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习作5.ppt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8577354 上传时间:2022-06-0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下习作5.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三下习作5.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下习作5.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下习作5.ppt(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习作习作5 苏教版语文三下第五单元苏教版语文三下第五单元辞旧迎新是(辞旧迎新是( )。)。兔子灯,走马灯,灯灯相会在()。兔子灯,走马灯,灯灯相会在()。()时节祭先人,路上行人欲断魂。()时节祭先人,路上行人欲断魂。五月初五是(),吃粽(五月初五是(),吃粽( )。)。八月十五(八月十五( ),), ( )送祝愿。)送祝愿。九月初九逢九月初九逢 ( ),尊敬(),尊敬( )不)不能忘。能忘。春节春节元宵元宵清明清明端午端午赛龙舟赛龙舟中秋中秋亲人团圆亲人团圆重阳重阳老人老人传统节日知多少传统节日知多少 1.时间、别称时间、别称 2.由来或传说由来或传说 3.习俗有哪些习俗有哪些 4.最有特

2、色的习俗最有特色的习俗说说说说 端午节又称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阳节 、五月节、五月节、女娲节、龙船女娲节、龙船节、艾节节、艾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 时至今日,端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端午节隆重节日。端午节从从2008年起为国家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法定节假日。屈原悲愤投江屈原悲愤投江屈原屈原(约前(约前340前前278)名平,战国时楚人,我国文学名平,战国时楚人,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诗人。史上最早的伟大诗人。 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由来 据说是为了纪念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当他听说自己的国家即将灭亡, 悲伤不已,便投江而死。人

3、们听说后就驾船打捞他的尸体,有的人把糯米用粽叶包好煮熟投入江中,希望江中鱼虾不要吃屈原的尸体。两千多年过去了,就形成了现在的端午节,也就有了端午节赛龙舟、包粽子的习俗。 家乡的家乡的端午习俗知多少端午习俗知多少粽子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因地区不同,因地区不同, 粽子的粽子的形状也有多种,多做形状也有多种,多做成三个角,成三个角, 此外四角此外四角的、长桶形等各种形的、长桶形等各种形状。状。 粽子的口味也很粽子的口味也很多,甜的、咸的、辣多,甜的、咸的、辣的、荤的、素的,还的、荤的、素的,还有多种果仁馅的。有多种果仁馅的。形状和口味形状和口味喝雄黄酒艾叶和菖蒲香囊赛龙舟

4、画画“王王”字字穿五毒肚兜穿五毒肚兜五彩线手带五彩丝线手带五彩丝线端午节 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他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后来国家被灭。他悲愤交加,投江而死。人们很感动,就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慢慢的大家把盛着竹筒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这才有了现在的端午节。 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妈妈是家里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所以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许多形状和口味的粽子。妈妈还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总是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 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蜜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总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诱人了吧! 我爱吃粽子,爱过端午节,爱享受节日的气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