼搏于事业所展现的精神,诸如长征中红军体现的不怕苦、不怕死,无数党员在事业中永不言弃、咬牙苦干的精神,等等,这些精神同样是一份本领看齐榜样,争做合格党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就是一个个标杆。这些生动的例子,既能让奋进的人更加坚定于自己的事业,也能给萎缩的人的敲一个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