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工程项目节地评价报告.docx

上传人:暗伤 文档编号:18645632 上传时间:2022-06-01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78.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电站工程项目节地评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水电站工程项目节地评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电站工程项目节地评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电站工程项目节地评价报告.docx(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XX 水电站工程项目节地评价报告编制人员名单序号姓名职称/职务职责签字12345XX 水电站工程项目节地评价基本信息表工程项目名称项目建设单位节地评价单位建设XX 水电站工程项目节地评价报告所属项目项目建设地点概况工程项目性质新建 改建 扩建行业工程项目总投资(万元)水利水电投资管理类别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枢纽区(公顷)申请总用地规模用地规模24.4674大坝1.9314调压井施工支洞0.20130.0373厂房0.3307升压站0.2706进厂公路 淹没区2.215421.8655节地用地规模评价(公顷)范围2.7713大坝1.9314调压井0.2013枢纽区(公顷) 支洞口0.0373厂房0.

2、3307升压站0.2706合规性分析结论:XX 水电站工程项目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行业发展规划、国家产业政策、供地政策、“十三五”规划。节地分析结论:1、项目选址方案合理;2、项目建设规模合理;3.项目总平面布置合理;4、项目各功能分区用地较为合理;5.项目节地效果较好,XX 水电站接地程节地度综合分值为 88.11,用地为高度节地,已较好做到了节约集约用地。评价结论优化用地规模评价结论:XX 水电站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规定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项目选址方案合理、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着显著的社会效益;项目总平面布置较为合理,满足服务方便、互不干扰、安全保密的要求;项目功能分区

3、相互协调,用地规模合理,布局相对集中;项目节地符合相关设计规程、标准的规定。项目枢纽区申请用地规模为 2.7713 公顷,通过类比法测算,评价项目枢纽区优化用地规模为 2.7713 公顷。存在的问1、占用少部分耕地;2、占用部分林地。题目录II一、概述31.1 评价任务来源31.2 评价目的和意义41.3 评价依据41.4 评价原则61.5 评价方法81.5.1 工程项目调查81.5.2 节地评价81.6 评价对象9二、建设项目概况112.1 项目建设的背景11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122.3 项目所在区概况142.3.1 地理位置142.3.2 自然条件142.3.3 社会经济状况16

4、2.4 项目建设方案172.5 项目用地情况182.5.1 项目区建设条件182.5.2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232.5.3 难以避让耕地的原因25三、建设项目节地分析293.1 建设项目合规性分析293.2 建设项目采用的节地措施分析313.2.1 项目生产或建设用地合理性分析313.2.2 项目建设选址方案的合理性分析323.3 选址用地结论41四、建设项目优化用地规模评价434.1 评价方法与技术步骤434.1.1 基本公式434.1.2 技术路线444.2 评价过程444.2.1 类比项目选择444.2.2 功能分区优化用地规模测算454.3 优化结果46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476.

5、1 存在问题476.2 对策建议47一、概述1.1 评价任务来源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2012 年 9 月 6 日, 国土资源部发布关于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132 号),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建设用地标准控制制度,要求对国家和地方尚未颁布土地使用标准的,或因安全生产、地形地貌、工艺技术等有特殊要求确需突破土地使用标准的建设项目,要开展项目节地评价论证,依据节地评价结果供地。” 为进一步改进和规范建设项目用地审查报批工作,落实土地使用标准控制制度,切实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20

6、15 年 4 月 3 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516 号)要求:“对国家和地方已颁布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标准,但因安全生产、地形地貌、工艺技术等有特殊要求,确需突破土地使用标准确定的规模和功能分区的建设项目,以及国家和地方尚未颁布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标准的建设项目,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将其作为建设用地供应的依据。”XX 水电站工程项目为新建工程项目,国家和广东省均尚未颁布相关土地使用标准,因此,按照国土资厅发201516 号文件要求, 应开展项目节地评价。91.2 评价目的和意义通过 XX 水电站工程项目节地

7、评价,掌握该工程项目节约集约利用状况及优化用地规模,引导工程项目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同时为工程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理供地手续提供依据。1.3 评价依据一、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1)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 号);(2) 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3) 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 3 号令);(4)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 42 号);(5)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 61 号);(6) 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6 号);(7) 国土资源部关于

8、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设的意见(国土资发201247 号);(8) 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132 号);(9) 国土资源部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8 号);(10) 国土资源部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4119 号);(11)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规范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516 号)。1.4.2 地方法规文件(1) 广东省土地管理条例;(2) 广东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

9、2020 年);(5) 广南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6)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7) 十三五规划纲要;(8) 广南县十三五规划纲要。1.4.3 技术标准(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2)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3)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4)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规程(TD/T1018-2008);(5) 土地使用标准汇编(2012.03);(6)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10、;(8)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9)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4;(1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_T50378-2016)(12) 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 本);(13) 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 本);(14)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15)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NB/T 35026-2014;(16) 水电站厂房设计规范SL2662014;(17) 水电站调压井设计规范DL/T5058-1996。1.4.4 其他资料(1) 发展和改革局、广南县发展和改革局下发关于

11、同意开展XX 水电站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函(丘发改发201513 号);(2) 关于黄果树等 3 个水电站新增向广东送电方向有关事项的函(云发改能源函2016369 号)(3) 水资源开发利用报告;(4) 广南县水资源开发利用报告;(5) 广东省水利发展规划(2016-2020 年);(6) XX 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7)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中小水电开发利用管理的意见(云政发201656 号)。1.4 评价原则(1) 依法依规原则工程项目节地评价及论证应以符合有关法律、法规为前提,以相关规划、技术标准为依据。(2) 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工程项目应节约土地、集约用地、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不

12、占或少占耕地;提高投入产出强度和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合理安排工程项目用地结构和布局,挖潜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3) 满足使用功能原则节地评价及论证工作应从项目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小型水电站建设工程项目的类型的特点,在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工程项目用地规模。(4) 综合性原则节地评价工作应从工程项目土地利用规模、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益等方面,综合评价土地利用状况。(5) 差异性原则节地评价工作应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水电站工程项目的类型、特点以及所处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管辖人口及其分布的差异进行评价。(6) 安全生产原则

13、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应论证在满足工程建设、生产运营、消防、环境卫生等安全条件下,合理确定建设项目用地规模。1.5 评价方法1.5.1 工程项目调查工程项目调查采用实地踏勘、资料搜集等方式。开展工程项目基本状况调查,包括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地址、所属行业、项目类型、建设背景、建设方案,改、扩建项目的原项目基本情况等;开展工程项目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包括项目用地范围、四至、形状、面积、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及用地指标,改、扩建项目的原项目用地情况等;充分开展工程项目所在区域状况调查,包括工程项目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基础设施状况、工程项目所属行业发展

14、状况、各类发展规划、相关产业政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城市规划状况等;进行工程项目所涉及的土地使用标准、建设标准、行业设计标准 及其他相关政策等文件的收集。当现有资料不能满足节地评价需要时, 对工程项目进行实地踏勘。1.5.2 节地评价节地评价应采用定性定量、分析评价,建设项目优化用地规模评价采用类比的方法。(1) 定性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项目与相关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用地政策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2)工程项目采用的节地措施。(2) 定量评价因水利水电类工程项目在此前使用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用地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已停止使用,根据相关专家的意见,工程项目节地效果评价采用

15、类比的方法。具体的方法为通过与同等规模水电站或同流域范围内节地效果较好的水电站进行类比来进行节地评价。类比内容包括功能区分区类别,各功能区建设规模以及提供指标标准值的参考。综合对比水电站的现状值并通过定量评价来确定 XX 水电站指标标准值、相应指标权重,最终得到节地效果分值。(3) 类比法通过与相同规模或同等区域内的同类型项目进行比较,确定各比选因素的修正值,从而得到比准项目的比准值。1.6 评价对象根据“对国家和地方尚未颁布土地使用标准和建设标准的建设项目,以及确需突破土地使用标准确定的规模和功能分区的建设项目, 应按要求组织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要求,本次评价对象为尚未颁布土地使用标准的“

16、XX 水电站建设项目”枢纽区各功能分区用地规模,节地评价范围面积为 2.7713 公顷。二、建设项目概况2.1 项目建设的背景XX 电站位于广东省与广南县界河清水江干流中游河段上,所处地理位置临近广东百色市。广东百色电力供应存在较大需求,因此计划电站建成投产运行后并入广东电网,往广东百色送电,供电范围为广东百色市。2012 年,百色网区负荷呈现两边高中间低的趋势。根据百色市“十二五”配电规划细化负荷预测结果显示,到 2020 年百色市全社会最高负荷为5245.2MW,而 2014 年年底全市总装机容量仅为639.25MW,装机容量远远不够最高负荷需求,所以要加紧该水电项目的建设。XX 电站工程

17、项目的立项及支持文件:2010 年,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对清水江流域综合规划报告的批复(文政复201029 号)文件,在基于流域治理开发的进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下,同意对清水江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利用。2014 年,施工方编制了XX 水电站工程项目申请报告。2015 年 2 月,编制完成XX 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提交审查,发展改革委员会、广南县发展改革委员会出具了对可研报告的批复文件。2015 年 4 月,发展和改革局、广南县发展和改革局下发关于23同意开展 XX 水电站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函(丘发改发201513 号)文件,同意开展前期工作。2015 年 4 月,发展和改革局、广南县

18、发展和改革局下发关于XX 水电站项目立项确认意见书,项目依照发展和改革局、广南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 XX 水电站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文件执行,不在对该项目初步设计进行批准或审核。关于黄果树等 3 个水电站新增向广东送电方向有关事项的函(云发改能源函2016369 号)2016 年 3 月,发展和改革局、广南县发展和改革局下发关于XX 水电站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丘发改联发20161 号),允许其开工建设。、广南县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调整于 2017 年获省政府批复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勘测成果对该项目进行整体布局安排。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XX 水电站,是清水江干流上的第三个梯级电站,位于清水江

19、落差集中的河段,无航运、过木等要求;电站采用混合式开发,水库库容及淹没损失较小,不承担下游防洪、灌溉、供水等综合利用的要求。因此,本电站以发电为单一开发目标。电力目前趋于饱和,XX 电站所处地理位置临近广东百色市,广东百色电力供应存在较大需求,因此计划电站建成投产运行后并入广东电网,往广东百色送电,供电范围为广东百色市。建设必要性具体如下:(1) 建设 XX 水电站,有利于减少化石燃料消耗产生的污染水力发电可以减少电力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化石能源消耗,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特别是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按发电标煤耗 330g/KWh 计,每年可节约标煤约 1.743 万 t。电站建

20、成后,为国家中小水电代燃料等生态工程建设提供了充足的、清洁的能源,大大减少对林木的破坏,对保护森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持水土、改善地区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2) 建设 XX 水电站,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XX 水电站所属广东省为少数民族聚居地,经济发展落后于广东省的平均水平,但县内多数河流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目前小支流开发利用率低。项目的建设对促进地方资源优势转化,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XX 水电站装机容量 15MW,多年平均发电量 5282 万 KWh,每年可增创国民生产总值 3.2217 亿元(按KWh 创造国民生产总值 6.1 元计)。(3)XX 水电站建设符合国家能源建设

21、政策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一文中指出:“西部开发要重点抓好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放在突出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明确规定:“电力事业应当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当超前发展”,“国家鼓励和支持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国家帮助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电力事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目标纲要中也提出:“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工程项目”。XX 水电站工程建设是支持广东省实施“西电东送”战略的需要, 符合国家能源产业政策。(4)建设 XX 水电站,有利于解决百色市用电紧张问

22、题XX 电站所处地理位置临近广东百色市,广东百色电力供应存在较大需求,因此计划电站建成投产运行后并入广东电网,往广东百色送电,供电范围为广东百色市。项目建成后,预计装机规模 15MW,平均发电量 5070 万千瓦时,年利用小时为 3380 小时。对缓解百色市用电问题,打造全国重要的铝工业基地起到积极的作用。2.3 项目所在区概况2.3.1 地理位置XX 水电站位于清水江中游,拦河坝布置于龙窝村至下者偏村河段马安山石拱桥上游 200 河段处,坝址以上流域面积3712km2。工程区至城公路里程约 65km,距州府所在地县城 180km,至广南者太乡约 23km,至广南县城约 105km,距省城 3

23、88km,工程区交通较为便利。2.3.2 自然条件(1) 地质条件项目区出露地层有二叠系上统玄武岩组、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三叠系下统龙丈组、中统板纳组及第四系。库区构造受弧形构造体系控制,夹于米落背斜与板毡向斜两大构造之间,库区无大的断裂构造直接穿过,仅断裂 F13 于库首坝址通过,F9(者莫断裂)于库尾外下者偏村以南通过,其余断裂构造相对相距库区较远。项目区河谷为峡谷型,水库区库岸稳定性总体较好,无大的滑坡分布。水库蓄水后,覆盖层分布范围内的局部库段,库岸再造是存在的,但其规模较小,不足以影响库岸总体稳定。水库径流区为侵蚀河谷地貌,地层岩性为粉砂岩、泥岩地段。库岸砂泥岩风化强烈,岩体较为破碎

24、,地表受冲刷较强烈。河床底蚀作用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库区存在一定的水库淤积问题。(2) 地形地貌库区位于清水江林业局上游马安山石拱桥-者偏河段上,为一峡谷型水库。总体地势南西高北东低,呈北东向延伸的带状展布,水库坝址河水面高程为 958.3m,正常蓄水位高程为 974.00m,库尾回水至下者偏河段支流汇口附近,回水线长约 5.6km,河水面宽约 25-35m。(3) 气候水文清水江流域地处低纬度地区,属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其南面临近海洋,西北与云贵高原接壤。由于地形及海拔的较大差异和水汽来源等诸因素的影响,清水江流域内雨水充沛,雨量集中,干湿季节分明,多年平均降水量约 1100mm。根据

25、丘北气象站历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 16.3,多年月平均气温均高于 8,其中 59 月份平均气温高于 20,极端最高气温达 35.8,极端最低气温-7.6。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1178.2mm,每年510 月为雨季,其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 85.5%左右,其中尤以 68 月居多,其量约占年降水量的54.8%。由于海拔及纬度的差异,使流域各地气候不尽相同,形成河谷炎热,高山凉爽的立体型气候,降雨的总体趋势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山区大于河谷。清水江发源于砚山县的回龙水库,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南盘江的一级支流,河流从上至下流经砚山、丘北、广南三县,于的坝达村汇入南盘江,全长229km,集水面积5117km

26、2 。其中境内流域面积4728km2,总落差 790m,河流平均坡降 3.4。拟建 XX 水电站坝址集水面积 3712km2,厂址集水面积 3780km2。清水江的主要支流有南丘河、清水河、清平河、石葵河、者中河、蚌古河,其中清水河的源头为红旗水库,河流长86km,面积1027km2,总落差 355m,平均坡降 5.3。流经曰者、双龙营、八道哨、锦屏、下寨、平寨、天星等乡镇,在法白三岔河汇入清水江。2.3.3 社会经济状况(1) 基本概况本工程所在的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0334 10445、北纬 23452428。东隔清水江与广南县毗邻,南与砚山县、开远市接壤,西隔南盘江同弥勒、

27、泸西两县相望,北与师宗县、广东壮族自治区西林县衔接。县境内东西宽 100 千米,南北长 70.5 千米,总面积 4997 平方千米。(2) 人口状况2012 年末常住人口 48.33 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 6.76,同比下降 0.09 个千分点。其中:少数民族人口 30.36 万人,占总人口的 62.82%; 农业人口 43.67 万人,占总人口的 90.36%;男性 24.85 万人,占总人口的 51.42%。(3) 社会经济状况2012 年全县生产总值 407052 万元,同比增长 1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69592 万元,增长 7%,拉动 GDP 增长 2.7 个百分点;第二

28、产业增加值 90596 万元,增长 34.9%,拉动 GDP 增长 7.4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 146864 万元,增长 13%,拉动 GDP 增长 5.2 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41:21:38 调整为 42:22:36。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增加值 177148 万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 43.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生产总值(现价)8444 元,比上年增加 1564 元。2.4 项目建设方案(1) 项目名称:XX 水电站工程项目(2) 项目等级:项目为新建小(1)型水电站,工程等别为等。(3) 服务功能定位:本电站以发电为单一开发目标,不承担下游防洪、灌溉、供水等综合利用的

29、要求。电力目前趋于饱和,XX 电站所处地理位置临近广东百色市,广东百色电力供应存在较大需求, 经省发改委2016 年8 月函复同意电站建成投产运行后并入广东电网, 往广东百色送电,供电范围为广东百色市。(4) 建设内容:XX 水电站工程由枢纽区和淹没区两部分组成。枢纽区主要建筑物由首部拦河大坝、首部取水口、有压引水隧洞、调压井、压力钢管道、发电厂房及升变压站等组成:1)首部拦河坝型式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 24.5m,坝顶长度 86.87m,坝顶高程976.00m,大坝正常蓄水位为 974.00m,校核洪水位与正常蓄水位一致。泄洪建筑物采用坝身泄洪闸,共设3 孔,单孔宽度10m,堰顶高程 9

30、68.00m;2)首部取水口布置于大坝左岸,取水闸进口高程 958.5m,设一道拦污栅,后接闸门控制;3)引水隧洞长度 1618.787m,圆形断面,直径 6.0m;4)调压井直径 24m,正常蓄水位 972.441m;5) 压力管道长度 48.358m,主管管径 4.5m,设计引用流量 69.2m3/s;6) 发电厂房布置于革羊冲沟于清水江交叉口处,采用地面式厂房,正常尾水位 945.50m;7)升变压站布置于主厂房附近,采用露天布置。由于该水电站开发任务单一仅为水力发电,因而淹没区仅包括正常蓄水位淹没区,正常蓄水位为 974.0m,库尾回水至者偏河段支流汇口附近,回水线长约 5.6km,河

31、水面宽约 25-35m,总库容为 163.6 万 m 。工程估算总投资 17758.3 万元,计划总工期 24 个月。2.5 项目用地情况2.5.1 项目区建设条件(1) 项目位置清水江流域位于广东省北部,和广南县交界处。地理位置在东经1035110446,北纬 23372438之间,XX 水电站位于清水江流域落差集中的河段。(2) 项目区地形地貌条件库区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和破碎,河流由北西-北东-北西流向,河谷深切,多呈不对称“V”型谷。河流波状弯曲,属横向谷。河段内水流较为平缓,枯水期河面宽 2520m,河床高程约958974m,平均坡降 5.6。两岸零星分布有阶地,阶地一般高出水面 13m

32、。河谷两岸山体雄厚,山顶高程多在13671650m 之间,相对高差400 700m,属中等切割构造剥蚀侵蚀中山地貌区。库区主要由碎屑岩组成,两岸地形陡缓不均,地形坡度角 2050,偶见陡坎。库区地形地貌受地层岩性影响,河段河谷开阔,河道舒缓,局部蜿蜒弯曲, 坡降较小。库区两岸植被发育,受破坏程度较很小。库区地形主要表现在表层岩体风化较深,节理裂隙较为发育。在地形陡峻或公路开挖上边坡、植被较差的地带,主要表现为小的浅表崩塌。库盆区植被覆盖良好,残坡积覆盖层较薄( 04m),物理地质现象不甚发育,局部陡岩处发育卸荷裂隙,库区未见滑坡、泥石流等规模较大的不良物理地质现象,主要为冲沟、小规模崩塌堆积体

33、。厂址区为避让基本农田,少占耕地结合地质条件,沿调压井压力埋管厂房山坡地形较为平缓,自然坡度为 1627。测区植被发育,河流、冲沟下切和溯源风化强烈。厂房河道平均纵坡降为 4 左右,河水较平缓。河床与阶地分布有中粗砂和碎块石,枯期多高于水面。紧邻厂房区冲沟内可见基岩局部出露,该冲沟内水流量雨旱季差别较大。发电厂房所在位置紧邻清水江,自然地面与河水位高差很小。工程区岩层风化剥蚀程度高,残、坡积层厚度一般68m,结构稍密中密,自然边坡稳定性一般,物理地质现象不甚发育。图 2-1 XX 水电站工程项目位置图(3) 项目区地质条件库区构造受弧形构造体系控制,夹于米落背斜与板毡向斜两大构造之间,库区无大

34、的断裂构造直接穿过,仅断裂 F13 于库首坝址通过,F9(者莫断裂)于库尾外下者偏村以南通过,其余断裂构造相对相距库区较远。受构造、断裂影响,区内岩石褶皱发育,挤压揉皱作用强烈,地表出露岩石全强风化,两岸陡崖区见卸荷裂隙,规模不大。坝址区河道为“V”型河谷,河道宽约 23m28m,水深 24m, 河道平均自然坡降为 8。河流两岸地形地貌较为复杂,为构造侵蚀和溶蚀峡谷地貌,河流走向大致为 NE 向,河段内水流较急。两岸地形基本对称,区内山峰高程为 12001500m,相对高差 240540。山体雄厚,山坡自然坡角为 2040,两岸阶地不发育,分布几条小冲沟,河岸边漫滩较窄,一般宽度为 0.51.

35、5m,号坝址与马安山石拱桥之间漫滩稍宽,约为 1.52.0m,漫滩为冲洪积砂卵石层堆积。厂址区无地下水出露,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及松散堆积层孔隙水, 基岩裂隙水埋藏于岩体节理,裂隙中,靠大气降水补给,主要受构造和节理、裂隙的控制,水量贫乏,受季节影响变化大。孔隙水主要分布于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中,也靠大气降水补给,径流交替强烈,动态变化大,排泄较畅通,一般不含水。(4) 项目区防洪、抗震情况XX 水电站的坝型为混凝土坝,根据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规定,工程规模为小(1)型,工程等别为等。根据防洪标准,电站首部枢纽设计洪水为50 年一遇(P=2%),校核洪水为 50

36、0 年一遇(P=0.2%);厂房设计洪水为 50年一遇(P=2%),校核洪水为100 年一遇(P=1%)。当发生大坝设计洪水时,泄流能力可达 641m3/s,对应上游水位为 973.50m;大坝校核洪水时,泄洪闸泄流能力可达 862m3/s,对应上游水位为 974.0m。项目岩性介质条件为三叠系碎屑岩与二叠系玄武岩、灰岩构成, 呈不等厚互层相间产出。这种岩性和层级结构,不但蓄能条件差,而且是多层隔水,因此在蓄水岩体内不可能预先存在着最大,最小应力差相当的天然应力场;水库蓄水后,库水更不可能大量下渗而改变原地下应力状态,导致水库诱发地震。工程区附近未发生过 5 级以上地震,属于地壳相对稳定区。(

37、5) 项目区交通条件清水江林业局至上者偏村乡村四级公路在工程区清水江右岸(自 坝轴线右岸坝肩)通过,坝轴线左岸有革羊乡村公路经坝轴线下游约500m 处马鞍山石拱桥连接至右岸公路。工程区至城公路里程约 65km, 距州府所在地县城 180km,至广南者太乡约 23km,至广南县城约105km,距省城 388km,工程区交通较为便利。SL01、SL02 石料场 和 TL01、TL02 土料场紧邻厂区,运输条件较好。为满足施工期间厂区大件运输要求及电站运行后管理需求,主要的运输通道利用从清水江村至坝址的公路经右岸上坝公路至坝顶交通通道再到厂区。其中大坝至厂区段公路沿清水江左岸新建,新建段长度约 2.

38、5Km,路面宽度 5.5m。(6) 项目区环境条件XX 水电站建设区不涉及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地、风景名胜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环境敏感区,工程选址和施工“三场”布置基本合理,故本工程的开发建设不存在制约因素。(7) 项目区地下矿藏和文物情况项目区内未探明重要矿产资源压覆,也未发现地表、地下文物和重点遗址等古迹。2.5.2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将 XX 水电站项目用地范围与、广南县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中的图斑叠加分析,得出该项目占用的地类情况。根据调查成果,占用土地分区类型均为农用地,未涉及到其他规划分区土地。XX 水电站枢纽区用地规模2.7713 公顷。其中,占用农用地2.6239 公顷(耕

39、地 0.1120 公顷,林地 2.5119 公顷),占用未利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0.1474 公顷。本工程占地采取尽量不占、少占耕地避让基本农田的原则,占用的土地基本不会影响当地农业布局,因此电站枢纽部分为片块工程布置,涉及征收征用的土地较分散,不会造成少数家庭集中失地,影响生活。地类合计农用地未利用地表 2-1 项目拟用土地现状地类面积表单位:公顷、%比例大坝调压井枢纽区支洞口厂房100%1.93140.20130.03730.3307耕地4.04%-0.0705林地90.64%1.7840.20130.03730.2602小计94.68%1.7840.20130.03730.3307

40、水域5.32%0.1474-小计5.32%0.1474-242.5.3 难以避让耕地的原因土地利用规划遵循的原则是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统筹各业各类用地,加强土地生态建设,规划期内要保证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农用地保持基本稳定,建设用地得到有效控制, 未利用地得到合理开发。本工程项目选址本着节约集约用地、保护耕地和避让基本农田的原则,尽量利用劣地、尽量减少、避免拆迁等,同时结合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减少占地、保护耕地为原则进行选址。经多方案比选,淹没区和枢纽区均不同程度拟占用部分耕地,其中枢纽区0.112 公顷占枢纽区面积的 4.04%,淹没区 3.38 公顷。项目占用耕地主要

41、有以下几个不可避让的原因:(1) 地形地貌工程区处河道顺直,河谷相对狭窄,河道两岸地形基本对称,坝址处往上游则河道两岸地形变为开阔,往下游则是马安山石拱桥和农用耕地,工程布置受限。坝址处右岸地形较陡,上部为乡村交通公路, 路面宽度 4.5m,毛石沙土路面,左岸地形较缓,有一定厚度的坡积覆盖层。但左岸山体雄厚,利于布置引水建筑物,总体来看,布置枢纽建筑物后,坝址处边坡开挖高度不高,地形条件利于布置枢纽建筑物。从水能利用条件来看,选定坝址处至厂址河段内,河道天然落差集中,坝址处往上游河道变为平缓,两岸地形变为开阔,坝址往下游34河道天然落差变陡,如坝址选择在马安山石拱桥以下河段,不利于规划河段的水

42、能开发利用。从施工交通运输条件上来看,坝址处左岸为山坡坡地及山间小路, 路面宽度约 2.5m,从右岸乡村公路经马安山石拱桥至左岸村落,路面稍做修整即可满足前期施工进场布置要求;坝址右岸为沿清水江的 乡村公路,路面宽度约 4.5m,从清水江乡至下者偏村均为沙石路面, 满足设备交通运输要求。从施工难度上来看,坝址处地形地质条件较 优,边坡开挖高度不大,坝址处上游为灰岩区,利于天然建筑材料选场,左岸地形利于布置施工期生活营地。项目选址必选方案范围内具有筑坝建库的地形条件。(2) 地层岩性从坝址工程地质条件上来看,选定坝址处为玄武质凝灰岩区,左岸有一定覆盖层,对坝肩开挖稍有不利,开挖条件一般;右岸山体

43、基岩出露,岩体完整性较好,坝肩开挖条件较好,河道中部淤积层较薄, 下层岩体风化程度较轻,基本为弱风化。坝址处岩石物理力学性能较优,满足大坝布置要求。(3) 地质构造库区出露地层有二叠系上统玄武岩组、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三叠系下统龙丈组、中统板纳组及第四系。库区构造受弧形构造体系控制,夹于米落背斜与板毡向斜两大构造之间,库区无大的断裂构造直接穿过,仅断裂 F13 于库首坝址通过,F9(者莫断裂)于库尾外下者偏村以南通过,其余断裂构造相对相距库区较远。(4) 水文地质条件从淹没损失及征占地条件来看,坝址下游约 1Km 范围内右岸有冲沟发育及大片农用耕地分布,淹没损失增加较大,开发条件较差, 不利于

44、布置大坝。总体从交通条件及施工条件方便,地形地质条件来看,选定坝址位于清水江干流马安山石拱桥上游 140m 河段内布置, 坝址河段利于布置首部枢纽建筑物。(5) 区域构造稳定性与地震动参数推荐坝址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经过。基岩节理裂隙发育,节理面闭合微张,泥质岩屑充填,右岸坝肩岩层分界线附近岩石破碎。钻孔压水试验表明,在推荐坝轴线 5 个钻孔共进行的 28 段压水试验中,q10Lu 有 6 段,1Luq10Lu 有 20 段,q1Lu 有 2 段。表明坝轴线区勘探深度范围内岩石多为弱微透水岩石,上部岩石破碎段为中等透水。坝基(肩)岩石相对阻水性较好,在左岸坝肩 981m 高程下游约 22.0m

45、 处出露泉点(Q9),右坝肩 1120m 高程处出泉点(Qa1),表明坝区地下水位较高,清水江河道为最低排泄基准面,地下水补给河水。综上所述,在充分考虑节约集约用地,避让基本农田并保护耕地的前提下优化选址。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条件、地质条件、生态环境和投资强度对项目建设的影响,在选址和规划设计过程中因受到项目性质和建设特定的要求,根据本地的耕地分布情况和选址要求等。根据区域的地质条件并结合项目选址情况,项目所在清水江流域段避让基本农田后确实无法避让部分耕地,但该项目建设成后,将改变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和水资源短缺问题,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此外,项目拟占用耕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