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卷一.docx

上传人:江*** 文档编号:18646511 上传时间:2022-06-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7.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卷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卷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卷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卷一.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卷一1 单选题(江南博哥)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C2,充分反应后,再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所得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Ca2+)、c(OH-)均增大 B.c(OH-)增大、c(H+)减小C.c(Ca2+)、c(OH-)均减小D.c(Ca2+)、c(OH-)均保持不变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解析:碳化钙加入饱和澄清石灰水中会发生如下反应:产生新的溶质与澄清石灰水溶质相同,因温度未变,溶解度不变,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各离子浓度不发生变化故本题选D。2 单选题 在标准状况下,石墨燃烧反应的焓变为-3937 kJmol,金刚石燃烧反应

2、的焓变为-3956 kJmol。则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的反应焓变为( )。A.-7893 kJmol B.+19 kJmolC.-19 kJmolD.0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3 单选题 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其中“0”和“”分别代表两种元素的原子,请判断原子之间为极性键,而分子为非极性分子的是( )。A.B.C.D.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解析:极性键是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分子构型为对称型的是非极性分子故本题选B4 单选题 下列推断中合理的是( )。A.乙烯能使酸性KMn04溶液褪色,则丙烯也能使酸性KMn04溶液褪色B.氮的非金属性比磷强,则NH3的碱性比PH3强C.铁、铝在冷的浓硝酸

3、中钝化,铜也能在冷的浓硝酸中钝化D.S02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可使其恢复红色;S02使溴水褪色,加热也能恢复原色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解析:乙烯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分子内含有不饱和键因此推断丙烯具有类似乙烯的性质;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不能根据元素金属性的强弱判断对应氢化物的酸碱性:铜不能在冷的浓硝酸中钝化;S02与Br2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溴水褪色,加热颜色不能恢复。故本题选A。5 单选题 在01 molL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对该平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加入水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加入01 molL的HCl溶液,溶液

4、中c(H+)减小C.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加水稀释,平衡向右移动,A项错误;加入HCl溶液,引入了H+,平衡向左移动,但c(H+)增大,B项错误;加入少量NaOH固体,中和了部分H+,平衡向右移动,C项正确;加入CH3COONa,。(CH3COOH-)增大。平衡向左移动。D项错误。6 单选题 一氯代烷的分子式为C4H9Cl,它的同分异构体(包括立体异构)有( )。A.3种 B.4种C.5种D.6种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解析:C4H9cl的同分异构体(构造异构)有四种,分别为:Ch3cH2cH2cH

5、2cl、cH3CH2CHClCH3、(CH3)2cHCH2Cl、(CH3)3CHCl,其中第二种存在R型与S型两种立体异构,因此共有5种同分异构体.7 单选题 向某稀碱溶液中逐滴加人蒸馏水,下列图象中,横坐标表示加入水的体积。纵坐标表示溶液的pH,正确的是( )。A.B.C.D.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解析:常温下碱性溶液pH7,稀释后碱性减弱,pH接近7故本题选D8 单选题 某化学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可自发进行,下列关于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B.C.D.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9 单选题 某原电池符号为:,向AgN03溶液中通入H2S气体,使Ag+生成Ag2S沉淀,这时原电池的电动

6、势将( )。A.增大 B.减小C.不变D.不能确定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10 单选题 反应达到平衡时,保持体积不变,加入N2,使总压强增加一倍,则反应( )。A.平衡向右移动 B.平衡向左移动C.无法判断 D.平衡不发生移动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解析:恒容条件下加入与反应无关的气体时,平衡不发生移动故本题选D11 单选题 在学习“电离平衡”概念之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该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属于( )。A.概念强化策略 B.概念同化策略C.概念图策略 D.概念转变策略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解析:概念同化是指在课堂学习的条件下,用定义的方式(或体现在上下文中)直接向学习者揭

7、示概念的关键特征,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来同化新知识概念,从而获得科学概念(或二级概念)的过程,本题中教师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化学平衡概念获得电离平衡概念属于概念同化故本题选B12 单选题 下列关于运用动画模拟微观变化进行化学教学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真实反映微观变化的过程B.可以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C.可以直观地感知微观粒子的运动D.可以促进学生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解析: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化学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重要功能:运用微观模拟培养学生形象思维;使用实验录像,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综合信息网络,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化学

8、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当注意:模拟不能代替真实实验;微观动画模拟不是真实如此:多媒体幻灯片不能代替板书。故本题选A。13 单选题 “学习从化学的角度认识人与水资源的关系懂得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宝贵资源”这一教学目标属于( )。A.认知性目标 B.技能性目标C.体验性目标 D.结果性目标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解析:本题目标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属于体验性目标,故本题选c。14 单选题 学生的学业评价是化学课程实施的重要内容。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评价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B.评价改善教师的教学C.评价完善课程实施方案D.评价的目的是分学优生和学困生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解析:化

9、学新课程应当注重评价功能,淡化其甄别和选拔的功能故本题选D。15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实验技能的是( )。A.掌握现代仪器在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研究中的应用B.能进行药物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C.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D.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来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解析:初中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应达到如下要求: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

10、分数的溶液;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故本题选A。16 单选题 中学化学教材中许多知识的编排都采用“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如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这样编排的目的是( )。A.适应学生的生理发育规律B.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C.体现知识的逻辑顺序D.符合学科历史发展的顺序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解析:化学教学内容编排采取“螺旋上升”式,主要是利于学生的学习,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可接受性故本题选B.17 单选题 科学探究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倡导的教

11、育教学方式,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理解,正确的是( )。A.科学探究必须通过实验来获取事实和证据B.科学探究活动中各要素的呈现顺序是固定不变的C.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实现。必须落实在其他各主题的学习中D.对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应该侧重考查学生的探究活动的结果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解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和辩论等都是积极的学习方式:在探究活动中各要素呈现的顺序不是固定的;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必须落实在其他各主题的学习中,不宜孤立地进行探究方法的训练;对科学探究学习的评

12、价,应侧重考查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实际表现。故本题选C。18 单选题 教师根据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对化学课堂教学活动有意识地进行分析和再认识的过程属于( )。A.教学评价B.教学设计C.教学反思D.教学测量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解析:教学反思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理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故本题选C。19 单选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化学课程( )。A.都属于国家课程B.都属于学科课程C.都属于活动课程D.都有课程标准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必修课程一般包括国家课程和地

13、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化学课程都属于国家课程。20 单选题 学生通过化学学习所形成的对化学的总观性认识属于( )。A.化学史实B.化学用语C.化学实验D.化学观念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解析:化学观念是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通过对化学基础知识或化学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所形成的能够反映化学本质特征的总观性认识。故本题选D21 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说,化学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传统化学课堂教学中,信息从化学教师向学生单向传输,如图1所示;新课程强调化学教师角色和教学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中信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多向传输,如图2所

14、示。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试对上述两种课堂教学方式的特点进行分析评价。(6分)(2)简述如何从传统的单向讲授式教学向合作互动式教学转变。(6分) 参考解析:(1)单向讲授法以化学教学内容的某主题为中心,教师有组织、有系统、有计划地通过教学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能,陶冶学生思想。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缺点:该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灌输式;教学形式上,缺乏多样性;教学过程更加注重知识的获得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合作互动式教学法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平等互动的相互传递信息的。合作互动

15、式教学的优点:能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容器而是具有能动性的学习主体。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重视实验教学。只要是条件允许,教师要大胆地把书本上原来验证性的、总结性的实验引到课堂中间形成一种探索性实验,上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相互交流,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给予启发、弓|导。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能力积极创设情境,带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可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化学知识去

16、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其学习化学兴趣以促进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善用“讨论”“质疑”的方法。要利用自主教育的方式,解放学生的思想,解放他们的手、眼、嘴让他们去观察、思考、讨论:培养他们探究事实的思考方式。将多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最好的互动教学的效果。22 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从宏观、微观和符号三种表征方式认识和理解化学知识,并建立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通常称为三重表征。运用三重表征认识方式学习化学,首先要从宏观上感知化学现象,然后要从微观上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再以化学独特的符号系统来表示产生宏观现象的微观原因的本质,三者之间有机结合,可以促进化学的有

17、效学习。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以“水的电解实验说明水的组成”为例,解释三重表征。(9分)(2)简述采用三重表征认知方式进行化学教学有哪些优点。(4分) 参考解析:(1)宏观上:先从电解水产生气泡的实验现象人手,观测在两极生成的气体的体积比并进行这两种气体的检验,引导学生获得电解水过程的外在现象感知,形成对电解水过程的宏观表征认识。得出宏观上水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的结论。微观上:围绕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进行分析,认识气体体积比与相应的微粒个数比的关系从而确定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即水分子的构成。进而建立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模型,并模拟水分子分解的微观过程。微观上水分子生成

18、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化学符号表征:根据水分子的构成和原子及其个数的表示方法确定水的化学式以及用文字或符号的表达式表示电解水的反应,实现从微观到符号和从宏观到符号的抽象。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2)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化学学习中,必须从宏观、微观和符号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认知。采用三重表征认知方式进行化学教学对于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微观与宏观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微观结构决定了宏观物质的性质。同时,符号作为中介有效地增进了学习者对微观与宏观世界的理解。23 简答题诊断题(本大题1小题,15分)23某初中化学教师在一次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解

19、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实验室现有3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NaN03、NaCl、Na2C03的溶液,请设计实验方案,将它们一一鉴别。【考试结果】有30N学生提交了下面的方案:分别取三种溶液样品少量,放入三支试管中,向三支试管各滴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的溶液是Na2C03溶液,再向无明显现象的两支试管里分别滴AgN0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NaCl溶液,无明显现象的原溶液是NaN03溶液。根据上述信息,回答:(1)请设计出本实验正确的鉴别方案。(5分)(2)试对上述学生答题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6分)(3)写出本实验中涉及的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4分) 参考解析:解析:(1)方案为在三种溶液加入过量稀硝酸溶液,产生气泡的原溶液为碳酸钠溶液。在剩余两种溶液中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无现象的原溶液为硝酸钠溶液。(2)学生的失误在于第一步鉴别碳酸钠溶液时加入盐酸引入氯离子,从而使剩余两种溶液在滴加硝酸银溶液时均会产生白色溶液导致剩余两种溶液不能鉴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初中化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